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中歷史 第四單元 內(nèi)憂外患與中華民族的奮起 第15課 辛亥革命練習 岳麓版必修1》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0版高中歷史 第四單元 內(nèi)憂外患與中華民族的奮起 第15課 辛亥革命練習 岳麓版必修1(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第15課 辛亥革命
課后提能再鞏固
時間:45分鐘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
1.章太炎說:“長素(康有為)以為‘革命之慘,流血成河,死人如麻,而其事卒不可就’?!粍t立憲可不以兵刃得耶?即知英、奧、德、意諸國,數(shù)經(jīng)民變,始得自由議政之權。……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舊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辈牧险f明( )
①康有為主張君主立憲?、谡绿字鲝埜锩?
③康有為認為立憲可經(jīng)改良實現(xiàn)?、苷绿渍J為立憲也須流血斗爭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④
解析:材料反映了章太炎不認同康有為的君主立憲的主張,認為革命是中國的
2、正確途徑。實行立憲也會像“英奧德意”等國出現(xiàn)流血斗爭。由此可知A項正確。
答案:A
2.某學者指出,在“改革與革命的賽跑”中,當改革的路被堵死,革命的爆發(fā)也就是時勢使然了。與其說“革命”是下層“激進”的結果,不如說是被上層“頑固”逼迫出來的。好在革命后,在革命黨、立憲派、袁世凱與清廷的四方博弈中,以極少的犧牲達成了和解。可見,該學者認為 ( )
A.辛亥革命的爆發(fā)純屬偶然 B.清廷改革失策加速革命爆發(fā)
C.革命是拯救中國的唯一出路 D.清末“新政”改革毫無成效
解析:根據(jù)材料中的主要信息:“改革的路被堵死”后革命爆發(fā)了,革命是“被上層‘頑固’逼迫出來的”
3、,可知清政府的改革失敗加速了辛亥革命的爆發(fā),故B項正確。
答案:B
3.三民主義是比較完整的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綱領,主要是因為它( )
①表達了資產(chǎn)階級在政治上的利益和要求 ②表達了資產(chǎn)階級在經(jīng)濟上的利益和要求 ③反映了中國人民要求民族獨立和民主權利的共同愿望 ④推動了資產(chǎn)階級革命的發(fā)展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題是對三民主義的積極作用的分析評價,應從政治、經(jīng)濟、民族和革命等方面歸納。
答案:D
4.《清帝為變端四起人心動搖引咎罪己諭》說:“川亂首發(fā),鄂亂繼之。今則陜湘警報迭聞,廣贛變端又見。區(qū)夏騰沸,人民動搖
4、。九廟神靈不安歆饗,無限蒸庶涂炭可虞。此皆朕一人之咎也。”清帝所針對的事件是( )
A.太平天國運動 B.義和團運動
C.辛亥革命運動 D.維新變法運動
解析:“川亂”指的是四川保路運動,“鄂亂”指的是武昌起義,各地紛紛響應,表明辛亥革命運動發(fā)展,為此清帝下罪己諭,C項正確。
答案:C
5.《官話報》曾經(jīng)是北京各報中最反對共和、支持清廷的報紙,但1912年1月該報的社論完全改變了立場,敦促清帝接受必不可免的事情并遜位。這表明( )
A.“預備立憲”破產(chǎn) B.共和思想影響擴大
C.清朝統(tǒng)治覆滅 D.該報為革命派所掌控
解析:1911年清政
5、府“預備立憲”破產(chǎn),1912年2月清帝退位,清朝統(tǒng)治覆滅,故A、C兩項錯誤;辛亥革命推動了民主共和思想的傳播,以至于支持清廷的報紙都改變了立場,故B項正確;1912年1月革命派勢力還沒有控制北京,D項錯誤。
答案:B
6.(2018·陜西西安一中高一期末)袁世凱在直隸省的新政中,成效卓著,那時他眾望所歸,遠不像后來那樣臭名昭著。立憲派不信任孫中山并支持袁世凱和列強的挺袁態(tài)度使孫中山不去位也很難。南京臨時參議院以17票(全票)選舉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tǒng)。材料說明孫中山讓位給袁世凱是( )
A.革命派在各種壓力下對袁世凱被迫妥協(xié)
B.當時形勢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出現(xiàn)的必然結果
C.列強為尋找在華
6、代理人支持袁世凱的結果
D.袁世凱的權術蒙蔽各派政治勢力雙眼
解析:從材料中的“立憲派不信任孫中山并支持袁世凱和列強的挺袁態(tài)度使孫中山不去位也很難”“參議院以17票(全票)選舉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tǒng)”可知,當時多種力量支持袁世凱,這迫使革命派不得不做出妥協(xié),A項正確。
答案:A
7.1913年袁世凱在一次演說中提出《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即其內(nèi)容規(guī)定,束縛政府”,讓他“身受苦痛”。由此可見《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
