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法庫縣東湖第二初級中學2020屆九年級語文上冊 專項復習提綱 馬說(無答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遼寧省法庫縣東湖第二初級中學2020屆九年級語文上冊 專項復習提綱 馬說(無答案)(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一、馬說
一、課內(nèi)閱讀突破
(一)詞語解釋
故雖有名馬( ) 祗辱于奴隸人之手( )
駢死于槽櫪之間( )
不以千里稱也( ) 一食或盡栗一石( )( )
食馬者( ) 才美不外見( ) ( )
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 策之不以其道( )
食之不能盡其材( )( )
2、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 )
執(zhí)策而臨之( ) 其真不知馬也( )
(二)一詞多義
策 策之不以其道( )
執(zhí)策而臨之( )
食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食不飽( )
其 食之不能盡其材( )
其真無馬邪( )
臨 執(zhí)策而臨之( )
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
(三)翻譯下列句子
世有伯樂,然后有
3、千里馬。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栗一石。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不能通其意。
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四)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回答
1、文章借有伯樂于千里馬的傳說,將愚妄淺薄的封建統(tǒng)治者比作( )將人才比作( )而以伯樂喻指( )
2、在作者看來,伯樂與千里馬 哪個更重要?為什么?
3、文章第二段流露出作者對 千里馬 怎樣的思想感情?
4、本文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表達了作者什么政治主張
4、?
5、文章結(jié)尾處為什么直接引用食馬者所說的 天下無馬 這句話?
6、第三段中 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而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這句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有什么作用?
7、當今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怎樣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盡其才?
8、如果想成為 千里馬 ,你認為最需要的主觀和客觀條件各是什么?請結(jié)合文本與現(xiàn)實生活談?wù)効捶ǎ?
9、作者借千里馬不遇伯樂的遭遇,反應(yīng)了當時怎樣的社會現(xiàn)實?
二、比較閱讀訓練
(一)
【甲】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
5、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乙】上①令封德彝舉賢,久無所舉。上詰之,對曰:“非不盡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長。古之致治②者,豈借才于異代乎?正③患己不能知,安可誣一世之人!”德彝慚而退。
【注釋】①上:唐太宗。②致治:治理國家到達大治。③正:只。
1.????解釋加點的詞。
(1)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上詰之
(3)且欲與常
6、馬等不可得??????????????(4)安可誣一世之人
2.翻譯句子。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2)非不盡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3.兩文反映的都是統(tǒng)治者對人才的態(tài)度,甲文采用了?????????的寫法,借千里馬的不幸遭遇揭露了統(tǒng)治者???????????????????????。而乙文中,唐太宗對人才的態(tài)度是???????????????????????????。
4.針對乙文中唐太宗“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長?!钡挠^點,談?wù)勀愕目捶ā?
(二)閱讀下面【甲】【乙】兩段文言文,完成后面23—27題。(14分)
【甲】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
7、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 (選自韓愈《馬說》)
【乙】有人賣駿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見伯樂曰:“臣有駿馬欲賣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與言,愿子還②而視之,去而顧之,臣請獻一朝③之賈。”伯樂乃還而視之,去而顧之,一旦④而馬價十倍。???? (選自《戰(zhàn)國策》)
8、
【注釋】①比:副詞,接連地。? ②還:通“環(huán)”,環(huán)繞。 ③朝:早晨。 ④一旦:一天。
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含義。(2分)
(1)才美不外見。? 見:_________ __? (2)執(zhí)策而臨之。臨:______________
(3)愿子還而視之。子:____________? (4)去而顧之。 顧: _______________
2、下面句中“之”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2分)
例:策之不以其道
A.祇辱于奴隸人之手????????????????????? B. 臣有駿馬欲賣之
C.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 D.
9、臣請獻一朝之賈
3、把下面的文言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
(2)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
4、理解填空。(3分)
???? 甲文中千里馬被埋沒的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 ”;乙文中賣馬人能“一旦而馬價十倍”是利用了人們的???????????????????????????????? 的心理。
5、當今社會,商家請名人作廣告已成時尚。請結(jié)合甲、乙二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簡要談?wù)劇懊诵?yīng)”的利或弊。(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