《精修版高考歷史 專題十九 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精修版高考歷史 專題十九 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歷史備考精品資料【精校版】
專題十九 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
1.(2015河南三市調研,4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當我看到任何一個權威被授以決定一切的權力和能力時,不管人們把這個權威稱作人民還是國王,或者稱作民主政府還是專制政府,或者這個權威是在君主國行使還是在共和國行使,我都要說,這是給暴政種下了種子,而且我將設法離開那里,到別的法制下生活。在思想上我傾向民主制度……自由、法制、尊重權利,對這些我極端熱愛——但我并不熱愛民主……我無比崇尚的是自由,這便是真相。
——摘編自[法]托克維爾《論美國的民主》(1835年)
(1)根據(jù)材料概括指出托克維爾的主要觀點。
2、
(2)根據(jù)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托克維爾不同于法國啟蒙思想家的民主觀形成的原因。
2.(2015河北邯鄲一模,3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鴉片戰(zhàn)爭以后,各國列強紛紛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瘋狂掠奪中國的資源,破壞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在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斗爭中,各族人民面臨著的共同命運和共同責任,進一步加強了他們在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方面的聯(lián)系,推動著中國民族整合的進程。
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孫中山在《臨時大總統(tǒng)就職宣言》中說:“國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漢、滿、蒙、回、藏諸地為一國,即合漢、滿、蒙、回、藏諸族為一人。是曰民族之統(tǒng)一?!辟Y產階級
3、制定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明確宣布,中華民國乃“合五族而成”。中國境內各民族,主要是漢、滿、蒙、回、藏五族“共享國家的權利,共擔國家之義務”,“各于政治上有發(fā)言之權”,共享“立于平等地位”,“國家之事,由全國五族人共組織之”,用“政治改革”來實現(xiàn)“五族一家”。
——摘編自熊坤新等《孫中山“五族共和”
思想的時代進步性和歷史局限性》
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孫中山“五族共和”思想提出的背景并分析其影響。
3.(2015貴州遵義聯(lián)考,2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我們認為下面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來就是平等的,他們被造物主賦予他們固有的、不可轉讓的權利,其中
4、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權利。
——美國《獨立宣言》
材料二 合眾國公民的選舉權,不得因種族、膚色或以前是奴隸而被合眾國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絕或限制。
——《美利堅合眾國憲法》第十五條修正案(1870年)
合眾國公民的選舉權,不得因性別而被合眾國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絕或限制。
——《美利堅合眾國憲法》第十九條修正案(1920年)
(此前年滿二十一歲的公民才擁有選舉權,現(xiàn)規(guī)定)年滿十八歲和十八歲以上的合眾國公民的選舉權不得因年齡而被合眾國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絕或限制。
——《美利堅合眾國憲法》第二十六條修正案(1971年)
(1)根據(jù)材料一,概括《獨立宣言》確立的政治原則及其歷史作用。
5、
(2)根據(jù)材料二,指出美國關于公民選舉權的規(guī)定是如何變化的。對此,你有何認識?
