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學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大題精做14 論辯類文言文閱讀(含解析)新人教版

上傳人:Sc****h 文檔編號:106702818 上傳時間:2022-06-13 格式:DOC 頁數:17 大?。?97KB
收藏 版權申訴 舉報 下載
2017-2018學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大題精做14 論辯類文言文閱讀(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頁
第1頁 / 共17頁
2017-2018學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大題精做14 論辯類文言文閱讀(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頁
第2頁 / 共17頁
2017-2018學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大題精做14 論辯類文言文閱讀(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頁
第3頁 / 共17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26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2017-2018學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大題精做14 論辯類文言文閱讀(含解析)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7-2018學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大題精做14 論辯類文言文閱讀(含解析)新人教版(1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論辯類文言文閱讀 (2017年高考北京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題。 秦廢封建 秦初并天下,丞相綰等言:“燕、齊、荊地遠,不置王無以鎮(zhèn)之,請立諸子?!?始皇下其議,群臣皆以為便。廷尉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后屬疏遠,相攻擊如仇讎,諸侯更相誅伐,天子不能禁止。今海內賴陛下神靈一統(tǒng),皆為郡縣。諸子功臣以公賦稅重賞賜之,甚易制。天下無異意,則安寧之術也。置諸侯不便?!笔蓟试唬骸疤煜鹿部鄳?zhàn)斗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求其寧息,豈不難哉!廷尉議是?!狈痔煜聻槿ぃぶ檬?、尉、監(jiān)。 蘇子曰:圣人不能為時,亦不失時。時非圣人之所能為也,能

2、不失時而已。三代之興,諸侯無罪不可奪削,因而君之雖欲罷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謂不能為時者也。周衰,諸侯相并,齊、晉、秦、楚皆千馀里,其勢足以建侯樹屏。至于七國皆稱王,行天子之事,然終不封諸侯。久矣,世之畏諸侯之禍也,非獨李斯、始皇知之。 始皇既并天下,分郡邑,置守宰,理固當然,如冬裘夏葛,時之所宜,非人之私智獨見也,所謂不失時者,而學士大夫多非之。漢高帝欲立六國后,張子房以為不可,李斯之論與子房無異。高帝聞子房之言,知諸侯之不可復,明矣。然卒王韓信、彭越、英布、盧綰,豈獨高帝所為,子房亦與焉。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勢也。” 昔之論封建者甚眾,宗元之論出,而諸子之論廢矣,雖圣人復起

3、,不能易也。故吾取其說而附益之,曰:凡有血氣必爭,爭必以利,利莫大于封建。封建者,爭之端而亂之始也。自書契【1】以來,臣弒其君,子弒其父,父子兄弟相賊殺,有不出于襲封而爭位者乎?自三代圣人以禮樂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終不能已篡弒之禍。至漢以來,君臣父子相賊虐者,皆諸侯王子孫,其馀卿大夫不世襲者,蓋未嘗有也。近世無復封建,則此禍幾絕。仁人君子,忍復開之歟?故吾以為李斯、始皇之言,柳宗元之論,當為萬世法也。 (取材于宋·蘇軾《東坡志林》) 注釋:【1】書契:指有文字記載。 1.下列對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然后屬疏遠 屬:親屬 B.諸

4、侯更相誅伐 更:交替 C.子房亦與焉 與:參與 D.不能易也 易:交換 【答案】D 【解析】根據上下文,即使圣人重生,也不能推翻柳宗元的言論。因此D項“不能易也”中的“易”是“改變”,而非“交換”。 2.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 A.以有侯王 爭必以利 B.三代之興 知諸侯之不可復 C.而學士大夫多非之 而諸子之論廢矣 D.襲封而爭位者 君臣父子相賊虐者 【答案】C 3.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

5、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請立諸子 請立各位皇子為諸侯王 B.諸子功臣以公賦稅重賞賜之 諸皇子和功臣們皆封侯并用國家的賦稅重賞他們 C.君之雖欲罷侯置守,可得乎 君主即使想要廢除封侯的制度設置郡守,能行得通嗎 D.封建非圣人意也,勢也 分封諸侯的制度不是圣人的本意,而是時勢使然 【答案】B 【解析】B項中“皆封侯”在“諸子功臣以公賦稅重賞賜之”一句中找不到對應的內容,屬于無中生有。 4.將下面的句子譯為現代漢語。 ①時非圣人之能為也,能不失時而已。 ②自三代圣人以禮樂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終不能已篡弒之禍。

6、 【答案】①時勢不是圣人所能造就的,圣人能把握時勢,不違背時勢罷了。 ②自夏商周起圣人用禮樂教化天下,曾經達到了刑罰可以擱置不用的程度,但是最終不能終止篡位弒君的禍患。 【解析】重點詞語的翻譯:(1)為,創(chuàng)造;失時,違背時代。(2)已,停止;篡弒,篡位弒

7、君。 5.下列對文意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題“秦廢封建”意指秦王朝建立后廢除了三代以來分封諸侯的國家制度。 B.始皇不急于說出己見,而讓群臣議論丞相的諫言,群臣多贊成丞相的意見。 C.廷尉李斯深諳時移世變,以史為鑒,力排眾議,反對恢復分封諸侯的制度。 D.蘇東坡學養(yǎng)深厚,縱論古今,鞭辟入里,指出了分封制和郡縣制各有優(yōu)劣。 【答案】D 6.第三段末句“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勢也’”,這是作者借柳宗元的話做出的判斷。請用自己的話具體說明作者做出這個判斷的直接依據。

