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與運動 單元教學設計
《力與運動 單元教學設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力與運動 單元教學設計(1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表3-1 主題單元教學設計模板 (填寫說明:文檔內所有斜體字均為提示信息,在填寫后請刪除提示信息) 主題單元標題 力與運動 作者姓名 岳國慶 學科領域 (在內打√ 表示主屬學科,打+ 表示相關學科) 思想品德 音樂 化學 信息技術 勞動與技術 語文 美術 生物 科學 數(shù)學 外語 歷史 社區(qū)服務 體育 √√ 物理 地理 社會實踐 其他(請列出): 適用年級 八年級 下學期 所需時間 4課時 主題單元學習概述(說明:簡述主題單元在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單元的組成情況,單元的學習重點和難
2、點、解釋專題的劃分和專題之間的關系,單元的主要學習方式和預期的學習成果,字數(shù)300-500。) 本章初步探討力與物體運動狀態(tài)變化之間的關系。從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出發(fā),當物體不受力是,以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當物體受力是則改變運動狀態(tài).進而探究力和運動的關系,總結出牛頓第一定律,建立了慣性的概念,使我們清楚地認識到: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在研究二力平衡條件時,顯然不受力的情況在自然界是不存在,讓學生認識到平衡力和平衡狀態(tài),提出問題:處于平衡狀態(tài)(靜止和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的受的力是什么關系哪?原因是作用效果抵消了,或者平衡了。進而探究相互平衡的兩個力的條件(大小、
3、方向、作用點),這就是二力平衡的條件。在學習摩擦力時,實際是對水平方向二力平衡的應用,難點是摩擦力產(chǎn)生的條件,重點是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 本章學習重點:二力平衡時的條件 本章學習難點:摩擦力的影響因素 本章主要采取探究式教學,來突破重點和難點。 主題單元規(guī)劃思維導圖(說明:將主題單元規(guī)劃的思維導圖導出為jpeg文件后,粘貼在這里;如果提交到平臺,則需要使用圖片導入的功能,具體操作見《2013學員教師遠程研修手冊》。) 主題單元學習目標(說明:依據(jù)新課程標準要求描述學生在本主題單元學習中所要達到的主要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伽利略“理想實驗”的裝置,了解伽利略以
4、事實實驗為基礎,將實驗與邏輯推理相結合的思想方法。 2、知道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3、掌握牛頓第一定律。 4、知道什么是慣性,認識一切物體都有慣性。 整理為word格式 5、會解釋慣性現(xiàn)象。 6、能夠識別兩種平衡狀態(tài)——靜止和勻速直線運動 7、理解二力平衡條件,會用二力平衡條件解決簡單問題 8、 知道滑動摩擦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接觸面之間壓力大小的關系; 9、知道增大和減小摩擦的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這些知識; 10、進一步熟悉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2、學生親身體會以
5、實際實驗為基礎,將實驗與邏輯推理相結合得出結論(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的思想方法。 3、通過解釋生活中的慣性現(xiàn)象,培養(yǎng)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通過運用慣性知識解釋現(xiàn)象,進行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 5、通過研究二力平衡條件的實驗,培養(yǎng)學生觀察和實驗能力; 6、通過對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7、探究滑動摩擦力與壓力、接觸面粗糙程度關系的過程,體會怎樣進行科學的猜想,理解在研究多因素問題中怎樣運用“控制變量”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科學史的簡介,對學生進行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教育。 2、通過對理想實驗的推理,體會科學家進行科學研