4.(2015湖北八校聯(lián)考,4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國家是活生生的上帝。國家是人造物體,國家負責維持安全的秩序,保護訂立契約。……人們將自己的權利一次性全部轉讓給國家,于是國家就成為擁有最高權力而存在。個人應絕對服從君主的絕對權威,以免產生沖突矛盾。法律和道德規(guī)范對主權者不應有任何限制?!鳈嗾邞摀碛械?2項權力,其中,包括臣民如果不得到君主的允許,便不能拋棄君主政體,返回烏合之眾的混亂狀態(tài),臣民還必須心甘情愿地聲明承認主權者的一切行為,如果反抗就可能被殺死。主權
6、者還有權決定財產權問題等。主權者的權威是絕對而不容置疑的。
——霍布斯《利維坦》
材料二 社會契約的根本目的,是建立共同體,使人聯(lián)合,并在聯(lián)合中保持每個人的自由。這樣,人就放棄了天然的自由,而選擇了約定的自由。出于理性的選擇,人們交出自己的權利,通過訂立契約,訴諸國家權力來解決彼此的沖突。它用全部共同的力量來捍衛(wèi)和保護每個結合者的人身和財產,每個人雖與眾人結合,卻能從其他人那里獲得自己所喪失的一切東西的等價物以及更大的力量來保全自己的所有?!褌€人的天賦權利轉讓給共同體,這種轉讓當然是有條件的,它的條件是:共同體應符合全體人民的公共意志?!瓏业臋嗔瞎?這樣的共同體人民才能
7、服從,人民服從共同體實際上就是服從自己的理性,因為公意是按照人的理性原則確立的。如果每個人都按公意行動,就保證了個人的自由。自由是按自己的理性做事。國家的職責是執(zhí)行公意,所以必須有一種普遍的強制性的力量,而主權便是這樣一種強制性的統(tǒng)治權力。
——盧梭《社會契約論》
(1)根據(jù)材料一,分析霍布斯的主要觀點。
(2)根據(jù)所學知識概括材料二中的主要觀點,并指出盧梭相比霍布斯的進步之處。
5.(2014湖北武漢調研)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1939年2月,在國民參政會一屆三次會議上,周覽等50名參政員提出《請確立民主法制制度以奠定建國基礎案》。該案提出確立民主法制制度
8、的理由之一,便是中國近年來國家日趨統(tǒng)一,政府權力日益擴大,有許多以往并不屬政府管理范圍的事,如今也統(tǒng)歸政府處理。……因此,該案提出三方面的建議:(一)政府行為應法律化;(二)政府設施應制度化;(三)政府體制應民主化。……該案表示:它并不謀求改變目前政府由國民黨指導和組織這一現(xiàn)實,“然由黨所組織,且受黨所指導之政府,仍應向國民負責。國民如依法對政府表示不滿,政府仍不能設法滿人意時,黨應分別輕重,加以改正或改組?!?
——張海鵬主編《中國近代通史》第9卷《抗日戰(zhàn)爭》
(1)據(jù)材料概括參政員提案的核心內容,并指出其實質。
(2)據(jù)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參政員提出該提案的背景和作用。
9、
6.(2014湖南永州一模)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清末,改良派倡導的是民權而不是民主,康有為、嚴復、黃遵憲等都提倡民權,反對民主。梁啟超也刻意分辨民權、民主之別……梁氏的新民說,乃是現(xiàn)代國家公民的意思。公民為國家服務,主要不是為爭取個人自由與利益。
孫中山提倡的也非個人自由平等。三民主義里面只有民權主義,沒有民主主義……他提倡的是國家自由,反對個人自由……他主張國家平等,可是他不相信人類有平等。
哲學家張申府認為民主政治就是一種與人為善,盡其在我,各得其所的政治。他晚年還說:“西方各國的憲法內容最初乃導源于天賦人權說,天賦人權說源自中國的儒家思想??芍熨x人權自為吾家舊物,遺
10、留于海外二三百年之久,今可知游子還鄉(xiāng)矣。彼西方既采入儒家言以建民主,吾何為不可以西方民主還之于儒家乎?”
——摘編自馮兆基《民國時期中國民主的構想》
(1)根據(jù)上述材料,概括民國時期中國知識分子進行民主構想的特點。
(2)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影響民國時期中國知識分子進行民主構想的因素。
7.(2014河北唐山二模)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發(fā)生在1789年,1870年才建立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1875年憲法是標志),此后才一直實行共和制。1789—1870年一共是81年,其中建立過第一、第二共和國。第一共和國1792年建立,到1804年第一帝國正式建
11、立,第一共和國只有12年。1848年第二共和國成立,到1852年第二帝國建立,第二共和國只存在了4年。兩個共和國總共16年,81年里有65年處在君主制度之下(包括立憲君主制)。
(1)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法蘭西共和之路為何如此艱難。
(2)從法蘭西共和之路的艱難歷程中,你能得到哪些啟示?