8、 【答案】漢高帝和張子房是反對分封諸侯的,但是迫于形勢,不得不封韓信等人為諸侯王,所以說“封建非圣人意也,勢也”。 【參考譯文】 秦王剛剛吞并天下的時候,丞相王綰等說:“燕國、齊國、楚國之地偏遠,如果不設置藩王就無法鎮(zhèn)守這些地方,請立各位皇子為諸侯王?!鼻厥蓟拾堰@條建議交給大臣們討論,群臣都以為(

9、分封藩王)有利。廷尉李斯說:“周文王、周武王所分封的同姓子弟很多,然而后來的親屬日益疏遠,(他們)像仇人一樣互相攻擊,各諸侯國更是互相征戰(zhàn),最終達到天子也不能禁止的地步。現在天下依靠陛下的神力,全部統(tǒng)一成為秦朝的郡縣,諸位皇子和功臣朝廷可以用公家的賦稅分別重重地賞賜他們,很容易控制他們。能夠使天下人沒有異心,這就是使天下安寧的正確辦法,(所以說)設置諸侯不利?!鼻厥蓟收f:“天下一直都苦于戰(zhàn)斗不止,正因為有諸侯王?,F在依靠大秦宗廟的福佑天下剛剛安定,又再設立諸侯國,這是建立(分立的)部隊,要想天下安定,豈不是太難了嗎!廷尉的意見是對的?!庇谑蔷蛣澐痔煜聻槿鶄€郡,每個郡分別設置守、尉、監(jiān)。

10、 蘇子(蘇軾)說:圣人不能創(chuàng)造時代,也不能違背時代。時勢不是圣人所能造就的,圣人能把握時勢,不違背時勢罷了。三代興盛的時候,諸侯如果無罪就不可剝奪(他們的封國),因而君主即使想要廢除分封制度設置郡守,能行得通嗎?這就是所說的不能創(chuàng)造時代。周朝衰落了,諸侯互相吞并,齊國、晉國、秦國、楚國都達到方圓一千余里的國土,他們的勢力足夠來分封諸侯樹立屏障。到了七國都稱了王,做(以前)天子(才能做的)事,然而終究不能分封諸侯。(這是已經被驗證)很久了的事情,世人害怕諸侯造成的災禍,不是只有李斯和秦始皇知道這一點。 秦始皇吞并天下以后,劃分郡縣,設置郡縣的守吏,道理本來就應當這樣,(這就)像冬天穿皮襖夏天穿

11、葛衣,是時令所應當的事情,并不是某些人的個人智慧或獨到見解,(一般)所說的不違背時代的情況,求學者和士大夫大多認為它不對。漢高帝想封六國的后人,張良認為不行,李斯的意見與張良的意見沒有什么不同。漢高帝聽了張良的話,知道分封諸侯不可恢復,這是非常明顯的了。然而最終還是分封韓信、彭越、英布、盧綰,(這件事)難道只是漢高帝做的事情嗎,張良也參與了。所以柳宗元說:“分封諸侯的制度并不是圣人的本意,而是時勢使然。” 過去議論分封諸侯的人,柳宗元的議論一出,而其他諸人的議論都被廢棄了,即使是圣人再復活,也不能改變了。所以我采用他的說法,又增補了一些,說:凡是有血氣的人一定會爭奪,爭奪一定會因為利益,而

12、利益沒有比分封諸侯再大的了。分封諸侯,是爭戰(zhàn)的開端、戰(zhàn)亂的開始。從有書面文字記載以來,臣下弒殺他的國君,兒子弒殺他的父親,父子兄弟互相殘殺,有不是因為襲取封國和爭奪王位的情況嗎?自夏商周起圣人用禮樂教化天下,曾經達到了刑罰可以擱置不用的程度,但是最終不能終止篡位弒君的禍患。到漢代以來,君臣父子互相殘殺的情況,都是諸侯王的子孫,其余的不能世襲的卿和大夫,從未有過。近世不再分封諸侯,所以這種禍事差不多絕跡了。仁人君子,難道忍心再開始這種禍事嗎?所以我認為李斯、秦始皇的意見和柳宗元的意見,應當成為萬世萬代的法則。 一、【2017屆四川省成都市龍泉第二中學高三“一診”模擬】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3、小題。 深慮論 【明】方孝孺 慮天下者,常圖其所難而忽其所易,備其所可畏而遺其所不疑。然而,禍常發(fā)于所忽之中,而亂常起于不足疑之事。豈其慮之未周歟?蓋慮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當秦之世,而滅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為周之亡在乎諸侯之強耳,變封建而為郡縣。方以為兵革可不復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漢帝起隴畝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漢懲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為諸侯,以為同姓之親,可以相繼而無變,而七國萌篡弒之謀。武、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勢,以為無事矣,而王莽卒移漢祚。光武之懲哀、平,魏之懲漢,晉之懲魏,各懲其所由亡而為之備。而其亡也,皆出于所備之外。 唐

