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6-3萬有引力定律49張
《高中物理6-3萬有引力定律49張》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高中物理6-3萬有引力定律49張(5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666年夏末一個溫暖的傍晚,在英格蘭林肯郡烏爾斯索普,一個腋下夾著一本書的年輕人走進他母親家的花園里,坐在一棵樹下,開始埋頭讀他的書.當(dāng)他翻動書頁時,他頭頂?shù)臉渲χ杏袠訓(xùn)|西晃動起來,一只歷史上最著名的蘋果落了下來,打在23歲的伊薩克·牛頓的頭上,恰巧在那天,牛頓正苦苦思索著一個問題:是什么力量使月球保持在環(huán)繞地球運行的軌道上,以及使行星保持在其環(huán)繞太陽運行的軌道上?為什么這只打中他腦袋的蘋果會墜落到地上?(如上圖所示)正是從思考這一問題開始,他找到了這些問題的答案——萬有引力定律.,1.假定維持月球繞地球運動的力與使得蘋果下落的力真的是同一種力,同樣遵從__________的定律,那么,由于月球軌道半徑約為地球半徑的60倍,所以月球軌道上一個物體受到的引力是在地球上的__________倍.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物體在月球軌道上運動的加速度(月球__________加速度)是它在地面附近下落時的加速度(________加速度)的____________倍.根據(jù)牛頓時代測出的月球公轉(zhuǎn)周期和軌道半徑,檢驗的結(jié)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的是同一種力.,2.自然界中任何兩個物體都________,引力的大小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比,與_____________成反比.其中G叫__,數(shù)值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英國物理學(xué)家________在實驗室利用扭秤實驗測得的. 3.萬有引力定律的發(fā)現(xiàn),是17世紀自然科學(xué)最偉大的成果之一.它把地面上______________規(guī)律和____________規(guī)律統(tǒng)一了起來,對以后物理學(xué)和天文學(xué)的發(fā)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它第一次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_規(guī)律,在人類認識自然的歷史上樹立了一座里程碑.,(1)牛頓的猜想:地球與太陽之間的吸引力與地球?qū)χ車矬w的引力可能是同一種力,遵循相同的規(guī)律. (2)猜想的依據(jù):①行星與太陽之間的引力使行星不能飛離太陽,物體與地球之間的引力使物體不能離開地球;②在離地面很高的距離內(nèi),都不會發(fā)現(xiàn)重力有明顯的減弱,那么這個力必定延伸到很遠的地方.,(3)檢驗的思想:如果猜想正確,月球在軌道上運動的向心加速度與地面重力加速度的比值,應(yīng)該等于地球半徑平方與月球軌道半徑平方之比,即1/3600. (4)檢驗的結(jié)果:地面物體所受地球的引力,與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是同一種力.,(3)萬有引力定律適用的條件 ①嚴格地說,萬有引力定律只適用于質(zhì)點的相互作用. ②兩個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球體或球殼間的相互作用,也可用萬有引力定律計算,其中r是兩個球體或球殼的球心間的距離. ③如果兩個物體間的距離遠遠大于物體本身的大小時,物體可看成質(zhì)點,公式可近似適用,其中r為兩物體質(zhì)心間的距離.,特別提醒: (1)任何物體間的萬有引力都是同種性質(zhì)的力. (2)任何有質(zhì)量的物體間都存在萬有引力,一般情況下,質(zhì)量較小的物體之間萬有引力忽略不計,只考慮天體間或天體對放入其中的物體的萬有引力.,答案:A,(1)萬有引力的普遍性.萬有引力不僅存在于星球間,任何客觀存在的有質(zhì)量的物體之間都存在著這種相互吸引力. (2)萬有引力的相互性.兩個物體相互作用的引力是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它們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別作用在兩個物體上.,(3)萬有引力的宏觀性.在通常情況下,萬有引力非常小,只有在質(zhì)量巨大的星球間或天體與天體附近的物體間,它的存在才有實際的物理意義,故在分析地球表面物體受力時,不考慮其他物體對它的萬有引力. (4)萬有引力的特殊性.兩個物體間的萬有引力只與它們本身的質(zhì)量有關(guān),與它們之間的距離有關(guān).而與所在空間的性質(zhì)無關(guān).,你能立即回答出你對地球的引力是多大嗎?假設(shè)你身體的質(zhì)量是60kg. 答案:588N 解析:我對地球的引力大小等于我的體重588N. 