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三年級科學下冊 誰的本領大3教案 青島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1-2022年三年級科學下冊 誰的本領大3教案 青島版(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2021-2022年三年級科學下冊 誰的本領大3教案 青島版
【教學目標】
1.會查閱書刊及其他信息源,并整理、分析,了解有關導體和絕緣體的資料;能做簡單探究性實驗,并做實驗記錄。
2.通過制作和創(chuàng)新設計養(yǎng)成善于用學到的知識改善生活的品質;體驗與人合作及成功的喜悅;愿意用證據(jù)驗證假設。
3.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導電,有的材料不容易導電;了解什么是導體、絕緣體,能區(qū)分常見的導體和絕緣體;能用絕緣體和導體完成一個創(chuàng)新設計。
【本課探究所具備的知識能力基礎】組合簡單電路。
案例背景分析:
《誰的本領大》出自青島版義務教育小學科學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這一單元是以探究電為主的單元,
2、由《燈泡亮了》、《讓更多的燈泡亮起來》、《誰的本領大》、《安全用電》四課組成。以學生生活經(jīng)驗入手,在前兩節(jié)課學生掌握了基本的電路知識以后,為后兩課《誰的本領大》、《安全用電》堅定了基礎,學生可以綜合利用前面學習到的知識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解決不斷出現(xiàn)的新問題。如怎樣判斷導體和絕緣體,怎樣安全用電等?!墩l的本領大》的學習又為《安全用電》提供了相應的準備。四節(jié)課,前兩節(jié)是基礎,后兩節(jié)是應用和深入,層層展開,環(huán)環(huán)相扣,構成了這個單元,使學生掌握與電有關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課前準備
實驗材料準備:塑料吸管、木筷、玻璃、鐵釘、鉛筆芯(5B)、銅片、橡皮筋、鋁片、碳棒、錫箔紙等。簡單的電路盒。
教學過程描
3、述:
一、導入新課
教師出示連接好的簡單電路,按下開關,點亮燈泡。
哪位同學說一說小燈泡為什么會亮起來?
學生回答。
【孔子說:溫故而知新。在新授課以前,復習前一節(jié)課的知識——組裝簡單電路,這既是對前面知識的回顧,又可以為學生探究學習今天的知識做好鋪墊。】
大家說得真好。拿掉開關,我們接入其他物體,如尺子、鉛筆等,你能提出什么科學問題來?
學生提問。
你估計會有什么情況出現(xiàn)?
學生猜測接入某件物體時可能會亮,也可能不會亮。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哪些物體接在電路中會使小燈泡發(fā)亮?
【在科學學習中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疑問進入新課程的學習,更能調動
4、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學習新課
⒈通過實驗認識導體和絕緣體。
⑴猜想:
教師利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實驗材料,師生一起指認:實驗材料有塑料吸管、木筷、玻璃、鐵釘、鉛筆芯(5B)、銅片、橡皮筋、鋁片、碳棒、錫箔紙等。
請你先在小組內猜一猜,哪些物體可以使小燈泡亮起來,并把猜想的結果填寫在實驗記錄表中。
教師利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實驗記錄表。
實驗記錄表
導電的物體請用“√” 表示,不導電的物體用“○”表示。
材料
猜想
驗證
塑料吸管
木 筷
玻 璃
鐵 釘
鉛筆芯(5B)
銅 片
橡 皮
5、筋
鋁 片
碳 棒
錫箔紙
【牛頓說:“沒有大膽的假設就沒有偉大的發(fā)現(xiàn)。”增加這一猜想環(huán)節(jié),既可以讓學生對所要研究的材料作出初步的判斷,又可以激發(fā)學生進一步探究的欲望。另外,科學課不僅要讓學生學到知識,更要引導他們經(jīng)歷獲得知識的過程,因為只有在這個過程中才能全面達成課程的教學目標,猜測正是這個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記錄則是一種重要的探究習慣,這里要求做好記錄是為了將猜測和后來的探究結果相對照,便于總結探究的過程,為探究保留事實依據(jù)?!?
學生根據(jù)自己填寫的猜測記錄匯報各自不同的猜測結果。
⑵實驗驗證:
每個小組的猜測都不完全一樣,
6、同學們的猜測到底對不對呢?我們應該怎么辦?