14、太宗聞武氏之殺其子孫,求人于疑似之際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見五代方鎮(zhèn)之足以制其君,盡釋其兵權,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孫卒困于夷狄。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蓋世之才,其于治亂存亡之幾,思之詳而備之審矣。慮切于此而禍興于彼,終至亂亡者,何哉?蓋智可以謀人,而不可以謀天。良醫(yī)之子,多死于??;良巫之子,多死于鬼。豈工于活人,而拙于謀子也哉?乃工于謀人,而拙于謀天也。 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變,非智慮之所能用,非法術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謀詭計,而唯積至誠,用大德以結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釋。故其子孫,雖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國,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慮之遠者也。夫茍不能自結于天

15、,而欲以區(qū)區(qū)之智籠絡當世之務,而必后世之無危亡,此理之所必無者,而豈天道哉! 1.下列對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禍常發(fā)于所忽之中 忽:疏忽 B.漢懲秦之孤立 懲:懲罰 C.思之詳而備之審矣 審:周密 D.豈工于活人 工:善于 【答案】B 2.下面的句子編為四組,全都能直接體現“不能深慮”的一項是( ) ①蓋慮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 ②于是大建庶孽而為諸侯 ③王莽卒移漢祚 ④唐太宗聞武氏之殺其子孫,求人于疑似之際而除之 ⑤盡釋其兵權,使力弱而易制 ⑥而唯積至誠,用大德以結乎天心 A.①④⑤

16、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①⑤⑥ 【答案】B 【解析】本題篩選指向為直接體現“不能深慮”。①句是一般陳述,③句是不能深慮的結果,屬間接體現,⑥句是能深慮的做法,含此三句的項排除。 3.下列對原文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認為災禍常常在疏忽之際發(fā)生,變亂常常在不值得疑慮的事上突起。 B.作者認為大凡智力所能考慮到的,都是人事發(fā)展理應出現的情況,如超出智力所達到的范圍,那就是上天的安排了。 C.作者認為智力謀劃的只能是人事方面的因素,卻無法預測天道的安排。 D.作者認為僅憑個人的智謀來包攬?zhí)煜碌氖聞?,可能會使國家陷入危亡? 【答案】D 4.

17、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慮天下者,常圖其所難而忽其所易,備其所可畏而遺其所不疑。 (2)蓋智可以謀人,而不可以謀天。 (3)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變,非智慮之所能周,非法術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謀詭計,而唯積至誠,用大德以結乎天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答案】(1)籌劃國家大事的人,常注重艱難危險的一面,而忽略平常容易的一面,防范隨時會出現的可怕事件,而遺漏不值得疑慮的事件。 (2)大凡智力謀劃的只是人事的因素,卻無法預測天道的安排。 (3)古代的圣人,知道國家將來的變化,不是人的智謀能考慮周全的,也不是法術能控制的,不敢濫用陰謀詭計,因而只是積累真誠,用大德來感動天心。 【解析】此類題目在翻譯時首先要找出關鍵字或句式

19、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并按現代漢語的規(guī)范,達到詞達句順。翻譯文言文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學會語法分析推斷。梳理主干,劃分成分,落實語法功能。將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幫助我們理清句子成分,從而判斷詞性、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現象,以達到準確翻譯的目的。(2)組詞造句推斷詞義。文言文中很多單音節(jié)實詞的含義在現代漢語中由一個雙音詞來表示。在由單音節(jié)向雙音節(jié)轉換的過程中,又多以同義合并或反義合并或反義并列為構詞特征。據此,我們可使用組詞方式猜讀難懂詞義。(3)相似語言結構推斷。古漢語講究語言的工整對仗。文言文中整句較多,駢偶常見。在相似的語言結構中,出于對應位置上的詞語,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對的特點

20、,據其一可推知其他。(4)語境分析推斷。翻譯既要聯系句子本身的語言環(huán)境,又要聯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語境。 【參考譯文】 籌劃國家大事的人,常常注重艱難危險的一面,而忽略平常容易的一面,防范隨時會出現的可怕事件,而遺漏不值得疑慮的事件。然而,災禍常常在疏忽之際發(fā)生,變亂常常在不值得疑慮的事上突起。難道是考慮得不周到嗎?大凡智力所能考慮到的,都是人事發(fā)展理應出現的情況,而超出智力所能達到的范圍,那是天道的安排呀! 秦朝時,剿滅諸侯,統(tǒng)一天下。秦始皇認為周朝的滅亡在于諸侯的強大,于是改封建制為郡縣制。滿以為這樣一來就會根除戰(zhàn)爭動亂,天子的尊位可以代代安享,卻不知漢高祖在鄉(xiāng)野間崛起,最終顛覆

21、了秦朝的江山。漢王室鑒于秦朝的孤立無輔,大肆分封兄弟、子侄為諸侯,自以為憑著同胞骨肉的親情,可以共輔江山,不生變亂,然而吳王劉濞等七國還是萌生了弒君篡位的陰謀野心。漢武帝、漢宣帝之后,逐漸分割諸侯王的土地,削弱他們的勢力,這樣便以為平安無事了,沒想到外戚王莽最終奪取了漢家的皇位。光武帝劉秀借鑒了西漢(哀、平)的教訓,曹魏借鑒了東漢的教訓,西晉借鑒了曹魏的教訓,各自借鑒其前代的教訓而進行防備。可他們滅亡的根由,都在防備的范圍之外。 唐太宗聽傳言說:將有帶“武”字的人殺戮唐室子孫,便將可疑之人找出來統(tǒng)統(tǒng)殺掉。可武則天每天侍奉在他身邊,卻怎么也沒想到她。宋太祖看到五代的節(jié)度可以制伏他們的君王,便收

