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 卓越闖關(guān)測試 《前方》蘇教版必修1》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高中語文 卓越闖關(guān)測試 《前方》蘇教版必修1(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此資料由網(wǎng)絡(luò)收集而來,如有侵權(quán)請告知上傳者立即刪除。資料共分享,我們負責傳遞知識。
前 方
【卓越闖關(guān)測試】
一、 積累運用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有誤的一組是( )
A.烙?。╨ào) 遷徙(xǐ) 顛簸(bǒ) 魂牽夢縈(yíng)
B.憔悴(qiáo) 肖像(xiāo) 謫居(zhé) 方興未艾(yì)
C.蕞爾(zuì) 撼動(hàn) 逮捕(dài) 如癡如醉(chī)
D.曠野(kuàng) 溫馨(xīn) 逃遁(dùn) 安然無恙(yàng)
2. 下列詞語中無錯別字的一組是(
2、 )
A.濡染 九牛一毛 索然無味 觸景生情
B.盤纏 良晨美景 音容笑貌 怡然自得
C.粘和 寄人籬下 衣錦還鄉(xiāng) 田園廖落
D.恬淡 按捺不住 攻敗垂成 流離失所
3.下列句中加點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申奧結(jié)果幾分鐘后就要揭曉了,我緊張地盯著屏幕,而小弟弟卻在一旁大喊大叫擾亂我,說了幾次也不聽,簡直按捺不住,真沒辦法。
B.一個假期沒見到同學(xué)們,真想他們??!他們的音容笑貌,整天浮現(xiàn)在我眼前。
C.院子里的菊花開了,五彩繽紛,姹紫嫣紅,真是漂亮極了。
D.讀書需要入境,只要融入作品,切身地體會人物的悲歡離合,
3、才會有所感受。
4.下列各句中的標點符號運用正確的一項是( )
A.有的春花秋月,流連光景,“未老莫還鄉(xiāng),還鄉(xiāng)須斷腸?!?
B.有清一代,出國的華工不下一千萬,足跡遍于世界,新興資本主義國家的金礦,鐵路,種植園里,滲透了他們的血汗。
C.因此,人的內(nèi)心總在吶喊:走啊走!
D.我不知道她為什么回家?
二、閱讀鑒賞
(一)閱讀《前方》選段,回答后面的問題。
人們早已發(fā)現(xiàn),人生實質(zhì)上是一場苦旅。坐在這輛車里的人們,將在這樣一輛擁擠不堪的車里,開始他們的旅途。我們可以想像:車吼叫著,在坑洼不平的路面上顛簸,把一車人搖得東歪西倒,使人一路受著皮肉之苦。那位男子手托下巴,望著車窗外,他
4、的眼睛里流露出一個將要開始艱難旅程的人所有的惶惑與茫然。錢鐘書先生的《圍城》中也出現(xiàn)過這種擁擠的汽車。豐子愷先生有篇散文,也是專寫這種老掉牙的汽車的。他的那輛汽車在荒郊野外的半路上拋錨了,并且總是不能修好。他把旅途的不安、無奈與焦躁不寧、索然無味細細地寫了出來:真是一番苦旅。當然,在這天底下,在同一時間里,有許多人也許是坐在豪華的游艇上、舒適的飛機或火車上進行他們的旅行的。他們的心情就一定要比在這種沙丁魚罐頭一樣的車中的人們要好些嗎?如果我們把這種具象化的旅行,抽象化為人生的旅途,我們不分彼此,都是苦旅者。
5.這一段的中心句是: 。
6.這一段文字行文思路清晰,下
5、面對其排序正確的一項是 。(填寫序號)
①聯(lián)想到文學(xué)作品刻畫的類似場景
②由具體場景抽象出人生規(guī)律
③描繪攝影作品的畫面
④點明中心
⑤聯(lián)系并評價日常生活中的其他境遇
7.作者為什么寫那位男子“眼睛里流露出一個將要開始艱難旅程的人所有的惶惑與茫然”和其他作品中“旅途的不安、無奈與焦躁不寧、索然無味”?
