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歷史總復習 選修一 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3講 近代亞洲歷史上的重大改革課時規(guī)范練 岳麓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0版高考歷史總復習 選修一 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3講 近代亞洲歷史上的重大改革課時規(guī)范練 岳麓版(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第3講 近代亞洲歷史上的重大改革
課時規(guī)范練
1.(15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明治領導人在竭力實行現代化建設中取得了顯著成果。他們廢除了幕藩體制,撤銷了原來的階級制度,依靠征兵制設置了軍隊以取代過去的武士階級,建立了近代經濟機構的基礎,這都促進了日本的工業(yè)化,進而創(chuàng)建了近代政治體制。
——賴肖爾《近代日本新觀》
材料二 從中古東方型的社會,轉入現代西方型的社會。……其工程之浩巨,可想而知。但是那光緒也要把這百年難變之“型”,而變之于指顧之間,其必然失敗。詔書一日數下,朝野莫知所適,也不是個辦法。不幸這位年輕皇帝,顯然感到國亡元日,所以迫不及待。但是他的軍師謀臣,應該
2、有見及此。不幸康某木訥執(zhí)拗,識見不足;而操切浮躁,且有甚于幼主。
——唐德剛《晚清七十年》
(1)根據材料一指出明治政府采取了哪些革故鼎新的措施?并分析有何效果?(9分)
(2)同為近代化改革,中國的戊戌變法卻失敗了,根據材料二概括其失敗的原因。(6分)
解析:第(1)問,日本明治維新的政策,依據教材與材料內容歸納??梢詮娜毡久髦尉S新的背景入手分析。可從原文中整理歸納,從政治上、經濟上、階級關系上分析。關于維新的效果,可直接用材料中的“這都促進了日本的工業(yè)化,進而創(chuàng)建了近代政治體制”來回答,也可以按照教材內容歸納,明治維新使日本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擺脫了民族危機與統治危機。第(2)問,
3、中日維新一成一敗原因的對比,可從兩國的具體國情入手分析歸納。首先要從兩國改革的背景分析,中國封建勢力異常強大,并且其內部沒有產生分化,資產階級力量弱小;其次是從改革實施的過程的不同來分析,“詔書一日數下,朝野莫知所適”,可以看出中國的改革者經驗不足,急于求成;再次是從改革者素質的角度分析,中國的民族資產階級在政治上是十分幼稚的,所以導致在改革過程中樹敵過多,改革阻力大。
答案:(1)措施:廢藩置縣;廢除封建等級制度,四民平等;實行征兵制,建立新式軍隊;殖產興業(yè),發(fā)展資本主義工商業(yè)。效果:推動日本實現工業(yè)化,建立了中央集權的資本主義國家。
(2)中國的戊戌變法缺乏必要的社會基礎,實施者急于求
4、成,缺乏政治經驗。
2.(15分)19世紀以來,日本、中國等都進行了近代化改革的實踐。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對被侵略地區(qū)而言……它原有的文明難以抵御歐洲國家的入侵,要繼續(xù)生存,就必須進行變革。
——錢乘旦《再論世界近代史的主線是現代化》
材料二 (日本明治維新時)改革的動力是西化……英國模式自然作為鐵路、電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紡織工業(yè)以及許多商業(yè)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國模式用來改革法制,改革軍事(后來采用普魯士模式),海軍當然還是學習英國;大學則歸功于美國。日本聘請的外國專家,在日本人的監(jiān)督下,從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 000人左右。
——[
5、英]艾瑞克·霍布斯鮑姆《資本的年代》
(1)根據材料一,指出19世紀日本、中國改革的共同原因。(6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日本向西方學習的特點。(9分)