8.(2014云南畢業(yè)班聯(lián)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1823年,第一個來華新教傳教士禮遜在一部中文英語語法書里將“She”譯為“他女”。1878年,廣州人郭贊生翻譯出版英文語法著作《文法初階》一書中創(chuàng)造性地將“She”譯為“伊”。1918年,“她”開始公開使用。1919
12、—1922年,“伊”字在和“她”字正式的爭論中一度領先。直到30年代前中期,“她”字最終得到社會的認同?!八弊质且粋€形聲字,女是形,也是聲,和“他”形異聲同,這種“有節(jié)制改變”遵從了漢語自身可以一音多字的簡便特點。
在英、美等西方國家,由于其社會優(yōu)先進入現(xiàn)代化,故其語言在許多方面也較早地打上了現(xiàn)代化的烙印?!八弊蛛m不能說是這一西方語言現(xiàn)代性引進中國的直接產物,但它無疑是中國人在追尋現(xiàn)代性的過程中,通過與西方語言文化接觸、碰撞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美妙之果。
——摘編自黃興濤《“她”字的文化史》
(1)根據(jù)材料,簡述英文“She”字譯文的變遷過程。
(2)根據(jù)材料和所學知識,簡析“
13、她”字得到社會認同的原因。
1.答案 (1)觀點:無限制的權力即暴政(多數(shù)人的暴政);反對暴政和絕對權威;崇尚自由;傾向民主制,但并不熱愛民主。
(2)原因:啟蒙思想家的民主觀針對的是法國專制制度及時弊;托克維爾的觀點是對法國大革命的反思,受美國民主的影響。
解析 第(1)問依據(jù)材料概括即可。第(2)問,材料是作者對法國大革命的反思,由材料的出處可知作者受美國民主的影響。而啟蒙思想家則針對的不是法國大革命,而是大革命之前的法國專制制度及時弊。
2.答案 背景:民族危機不斷加深;民族融合加強;民族資本主義經濟進
14、一步發(fā)展;南京臨時政府成立。
影響:加速了清王朝的滅亡;糾正了資產階級革命派狹隘的民族主義思想;有利于邊疆穩(wěn)定和國家統(tǒng)一;促進了近代民族國家的形成。
解析 第一小問結合鴉片戰(zhàn)爭以來,民族危機的加深,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以及材料中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的成立,分析孫中山“五族共和”思想提出的背景。第二小問“五族共和”思想主張各民族共享“立于平等地位”,反對民族壓迫,加速了清王朝的滅亡,有利于國家統(tǒng)一,又糾正了狹隘的大漢族主義傾向;同時主張五族“共享國家的權利,共擔國家之義務”,促進了近代民族國家的形成。
3.答案 (1)政治原則:天賦人權(或自由平等)。
歷史作用:鼓舞美國人民為爭取自由
15、獨立而戰(zhàn)。
(2)變化:取消了選舉權在種族、膚色和奴隸身份上的限制;取消了選舉權在性別上的限制;放寬了選舉權在年齡上的限制。
認識:美國公民的選舉權在歷史上長期受到限制;美國的選舉制度日趨完善等。
解析 第(1)問第一小問,聯(lián)系啟蒙運動的思想,理清材料中的關鍵詞,提煉概括出其中體現(xiàn)的政治原則;第二小問政治原則的作用,結合美國獨立戰(zhàn)爭等背景回答。第(2)問第一小問提取材料二中反映變化的關鍵詞回答即可;第二小問對該變化的認識,一分為二,即通過變化得知曾經不完善,同時據(jù)變化趨勢而言,可知美國民主日趨完善。
4.答案 (1)觀點:否定君權神授,國家是根據(jù)契約建立的;國家的建立是為了保護人民的生
16、命財產和自由;君主具有絕對的權力,不受契約的約束;人民不能反抗君主;人民將所有權利讓渡給國家。
(2)觀點:國家根據(jù)契約建立,維護全體人民的公共意志(生命財產和自由);國家的統(tǒng)治應體現(xiàn)全體人民的意志;公民有權推翻不合格政府和國家;人生來就是自由平等的。
進步之處:人民簽訂契約時,只是部分出讓權利,人民有權推翻不合格政府;國家統(tǒng)治者應遵守社會契約的內容,不能違背。