6、究時的理想實驗法。 3、.通過慣性應用與防止的教學,向學生滲透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4、通過利用二力平衡條件解釋實際問題的過程,激發(fā)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現(xiàn)象的興趣。 5、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地是進行實驗的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 對應課標(說明:學科課程標準對本單元學習的要求) 1、 通過實驗,認識牛頓第一定律。用物體的慣性解釋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關現(xiàn)象 2、知道二力平衡條件 3、通過常見事例或實驗,了解摩攘力, 主題單元問題設計 1、力和運動的關系? 2、二力平衡的條件是什么 3、摩擦力的影響因素?如何增大和減小摩擦力 專題劃分 專題一:牛頓第一定律
7、 ( 2 課時) 專題二:二力平衡 ( 1 課時) 專題三:摩擦力 ( 1 課時) ………… 其中,專題 (或專題 中的活動 作為研究性學習) 專題一 牛頓第一定律 所需課時 2課時 專題學習目標 (說明:描述學生在本專題學習中所要達到的學習目標,注意與主題單元的學習目標呼應) 整理為word格式 概述:牛頓運動定律是動力學的基礎,正確認識力和運動的關系,是學好物理的關鍵,教學中應聯(lián)系生活、貼近實際,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理解力
8、和運動的關系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通過實驗和生活的例子進一步體會,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這對以后研究問題,受力分析都是非常重要的。 學習目標: 1. 通過實例和實驗觀察認識到,力是改變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2. 對實驗分析,能夠理解,運動的物體之所以停下來是因為受到了阻力 3. 能夠在實驗基礎上推導出牛頓第一定律 4. 認識到慣性是一種屬性,影響因素是質量,能用慣性解決生活問題 專題問題設計 1.通過實例和實驗觀察認識到,力是改變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2.對實驗分析,能夠理解,運動的物體之所以停下來是因為受到了阻力 3.能夠在實驗基礎上推導出牛頓第一定律
9、4.認識到慣性是一種屬性,影響因素是質量,能用慣性解決生活問題 所需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資源 1.信息化資源:PPT(演示大量生活中的運動的場景);2.斜面,三種表面布,小車,慣性演示器材;3.多媒體投影儀;4.身邊的生活用品:花,風扇,粉筆盒,衣服,水盆水盆洗手等(演示慣性在生活中) 學習活動設計 整理為word格式 一、 新課導入:力和運動有關系嗎?(情景創(chuàng)設,引入新課) 活動一:用風扇對吊蘭吹風,有風時吊蘭葉子動;沒風時,吊蘭葉子停止晃動: 活動二:關掉風扇電源,風扇慢慢停止轉動,看視頻,關掉發(fā)動機的汽車運動情況: 討論:1.吊蘭,有風就動,
10、沒風就停止運動,說明力和運動什么關系? 2.沒有動力的電扇和汽車停止運動,說明力和運動什么關系 3.哪一種觀點才是正確的 說明:讓學生充分的討論時間,并且利用身邊的其他實例,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二、牛頓第一定律 活動三:伽利略斜面實驗,讓斜面越來越光滑,觀察小車滑行距離的遠近 討論:1.小車為什么會停下來 2.小車滑行的距離與阻力的關系是? 3.理論推導,如果斜面越來越光滑,小車的運動情況是什么?如果理想情況,阻力為零,小車的運動情況有時怎樣 4.小車的運動是否需要力來維持? 學生先分組交流,然后在組織全班學生交流,
11、同時回顧開始時提到的吊蘭和風扇以及汽車的例子 結論:靜止的物體運動起來是因為受到力的作用,運動的物體停下來也是因為受到力的作用,這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當木板的阻力越來越小,小車滑行的越遠,是推導,小車不受阻力的時候,小車就不會停止,所以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進一步分析得出牛頓第一定律 三、課堂總計 本節(jié)課的理論性較強,理解力和運動的關系是難點,我的突破點是利用大量的生活中的事例來說明力和運動的關系,促進學生的理解, 最后的小結,要帶領學生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啟發(fā)與感悟方面面對本節(jié)課進行回顧總結。 第二課時 :慣性 一、復習引入 回憶并回答: 1、牛頓第一定