22、回他們的兵權,使其力量削弱,容易對付,哪料想子孫后代竟在敵國的困擾下逐步衰亡。這些人都有著超人的智慧,蓋世的才華,對國家亂亡的誘因,他們可謂考慮得細致,防范得周密了,然而,思慮的重心在這邊,災禍卻在那邊產生,最終免不了滅亡,為什么呢?大凡智力謀劃的只是人事的因素,卻無法預測天道的安排。良醫(yī)的兒子難免會病死,良巫的兒子難免死于神鬼,難道是善于救助別人而不善于救自己的子女嗎?這是善于謀劃人事而不善于謀劃天道??! 古代的圣人,知道國家將來的變化,不是人的智謀能考慮周全的,也不是法術能控制的,不敢濫用陰謀詭計,因而只是積累真誠,用大德來感動天心;使上天顧念他(對百姓)的恩德,像慈母保護初生嬰兒那樣不

23、忍心舍棄。盡管他的子孫有愚笨不賢良足以使國家滅亡的,而上天卻不忍心迅速滅其家國,這才是思慮得深遠呀!假如不能用大德贏得天心,僅憑著微不足道的智謀,包攬?zhí)煜碌氖聞眨胧箛覜]有危亡,這從道理上是一定講不過去的,難道天意會如此安排嗎! 二、【2017屆浙江省寧波諾丁漢大學附中高三上期中】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題目。 邪正辨 曾 鞏 正者一,邪者十,烏知正者之為正,邪者之為邪歟?曰:考其實焉爾。言者曰:“某正人也?!北乜佳?,其言與行果正也,猶曰無乃其跡然歟?必也本其情,情果正也,斯正人也。曰:“某邪人也。”必考焉,其言與行果邪也,亦曰無乃其跡然歟?必也本其情,情果邪也,斯邪人也。 抑未

24、盡于是也。孰謂未盡?任與責之之謂也。正者曰:“天下未治也。”以天下之事考之,見未治焉,安得不任之以救其未治也?邪者曰:“已治矣?!眲t思曰:我之天下未治也。正者曰:“用是策可以治?!币韵韧踔馈⑷酥榭贾?,見可以治焉,安得不用其策邪?邪者曰:“彼策也,不可用?!眲t思曰:我考之可用也,必也待其終而質其效。不戾于其始也有賞,戾則有咎。未至于其終而質其效,賞與咎無所委焉。不茍然而易也,任與責之之術如是也。故正者得盡其道,邪者不得其間于冥冥之間,于計也素定,于信用也不輕以蔽,于號令也一,于賞罰也明,于治也幾矣。考之其實爾,此之謂也。 不知正者之為正,邪者之為邪,豈異焉?不此之尚而已?!咴唬骸疤煜?/p>

25、未治也?!毙罢咴唬骸耙阎我病!毙罢邉僬呤0司?。以天下之事考之耶?則未嘗也。任正者之策,邪者曰“可置”,則必置之。以先王之道、人之情考之,待其終而質其效,正者賞與咎耶?則未嘗也,其于是非用舍茍焉而已也。夫然,故正者不得盡其道,邪者得間之于冥冥之間,于計無必定也,于信用輕以蔽也,于號令也二,于賞罰也不明,于治也疏矣。正與邪兩尊焉,一日而有敗,烏有職其責者歟? 或曰:“大賢大佞之不可以考其實也?!痹唬鹤又圆豢梢钥计鋵嵳?,不以大賢之為賢,大佞之為佞,或無其跡歟?吾固言之也,無其跡則孰由而知之歟?必也本其情之謂也。本其情是亦考其實矣豈不可歟知不循其跡又不本其情而欲知其賢與佞顧非不可歟?然則子之言

26、者,惡其跡之難知也。吾云爾者,以其情而知之也,其意易者鮮矣。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賞與咎無所委焉 依托 B.不茍然而易也 容易 C.于信用也不輕以蔽 受蒙蔽 D.其意易者鮮矣 少 【答案】B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抑未盡于是也 當其欣于所遇 B.以天下之事考之 仆以口語遇遭此禍 C.于賞罰也明 誰得而族滅也 D.一日而有敗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答案】D 【解析】此題考

27、查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D項都是連詞,如果。A項,到/對;B項,根據/因為;C項,句中助詞/句末語氣詞,表反詰。 7.下列對原文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文主要辨明審定邪人、正人的方法,論述了對待邪人、正人的態(tài)度。 B.作者認為要確定一個人的正邪,必須“考其實”。具體說來,就是既不輕信別人的論斷,也不輕信其外在的言行,而一定要深入考核其內情。 C.作者認為既能明辨邪正,就應當善于任用方正的人,并責成他治理好國家。而做到這一點并不難,正者往往取勝。 D.文章采用了正、反兩方面重復論述的形式,從而使其觀點得到了反復強調。在論述過程中,又時時以問句點明其

28、所論之旨。 【答案】C 8.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 本 其 情 是 亦 考 其 實 矣 豈 不 可 歟 知 不 循 其 跡 又 不 本 其 情 而 欲 知 其 賢 與 佞 顧 非 不 可 歟? 【答案】本

29、其情/是亦考其實矣/豈不可歟/知不循其跡/又不本其情/而欲知其賢與佞/顧非不可歟? 【解析】此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抓住句中“豈、歟、又、而、顧”這幾個關鍵虛詞,再結合句意就可斷出。 9.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1)見未治焉,安得不任之以救其未治也? (2)以先王之道、人之情考之,待其終而質其效,正者賞與咎耶?