解析 第(1)問,霍布斯的主要觀點依據(jù)材料一逐句概括即可。第(2)問第一小問,從材料二的前半部分可概括出國家根據(jù)契約建立,其建立是為了維護全體人民的公共意志,由后半部分可概括出國家的統(tǒng)治應體現(xiàn)全體人民的意志,人生而自由平等。聯(lián)系
17、所學知識概括出公民有權推翻不合格政府和國家。第二小問從民主政治的發(fā)展趨勢來比較兩人的思想即可得出答案。
5.答案 (1)內容:政府應該法律化、制度化、民主化。
實質:反對國民黨專制。
(2)背景:抗戰(zhàn)進入相持階段;國民黨專制傾向增長;人民的民主意識增強,民主力量壯大。
作用:推動了抗日民主運動的發(fā)展;有利于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鞏固和發(fā)展。
解析 第(1)問,第一小問梳理材料可知提案的核心內容為政治應該民主化、制度化、法律化;第二小問其實質應該是完善民主,即反對國民黨專制。第(2)問第一小問,聯(lián)系階段特征,可知此時抗日戰(zhàn)爭進入相持階段,國民黨的專制傾向有上升趨勢、人民的民主意識增強;第二
18、小問,該提案有利于民主政治政治的發(fā)展,有利于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鞏固和發(fā)展。
6.答案 (1)特點:從社會發(fā)展尤其是政治形勢變化的角度闡釋民主;強調國家、整體利益,忽視個體的尊嚴和權利;從社會的多個層面審視民主,對民主的理解出現(xiàn)多元化局面。
(2)因素: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和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壯大;民族危機日益加深,知識分子把民主政治視為救亡手段;從傳統(tǒng)文化出發(fā),與西方文化相結合,尋求與民主契合的觀念。
解析 第(1)問,從闡釋民主的角度、民主構想的內容以及對民主理解的多元化來說明。第(2)問,結合民國時期的時代背景,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角度來分析。
7.答案 (1)內因:法國的封建勢力強大
19、;政局動蕩,人民不滿;小農經濟發(fā)達,君主制傳統(tǒng)濃厚;工業(yè)資產階級力量相對弱小。
外因:周邊多是君主制國家,必然遭到反對,甚至武裝干涉。
(2)啟示:認識到事物的復雜性;堅持不懈的精神;充實、壯大自身。
解析 第(1)問,依據(jù)史實,法國共和政體的確立異常艱難,原因在于受到國內外不利因素的影響。第(2)問,要從多個角度分析啟示,如事物的復雜性、堅持不懈的精神等。
8.答案 (1)過程:19世紀初期,“他女”;19世紀晚期,“伊”;20世紀初,“伊”“她”并用,“伊”占上風;20世紀30年代前中期,“她”字得到社會認同。
(2)原因:“她”字符合漢語簡便特點;在西方的沖擊和影響下,先進中國人追求語言現(xiàn)代性;社會經濟與民主的發(fā)展:男女平等、女性自主等觀念的傳播。
解析 第(1)問,變遷過程從材料一中總結概括即可。第(2)問,從“她”字是一個形聲字,女是形,也是聲,和“他”形異聲同,這種“有節(jié)制改變”遵從了漢語自身可以一音多字的簡便特點,可總結出“她”字符合漢語簡便特點;從“但它無疑是中國人在追尋現(xiàn)代性的過程中,通過與西方語言文化接觸、碰撞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美妙之果”可以總結出在西方的沖擊和影響下,先進中國人追求語言現(xiàn)代性;從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和中國人追求民主的史實中可總結出社會經濟與民主的發(fā)展;通過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史實,可以總結出男女平等、女性自主等觀念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