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選考Ⅰ)2019高考歷史總復習 考點強化練17 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浙江選考Ⅰ)2019高考歷史總復習 考點強化練17 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考點強化練17 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
一、選擇題
1.年畫能夠反映一定的時代特征。下圖是一幅20世紀50年代的《入社》年畫,描繪了農民帶著自家的牛和耕犁入社的情境。它主要反映了( )
A.封建土地制度的徹底廢除
B.農民對“大躍進”運動的支持
C.農業(yè)社會主義改造的進行
D.土地改革運動迅速發(fā)展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建立。材料的主旨是《入社》的問題,故A項錯誤;“大躍進”運動是片面追求工農業(yè)生產和建設的高速度,材料不能反映工農業(yè)生產信息,故B項錯誤;材料“《入社》……描繪了農民帶著自家的牛和耕犁入社的情境”,反映了農業(yè)社會主義改造時期,社員私
2、有的耕畜、大中型農機按合理價格由社收買,成為集體財產,故C項正確;材料體現的農民入社的情景,不符合土地改革的特點,故D項錯誤。
2.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毛澤東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中強調:“嚴重的問題是教育農民。農民的經濟是分散的,根據蘇聯的經驗,需要很長的時間和細心的工作,才能做到農業(yè)社會化。沒有農業(yè)社會化,就沒有全部的鞏固的社會主義?!蔽覈r業(yè)社會化的實現途徑是( )
A.土地改革
B.農業(yè)生產合作社
C.公私合營
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答案:B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農業(yè)社會化是指將農業(yè)私有化轉變?yōu)檗r業(yè)集體化,故B項正確。1950—1952年土地改革把封建地主階
3、級土地所有制變?yōu)檗r民土地私有制,排除A項;公私合營是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實行社會主義改造采取的方式,排除C項;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指20世紀80年代初農戶以家庭為單位向集體組織承包土地等生產資料和生產任務的農業(yè)生產責任制形式,排除D項。
3.在《新民主主義論》中,毛澤東根據中國近代社會的特點,指出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必須分兩步:第一步是民主主義革命,第二步是社會主義革命。下列事件屬于革命進程第二步的是( )
A.辛亥革命 B.國民革命
C.解放戰(zhàn)爭 D.三大改造
答案:D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民主主義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A、B、C三項屬于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是指從中華人民共
4、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制度建立時期的革命,其任務是建立社會主義制度,故D項正確。
4.1956年,浙江一些地區(qū)曾出現了高級農業(yè)生產合作社按產量來計算社員報酬的“包產到戶”的做法。這一做法( )
A.表明人民公社體制逐步建立
B.承認了農民個體的土地所有權
C.貫徹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D.有利于彌補社會主義改造的缺陷
答案:D
解析:根據時間信息“1956年”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當時是社會主義改造時期,人民公社尚未建立,故排除A項?!鞍a到戶”是一種責任制,并不是承認農民土地所有權,故排除B項。此時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尚未實施,故排除C項。通過生產責任來刺激農民生產,這是對社會主義改
5、造存在的要求過急、改變過快、形式過于簡單劃一等缺點的彌補,故選D項。
5.(2018·浙江名校協(xié)作體高三上期末)“河西是個好地方,水庫相連像珍珠。千里戈壁變良田,魚米之鄉(xiāng)花果園。石油似海鐵成山,地下寶藏數不完,河西英雄志氣昂,大搞工業(yè)勁沖天。河西英雄千百萬,敢想敢說又敢干,天地都在手中掌,畝產定能上五千。”這是某一時期河西地區(qū)的口號,該史料( )
A.真實地反映了河西地區(qū)的富饒
B.反映人民參與農業(yè)合作社的熱情
C.體現了“大躍進”的“浮夸風”
D.體現了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河西地處西北干旱區(qū),“水庫相連”“畝產定能上五千”等
6、口號明顯夸大了河西地區(qū)的發(fā)展,故A項錯誤;材料沒有提到農民參加合作社,無法反映人民參與農業(yè)合作社的熱情,故B項錯誤;根據“水庫相連”“石油似海鐵成山”“大搞工業(yè)”“天地都在手中掌,畝產定能上五千”等可知該口號體現了“大躍進”運動的“浮夸風”,故C項正確;材料未涉及改革開放,故D項錯誤。
6.對于如何建設新中國,毛澤東曾說:“一個糧食,一個鋼鐵,有了這兩個東西就什么都好辦了?!泵珴蓶|說這話最有可能是在( )
A.土地改革時期
B.“一五”計劃期間
C.“大躍進”運動時期
D.“文化大革命”時期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土地改革時期,是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7、,不是強調糧食和鋼鐵的重要性,故A項錯誤;“一五”計劃期間是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為工業(yè)化建設奠定基礎,沒有如此突出鋼鐵的地位,故B項錯誤;“一個糧食,一個鋼鐵,有了這兩個東西就什么都好辦了”表明以鋼為綱,最有可能是在“大躍進”時期,故C項正確;“文化大革命”時期強調階級斗爭,故D項錯誤。