30、 【答案】(1)看到確實還沒有治理好,為什么不任用他去補救那些還沒有治理好的地方呢? (2)用先王的大道、人民的愿望去考察那措施是否正確,等他施行有了結果再評議是否有成效,然后對方正的人實行賞或者罰呢? 【參考譯文】 有一個方正的人,有十個奸邪的人,怎么知道方正的人方正在什么地方,奸邪的人奸邪在什么地方呢?回答道:考察他的實質就是了。有人說:“某人是個方正的人?!币欢ㄒ疾?,如果那人的言論行動果然是方正的,還要說不會是表面現象吧?一定還要弄清他的真實用心,用心果真也是方正的,這就是

31、方正的人了。有人說:“某人是個奸邪的人?!币欢ㄒ惨疾欤绻侨说难哉摵托袆庸患樾?,也還要說會不會是表面現象如此呢?也一定要弄清他的真實用心,用心果真是奸邪的,這就是奸邪的人了。 或許只到這一步還不夠。怎么說還不夠呢?我是指的任用和責成。方正的人說:“國家還沒有治理好?!备鶕业那闆r考察,看到確實還沒有治理好,為什么不任用他去補救那些還沒有治理好的地方呢?奸邪的人說:“國家已經治理得很好了?!蹦敲淳偷孟胍幌?,我們的國家恐怕還沒有治理好。方正的人說:“用這些辦法可以使國家得到治理?!庇孟韧醯拇蟮?、人民的愿望去考察,看出他的辦法確實可以治理好國家,為什么不用他的辦法呢?奸邪的人說:“他的辦法

32、不可用?!蹦敲淳偷孟胍幌耄何铱疾爝^,是可以用的,一定要等待他實施的結果再評議他的成效。如果一開始似乎沒有什么妨害就行賞,有了妨害就怪罪,沒有等到他施行的結果而去評議其成效,賞與罰就都沒有依據。不隨便更改當初的決定,任用和責成的方法就是如此。這樣,方正的人便能完全推行他的措施,奸邪的人便不可能暗中讓他的挑撥離間得逞。在決策上要連續(xù)穩(wěn)定,在信任使用上既不輕率,也不受人蒙蔽,發(fā)號施令要前后一致,賞罰要分明,那么治理好國家,便差不多可以實現了??疾焖膶嵸|,就是指的這些。 不知道方正的人方正在什么地方,奸邪的人奸邪在什么地方,有什么奇怪呢?不善于這樣去考察罷了。方正的人說:“國家還沒有治理好?!奔樾?/p>

33、的人卻說:“已經治理好了?!奔樾暗娜藨?zhàn)勝方正的人,十回常常有八九回。用國家的實際情況去考察誰是誰非呢,自己卻沒有做過。采用了方正的人的措施,奸邪的人說“可以放棄”,于是便一定要放棄。用先王的大道、人民的愿望去考察那些措施是否正確,等他施行有了結果再評議是否有成效,然后對方正的人實行賞或者罰呢,自己也沒有這樣做,對于誰是誰非、用與不用,隨意決定而已。就這樣,所以方正的人不能將他的治國措施推行到底,奸邪的人能夠在不知不覺中搞挑撥離間,決策無法確定,在信任使用上輕率而容易受蒙蔽,號令不統(tǒng)一,賞罰不分明,想求國家得到治理,怕就差得遠了。方正的和奸邪的兩者都得到重用,有朝一日如果敗了事,誰又負主要責任呢

34、? 有人說:“大賢人、大奸佞這兩種人,不能考察到他的實質。”我回答道:你所說的不能考察到他的實質,是不是認為大賢人的賢,大奸佞的佞,或許連一點兒跡象都不表露呢?我本來就說過,如果沒有一點兒跡象,那么從哪里去了解他呢?那就一定要弄清他的真實用心,我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弄清真實用心,這也就是考察他的實質,哪有不可以的呢?要知道既不追蹤他的表面現象,又不愿弄清他的真實用心,而想了解那人是賢人還是奸佞,豈不是辦不到嗎?然而你所說的,無非是厭惡他的表現難于知道罷了。而我說的這一點,就是以他的真實用心去了解他,這個意思能夠改變的恐怕很少。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醫(yī) 原 【明】方

35、孝孺 醫(yī)之為術,其說之至粹而出于古者,莫過《素問》《難經》,述陰陽氣運之理,辨形體榮衛(wèi)之原,以明養(yǎng)生治疾之道。其精微之要得諸心而見于效者,固有不可以言傳者矣,書豈足以盡其意乎?后之學者,不能求其為書之意,而泥其說。甚者棄書不省,而惟攻乎淺陋拘閡之方書。 人之耳目、手足均也,脈絡、血氣、筋骨均也,而其變之乖殊若此,醫(yī)豈易言乎?藥豈易用乎?其病在乎心也,而藥其肺;在乎寒也,而以為熱;病乎實也,而以為虛。病不能自言,受藥而死者無所控訴,故醫(yī)得用其術而莫之詰也。 昔者貴人有疾,而天方不雨,醫(yī)來治者以十數,皆莫效。最后一人至,脈已,則以指計甲子,曰:“某夕天必雨?!?/p>