8.作者寫“坐在豪華的游艇上、舒適的飛機或火車上”旅行的人的目的是什么?
6、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題。
聽雨的奢侈
林如求
近日夜雨,雨水順著防盜網(wǎng)上的鐵皮一層淌下一層,響聲隨著雨勢,時驟時疏,時輕時一重,朦朧之中陡生一種靜謐、和諧、悠遠的美妙情感。
就像“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一樣,古時的雨與今時的雨自然無太大的區(qū)別,今時的雨點拍打樹葉、細潤花草、敲擊河灘、篩落水面的聲音與古時也決無二致,所不同的只是對雨聲的感受會因人因時因境因情而異。例如,同樣是春雨.憂國憂民的詩人杜
7、甫高興地放聲高歌:“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倍硖频睦罱▌讓Υ河甑母惺芫鸵獜?fù)雜得多:“春霖未免妨游賞,唯到詩家自有情?!e憶昔年為客處,悶留山館阻行行?!贝河晁l(fā)的是詩人對過往歲月的一種深情的懷念和咀嚼。南宋詞人蔣捷寫的那首《虞美人·聽雨》,對雨從感懷到慨嘆,更是把人生的悲涼況味傳達至今,簡直痛人心髓。
我沒有經(jīng)歷過歷史上山河破碎、家破人亡那樣凄風苦雨的日子,自然也就沒有如古人那“秋來葉上無情雨,白了人頭是此聲”,對雨聲會那么地百感交集和痛徹心扉,可在物質(zhì)生活匱乏和豐裕時的感受卻迥然不同。
回想小時住在鄉(xiāng)下,最惱的就是雨天。雷鳴電閃風狂
8、雨驟,令我惶恐萬分。因此,每逢雷雨夜,我常龜縮在被窩里,以幼稚的心靈感受大自然的神經(jīng),帶著驚恐惶惑,迷迷糊糊地進入夢鄉(xiāng)。即使是和風細雨,我也不大喜歡。因為我家離學(xué)校有好長一段路程。那時家里窮,沒有雨傘,只有一個鍋蓋大的大竹笠,以它遮陽尚可,遮雨則只遮個頭臉,衣褲難免要淋濕。冬春時節(jié),沒有雨鞋的我雨天赤腳踩在涼冰冰的地上,更難受!所以那時夜半聽到嗒嗒的雨聲,我絕不是一首抒情詩,它帶給我的是一種濕漉漉的難受和一層苦澀澀的無奈。
長大以后,我讀了許多書,特別是參加工作后,生活漸漸好起來,漸漸也喜歡起雨來了,不僅喜歡和風細雨,而且更喜歡狂風驟雨。因為此時在我看來,只有雨,沒有風,沒有雷電
9、,也就缺乏了震撼心靈的力度。別的無庸費言,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要是只有狂風驟而,而無雷鳴電閃,恐怕屈原就寫不出那奇譎瑰麗的杰作《天問》。正是大自然的雷電風雨觸動了大詩人心靈深處的冤屈、激情、憂慮、沉痛、苦悶、仿徨、堅貞、無畏……才有了這篇流傳千古的杰作。由此我也悟出了后世許多大文學(xué)家如莎士比亞、巴金、曹禺等所以喜歡寫雷寫電寫風寫雨的真諦。
身居鬧市多年,已經(jīng)難得再見山村那種雷鳴電閃的豪雨,除了臺風登陸,也少見那種狂風拔樹的驟雨和暴雨;水泥屋頂也使夜雨沒了那種“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的韻致,因此每逢下雨,我常會因此生出一種遺憾。但我還是喜歡雨,不論是“細聲巧作蠅觸紙”,還是“大聲鏗若山落
10、泉”,自是一種難逢的天籟。寧心靜氣地傾聽那淅瀝的雨聲,對當今污染嚴重,整日籠罩在電視、卡拉OK歌吟聲和汽車、摩托喧囂聲中的城市人來說,不啻是一種休息、一種調(diào)節(jié)、一種陶冶、一種享受。那雨聲是大自然與你的絮語,它輕輕地搓揉著你的心,消去你因忙忙碌碌爭名奪利而生的郁悶和煩亂、疲憊和冷漠,喚醒你回歸大自然的親情,找回你那顆失落的平常心,帶給你一份平和的心態(tài),讓你變得更加青春嫵媚、安詳可人,從此邁向生命的圓滿。因此,每當久晴不雨時,我就特別盼望著下雨。這時,不論是在白天還是在夜晚,聽到那呼呼的風聲,就好像在傾聽大幕揭開的前奏;聽到那嗒咯的雨聲,仿佛是在欣賞一首大自然的贊美詩;而此時的閃電擾如閃爍變幻的舞
11、臺燈光,隆降的雷聲自然就是高亢激越的黃鐘大呂了……
于是,我把聽雨說成是一場難得的奢侈,你也就不會覺得無稽和過分了吧?