(實驗驗證)
請你利用你們已有的電路知識,設計一個實驗來驗證你的猜想。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設計實驗來驗證自己的猜想。
學生匯報試驗方法:可以先組裝一個簡單電路,然后把要檢驗的各種物體放在簡單電路中。利用小燈泡是否發(fā)光判斷物體是否導電。
為了準確、高效地做好實驗,老師有幾點建議,找同學讀給大家聽聽。
電腦出示溫馨提示:實驗前小組要合理分工;電池連接時是正負相連;實驗時應先檢驗電路是否是通路;實驗中及時做好實驗記錄。
【本處原來設計的是讓學生根據(jù)設計的實驗自己提出注意的事項,但經(jīng)過多次課堂實踐,發(fā)現(xiàn)三年級的學生還不具備這樣的能力,不知道
7、實驗時要注意什么,該如何提出注意事項。如此設計,既給學生提供一個學習的機會,同時又節(jié)省課堂有效時間?!?
教師提示學生,實驗時除了老師指定的材料,有時間還可以拿自己身邊的材料做一做實驗,并把研究的結果記錄下來。
學生開始實驗,教師到各組巡視指導。
【在這里教師根據(jù)三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能力,逐步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的良好習慣。】
實驗后,讓學生匯報各自在實驗中的發(fā)現(xiàn)。
說明匯報要求:一個小組匯報時,其他小組注意傾聽他們的結果和你們小組有什么不同嗎?
學生匯報各自的實驗發(fā)現(xiàn):鐵釘、鋁片、銅絲、鉛筆芯(5B)、錫箔紙、碳棒等能讓小燈泡亮起來,木筷、玻璃、塑料吸管、橡皮筋等不能讓小燈泡亮
8、起來。
【驗證猜想的最佳方法就是由學生親自動手做實驗,只有經(jīng)過實驗檢驗驗證過的猜想才能成為真理。實驗不成功教師并沒有簡單地告訴學生,而是要求他們再實驗,這是從重視過程出發(fā)的?!?
教師讓學生說說除了老師指定的材料,你還研究了哪些材料?學生匯報。
【在課堂上教師提供了10種典型實驗材料,確保教學的順利進行,同時也讓學生自己尋找一部分材料來研究。其一,培養(yǎng)了學生自行獲取實驗材料的能力,讓孩子研究自己所關注的,感興趣的物體;其二,課堂上開放孩子的探究空間,引發(fā)學生探究身邊的材料,讓學生體會到身邊處處有科學。他們可以檢測一下鉛筆盒內的文具,可以拔一根頭發(fā)測一測等。】
⑶系統(tǒng)歸納:
請你仔細觀察
9、本組的實驗記錄表,說說你又什么發(fā)現(xiàn)。
學生回答后,教師繼續(xù)引導學生觀察實驗記錄表:你一開始的猜測是否都正確,有沒有不一致的情況?這給我們一個什么啟示?
(我們的猜想與驗證的結果不完全一致,不能以猜想為準,要看最后的實驗結果)
教師小結:猜想是科學中不可缺少的,但猜想并不可靠,要得到準確的結果必須依靠親自動手實驗來驗證,有時候還要反復實驗。
【以往教學中實驗記錄表只是作為統(tǒng)計實驗結果來用,在這里突出了實驗記錄表的使用,教給了學生通過實驗記錄表整理實驗數(shù)據(jù),從而歸納實驗中的發(fā)現(xiàn),更為有效的利用實驗記錄表,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總結歸納能力,口頭語言表達能力等。】
⑷理解概念,深化認識。
10、
根據(jù)我們今天的實驗結果,你們能動手給這些材料分分類,并給每一類起一個名字嗎?看哪個小組動作最快。
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可以使電流通過的物體是導體;不能使電流通過的物體是絕緣體。
【這是學生主動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在這里教師并沒有講導體絕緣體的定義,而是學生自己講出來的。學生的認識是通過用教師給他們準備的有結構的材料進行操作,并在教師的引導下對操作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進行了分析整理后,自己得出來的。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得到的不僅是知識,還包括科學精神、科學態(tài)度、科學方法等?!?