A.擴大總統(tǒng)權力 B.維護民主共和
C.縮小內(nèi)閣權力 D.贊成獨裁專制
解析:從題干中分析得出,《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的內(nèi)容束縛了總統(tǒng)的權力,維護了共和政體。A
7、、C、D三項表述均不正確。
答案:B
8.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時實行總統(tǒng)制, 《臨時約法》改總統(tǒng)制為責任內(nèi)閣制,袁世凱正式就任大總統(tǒng)后,又改責任內(nèi)閣制為總統(tǒng)制。上述現(xiàn)象反映的實質問題是 ( )
A.責任內(nèi)閣制在中國行不通
B.民主與專制的斗爭激烈
C.中國完全缺乏民主共和的社會基礎
D.專制獨裁的傳統(tǒng)在中國沒有受到?jīng)_擊
解析:《臨時約法》的責任內(nèi)閣制是要限制袁世凱的權力,防止其專制;而袁世凱實行總統(tǒng)制就是要實現(xiàn)專制??偨y(tǒng)制與責任內(nèi)閣制的更替實質上反映了民主與專制的斗爭。
答案:B
9.徐中約在《中國近代史:1600~2000,中國的奮斗》一書中指出:“革命與民國并未帶來
8、預期的和平與秩序,民國時期較以前經(jīng)歷更多的痛苦與失序,它重現(xiàn)了傳統(tǒng)上緊隨王朝衰亡而來的失序與混亂?!边@表明( )
A.革命比建國更重要
B.相對于推翻舊制而言,建立新制更難
C.辛亥革命沒有帶來社會進步
D.民國時期的社會重建沒有任何成效
解析:材料意在說明清王朝被推翻后,并未實現(xiàn)資產(chǎn)階級所預想的民主制度,而是帶來了痛苦和失序。這體現(xiàn)了推翻舊制度固然不容易,但建立新制度則更難。
答案:B
10.(2018·河南周口一中高一期末)《西方文明對中國的沖擊及中國文明的嬗變》一文中說:“如果我們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樹……辛亥革命相當于將這棵大樹砍斷了。但是樹斷了,樹墩還在,一般的
9、樹只要樹墩還在,還是可以萌發(fā)的?!标P于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確的是( )
A.“將這棵大樹砍斷”指推翻了中國封建制度
B.“樹墩還在”指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C.袁世凱稱帝是“萌發(fā)”的重要表現(xiàn)
D.辛亥革命推動了中國近代文明的發(fā)展
解析:“將這棵大樹砍斷”指推翻了君主專制制度,而不是封建制度,A項錯誤,符合題意;其他三項都正確。
答案:A
11.(2019·江西奉新一中高一期末)《近代中國社會的演變和辛亥革命》寫道“民國元年,曾經(jīng)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光明的一年,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呈現(xiàn)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民主氣氛濃郁、政黨政治、議會政治高唱入云,黨團林立,五彩繽紛,議員選舉,城鄉(xiāng)轟動?!?/p>
10、這是因為辛亥革命( )
A.改變了中國的社會性質
B.推翻了帝國主義的統(tǒng)治
C.實現(xiàn)了人民當家做主的愿望
D.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解析: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才有了材料中“民主氣氛濃郁、政黨政治、議會政治高唱入云,黨團林立”的現(xiàn)象,D項正確;辛亥革命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A、B兩項錯誤;辛亥革命沒有真正實現(xiàn)人民當家作主的愿望,C項錯誤。
答案:D
12.(2018·浙江卷)【加試題】20世紀初葉,出版于上海的某論著說:“有起死回生,還魂返魄,出十八層地獄,升三十三天堂,郁郁勃勃,莽莽蒼蒼,至尊極高,獨一無二,偉大絕倫之一目的,曰‘革命’?!厝f里長城,登昆
11、侖,游揚子江上下,溯黃河,豎獨立之旗,撞自由之鐘,呼天吁地,破顙裂喉,以鳴于我同胞前曰:嗚呼!我中國今日不可不革命?!鄙鲜鲅哉撘庠? )
A.傳播民主革命思想,振奮國民精神
B.再舉斗爭旗幟,掀起“二次革命”
C.呼吁以革命方式喚起“亞洲覺醒”
D.說明以上書請愿辦法改革政治行不通
解析:根據(jù)“20世紀初葉”“我中國今日不可不革命”,結合所學可知,20世紀初以推翻清政府為革命目標的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思想廣泛傳播,振奮國民精神,推動了資產(chǎn)階級革命運動的發(fā)展,A正確;材料無法體現(xiàn)掀起“二次革命”,排除B;材料反映呼吁我國國民覺醒,并非喚起“亞洲覺醒”,C錯誤;D與材料信息無關,排除。
12、答案:A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2小題,第13題28分,第14題24分,共52分)