9.聯(lián)系全文,簡要概括作者不同時期不同境況下聽雨的感受。
10.從全文看,作者舉杜甫、李建勛、蔣捷的例子,在內(nèi)容上和結(jié)構(gòu)上分別起了什么作用?
11.
12、作者為什么把聽雨說成是“一場難得的奢侈“?
12.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
A.作者描寫了不同時期不同境況下聽雨的不同感受,表現(xiàn)了經(jīng)歷人生風雨之后的淡然心境,表達了親近自然、回歸田園的美好愿望。
B.文章由雨夜聽雨“朦朧之中陡生一種靜謐、和諧、悠遠的美妙情感”起筆,以“我把聽雨說成是一場難得的奢侈”落筆點題,首尾照應(yīng),渾然一體。全文脈絡(luò)清晰,開闔自如,嚴謹有致。
C.作者借寫聽雨的感受,回憶了自己的人生
13、歷程,并對人生進行了深刻思考。全文感情基調(diào)昂揚豪邁,且富于哲理氣息和思辨色彩。
D.文章寫對雨聲的不同感愛,實際也暗示了生命成熟的過程,在作者看來,既要保持青年人的熱情、激情,又要有一份平和的心態(tài),生命才能走向圓滿。
E.作者把風聲比作“大幕揭開的前奏”,把雨聲比作“大自然的贊美詩”,把閃電比作“閃爍變幻的舞臺燈光“,獨特新穎而又貼切傳神,體現(xiàn)了作者駕馭文字的功力。
三、 表達交流
13.把下面的句子改寫成一個長單句,要求以“我們”做句子的主語,可增刪個別詞語,但不能改變原意。
像“九星聯(lián)珠”之類的天文奇觀出現(xiàn)在古代,迷信思想濃厚的古人會視為“上天示警”而為之震恐,但在科學(xué)發(fā)
14、達的今天,我們會把它作為一種自然美來欣賞。
改寫:
。
14.在下面文字中的橫線處填寫恰當?shù)木渥?,與下文組成排比句。
未品嘗過酸澀的人,無法真正體會甜美。 , ;
,
15、 ;拒絕艱苦創(chuàng)新的人,永遠不能體會發(fā)明的快樂??傊芙^酸澀的人,永遠不能體味甜美的甘醇。
【高考展示平臺】
(2020年高考試題重慶卷) 閱讀下文,完成1~4題。
告別三峽
趙本夫
告別三峽,已經(jīng)講了幾年。其間除去旅游部門炒作的成分,全國和世界各地的游客,多是懷著真誠惜別的心情去三峽的。長江浩浩蕩蕩,自由自在地奔騰了億萬年,第一次被人類強行改變它的面目。今年六月大壩蓄水后,上游六百多公里的長江,將變成一個狹長而巨大的水庫,三峽將不再是昔日的三峽,長江也不再是過去的長江了。它將失去許多原始的形態(tài)和野性,變得溫順、馴服。建造三峽大壩是經(jīng)過科學(xué)論證的
16、,我們不懷疑它將在防洪、發(fā)電、航運等諸多方面發(fā)揮特殊的功用。但當這條亙古以來一直追求自由的大水終被鎖住時,人們還是驀然生出一種憐惜、悵然和失落。
去年十月底,我終于去了三峽。正是深秋時節(jié),長江兩岸的山巒有些冷峻之氣,“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我的確感受到了大江的氣勢。但老實說,三峽并沒有我想象中那么美麗奇?zhèn)?,山不夠綠,水也不夠清,渾黃的江水泥湯一樣翻滾流淌。江面上往來船只很多,有客輪,那上頭滿載著告別三峽的游人;也有貨船,裝滿各種各樣的物資,船體吃水很深,看了讓人揪心。江面繁忙而嘈雜,即使面對美景,也少了從容欣賞的情趣,只感到一種緊迫和忙亂。此時,距三峽明渠截流只有幾天的時間了,
