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原子的構成課件三新課標人教版.ppt
《化學原子的構成課件三新課標人教版.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化學原子的構成課件三新課標人教版.ppt(3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C60分子的示意圖,一個C60分子由60個碳原子構成,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硫在氧氣中燃燒,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這是中國科學家用一個個鐵原子排列出的世界上最小的“原子”二字。,1993年,中國科學院科學家通過移動單個硅原子所寫的世界上最小的“中國”二字。,掃描隧道顯微鏡下的金原子,原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原子總是在不停的運動;原子之間有間隔;原子可以直接構成物質。,1964年月10月16日,我國成功爆炸第一顆原子彈,為維護世界和平做出了重大的貢獻。有人說原子是一種凍結的能源,你認為對嗎?,為什么“原子的爆炸”會產(chǎn)生如此巨大的能量呢?原子可以再分嗎?,原子的構成,有關原子的假設之一公元前5世紀,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等人認為:萬物是由大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構成的,即原子。,有關原子的假設之二19世紀初,英國科學家道爾頓提出近代原子學說,他認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實心球體。,1897年,英國科學家湯姆生發(fā)現(xiàn)了電子。,有關原子的假設之三:湯姆遜原子模型——葡萄干面包模型。他認為原子是一個帶正電的球(面包),在這個球里面散布著很小的帶負電的電子(葡萄干),這些電子排成一層一層的環(huán)。,捕捉電子的人——湯姆遜英國科學巨匠、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主任JJ湯姆遜是英國的著名物理學家,電子的發(fā)現(xiàn)者。20多年來一直試圖揭開陰極射線的謎底,為此他進行了一系列實驗。,克魯克斯管,湯姆遜的五個著名實驗:實驗一:湯姆遜在克魯克斯管內(nèi)的陽極上包了一層化學制品,這種制品一旦受到陰極射線的撞擊就會發(fā)熒光。接著,他在陰極射線的路徑上放了一個金屬十字架。結果,他在陽極上看到了十字架的陰影。從這個實驗中,湯姆遜得出結論:陰極射線是直線傳播的。實驗二:湯姆遜在克魯克斯管周圍加上一個磁場,把磁鐵的北極和南極放在管子的兩邊。他觀察到磁場使陰極射線或在陰極作用了下運動粒子的軌道彎曲了。這表明,粒子是帶負電荷的。,,實驗三:湯姆遜在陰極射線的路徑上放了一個精巧而又能轉動的小“風車”(一種像排氣扇的東西),發(fā)現(xiàn)陰極射線能夠使“風車”轉動。通過這一實驗,湯姆遜了解到陰極射線是由物質的粒子構成的,而不僅僅是一束光線。實驗四:湯姆遜把荷電板放在陰極射線的兩邊,測定使之彎曲所需的荷電量,由此他可以算出粒子的重量。湯姆遜發(fā)現(xiàn),陰極粒子的重量約為已知量輕的元素氫原子的兩千分之一。實驗五:湯姆遜用不同的陰極把微量的不同氣體放在各個管子內(nèi)。他發(fā)現(xiàn)在每一種情況下,粒子所發(fā)生的變化都是一樣的。因此他猜想,這些粒子是一切物質所共有的,而且始終是一樣的。,,原子不是不可分割的,帶負電的粒子能夠在電力作用下從原子里分裂出來。這些粒子不管是從哪種原子里分裂出來的,質量全都相同,而且?guī)瑯拥呢撾姾?,它們是一切原子的構成部分?906年,湯姆遜因測出電子的電荷與質量而獲諾貝物理獎。每一個電子所帶的電量稱為一個單位的負電荷。電子很輕,湯姆遜后來測出電子僅占原子總重量的1/1400左右。,有關原子的假設之四:盧瑟福提出了一個更完整的原子模型:1、原子的中央是由很重的帶正電的質子構成的核。2、遠離這個核的是很輕的帶負電的電子。3、電子繞著核轉,像行星繞著太陽轉一樣。,1906年,盧瑟福開始研究原子內(nèi)部結構。盧瑟福認為,要了解原子內(nèi)部的情形,最好的辦法是把它砸開。他們選擇阿爾法粒子的核作為砸開原子的子彈。,在一個小鉛盒里放有少量的放射性元素釙,它發(fā)出的α粒子從鉛盒的小孔射出,形成很細的一束射線射到金箔上。α粒子穿過金箔后,打到熒光屏上產(chǎn)生一個個的閃光,這些閃光可以用顯微鏡觀察到。,根據(jù)湯姆遜的原子模型,將阿爾法粒子打向金原子表面,就象你想要用一顆小石彈(阿爾法粒子)擊向一張巨大的彈子臺上緊緊地堆在一起的彈子(金原子),你想會怎么樣?