因為體重為mg=60×9.8N=588N,而我的體重即我所受的重力,近似等于地球?qū)ξ业囊?,又根?jù)牛頓第三定律知,地球?qū)ξ业囊臀覍Φ厍虻囊κ且粚ψ饔昧εc反作用力,大小應(yīng)當(dāng)相等,所以,我對地球的引力等于我的體重588N.,(1)1789年,英國物理學(xué)家卡文迪許用“扭秤實驗”(如圖所示)比較準(zhǔn)確地測出了G的數(shù)值.,(2)標(biāo)準(zhǔn)值G=6.67259×10-11N·m2/kg2,通常取G=6.67×10-11N·m2/kg2.,如圖所示,一位果農(nóng)挑著兩筐質(zhì)量均為30kg的蘋果.設(shè)兩筐蘋果質(zhì)心間的距離為2m,請用萬有引力定律計算它們之間的萬有引力.(G取6.67×10-11N·m2/kg2),答案:1.5×10-8N,物體的重力并不等于萬有引力,但物體的重力和地球?qū)υ撐矬w的萬有引力差別很小,物體的重力是地球?qū)ξ矬w的萬有引力的一個分力,萬有引力F的另一個分力F1是使物體隨地球自轉(zhuǎn)做勻速圓周運動所需的向心力,越靠近赤道(緯度越低),如圖所示,物體繞地軸隨地球一起運動的向心力F1就越大,重力就越?。环粗?,越靠近地球兩極(緯度越高),物體繞地軸隨地球一起運動的向心力F1就越小,重力就越大.在兩極,重力等于萬有引力.,D.兩個物體間的引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是一對平衡力 解析:引力常量G值是由英國物理學(xué)家卡文迪許運用構(gòu)思巧妙的“精密”扭秤實驗測定出來的,所以選項A正確.兩個物體之間的萬有引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它們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別作用在兩個物體上,所以選項C正確. 答案:AC,點評:如果對萬有引力定律只適用于質(zhì)點這一條件缺乏深刻理解(或根本不注意適用條件),往往不能認識當(dāng)兩物體間的距離r趨于零時,這兩個物體不能看做質(zhì)點,萬有引力定律不適用于此種情況,就容易盲目套用定律錯選B.,答案:C,(四川西充中學(xué)高一檢測)設(shè)想人類開發(fā)月球,不斷把月球上的礦藏搬運到地球上,假定經(jīng)過長時間開采后,地球仍可看作是均勻的球體,月球仍沿開采前的圓周軌道運動,則與開采前相比( ) A.地球與月球間的萬有引力將變大 B.地球與月球間的萬有引力將變小 C.月球繞地球運動的周期將變大 D.月球繞地球運動的周期將變短,因為m1+Δm和m2-Δm之和是常數(shù),所以二者相等時之積最大.因為m1m2,故隨礦藏搬運m1+Δm與m2-Δm之差增大,其二者乘積減小,B正確.,答案:BD,(蘭州高一檢測)地球質(zhì)量大約是月球質(zhì)量的81倍,一個飛行器在地球與月球之間,當(dāng)?shù)厍驅(qū)λ囊驮虑驅(qū)λ囊Υ笮∠嗟葧r,飛行器距月球球心的距離與月球球心距地球球心之間的距離之比為( ) A.1:9 B.9 :1 C.1 :10 D.10 :1 答案:C,解析:在地面附近的物體,所受重力近似等于物體所受到的萬有引力. 取測試儀為研究對象,其先后受力如圖(甲)(乙)所示,據(jù)物體的平衡條件有FN1=mg1,g1=g,,一行星探測器從所探測的行星表面垂直升空,探測器的質(zhì)量是1500kg,發(fā)動機推力為恒力,升空途中發(fā)動機突然關(guān)閉.如圖所示為探測器速度隨時間的變化圖象,其中A點對應(yīng)的時刻tA=9s,此行星半徑為6×103km,引力恒量G=6.67×10-11N·m2/kg2.求:,(1)探測器在該行星表面達到的最大高度; (2)該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3)發(fā)動機的推力; (4)距此行星高h=6×103km處的重力加速度. 答案:(1)1200m (2)6.0m/s2 (3)2.5×104N (4)2.45m/s2,同學(xué)們,來學(xué)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同學(xué)們,來學(xué)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1.請仔細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yù)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yù)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此認領(lǐng)!既往收益都歸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30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biāo),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biāo)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shè)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高中物理 萬有引力定律 49
鏈接地址:http://m.jqnhouse.com/p-1098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