13.(28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革命之目的,非僅在于顛覆滿洲而已,乃在于滿洲顛覆以后,得從事于改造中國……政治方面,由專制制度過渡于民權制度;經(jīng)濟方面,由手工業(yè)的生產(chǎn)過渡于資本制度的生產(chǎn)。
——《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
材料二:民國初年,全國報紙發(fā)行機構高達500余家,不少報紙以“民主”“民權”“民國”“國民”命名;全國報紙發(fā)行總數(shù)達4 200萬份,“讀報者雖限于少數(shù)人,但報紙發(fā)表之意見,有公眾的或私人議論,幾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傳”。
材料三:“民國”之取代自秦始皇以
13、來兩千多年的“帝國”,是中國近代內(nèi)在矛盾發(fā)展的結果,是一種前無古人的變化。它打破了歷代王朝的更迭機制,否定了整個皇權體制,因而也觸動了傳統(tǒng)社會的各條神經(jīng),是政治制度和社會思想的一大躍進。
——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
(1)材料一認為辛亥革命“由專制制度過渡于民權制度”,其突出表現(xiàn)是什么?(9分)
(2)據(jù)材料二,分析辛亥革命產(chǎn)生了怎樣的影響?(6分)
(3)有人認為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結果實的花,你贊成這種觀點嗎?試結合材料三說明理由。(13分)
答案:(1)表現(xiàn):推翻君主專制制度,成立中華民國,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2)影響: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大大提高
14、了國民參政、議政意識等。
(3)觀點:不贊成。理由:盡管辛亥革命的果實被袁世凱竊取,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但其仍具有偉大的歷史功績:a.推翻君主專制制度,創(chuàng)建中華民國,頒布《臨時約法》,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b.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侵略勢力。c.為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14.(24分)(2018·浙江紹興高一期末)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表是歷史學者對清末某一歷史事件的描述。
學者
描述
龔書鐸
革命形勢在當時已經(jīng)具備了,革命派起而推翻清政府,是代表了人民群眾的意愿,順應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金沖及
在人們對舊政府的普遍憤怒中,推翻君主專
15、制制度變得可以接受了,美、法所代表的共和政體為許多人所憧憬。
材料二:《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節(jié)選
第二條 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
第五條 中華民國人民一律平等,無種族、階級、宗教之區(qū)別。
第十二條 人民有選舉及被選舉之權。
第十九條 參議院之職權……議決一切法律案。
第三十條 臨時大總統(tǒng)代表臨時政府,總攬政務,公布法律。
第五十一條 法官獨立審判不受上級官廳之干涉。
(1)寫出材料一描述的歷史事件的名稱。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革命形勢在當時已經(jīng)具備”,“推翻君主專制制度變得可以接受”的政治和思想背景。(16分)
(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進步意義。(8分)
答案:(1)事件:辛亥革命。政治背景: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華民族危機空前嚴重;《辛丑條約》的簽訂,清政府反動賣國的本質逐漸暴露無遺;清政府相繼打出“新政”“預備立憲”的幌子,為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準備了條件;同盟會成立后發(fā)動了一系列武裝起義。思想背景:維新派和革命派對西方民主思想的宣傳;孫中山提出三民主義(或“十六字綱領”)思想;湖北革命團體共進會和文學社始終堅持在新軍和知識分子中發(fā)展革命力量。
(2)具有反封建專制制度的進步意義;推動了中國的民主化、法制化進程;是近代中國第一部具有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國家臨時大法。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