7.在中國,每逢春節(jié)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有的春聯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來描繪時代背景以抒發(fā)美好愿望。下列春聯可能出現在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是( )
A.“共產黨恩澤天下,新中國情滿未來”
B.“總路線鼓舞人心,‘大躍進’快馬加鞭”
C.“十載寒風浸歲月百春凋謝,一朝風雨洗家鄉(xiāng)萬木崢嶸”
8、
D.“五谷豐登將再現,六畜興旺定有時”
答案:C
解析:“十載寒風浸歲月百春凋謝”是指十年“文化大革命”對國家和人民帶來的嚴重影響;“一朝風雨洗家鄉(xiāng)萬木崢嶸”是指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了黨的工作重心的轉移。因此選C項。
8.“使集體優(yōu)越性和個人積極性同時得到發(fā)揮……必將使農業(yè)社會主義合作化的具體道路更加符合我國的實際”“我國農民的偉大創(chuàng)造,是馬克思主義農業(yè)合作化理論在我國實踐中的新發(fā)展”。下列歷史事件符合該段材料描述的是( )
A.社會主義農業(yè)改造運動
B.人民公社化運動
C.實行包產到戶、包干到戶
D.實行廠長(經理)負責制
答案:C
解析:根據材料“使集
9、體優(yōu)越性和個人積極性同時得到發(fā)揮”“農業(yè)合作化理論……的新發(fā)展”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是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故C項正確。A、B兩項不具備這種特點,故排除;D項不是農業(yè)方面的制度,故排除。
9.下列關于我國對外開放步驟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開辟長江三角洲經濟開放區(qū) ②做出開發(fā)開放上海浦東的決策?、墼O立深圳等四地為經濟特區(qū)?、荛_放寧波、溫州為沿海港口城市
A.①③④②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③①②
答案:C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對外開放的步驟是1980年設立經濟特區(qū),1984年設立沿海開放城市,1985年開放沿海經濟開放區(qū),1990年開發(fā)開放上海浦東
10、,故正確順序為③④①②,C項正確。
10.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報告說,理論上的凱恩斯主義和實踐中的羅斯福新政,實際上是把計劃用作國家干預的一種手段,從那時候起,計劃與市場相結合成為世界經濟體制優(yōu)化的普遍趨勢。據此可知,該報告的主旨是( )
A.肯定國家干預經濟的發(fā)展模式
B.闡明融入經濟全球化的必要
C.主張擺脫傳統(tǒng)經濟模式的束縛
D.剖析西方經濟體制的實質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和意義。據材料“計劃與市場相結合成為世界經濟體制優(yōu)化的普遍趨勢”可知,作者是要肯定“計劃與市場相結合”的模式,而非國家干預的發(fā)展模式,故A項錯誤;1990年,浦東的開
11、發(fā)開放,使中國的對外開放進入到一個新階段,說明此前中國已融入經濟全球化,且題干材料主要強調的是經濟體制改革,故B項錯誤;中國傳統(tǒng)經濟模式是完全的計劃經濟,“計劃與市場相結合成為世界經濟體制優(yōu)化的普遍趨勢”肯定了市場的作用,實際上是主張擺脫傳統(tǒng)經濟模式的束縛,故C項正確;西方經濟體制的實質是資本主義的私有制,材料涉及的是計劃和市場發(fā)展經濟的手段,沒有涉及所有制,故D項錯誤。
11.在改革開放過程中,經過三次思想解放,先后沖破了“個人崇拜”“計劃經濟崇拜”和“所有制崇拜”。這三次沖破的關鍵分別是( )
A.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共十四大、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
B.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共十四
12、屆三中全會、中共十五大
C.中共八大、中共十四大、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
D.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和意義。1978年底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否定了“兩個凡是”,打破了個人崇拜;1992年中共十四大確立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打破了對計劃經濟的崇拜;1997年中共十五大肯定非公有制經濟是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打破了對單一的公有制的崇拜,故D項正確。
12.(2018·8浙江稽陽聯誼學校高三聯考)中共十五大是中國共產黨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認識深化的會議。與此相關的論
13、斷有( )
①國有企業(yè)轉換經營機制,建立現代企業(yè)制度?、诜枪兄平洕侵袊鐣髁x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③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是我國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車薪洕鹬鲗ё饔?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和意義。1993年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提出企業(yè)深化改革就要轉換國有企業(yè)經營機制,建立現代企業(yè)制度,故①錯誤;1997年中共十五大規(guī)定公有制實現形式可以而且應當多樣化,非公有制經濟是中國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允許和鼓
14、勵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參與收益分配,故②正確;③符合中共十五大內容;④符合中共十五大關于國有經濟主導作用的論述,故④正確,C項符合題意。
二、非選擇題
13.嘉興絹紡廠是嘉興最早的現代絲綢廠,它的曲折發(fā)展歷程是中國近代民族工業(yè)發(fā)展史的一個縮影。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嘉興絹紡廠大事記(部分)