解析:第(1)問,需要結合材料,從材料一“它原有的文明難以抵御歐洲國家的入侵,要繼續(xù)生存”,可以總結出其受西方工業(yè)文明的沖擊,改革是要挽救民族危機。第(2)問,應結合材料二進行分析,從其學習不同國家的不同方面,可見其學習具有選擇性、側重點;從學習方面來看,涉及經濟、法律、軍事、教育,可見其學習規(guī)模、領域較為廣大,全面學習西方;從具體內容來看,“鐵路、電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紡織工業(yè)”,吸收兩次工業(yè)革命成果;結合所學知
6、識來分析,日本改革從推動者來看,其政府主導較為明顯;從其結果來看,促成了日本社會轉型。
答案:(1)原因:西方工業(yè)文明的沖擊和示范;民族危機嚴重。
(2)特點:有選擇、有側重地向西方國家學習;學習的規(guī)模大,領域廣;直接吸收兩次工業(yè)革命的成果;全面學習西方;以政府為主導;基本完成了向近代社會的轉型。
3.(15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2015年是《馬關條約》簽訂120周年。在《馬關條約》談判期間,中國代表李鴻章和日本使節(jié)伊藤博文之間曾有過以下談話:
伊藤:十年前,我在天津時曾同大人(李鴻章)談過改革問題,為什么直到現在還沒有一件事情得到改變或改進呢?為此我深感遺憾。
李:先生
7、,當時聽你談論此事,不勝欽佩,而且,我對先生您在日本有力地改變你們的習俗,以致達到現在的水平,也十分羨慕??墒牵覈氖虑槭軅鹘y束縛太深,我簡直不能按照自己的愿望行事。
伊藤:……根本的問題在于每個國家都應該盡自己最大的努力。
——費正清《評中國和日本的近代化》
(1)中國的事情“受傳統束縛太深”在維新變法運動期間有何表現?(6分)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日本明治維新的特點,并分析其效果。(9分)
解析:第(1)問,從兩個角度分析,一是看維新派本身所體現的保守方面,其軟弱性和妥協性的表現:一是其對立面,傳統封建勢力的阻撓破壞來進行分析。第(2)問第一小問,從材料“在日本有
8、力地改變你們的習俗,以致達到現在的水平”,可以總結其文明開化,改變風俗,結合所學知識,真正讓日本發(fā)展起來的應該是經濟的西化,殖產興業(yè),發(fā)展近代經濟;第二小問,分析“其效果”,也就是明治維新的效果,遷移有關明治維新的影響進行回答即可。
答案:(1)維新派(康有為)托古改制、把西方的政治學說與儒家思想相結合,宣傳維新思想;維新派開國會、設議院、實行君主立憲的政治主張在變法詔令中沒有體現;頑固勢力強大,改革阻力重重。
(2)特點:明治政府殖產興業(yè),發(fā)展資本主義經濟;實行文明開化政策,大力改變社會風俗。
效果:加速了日本近代化(或工業(yè)化)進程,但帶有鮮明的封建主義色彩。4.(15分)閱讀下列材料
9、,回答問題。
材料一 明治政府剛成立時,參與維新的功臣——多是些三十歲出頭的年輕人——充滿對歐美社會的美好憧憬,決心把西方的一切——從物質到精神到規(guī)范制度統統搬進日本……正如伊藤博文在啟程之初草擬《奉命使節(jié)要點》中所寫:要把“超越我東洋”的“歐美各國之政治制度、風俗教育、營生守產”等“開明之風,一概移入我國,使我國民迅速進步,達到同等化域”。
——錢乘旦《尋找現代化的楷模:論明治維新的失誤》
材料二 昔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麥語人曰:“三十年后,日本其興,中國其弱乎?日人之游歐洲者,討論學業(yè),講求官制,歸而行之。中人之游歐洲者,詢某廠船艦之利,某廠價值之廉,購而用之。強弱之原,其在此乎?”嗚
10、呼,今雖不幸而言中矣!
——梁啟超《變法通議》
(1)根據材料一概括明治政府改革的目標。(6分)
(2)依據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和日本學習西方的異同。(9分)
解析:第(1)問,根據材料“要把‘超越我東洋’的‘歐美各國之政治制度、風俗教育、營生守產’等‘開明之風,一概移入我國,使我國民迅速進步,達到同等化域’”概括明治政府改革的目標。第(2)問,據材料聯系所學知識,找出兩者在學習西方的歷史背景、目的、內容方面的相同點;再據材料“日人之游歐洲者,討論學業(yè),講求官制,歸而行之。中人之游歐洲者,詢某廠船艦之利,某廠價值之廉,購而用之”概括其學習側重點的不同。
答案:(1)改變落后狀況,實現文明開化;成為世界強國,與歐美各國平等。
(2)相同點:19世紀中期都面臨嚴重民族危機和統治危機;都是為了富國強兵,挽救民族危亡,鞏固統治的需要;都注重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創(chuàng)辦近代化企業(yè)、新式軍隊及改革教育。
不同點:中國僅注重學習西方技術,日本更注重學習西方政治制度。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