17、屆時將要斷航,該運的急用的貨物要趕快運出,天南海北趕來的游客要最后看一眼原始的三峽。那時,我和所有的游客一樣,都顯得多情而惆悵。但在后來的日子里,當我實地目睹了涪陵、萬州、云陽、巫山等地移民拆遷的許多現(xiàn)場后,卻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和游人的多情惆悵是多么的空洞。
在整個三峽庫區(qū),有一百多萬移民,其中有十二萬人遷去外省定居,剩下的或遠或近,也都要離開自己的家園。長江兩岸,到處可見殘墻斷壁,瓦礫成堆,一座座縣城,一個個鄉(xiāng)鎮(zhèn)和村落,全都成了廢墟。百萬移民為三峽工程建設(shè)所作出的巨大犧牲,他們舍棄祖輩生活的土地遠離家鄉(xiāng)的故事,搬走前夜一村人在露天場地上喝告別酒時相擁而泣的場面,臨行前向滔滔長江向已成廢墟的故土
18、磕頭祭拜的情景,一次次讓我動容,讓我頓生敬意。那時我才真切感到,他們才是告別三峽的主角。游人的告別只是一個概念一個情結(jié)一種詩情,而百萬移民的告別才是實實在在撕心裂肺感天動地的。
告別不一定都是壞事。在遠離長江的地方,我同樣也看到了一座座嶄新的城市和村鎮(zhèn),三峽移民已經(jīng)開始新的生活,建設(shè)新的家園。其實,在今天的中國,移民已不應(yīng)再被看成苦難的象征。中國所有的城市都在急速發(fā)展,正是因為新移民走了進來。而為數(shù)更多的遍布全國的打工族和流動人口,正像鳥兒尋找新的棲息之地,隨時準備把家鄉(xiāng)作故鄉(xiāng),把他鄉(xiāng)作家鄉(xiāng)。在人類歷史上,移民總是伴隨著苦難和生離死別,但同時也促進了經(jīng)濟文化的交流乃至人種的優(yōu)化。移民從來就
19、是一股活水。當年,如果沒有歐洲移民,就不會有今天的美利堅。中國人固守家園,終老一生的傳統(tǒng)觀念已經(jīng)發(fā)生了變化,移民正成為當今中國具有活力和開拓精神的一個群體。
2020.2.14
1.“游人的告別只是一個概念一個情結(jié)一種詩情,而百萬移民的告別才是實實在在撕心裂肺感天動地的”,這句話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4分)
2.梳理文章結(jié)構(gòu),回答下列問題:
(1)文章在材料安排上有何特點?(4分)
(2)“告別不一定都是壞事”這句話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
3.全文滲透著作者告別三峽的強烈情感,請具體說明其情感的變化。(6分)
4.文章第三段中寫三峽移民告別時“相擁而泣”、臨行前“磕頭祭拜”,第四段又寫“中國人固守家園,終老一生的傳統(tǒng)觀念已經(jīng)發(fā)生了變化”,這樣寫是否矛盾?請作簡要分析。(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