12、律的研究對象、成立的條件、結論是什么? 2、牛頓第一定律能用實驗直接驗證嗎? 介紹:牛頓第一定律也叫慣性定律。 二、慣性 演示實驗1:慣性演示器 活動1、使小紅球靜止在木片上。讓學生猜想:如果用力將木片彈出去,小紅球會怎樣運動? 活動2讓學生注意觀察,教師用力撥動彈簧片,使木片飛出去,結果小紅球沒跟著飛出去。 分析和結論: 原來靜止的物體,具有保持靜止狀態(tài)的性質。 整理為word格式 告訴學生:物體有這種性質是因為物體具有慣性。 學生活動:將多個硬幣或象棋子等疊放在水平桌面上,用鋼尺等物件瞬間水平擊打最下面一個,觀察現(xiàn)象。(要求動作要快,手要穩(wěn)。這個活動目的是增加
13、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課堂活躍氣氛,為下面的學習打基礎。) 問題:是不是只的靜止的物體才有慣性?運動的物體有沒有慣性? 活動3、視頻:飛機投彈 結論:原來運動的物體,具有保持運動狀態(tài)的性質。 歸納:任何物體都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的性質,這種性質叫做慣性。 引導學生理解慣性現(xiàn)象: (1)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慣性是物體固有的屬性。 (2)物體由于具有慣性,原來靜止的保持靜止原來運動的運動狀態(tài)不變(勻速直線運動); (3)一切物體、任何情況下,指的是受力的和不受力的、運動的和靜止的所有物體; (4)慣性與物體是否受力或是否運動無關,只與質量大小有關,質量越大慣性越大。 (
14、5)慣性與慣性定律的區(qū)別 慣性:物體的性質.沒有任何條件,一切物體都有慣性。 活動4、視頻,大卡車和轎車剎車和啟動時的情況 討論:慣性的影響因素 結論:質量 三、慣性的利用和防止 活動5、學生活動:旅游途中。方法:一人到教室前面扮演司機,選出四個同學做觀察員,其他同學坐自己座位上扮演四組乘客。司機帶著乘客出門去旅游,從車輛起動、前進、加速、減速、急剎車到停車,司機每做一個動作都要發(fā)出明確有口頭指令,其他乘客則要作出各種動作予以配合。以組為單位,由觀察員評出動作出錯率最少的一組為優(yōu)勝組。 (目的:一是活躍氣氛提高學習興趣,二是加深對慣性理解。) 學生舉例:……如:1、拍打衣服上的
15、塵土;2、剎車后車輪停止轉動,汽車還要滑行一段距離;潑水;緊錘頭;甩干手上的水;摩托車飛躍斷橋;人在走路時踩到西瓜皮易摔倒;汽車右轉彎人向左倒…… 學生描述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慣性作用、慣性力、受到慣性”等詞語,要注意強調:慣性不是力,慣性只有大小沒有方向,所以,把慣性說成“慣性力”或“受慣性作用”,都是錯誤的。 觀看視頻并分析、討論原因:1、雞蛋落杯 四、課堂總結,布置作業(yè) 教師組織學生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啟發(fā)與感悟、疑問與困惑等層面對本節(jié)課進行回顧總結。 1、完成作業(yè)中相應的內容。 2、收集生活中見到的慣性現(xiàn)象并加以解析。 整理為word格式 評價要點
16、 1.學生展示并說明所設計的證明浮力存在的實驗 評價方法:現(xiàn)場評價 評價指標:①現(xiàn)場演示(或描述自己在家做過)的實驗過程 ②觀察并描述實驗現(xiàn)象 ③解釋實驗現(xiàn)象怎么能證明浮力的存在 ④積極參與交流討論,勇于展示并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2. 學生展示并說明用稱重法測浮力 評價方法:現(xiàn)場評價 評價指標:①彈簧測力計使用規(guī)范(調零、讀數(shù)、手持穩(wěn)定) ②能說明物體受到了浮力 ③能寫出浮力的表達式 ④小組內互相合作,共同完成實驗,勇于展示并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3.學生說明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 評價
17、方法:現(xiàn)場評價 評價指標:①能說明液體壓強與液體密度、深度有關;密度越大,壓強越大;深度越大,壓強越大) ②能說明物體上表面受到向下的壓力,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壓力,并且下表面向上的壓力大于上表面向下的壓力 ③能說明浮力是上下表面受到的液體壓力的差 ④浮力本質其實是液體壓強,由此認識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中蘊含著的奧秘,領會理性分析問題的思路和魅力,有豁然開朗的頓悟感,產(chǎn)生理智帶來的滿足感。 專題二 二力平衡 所需課時 1課時 專題學習目標 概述: 學習目標: 1.通過實例和分析,認識到,受力的物體也可以靜止和勻速直線運動 2.