⒉認識導體與絕緣體的應用。
⑴出示電工工具實物。(鉗子、螺絲刀、扳手、電線、插座、插頭等。)
導體和絕緣體材料在
11、電器材料中有廣泛的應用。你能說說這些工具中哪部分運用了導體,哪部分運用了絕緣體?
學生回答。
在我們的生活中,導體和絕緣體還有哪些應用?
學生回答。
⑵辯論導體和絕緣體誰的本領大。
物體的導電情況不同,用處也不同,導體和絕緣體它們誰的本領大呢?
板書課題:誰的本領大
學生圍繞導體和絕緣體展開激烈地討論,最后得出導體和絕緣體的本領一樣大。
同學們說得真好!導體和絕緣體具有不同的用途。在電器中,凡是需要電流通過的部分,一般都要用導體。如:導線的芯,插銷的插頭、燈口等都是用銅絲銅片等導體材料做成的,這是為了導電性能好,而在導體的外部或導體間互相接觸的部分一定要用絕緣體,以防漏電,如導
12、線的外皮、插銷座等是用塑料、橡膠等絕緣材料做成的,這是為了保障用電的安全。
【在學生掌握什么樣的物體是導體,什么樣的物體的絕緣體的情況下,安排分組辯論會,既可以舒緩剛才因實驗而造成的緊張氣氛,又可以以此來活躍課堂氣氛。在辯論中,學生們逐漸明確導體、絕緣體的本領是一樣的,在生活中它們都有廣泛的應用,并且人們只有合理的運用導體、絕緣體,才能讓它們更好地服務于我們的生產和生活。】
三、拓展延伸
老師這里有一杯普通的熱水,在兩節(jié)1號電池的電量下,在這個簡單電路中,小燈泡沒有被點亮。我們說這時候的水是不容易導電的。
有方法讓這杯水變成能導電的嗎?
學生回答。
(教師邊說邊演示)我在水中加入食
13、鹽,(一勺,兩勺……)大家看,小燈泡亮了。
水在這個簡單電路中是不容易使電流通過的,但改變了條件,在水中加入食鹽,它就變成了容易導電的物體了。
在剛才的實驗中,我們已經(jīng)證明玻璃是絕緣體。我們一起來看下面的實驗。
播放動畫演示實驗。
玻璃加熱后竟然也變成了導體。
生活中任何事物都不是絕對的,都需要我們細心觀察。學習了這一課,你有什么新收獲,又產生了什么新問題?
學生回答。
課下實驗時要注意實驗安全,千萬不要用照明電源做實驗,那是高壓電源,有危險。
讓我們課下繼續(xù)查閱資料或進行實驗來繼續(xù)研究吧!做好實驗記錄。
【給學生一個提示,導體和絕緣體的相關知識遠比課堂上的多,讓學生課下繼續(xù)
14、探索研究,既是對這節(jié)課內容的延伸,又可以點燃學生再次探索的火花。】
體會與反思:
本節(jié)課是一節(jié)典型的實驗課,我運用學生身邊熟悉的材料,成功的激起學生科學學習和實驗的興趣,讓學生從舊知識的復習中獲得新的實驗設計,通過自己親自動手實驗,發(fā)現(xiàn)新知識,獲得實驗成功的體驗,課堂教學及學習氣氛和諧融洽,學生收獲頗多。
值得一提的是,本課的重點內容導體絕緣體的定義不是教師講的,而是學生主動進行科學探究后自己發(fā)現(xiàn)總結出來的。學生的認識是通過用教師給他們準備的有結構的材料進行實驗操作,并在教師的引導下對操作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進行了分析整理后,自己感悟出來的。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得到的不僅僅是知識,還包括
15、科學精神、科學態(tài)度、科學方法等。
反思本節(jié)課,我的成功之處有:
1.我在學習新課程標準后,通觀整組教材,根據(jù)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設計了本課的教學過程。本節(jié)課我給學生了充分的自主探究空間,讓他們在探究實驗中知道了哪些物體是導體,哪些物體是絕緣體并且在辯論會中了解到導體和絕緣體的本領是一樣大的,從而順利地完成了本課的教學任務。
2.在新授課過程中,我增加了“猜想”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把自己收集到的材料整理并根據(jù)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進行猜想,哪個容易導電,哪個不容易導電,并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填寫實驗表格。有了猜想,學生就想驗證自己猜得對不對,從而自然過渡到實驗。學生想出把材料放在電路中去研究,我提供了