36、竟出,不言治疾之方。貴人疑之,曰:“豈謂吾疾不可為邪,何言雨而不及藥我也?”已而,夕果雨,貴人喜,起而行乎庭。達旦,疾若脫去。明日,后至之醫(yī)來謁,貴人喜,且問曰:“先生前日脈疾而言雨,今得雨而果瘳,何也?”醫(yī)對曰:“君侯之疾以憂得之然私計君侯忠且仁所憂者民耳以旱而憂以雨而瘳理固然也何待藥而愈邪?”若是醫(yī)者,可謂得其道矣。方書之所具,成說之所有,夫人皆能用也。求之于言語之外,而得其所不言之意,非奇士其孰能之? 始余聞四明有世醫(yī)邵君真齋,善為方,視人疾以為不可治者必不治,而所治必取奇效,心竊識之。今年,真齋過余,坐而與之語,畏慎恭愨,不妄有所稱引,而于察脈用藥,信乎無所茍,余益信服之。生

37、民之疾多矣,不度可否,以身試之,而無所成相踵。其有如真齋之不茍用而必成功者乎?茍難乎其人,則余于真齋不宜無說也,作《醫(yī)原》以贈之。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辨形體榮衛(wèi)之原 原:探究。 B.甚者棄書不省 ?。菏〔?。 C.今得雨而果瘳,何也? 瘳:痊愈。 D.竟出,不言治疾之方 竟:完畢。 【答案】A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文言詞語的意思。A項“辨形體榮衛(wèi)之原”的“原”,結合語境分析,應該是原理的意思。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醫(yī)來治者以十數

38、 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 B.則以指計甲子 則告訴不許 C.起而行乎庭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 D.非奇士其孰能之 其可忽乎 【答案】D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文推究醫(yī)道,闡明“書不盡意”,故不可拘泥成說,而應默會于心,根據實情,嚴肅認真,靈活制變的道理。 B.文章肯定古代醫(yī)書的作用,認為那是古代醫(yī)學智慧的結晶,對不研究醫(yī)學理論只關注淺陋偏僻的藥方湯劑的現象表示否定。 C.本文是寫給四明名醫(yī)邵真齋的。作者與之相見,恭敬有加,十分誠實,不敢隨便引經據典,表現出對邵真齋高超

39、醫(yī)術欽佩有加。 D.文中引述“貴人有疾”的傳奇故事,旨在具體說明得道之醫(yī),神乎其技,貴在求乎言語之外而得不言之意。 【答案】C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與賞析。作者心儀的并非邵真齋的高超醫(yī)術,而是邵真齋嚴謹的處方態(tài)度,而且“畏慎恭愨”是邵真齋見作者時的態(tài)度。 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1)病不能自言,受藥而死者無所控訴,故醫(yī)得用其術而莫之詰也。 (2)生民之疾多矣,不度可否,以身試之,而無所成相踵。

40、 【答案】(1)疾病自己說不了話,因用藥而死的人無從申訴,所以,醫(yī)生能實施他的醫(yī)術而沒有人能責難他。 (2)老百姓的病患很多,不審度可醫(yī)不可醫(yī),就拿他做試驗,最后醫(yī)不好的情況接二連三。 5.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 君 侯 之 疾 以 憂 得 之 然 私 計 君 侯 忠 且 仁 所 憂 者 民 耳 以 旱 而 憂 以雨 而 瘳 理 固 然 也 何 待

41、藥 而 愈 邪 【答案】君侯之疾//以憂得之/然私計君侯忠且仁/所憂者民耳/以旱而憂/以雨而瘳/理固然也/何待藥而愈邪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文言斷句。注意代詞“之”,虛詞“耳”“也”等,連詞“以”“然”等,結合句意斷句。

42、句意:君侯的病是因為憂慮而得的。然而我私下里想君侯忠誠并且仁愛,憂慮的是民生罷了。因為旱情而憂慮,因為下雨而痊愈,按理本該這樣,哪等用藥而后才好呢? 【參考譯文】 醫(yī)術在古代醫(yī)學理論里是最純粹的,沒有超過《素問》《難經》的,它們通過闡述陰陽氣運的道理,辨析身體養(yǎng)護的原理,來闡明養(yǎng)護生命醫(yī)治疾病的規(guī)律。那些精深微妙的要旨在心里領會并體現效果的,本來就有不能用言語傳授的,書本怎么能完全窮盡那意思呢?后來的學者不能推求寫書的本意,而拘泥那些成說。更離譜的棄絕醫(yī)學書籍不去省察體悟,卻只在淺顯鄙陋囿子成見的醫(yī)方之書上用功。 人的耳朵眼睛雙手雙腳都一樣,脈絡、血氣、筋骨都一樣,但其相差如此之大,醫(yī)生

43、怎會易于辨治呢?用藥怎會容易呢?他病在心上,卻對肺部用藥;病屬寒癥,卻當做熱癥來治;病屬實癥,卻當做虛癥來醫(yī)。疾病自己說不了話,因用藥而死的無從申訴,所以,醫(yī)生能實施他的醫(yī)術而沒有人詰難他的做法。 從前有貴人得病,天剛好久旱不雨,醫(yī)生來醫(yī)治的用十來數,都沒有什么成效。最有一個醫(yī)生到了,搭脈完了,就用手指計算甲子,說:“某天晚上一定下雨?!蓖炅顺鰜?,沒有提起治病的藥方。貴人對此很是疑惑,說:“難道是我的病醫(yī)不了了嗎,怎么就說下雨卻不給我用藥啊?”不久,晚上果然下雨,貴人欣喜不已,起來在庭院里游走。直到天亮,病好像好了。第二天,后到的醫(yī)生來拜訪,貴人開心,并且問道:“先生前幾天搭脈看病而后說下雨

