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生物大一輪復習 實驗遷移應用 探究活動 1.4.1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學案 中圖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6高考生物大一輪復習 實驗遷移應用 探究活動 1.4.1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學案 中圖版(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全程復習方略】2016高考生物大一輪復習 實驗遷移應用 探究活動 1.4.1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學案 中圖版
【應用點撥】由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區(qū)細胞進行連續(xù)分裂,用高倍鏡觀察不同細胞中染色體的存在狀態(tài),可以用來判斷這些細胞處于有絲分裂的哪一時期。根據(jù)這一原理,可以探究外界環(huán)境因素對細胞分裂的影響,也可探究紡錘體形成與否對染色體數(shù)目的影響。
熱點應用一
探究影響細胞有絲分裂的外界因素
原理解讀
外界環(huán)境因素會影響細胞的分裂,通過細胞內染色體的變化來判斷影響的情況
【典例1】(2015·濰坊模擬)某些有毒物質能誘導真核細胞在分裂過程中產生微核。微核是由斷裂的染色體形成的橢圓形異
2、常結構,游離于細胞核之外,光學顯微鏡下可見。某生物小組為了探究香煙焦油能否誘導微核產生,完成了如下實驗:
第一步:萃取獲得香煙中的焦油,用醋酸丙酯將其溶解后,再用蒸餾水稀釋,配制成一系列濃度的焦油溶液。各取等量加入燒杯A、B、C、D中,將醋酸丙酯與蒸餾水混合液取等量加入燒杯E中,取等量蒸餾水加入燒杯F中。
第二步:將6個狀況相同,幼根已培養(yǎng)至1 cm的洋蔥分別置于上述6個燒杯中培養(yǎng)較長時間,然后從每個洋蔥上隨機取根尖數(shù)根制作臨時裝片。
鏡檢記錄出現(xiàn)微核的細胞所占的比例(微核率),計算每組平均值如下表:
燒杯編號
A
B
C
D
E
F
焦油濃度
(μg/mL)
50
3、
100
200
300
0
0
平均微
核率/‰
12.55
14.93
17.32
20.14
3.58
3.59
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為何洋蔥在上述溶液中培養(yǎng)時間不可過短?_____________________。
(2)鏡檢時應選擇位于根尖________區(qū)且處于細胞分裂__________期的細胞。
(3)對A、B、C、D四組而言,E組和F組哪組是對照組?____________。將E組與F組比較,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該實驗可得出什么結論??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題指南】解答本題需掌握以下兩點:
(1)正確掌握實驗的原理:有毒物質誘導染色體斷裂形成微核。
(2)掌握實驗的變量設計:單一變量,E和F之間的差異,即二者之間是否有醋酸丙酯。
【解析】(1)在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斷裂產生微核,洋蔥根尖細胞產生微核必須經歷至少一個細胞周期。(2)根尖分生區(qū)進行細胞分裂。在間期看不到染色體,光學顯微鏡下只看到細胞核,若有微核較容易觀察到。(3)E組作為A、B、C、D四組的對照組,焦油含量為0。將E組與F組比較,能排除醋酸丙酯
5、的影響。
(4)從該實驗看出,隨著焦油濃度增大,出現(xiàn)微核的細胞所占的比例增大。
答案:(1)確保經歷至少一個細胞周期
(2)分生 間
(3)E組 排除醋酸丙酯的影響
(4)香煙焦油能誘導微核產生,且濃度越高誘導作用越強
熱點應用二
探究紡錘體在細胞分裂中的作用
原理解讀
兩極發(fā)出的紡錘絲構成紡錘體,染色體在紡錘絲的牽引下向兩極移動
【典例2】下圖為某生物體細胞有絲分裂某個時期的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
(1)該圖表示的是__________細胞進行有絲分裂的______期,判斷的依據(jù)是該細胞由__________發(fā)出__________形成紡錘體,而且__________
6、排列在赤道板上。
(2)該細胞有染色體______條,1和2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常1和2所攜帶的遺傳物質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3)該時期的上一個時期發(fā)生的主要變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該細胞繼續(xù)分裂
7、,產生的每個細胞中,有染色體______對,即______條;有DNA分子______個。
(5)在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位置會不斷運動變化,為了探究引起染色體運動的原因,進行如下實驗:
①實驗假設:染色體的運動與紡錘絲有關。
②實驗材料用具:長出了根和葉的洋蔥、相差顯微鏡(能觀察活體細胞的生長、運動、增殖情況及細微結構)、切片機(能夠將生物組織切成很多很薄的切片)、一定濃度的秋水仙素溶液、清水、吸水紙、染色劑(其濃度不影響細胞活性)、滴管、載玻片、蓋玻片、鑷子(提示:秋水仙素的作用速度非??欤梢云鸬搅⒏鸵娪暗男Ч?,因此作用的即時效果可以在相差顯微鏡下看到)。
③實驗原理:?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方法步驟: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在A組蓋玻片的一側滴上少量一定濃度的秋水仙素溶
9、液,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使標本浸潤在秋水仙素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記錄結果。
⑤預測實驗結果及結論:
a.如果A、B兩組的染色體在分裂后期都向兩極運動,則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如果B組的
10、染色體在分裂后期都向兩極運動,A組染色體在分裂后期不向兩極運動,則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題指南】解答本題需明確以下兩點:
(1)正確區(qū)分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的差異:動物細胞無細胞壁,有中心體。
(2)正確理解實驗設計所遵循的基本原則:對照原則、等量原則、單一變量原則。
【解析】(1)圖示細胞中無細胞壁,有中心體,為動物細胞。細胞中有同源染色體,且染色體的著絲粒位于赤道板上,為有絲分裂的中期。
(2)細胞中共有4條染色體,1和2是復制而來
11、的姐妹染色單體,通常含有的遺傳物質相同。
(3)該細胞的上一個時期為前期,前期的特點表述注重在兩消兩現(xiàn)一散亂。
(4)該細胞分裂后的子細胞中將有2對4條染色體,4個DNA分子。
(5)實驗的思路:在正常細胞中,有絲分裂的后期,著絲粒分裂,染色單體分開,子染色體向細胞的兩極運動,這一現(xiàn)象在相差顯微鏡下可以看到。秋水仙素能夠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細胞,抑制紡錘絲的形成,因此用秋水仙素處理過的洋蔥根尖細胞,不存在紡錘絲,可以在相差顯微鏡下通過觀察染色體的運動情況探究染色體的運動與紡錘絲的關系。
答案:(1)動物 中 中心體 星射線 著絲粒
(2)4 姐妹染色單體 相同
(3)核膜、核仁解體,染色質縮短變粗形成染色體,中心體發(fā)出星射線形成紡錘體,染色體散亂地分布在紡錘體的中央
(4)2 4 4
(5)③秋水仙素能抑制紡錘絲(體)的形成;對細胞染色后,可以通過相差顯微鏡觀察到細胞中染色體的運動
④a.切取洋蔥(2~3 mm)根尖數(shù)根,平均分成兩組,分別編號為A和B,用切片機將每根洋蔥的根尖縱切成薄片,染色,制成臨時裝片
b.B組蓋玻片的一側滴上等量清水,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使標本浸潤在清水中
c.在相差顯微鏡下觀察染色體的運動
⑤a.染色體的運動與紡錘絲無關
b.染色體的運動與紡錘絲有關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