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上冊 第14課《北京城的中軸線》教學設計 北京課改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八年級語文上冊 第14課《北京城的中軸線》教學設計 北京課改版(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八年級語文上冊 第14課《北京城的中軸線》教學設計 北京課改版
一、 本課的地位
本課是本教材唯一的說明文單元中的講讀課,本單元的課文都是以建筑物為說明對象的事物說明文,四篇課文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但每篇課文又各有側重。這篇文章除了要了解課文內(nèi)容外,側重解決說明對象的特征和說明順序的問題。
二、 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
根據(jù)課程標準和本單元要求,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 讀懂課文內(nèi)容,了解北京中軸線的概況。
2、 掌握本文說明對象的特征和說明順序,學會從這些方面把握說明文。
3 感悟北京中軸線中蘊含的文化內(nèi)涵。
本課的重點是學習掌握說明對象的特征和說明順序。本冊只有一
2、個說明文單元,本單元的四篇課文都是以建筑物為說明對象的事物說明文,學生初次接觸說明文,應該從基礎抓起,循序漸進地進行。本課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學習說明對象的特征和說明建筑物所采用的空間順序。
北京中軸線是一根長達8公里,全世界最長,最偉大的貫穿全城的南北中軸線。其中“偉大”一詞學生理解起來較為困難,這一方面是因為教材提供的信息比較隱蔽,另一方面是由于學生的思維深度較淺,知識面相對狹窄造成,因此教學時需要帶領學生仔細讀書,挖掘課文的信息才能解決。
三、說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預習檢測:
為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自學習慣,我們總是把學生自己
3、能做的事放手讓學生做。從初一以來,我們就讓學生課前自學字詞、文學常識等基礎知識,課上進行檢測,并結合去年實施的學分制,把預習測驗的成績與學分掛鉤。這樣做既讓學生充分重視,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自學習慣,又能在課堂上省出許多時間,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
(二)引入:
由于說明文語言平實,不容易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因此要在引入這一環(huán)節(jié)上下功夫,課文導讀的引入就很精彩,所以我采用了。
(三)朗讀全文,整體感知。
(四)出示課前所做的平面圖或模型,并結合課文做必要的講解。
課前我讓學生根據(jù)第二段內(nèi)容畫北京中軸線的平面圖或做一個中軸線的模型。這時可以讓學生拿出來展示并做簡單的講解,增強學生對
4、中軸線的印象。閱讀說明文,目的不是掌握說明文用了什么方法,采用了什么說明順序等說明文文體知識,而是讓學生讀懂說明文,了解說明文中介紹的知識和信息,體悟文中滲透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在這篇文章中,北京中軸線的平面圖畫出來了,文章的主體內(nèi)容也就理解了。
(五)明確說明對象及特征:
提問:本文要說明的事物是什么?(北京中軸線)
作者抓住了北京中軸線的什么特征進行說明的?從文中找出一句話概括。
中軸線偉大在何處呢?朗讀課文第二段回答。
學生很容易答出“氣魄雄偉,一貫到底”但這顯然不夠全面,需要給學生鋪設臺階,啟發(fā)他們思考體悟中軸線蘊含的人文內(nèi)涵:
1、看
5、課文,中軸線上的建筑高度都一樣嗎?高度相同和不同各給人什么感覺?
借助這個問題,讓學生體會中軸線的設計重點突出、起伏有致,達到了很高的藝術境界,所以中軸線是偉大的。
2、看課文,注意“據(jù)為己有”這個詞,是誰把誰的什么東西據(jù)為己有?
借助這個問題,讓學生體會中軸線體現(xiàn)了勞動人民的智慧,我們可以看出勞動人民偉大力量,所以說中軸線是偉大的。
(六)再讀課文,體會北京中軸線的特征。
(七)小結。
第二課時
(一)復習提問:
齊讀課文,回答:本文的說明對象是什么?說明對象的特征是什么?
(二)學習本文的說明順序
提問:北京中軸線上有很多建筑,作者是怎樣把它們說清楚
6、的?(按順序說明)
追問:按什么順序說明?(由南到北的順序)
明確:這種順序屬于空間順序,它常用于說明建筑物,空間順序還包括由東到西,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前到后等等。
討論:在說明北京中軸線時,采用別的說明順序,比如采用由東到西的順序說明好不好?為什么?
明確:要根據(jù)說明對象的特征采用說明順序。
(三)相關鏈接,知識拓展。
1、時代在發(fā)展,北京也在發(fā)展,北京中軸線有沒有發(fā)展呢?請同學展示他們從網(wǎng)上搜集的材料。
2、本文的作者是中國著名建筑學家,他為中國的建筑業(yè),為保護古都北京坐了很多事,請同學展示他們搜集的資料。
(四)課堂練習:
按空間順序說明一個建筑物
課堂上說話練習,課下成文。
(五)小結
四、板書設計
長達8公里、最長
最偉大、貫穿全城
此板書集中了本文學習的重點,即說明對象、說明對象的特征和說明的順序,而且形狀與北京中軸線一致,有利于引起學生興趣,深入理解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