18、通過實驗分析,二力平衡時的條件是什么 3.能夠分析生活中的靜止和勻速直線運動物理所受到的力的關系 4.能初步分析水平和豎直方向的二力平衡 專題問題設計 1.通過實例和分析,認識到,受力的物體也可以靜止和勻速直線運動 2.通過實驗分析,二力平衡時的條件是什么 3.能夠分析生活中的靜止和勻速直線運動物理所受到的力的關系 4.能初步分析水平和豎直方向的二力平衡 所需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資源 1.信息化資源:PPT(演示大量生活中的靜止和運動的場景);2. 演示 滑輪、鉤碼、細繩等;3.多媒體投影儀;4.身邊的生活用品:粉筆盒,水杯,燈 整理為word格式 學習
19、活動設計 一、引入新課 回顧復習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不受力——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 活動1. 學生例舉生活中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嗎? 討論:他們受到力的作用嗎?這些力滿足什么關系哪? 讓學生經(jīng)過分組討論,對力的關系有一個基本的猜想和預測 二、二力平衡 平衡狀態(tài)物體受了力仍保持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狀態(tài);所受力稱為平衡力。 活動2.列舉身邊的平衡狀態(tài)和平衡力,加深概念理解 活動3.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 學生根據(jù)實驗目的和提供的器材,分小組討論設計實驗。 第一步:設計探究物體平衡時二力的大小關系。 第二步:設計探究物體平衡時二力的方向關系。 第三步:設計探究物體平衡時二
20、力是否在同一直線上。 第四步:設計探究物體平衡時二力是否在同一物體上。 抽1-2個小組同學說出方案。 學生做實驗,收集證據(jù)。 1.學生匯報剛才的實驗情況,最終得出了什么結論? 2.提問:剛才的實驗是怎么做的?看到什么現(xiàn)象?得出什么結論? 結論: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在同一條直線上,則這兩個力就相互平衡。 三、拓展: 活動4:實例分析,列舉生活動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物體,分析所受的平衡力 四、課堂總結 組織學生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啟發(fā)與感悟方面對本節(jié)課進行回顧總結。 整理為word格式 評價要點 1.學生展示并說明所設計的證明浮
21、力存在的實驗 評價方法:現(xiàn)場評價 評價指標:①現(xiàn)場演示(或描述自己在家做過)的實驗過程 ②觀察并描述實驗現(xiàn)象 ③解釋實驗現(xiàn)象怎么能證明浮力的存在 ④積極參與交流討論,勇于展示并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2. 學生展示并說明用稱重法測浮力 評價方法:現(xiàn)場評價 評價指標:①彈簧測力計使用規(guī)范(調零、讀數(shù)、手持穩(wěn)定) ②能說明物體受到了浮力 ③能寫出浮力的表達式 ④小組內互相合作,共同完成實驗,勇于展示并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3.學生說明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 評價方法:現(xiàn)場評價 評價指標:①能說
22、明液體壓強與液體密度、深度有關;密度越大,壓強越大;深度越大,壓強越大) ②能說明物體上表面受到向下的壓力,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壓力,并且下表面向上的壓力大于上表面向下的壓力 ③能說明浮力是上下表面受到的液體壓力的差 ④浮力本質其實是液體壓強,由此認識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中蘊含著的奧秘,領會理性分析問題的思路和魅力,有豁然開朗的頓悟感,產(chǎn)生理智帶來的滿足感。 專題三 摩擦力 所需課時 1課時 專題學習目標 概述: 學習目標: 1.通過實例和分析,認識到,受力的物體也可以靜止和勻速直線運動 2.通過實驗分析,二