44、,今天下雨了病果然好了,這是為什么啊?”醫(yī)生回答說:“君侯的病是因為憂慮而得的。然而我私下里想君侯忠誠并且仁愛,憂慮的是民生罷了。因為旱情而憂慮,因為下雨而痊愈,按理本該這樣,哪等用藥而后才好呢?”像這樣的醫(yī)生,可以說得醫(yī)道了。方劑之書上具備的,現成說法有的,人人都能用。推求于言語之外,把握沒有說出來的言外之意,不是非常之人誰又能做到? 開始我聽說四明有世代醫(yī)家邵真齋,擅長開藥方,給人看病認為醫(yī)不了的一定不醫(yī),而醫(yī)了一定會收到特別好的療效,我私下里就很想結識他。今年,真齋來拜訪我,坐下來跟他聊,他顯得敬畏有加,小心謹慎,恭謹實誠,不胡亂援引稱述,而對察看脈象對癥用藥,確實不馬虎隨便。我更加信

45、服他。老百姓的病患多了,不審度可醫(yī)不可醫(yī),就拿他做試驗,最后醫(yī)不好的情況接二連三,哪有像真齋這樣不隨便用藥,而用藥一定成功的呢?如果這對人來說實在太難,那我對真齋就不該沒有個說法,于是寫了《醫(yī)原》送給他。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國雖小,其食足以食天下之賢者,其車足以乘天下之賢者,其財足以禮天下之賢者。與天下之賢者為徒,此文王之所以王也。今雖未能王,其以為安也,不亦易乎!此趙宣孟之所以免也,孟嘗君之所以卻荊兵也。古之大立功名與安國免身者,其道無他,其必此之由也。堪士不可以驕恣屈也。 昔趙宣孟之絳,見骫①桑之下有餓人臥不能起者,宣孟止車,為之下食,再咽而后能視。宣孟問之曰:“

46、女何為而餓若是?”對曰:“臣宦于絳,歸而糧絕,羞行乞而憎自取,故至于此。”宣孟與脯二,拜受而弗敢食也。問其故,對曰:“臣有老母,將以遺之。”宣孟曰:“斯食之,吾更與女?!蹦藦唾n之脯二束,與錢百,而遂去之。處二年,晉靈公欲殺宣孟,伏士于房中以待之。因致酒于宣孟。宣孟知之。中飲而出。靈公令房中之士疾追而殺之。一人追疾,先及宣孟之面,曰:“嘻!君輿!吾請為君反死?!毙显唬骸岸麨檎l?”反走對曰:“何以名為?臣骫桑下之餓人也?!边€斗而死。宣孟遂活。此《書》之所謂“德幾無小”者也。宣孟德一士,猶活其身,而況德萬人乎?故詩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薄皾鷿嗍?,文王以寧?!比酥骱梢圆粍瞻??士其難知,

47、唯博之為可。博則無所遁矣。 孟嘗君于薛,荊人攻之。淳于髡為齊使于荊還反過于薛孟嘗君令人禮貌而親郊送之,謂淳于髡曰:“荊人攻薛,夫子弗為憂,吾無以復侍矣。”淳于髡曰:“敬聞命矣。”至于齊,畢報,王曰:“何見于荊?”對曰:“荊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王曰;“何謂也?”對曰:“薛不量其力,而為齊先王立清廟。荊固而攻薛,薛清廟必危,故曰薛不量其力,而荊亦甚固。”齊王知顏色,曰:“嘻!先君之廟在焉?!奔才e兵救之,由是薛遂全。故善說者,陳其勢,言其方,見人之急也,若自在危厄之中,豈用強力哉?強力則鄙矣。說之不聽也,任不獨在所說,亦在說者。 (選自《呂氏春秋·報更》,有刪減) 【注】①骫(wěi):彎

48、曲。 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與天下之賢者為徒 徒:類 B.羞行乞而憎自取 羞:以……羞 C.人主胡可以不務哀士 哀:哀痛 D.故善說者,陳其勢,言其方 陳:陳述 【答案】C 7.下列文句中,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淳于髡為齊使于荊/還反過于薛/孟嘗君令人禮/貌而親郊送之 B.淳于髡為齊使于荊/還反/過于薛/孟嘗君令人禮貌而親郊送之 C.淳于髡為齊/使于荊還/反過于薛/孟嘗君令人禮貌而親郊送之 D.淳于髡為齊/使于荊還反過于薛/孟嘗君令人禮/貌而親郊

49、送之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能力。解答此題,可根據句意,從整體上將能斷開的先斷開,然后再根據句子中的主謂語或動賓關系,名詞作主語或賓語以及文言虛詞等標志性詞語斷句。這句的意思是:淳于髡為齊國出使到楚國去,返回的時候,經過薛。孟嘗君讓人以禮相待并親自到郊外送他。據此句子可以斷開為:淳于髡為齊使于荊,還反,過于薛,孟嘗君令人禮貌而親郊送之。故選B。 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國家即使小,只要用錢財對待天下的賢士,國家就會安定,百姓也會免除災禍。 B.在去絳的路上,趙宣孟遇到一個餓倒的人,趙宣孟不僅給了他食物充饑,還又給他肉干和錢財。