16、一個簡易裝置幫助他們實驗。實驗時,學生情緒一直都很高漲。他們在驗證的同時也獲得了猜想正確的成功體驗,這使他們對研究與探索更加有興趣。結論自然也就會從學生們的實驗中總結出來,學生對于一件事由疑問到猜想到驗證最后得出結論,從親身體驗中獲得真理結論,記憶更為深刻。
3.在課堂上,我為學生提供了10種典型實驗材料,以確保教學的順利進行,同時也讓學生自己尋找一部分材料來研究。其一,培養(yǎng)了學生自行獲取實驗材料的能力,讓孩子研究自己所關注的,感興趣的物體;其二,課堂上開放孩子的探究空間,引發(fā)學生探究身邊的材料,讓學生體會到身邊處處有科學。他們可以檢測一下鉛筆盒內的文具,可以拔一根頭發(fā)測一測等。
4.在以
17、往教學中實驗記錄表只是作為統(tǒng)計實驗結果來用,我在這本節(jié)課中突出了實驗記錄表的使用,教給了學生通過實驗記錄表整理實驗數(shù)據(jù),從而歸納實驗中的發(fā)現(xiàn),更為有效的利用實驗記錄表,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總結歸納能力,口頭語言表達能力等。
5.教師在學生的探究實驗的過程中,或在學生中巡視指導,或參與到小組的實驗研究之中,和學生融為一體。這樣,既體現(xiàn)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題能動性,成功地完成了教師角色的轉變,真正變成了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
附送:
2021-2022年三年級科學下冊 蹺蹺板1教學反思 青島版
生活是科學教學取之不竭的資源庫,也是一本學生
18、具有親身經(jīng)歷的活生生的教科書。在本案例中,學生們從游戲中,不僅對平衡獲得了深刻的體驗,而且從中發(fā)現(xiàn)了更多的問題,這些絕不是靠老師和學生坐在課堂上討論就可以做到的。通過探索自身生活上或所處社會上的問題,借此獲得對事物的了解及處理問題的能力。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體現(xiàn)了“科學源自生活,用于生活”的本質。
????科學課要重視學生的親歷活動。在三年級一班上課時,我組織學生交流“玩蹺蹺板”的發(fā)現(xiàn),只有少數(shù)學生參與進來,而大部分的孩子只是看客。到了三年級二班,當學生親歷了“玩蹺蹺板”這一活動時,他們的思維都得以展開了: “為什么小同學能把大同學蹺起來呢?、”“為什么不同體重的人能使蹺蹺板平衡呢?”、
19、“在什么情況下,蹺蹺板才能平衡?” ……
這歸根于學生在有了深深的體驗后,問題意識格外強烈。這樣,學生進行下一步的探究活動,興趣更高,活動效果更好。
在本課教學中,引領學生從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回憶玩蹺蹺板時的經(jīng)驗,并配以蠟燭蹺蹺板的游戲,豐富了學生的感知,為學生提出有關平衡的問題奠定了基礎,激發(fā)了學生的研究興趣。問題提出后,我把解決問題的權力交給學生,讓學生在動手之前先動腦,積極地猜想,嘗試對觀察到的現(xiàn)象和提出的問題作出解釋,這樣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得到充分的展示與交流,引出了與平衡有關的因素:重量、位置、支撐點。找到了研究的關鍵問題后,我引導學生制訂實驗計劃,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實驗探究,找到了平衡的條件。學生的表達是多種多樣的,如口頭表達、畫圖表示、現(xiàn)場演示等。最后通過聯(lián)系生活交流平衡現(xiàn)象的應用及課堂總結結束教學,課下讓學生制作平衡玩具,為學生的課下探究指明了方向。通過本課教學,我認識到:學生的科學探究離不開生活經(jīng)驗,教師要精心設計有層次的探究活動,把每個探究環(huán)節(jié)落到實處,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