時 間
事 件
1912年
朱光燾籌辦緯成絲織公司,隨后業(yè)務迅速發(fā)展
1918年
緯成緞獲國際巴拿馬博覽會金質獎
1921年
緯成公司在南湖東畔開辦緯成公司嘉興裕嘉分廠(絹紡廠前身)
1928年底
緯成公司解散嘉興裕嘉廠力織部,后全部停業(yè)
1936年
緯成利記絹紡廠成立
1
15、938年
侵華日軍對緯成利記絹紡廠進行軍事管理,稱為“海衣第五工場”,后被日商強行收購,改名“鐘淵公大實業(yè)株式會社公大第八廠”
1946年
國民政府經濟部派員接管鐘淵公大實業(yè)株式會社公大第八廠,后改名“中國蠶絲公司第二實驗絹紡廠”
1949年
第二實驗絹紡廠作為國營企業(yè)隸屬中央人民政府貿易部中國蠶絲公司領導,次年改名為國營嘉興絹紡廠
1984年
國營嘉興絹紡廠成為嘉興首批實行廠長負責制試點單位
1994年
國營嘉興絹紡廠改制成七個分廠,八個公司
(1)根據材料,概述近代史上緯成公司發(fā)展所經歷的重要階段。
(2)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分別指出1984年和1994年嘉興絹紡
16、廠實行改革的歷史條件。
參考答案:(1)階段:1912—1921年,建立和迅速發(fā)展;20世紀20年代末,衰落(或遭到沉重打擊);20世紀30年代后期,被日本侵占;1946年后,被國民政府接管(或受到官僚資本打擊)。
(2)1984年: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推動;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或通過《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
1994年:鄧小平“南方談話”和中共十四大的召開;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或通過《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
解析:第(1)問依據表格中的時間信息劃分為“1912—1921年”“20世紀20年代末”“20世紀30年代后期”以及“1946年后”四個
17、時間段,并結合所學歷史階段特征進行概括作答。第(2)問1984年改革的歷史條件,結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以及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等角度說明;1994年改革的歷史條件從鄧小平“南方談話”以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的角度說明。
14.(2018·浙江名校協(xié)作體高三上聯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979年11月,鄧小平會見美國不列顛出版公司全書編委會副主席吉布尼等人時,發(fā)表了一篇十多年沒有公開的談話,他說:“市場經濟只存在于資本主義社會,只有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這肯定是不正確的……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苯洕鷮W家薛暮橋等認為,鄧小平和吉布尼的談話是自覺的,但鄧小平十多年沒有公布的原
18、因是不愿把自己的看法強制干部們勉強接受,而是耐心引導廣大的干部們在實踐中逐步取得共識。十多年后,市場經濟,這個長期被當作社會異端的經濟制度,終于和社會主義連接起來了。
——楊繼繩《鄧小平時代》
材料二 鄧小平在1985年會見津巴布韋非洲民族聯盟主席穆加貝時曾談道:“社會主義究竟是個什么樣子,蘇聯搞了很多年,也并沒有完全搞清楚??赡芰袑幍乃悸繁容^好,搞了個新經濟政策,但是后來蘇聯的模式僵化了。”這表明,鄧小平曾對新經濟政策有過反思和借鑒。有關對這兩者的認識,以下有兩種認識可供討論:①鄧小平和列寧的經濟改革在背景、突破口、內容等方面具有深刻的同一性。②鄧小平經濟思想在理論和實踐方面都高于列寧的
19、新經濟政策,所以最終也導致不同的結果。
(1)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概述“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連接起來的過程。并指出這一過程體現了改革開放時期怎樣的思想路線。
(2)閱讀材料二并聯系材料一,你更側重分析哪一種認識?側重分析①,請結合所學進行闡述。側重分析②,根據所學分析鄧小平改革與新經濟政策相比的進步之處。
參考答案:(1)過程:1979年鄧小平已經局部提出社會主義可以搞市場經濟的觀點;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明確指出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發(fā)展的手段;1992年十四大明確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
路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2)傾向于①:原有經濟體制的弊病都充分暴露;改革均
20、以農業(yè)為突破口;內容上都強調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來鞏固和發(fā)展生產;背后的實質是對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對社會主義建設的有益探索);鞏固政權使經濟得以恢復和發(fā)展。
傾向于②:列寧探索了相對落后的國家如何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途徑,而鄧小平解釋什么是社會主義和怎樣發(fā)展社會主義的問題;在實踐方面,鄧小平將思想解放和改革實踐逐步推進,同時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并行。
解析:本題考查新經濟政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第(1)問第一小問過程,結合所學從市場經濟的提出、南方談話、中共十四大等方面來概述;第二小問思想路線,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第(2)問側重分析①,結合所學從鄧小平和列寧的經濟改革在背景、突破口、內容、實質、目的等方面來分析兩者改革的相同點;側重分析②,結合所學從理論和實踐等方面來分析鄧小平改革的進步之處。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