50、 C.孟嘗君對淳于髡以禮相待,后來在淳于髡的勸說下,齊國出兵保全了薛。 D.齊國出兵的原因,不僅是為了救薛國,更是為了保護在薛國的齊先王宗廟。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內容理解能力。作答對文言文內容的理解的題型,要對文言文的大意基本了解,然后,根據選項,在文中找到相關語句,分析選項是否概括全面,翻譯正確。本類題型,設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錯位、語句翻譯錯誤等等。做題時回歸語境理解翻譯選項涉及的相關句子,然后將原文內容和選項加對比對即能發(fā)現問題。本題A項,“錢財”之說不全面,文中無“百姓也會免除災禍”之說。 9.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

51、)反走對曰:“何以名為?臣骫桑下之餓人也?!边€斗而死。宣孟遂活。 (2)齊王知顏色,曰:“嘻!先君之廟在焉。”疾舉兵救之,由是薛遂全。 【答案】(1)(他)轉身快跑回答說:“為什么問名字/問名字干什么呢?我是彎曲的桑樹下

52、餓倒的那個人?!彼祷厣砣ヅc兵士搏斗而死。趙宣孟于是得以活命。(重點詞語:反走、也、何以、斗) (2)齊王聽后變了臉色說:“哎呀!先王的宗廟在薛啊。”立即發(fā)兵救薛,因此薛就得以保全了。(重點詞語:疾、舉兵、由是、全) 【參考譯文】 國家即使小,它的糧食也足以供養(yǎng)天下的賢士,它的車輛也足以乘載天下的賢士,它的錢財也足以禮遇天下的賢士。與天下的賢士為伍/成為一類人,這是周文王稱王天下的原因?,F在雖然不能稱王,用它來安定國家,還是容易做到的。與賢士為伍,這是趙宣孟(趙盾)免于被殺、孟嘗君使楚軍退卻的根本原因所在。古代建立功名和安定國家、免除自身災難的人,沒有別的途徑,必定是遵循這個準則。賢士,

53、不可以用高傲的姿態(tài)使他受到屈辱。 從前,趙宣孟將要到薊國都絳邑去,看見一棵彎曲的桑樹下,有一個餓倒躺在那里起不來的人,宣孟停下車,讓人給他食物吃,他咽下兩口后,能睜開眼看了。趙宣孟對他說,“你為什么餓到這種地步?”他回答說:“我在絳給人做仆隸,回家的路上斷了糧,以去乞討為羞,又厭惡私自拿取別人的食物,所以才餓到這種地步?!毙辖o了他兩塊干肉,他拜著接受了卻不敢吃。問他為什么,他回答:“我家有老母親,我想把這些干肉留給她?!壁w宣孟說:“你全都吃了它,我另外再給你?!庇谑怯仲浗o他兩捆干肉和一百枚錢,就離開了。過了二年,晉靈公想殺死趙宣孟,在房中埋伏了兵士,等待趙宣孟到來。靈公于是請趙宣孟飲酒,趙

54、宣孟知道了靈公的意圖,酒喝到一半就走了出去。靈公命令房中的士兵趕快追上去殺死他。有一個人追得很快,先追到趙宣孟跟前,說:“喂,您快上車逃走,我愿為您回去拼命。”趙宣孟說:“你名字叫什么?” 他反身快跑回答說;“問名字干什么?我是彎曲的桑樹下餓倒的那個人?!彼祷厣砣ヅc靈公的兵士搏斗而死。趙宣孟于是得以活命。這就是《尚書》上所說的“恩德再微也無所謂小”的意思??!趙宣孟對一個人施恩德,尚且能使自身活命,更何況對萬人施恩德呢!所以《詩經》上說:“雄赳赳的武士,是公侯的屏障?!薄叭瞬艥鷿?,文王因此安康?!本髟趺纯梢圆恢铝τ趷蹜z賢士呢?賢士是很難了解到的,只有廣泛地尋求才可以,廣泛地尋找,就不會失掉了

55、。 孟嘗君在薛的時候,楚國人攻打薛。淳于髡為齊國出使到楚國去,返回的時候,經過薛。孟嘗君讓人以禮相待并親自到郊外送他,對他說:“楚國人攻打薛,如果先生您不為此擔憂,我將沒有辦法再侍奉您了?!贝居邝照f;“我遵命了?!钡搅她R國,稟報完畢,齊王說:“到楚國見到了什么?”淳于髡回答說:“楚國很貪婪,薛也不自量力?!饼R王說;“說的什么意思?”淳于髡回答:“薛不自量力,給齊先王立了宗廟。楚國貪婪而攻打薛,薛的宗廟必定危險。所以說薛不自量力,楚國也太貪婪。”齊王變了臉色,說,“哎呀!先王的宗廟在那里呢!”于是趕快派兵援救薛,因此薛才得以保全所以善于勸說的人,陳述形勢,講述主張,看到別人危急,就像自己處于危難之中,這樣,哪里用得著極力勸說呢!極力勸說就鄙陋了。勸說而不被聽從,責任不單單在被勸說的人,也在勸說者自己。 17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五月丁香婷婷狠狠色,亚洲日韩欧美精品久久久不卡,欧美日韩国产黄片三级,手机在线观看成人国产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