你也許會認為石彈一定會穿不過,這原本是盧瑟福他們所預計的實驗結果。可是,這卻不是盧瑟福和蓋革在這個試驗里所得到的答案。他們照樣看到了熒光屏上的閃光,阿爾法粒子能夠穿過去!其中絕大部分是筆直穿過去的。但是,有極少數(shù)的粒子偏移過大。,原來原子的大部分是一個空殼,這就說明了阿爾法粒子為什么能夠穿透金箔。,1911年,英國盧瑟福采用a粒子散射實驗證明了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在原子中心,并且這個原子中心帶有正電荷之后,一個不爭事實就確立了。原子是由原子核構成,并且?guī)в姓姾桑雍送獯嬖趲ж撾姷碾娮?。在這個基礎上,盧瑟福提出原子的有核結構。1919年,盧瑟福在用a粒子轟擊氮原子核的試驗的時候,確定了質子的存在。1932年,英國物理學家查德維克在研究博特和貝克爾發(fā)現(xiàn)的穿透力很強的射線中確定了中子的存在。這樣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則被人們所公認,并且不同類的原子核內(nèi)質子數(shù)是不同的;每一個質子帶一個電位的正電荷,中子不帶電。從此拉開了揭示原子核結構的序幕。,閱讀課文,回答下列問題:⑴用其他方法能否將原子繼續(xù)分下去?若能,它可以分為哪幾部分?⑵原子是一個實心球體嗎?相對于原子來說,原子核所占空間有多大?⑶原子核帶電嗎?電子帶電嗎?整個原子顯電性嗎?為什么?⑷原子核還能再分嗎?如果能再分,它又是由什么粒子構成的呢?這些粒子有區(qū)別嗎?⑸不同類的原子內(nèi)部在組成上有什么不同?從表2--1中的數(shù)據(jù),能發(fā)現(xiàn)有什么規(guī)律?,結論:原子的構成、原子核的構成是怎樣的?,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但不是一個簡單不可分割的實心球體,而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帶正電的原子核和核外帶負電的電子構成。,原子核也不是簡單不可分割的,它由質子和中子兩種粒子構成。,質子、中子、電子的電性和電量怎樣?,1、由于核內(nèi)的數(shù)與核外的數(shù)相等,所以原子不顯電性。2、不同種類的原子,核內(nèi)數(shù)不同,核外的數(shù)也不同。,核內(nèi)的質子數(shù)不一定等于核內(nèi)的中子數(shù),質子,電子,質子,電子,核電荷數(shù)=核內(nèi)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有關原子的假設之五:波爾的原子結構模型,有關原子的假設之六:薛定諤的電子云模型電子云并不表示電子的實際運動軌跡,小黑點的疏密表示電子在核外空間單位體積內(nèi)出現(xiàn)的機會的多少。,電子的質量很小,只有9.1110-31千克;其質量通常忽略不計;電子在原子里有很大的運動空間,在這個空間里作高速運動;(P69)核外電子的運動范圍很?。ㄏ鄬τ诤暧^物體而言);,電子的微觀特征:,科學家是怎樣移動單獨的一個一個的原子從而使之規(guī)則的排列的呢?,,,,,20世紀80年代初期,IBM公司蘇黎世實驗室的兩位科學家G.Binnig和H.Roher發(fā)明了掃描隧道顯微鏡。,STM針尖納米算盤硅原子,,不同的原子所含的質子、中子、電子數(shù)目不同,所以它們的質量不同,1個氫原子為1.6710-27kg,1個氧原子為2.65710-26kg,可見,原子質量數(shù)值太小,書寫和使用都不方便。原子的質量又該怎樣衡量呢?,相對原子質量:,指對12C原子(原子核內(nèi)有6個質子和6個中子的碳原子)質量的1/12(1.66110-27kg)為標準,其他原子的質量跟它相比較所得的比,作為這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跟質子、中子相比,電子質量很小,通常忽略不計,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質子和中子的質量跟相對原子質量標準相比較,均約等于1。,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幾種原子的構成:,1,1,1,6,6,12,8,8,16,11,11,23,17,17,35,核電荷數(shù)=核內(nèi)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化學 原子 構成 課件 新課 標人教版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jqnhouse.com/p-11492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