23、力平衡時的條件是什么 3.能夠分析生活中的靜止和勻速直線運動物理所受到的力的關系 4.能初步分析水平和豎直方向的二力平衡 專題問題設計 1.通過實例和分析,認識到,受力的物體也可以靜止和勻速直線運動 2.通過實驗分析,二力平衡時的條件是什么 3.能夠分析生活中的靜止和勻速直線運動物理所受到的力的關系 4.能初步分析水平和豎直方向的二力平衡 整理為word格式 所需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資源 1.信息化資源:PPT(演示大量生活中的靜止和運動的場景);2. 演示 滑輪、鉤碼、細繩等;3.多媒體投影儀;4.身邊的生活用品:粉筆盒,水杯,燈 學習活動設計
24、一、引入新課 活動1.學生推著桌子在教學樓大廳里前行 討論:摩擦力產(chǎn)生的條件、位置和方向? 總結出摩擦力的定義: 二、初步探究摩擦力影響因素 活動2. 推著桌子前行,第一次,推著課桌在大廳里前行;第二次,推著課桌,上面坐著一名同學在大廳里前行;第三次,推著課桌,上面坐著一名同學在柏油路上前行 猜想:摩擦力的影響因素是什么? 三、 活動3.探究滑動摩擦力與哪些因素有關 1.猜想:1.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是否與壓力有關?2.是否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3.是否與接觸面積有關?4.是否與材料有關?5.是否和物體的運動方向有關?…… 2.制定計劃和設計實驗。 選用合
25、適器材,證明論點,利用“控制變量法”。 完成后找同學說出他們的實驗設計,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囊龑Ш忘c撥。 利用平衡力的知識,只有在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才是木塊所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3.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jù) 下面同學們進行實驗并記錄實驗中的現(xiàn)象和數(shù)據(jù)。 學生進行實驗,教師巡回指導,指出實驗中的注意事項。 4.小組交流 實驗完畢后,教師讓各個小組交流實驗的情況及結論并組織學生討論。無論學生的猜想是否與實驗的結論相符,都要對學生進行鼓勵,肯定他們的這種實事求是的探索精神。 5.得到結論。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
26、壓力的大小。 四、增大和減小摩擦的方法 活動4.學生列舉生活中有摩擦力的地方,如何做到增大和減小摩擦的 討論:在壓力和粗糙程度方面的變化 結論:壓力和粗糙程度的變化 五、課堂小結 組織學生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啟發(fā)與感悟、層面對本節(jié)課進行回顧總結。 整理為word格式 評價要點 1.學生展示并說明所設計的證明浮力存在的實驗 評價方法:現(xiàn)場評價 評價指標:①現(xiàn)場演示(或描述自己在家做過)的實驗過程 ②觀察并描述實驗現(xiàn)象 ③解釋實驗現(xiàn)象怎么能證明浮力的存在 ④積極參與交流討論,勇于展示并發(fā)表自己
27、的觀點 2. 學生展示并說明用稱重法測浮力 評價方法:現(xiàn)場評價 評價指標:①彈簧測力計使用規(guī)范(調零、讀數(shù)、手持穩(wěn)定) ②能說明物體受到了浮力 ③能寫出浮力的表達式 ④小組內互相合作,共同完成實驗,勇于展示并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3.學生說明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 評價方法:現(xiàn)場評價 評價指標:①能說明液體壓強與液體密度、深度有關;密度越大,壓強越大;深度越大,壓強越大) ②能說明物體上表面受到向下的壓力,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壓力,并且下表面向上的壓力大于上表面向下的壓力 ③能說明浮力是上下表面受到的液體壓力的差 ④浮力本質其實是液體壓強,由此認識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中蘊含著的奧秘,領會理性分析問題的思路和魅力,有豁然開朗的頓悟感,產(chǎn)生理智帶來的滿足感。 友情提示:本資料代表個人觀點,如有幫助請下載,謝謝您的瀏覽! 整理為word格式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