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說課稿《他們需要關愛》的一年級思想品德說課稿》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初中思想品德說課稿《他們需要關愛》的一年級思想品德說課稿(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初中思想品德說課稿 《 他們需要關愛》的一年級思想品德說課稿
《 他們需要關愛》的一年級思想品德說課稿
【導語】一個人沒有知識是次品,身體不好是廢品,品德不好是危險品。可見,作為一個人,這三樣哪樣也不能缺,但其中最重要的是道德行為。因為縱使一個人有淵博的知識、強壯的體魄,但假如德行敗壞,那他只會給國家社會帶來更大的危害。以下是WTT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篇一】
內容說明:
本課是蘇教版品德與生活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二課的內容。教材中讓學生認識殘疾人在生活上的許多困難,以及理解張海迪身殘志堅的事跡,這些離學生的實際生活太遙遠了,因此老師在教學中對教材進展了二度開發(fā),
2、讓學生換位體驗,燃起對殘疾人的同情和關愛之情,并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們,培養(yǎng)學生的愛心。
教學目的:
1、體驗殘疾人在生活中的真實困難。
2、增進對于殘疾人尊重、友愛的情感。
3、理解社會生活中各種為幫助殘疾人設置的設施,以及幫助殘疾人的做法。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體驗殘疾人在生活中的真實困難,并從中得到感悟。
教學難點:激發(fā)學生在生活中尊重、幫助殘疾人。
教學設計意圖:
品德與生活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為根底、以培養(yǎng)品德良好、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的的活動型綜合課程。因此,整堂課主要聯(lián)絡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在活動、游戲中得到感受、體驗、探究和領悟,并從中得到情感的交流、良好習慣
3、的培養(yǎng)及才能的開展。
教學準備:絲巾,課件,100元人民幣,學生搜集殘疾人的故事。
【篇二】
教學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初步感受
(1)、談話導入,出示圖片,說說圖片上的人跟我們長得有什么不一樣?小朋友個個是安康、活潑的孩子,得到老師精心的培養(yǎng),父母的疼愛,多么幸福呀!可在我們的社會中還生活著許多殘疾人。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什么樣的人叫殘疾人?〔板書“殘疾人”〕
(2)、小朋友們說得對,由于先天或后天的意外,而使身體器官或功能有了缺陷的人,我們稱他為殘疾人。你見過殘疾人嗎?
2、通過活動,加深體驗
(1)、雖然同學們可能都見過殘疾人,但是對他們不一定有很多理解。如今,我們一
4、起來進展一次模擬活動,體驗一下殘疾人的生活。
〔老師先請兩位同學到前面來,做蒙眼走路的體驗活動,一人把眼睛用絲巾蒙住,體驗盲人,一人明眼走完全程,道路是教室一圈?!?
請同學們談談體會。
(2)、下面,我們再來體驗一下“單手戴紅領巾”,一只手不準動,只能用另一只手來戴。
請同學們談一談剛剛的感受。
(3)、剛剛,在這短短的幾分鐘里,小朋友們就感到了許多的不方便,對正常人來說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對殘疾人卻不是那么容易。而殘疾人卻天天如此,年年如此,多么不容易啊。盡管如此,許多殘疾人像我們一樣地學習、工作。
〔師出示張海迪的畫面及介紹〕說說你還理解哪些這樣身殘志堅、自強自立的殘疾人?小組討論
5、,交流。
(4)、由此可見,殘疾人不但值得我們去尊重,他們那種身殘志堅、自強自立的精神更值得我們去學習。誰來說說我們應該如何對待殘疾人呢?〔板書:關愛〕那么他們的做法對不對?〔出示課件〕
〔5〕、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幫助殘疾人的做法,你們知道我們社會對殘疾人有哪些關愛嗎?〔引導學生認識盲道、無障礙通道、人民幣上的盲文,電視臺的啞語新聞,助殘日等〕。
3、情境表演、穩(wěn)固深化:
〔1〕、關愛殘疾人,幫助殘疾人,是社會的進步,是社會出名的表現(xiàn)。小朋友們,那么當你在公園里遇見聾啞人向你問路時,遇見坐在輪椅上的阿姨要過小水溝時,假如你在大街上看見盲人急著要過馬路時,你會怎么做呢?〔出示課件
6、〕讓我們選擇一個場景說一說、做一做。
〔2〕、你們?yōu)槭裁匆@么關心殘疾人?學到這里,你懂得了什么?〔板畫:愛心〕
4.總結鼓勵,延伸導行:
在這世界上,我們人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讓世界都充滿愛,讓我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伸出溫暖的手,奉獻自己的愛心,這世界將永遠成為美妙的春天。讓我們努力去行動吧!回家去約上爸爸、媽媽,約上親朋好友,讓大家都來關心殘疾人。
跟錄音齊唱:《愛的奉獻》。
【篇三】
教學反思:
通過《他們需要關愛》這一課的教學,我更深地感受到,課堂要充滿活力,師生的創(chuàng)造是很重要。而實驗教材正好為師生提供了很多創(chuàng)造空間,就看我們如何去把握,如何去挖掘,如何去運用了。在
7、新課程的引領下,課堂學習由認知性學習向體驗性學習轉變,活動性成了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課堂不再是靜聽、靜觀、靜思的學習,而是學生在合作、活動中的學習,其中行為體驗正是一條絕好的途徑。
1、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體驗
道德情感具有情境性,一定的道德情境能激發(fā)相應的道德情感。根據(jù)教學需要,創(chuàng)設相應的環(huán)境氣氛和教學情境,能使學生在情緒上受到感染,情感上產(chǎn)生共鳴,從而撥動學生心弦,引發(fā)學生體驗?;顒右婚_場,老師通過看殘疾人的圖片,讓學生認識殘疾人,初步理解殘疾人,從中燃起對殘疾人的同情。與此同時,我充分運用網(wǎng)絡技術,搜尋一些感人的圖片來輔助教學,以進步教學效率,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因素。如:盲人畫、斷臂青年
8、的篆刻及口書,還有第六屆殘疾人運動會的精彩畫面的選用,使教材的功能得以拓展。
2、參與游戲,親身體驗
傳統(tǒng)的課堂上,我們要求孩子們坐得端端正正,不插嘴,專心聽,孩子成了學習的容器,個性被磨圓,創(chuàng)新的火花被掐滅。為此,我們要設計孩子們喜歡的活動,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歡快的游戲活動中,成為活動的細胞,活動的主人。如“換位體驗”中的“蒙眼走路”、“單手穿衣”這一活動形式是令學生喜歡的,強調全體學生一起參與活動,人人都得到體驗,保證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切身體驗殘疾人在生活中可能面臨的困難與痛苦,喚起內心的同情,并力所能及地幫助殘疾人。教學中為學生準備了大量的時間和空間讓其自由地進展體驗活動,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培養(yǎng)了同學們的主動參與意識及互相合作意識,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自主學習的主人,并能使學生在活動中得到情感體驗。這樣的活動既符合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身心開展特點,又表達了新課程中活動的探究思想——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體驗、探究和領悟。
第 4 頁 共 4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