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 單元檢測(一)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歷史 單元檢測(一) 新人教版必修2》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中歷史 單元檢測(一) 新人教版必修2(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單元檢測(一)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社,古代指土地神;稷,指五谷神;合起來代指古時國家大事祭祀?!稘h書高帝紀下》載:“又加惠于諸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备叩鄞伺e ( ) A.體現了以農立國的思想 B.體現了皇權與神權的統(tǒng)一 C.加強了中央集權 D.削弱了諸侯王的權力 答案 A 解析 根據題干材料中,“社,古代指土地神;稷,指五谷神;合起來代指古時國家大事祭祀”分析,體現了農業(yè)在封建國家中的重要地位,其他選項沒有反映題干內容。 2.按照明朝的法律,屠宰耕牛是犯罪行為:“故意殺死他人馬牛的,杖七十,徒一年半;私宰自己馬牛的,杖一百。耕牛傷病死亡的,不報官府,私自開剝,笞四十?!鄙鲜龇梢?guī)定反映了明朝 ( ) A.政府嚴格控制經濟活動 B.農耕經濟出現衰退情況 C.屠宰耕牛成為普遍現象 D.農用動力沒有實質變化 答案 D 解析 本題考查材料閱讀與分析能力。材料反映的是對屠宰耕牛的嚴厲懲罰,主要因為牛是農業(yè)生產動力。牛耕在春秋時期出現,到明朝仍對牛重視,說明D正確。 3.唐朝《水輪賦》描述當時發(fā)明的一種工具:“水能利物,輪乃曲成。升降滿農夫之用……終夜有聲?!蔽闹忻枋龅墓ぞ呤? ( ) 答案 D 解析 材料信息反映的是灌溉工具“筒車”。A是桔槔,屬于灌溉工具;B是水排,是利用水力鼓風冶鐵工具;C是翻車,灌溉工具;D是筒車。故選D。 4.《漢書元帝紀》載:“安土重遷,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中華民族的“安土重遷”思想根源是中國古代 ( ) A.商品經濟的發(fā)展 B.鞏固統(tǒng)治的需要 C.儒家思想的影響 D.農耕經濟的發(fā)展 答案 D 解析 “安土重遷”的意思是留戀故土,不肯輕易遷移。題干考查“根源”,一般是經濟或生產力因素,直接就可以排除B(政治因素)、C(思想方面);A項商品經濟的發(fā)展,推動人口的流動。不符合題意。 5.歷史學者王家范評論說:“它對市場經濟的破壞作用是雙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產品排斥于市場之外,依靠直接勞役實行自給,同時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帶有濃厚的政治財政色彩,成為一種假性商品經濟?!边@里的“它”指的是 ( ) A.民營手工業(yè) B.官營手工業(yè) C.家庭手工業(yè) D.個體手工業(yè) 答案 B 解析 中國古代官營手工業(yè)主要是供應皇室貴族日常生活用品,不以市場為目的。故選B。 6.乾隆《震澤縣志》載:“(農村)無產者赴逐雇倩(請),抑心殫力,計歲而受值者曰長工,計時而受值者曰短工……少隙則又計日受值為人傭作曰忙工?!边@說明當時震澤縣農村 ( ) A.存在農業(yè)雇傭關系 B.自然經濟開始解體 C.商品經濟發(fā)展迅速 D.農業(yè)經營方式發(fā)生根本變化 答案 A 解析 從材料“計歲而受值者”、“計時而受值者”說明農村存在農業(yè)雇傭關系;B自然經濟開始解體出現于鴉片戰(zhàn)爭后,排除;C商品經濟的發(fā)展,題干無法體現,D錯在“根本”兩字,過于絕對。 7.在浙江寧波等地發(fā)現了漢代瓷窯遺址,在河南、河北、安徽、湖南等地的東漢墓葬中都曾發(fā)現瓷制品,而尤以江西、浙江發(fā)現的為多。據此不能判斷 ( ) A.瓷器的發(fā)明最遲不會晚于東漢 B.漢代我國南北方可能都已能燒制瓷器 C.漢代瓷器也作為冥器使用 D.漢代南北方形成青白兩個瓷系 答案 D 解析 東漢墓中出土瓷器,說明東漢時已有瓷器;河南、河南屬北方,湖南、浙江屬南方,當地古墓中出土瓷器,說明當地可能出產瓷器(也有從外地輸入的可能);瓷器作為陪葬品即做冥器使用。材料沒有反映出當時出現青白兩個瓷系,而且據所學知識可知白瓷最早出現于南北朝時期。 8.開元時(713~741年),廣州“江中有婆羅門、波斯、昆侖等舶,不知其數,并載香藥珍寶,積聚如山,舶深六七丈”。從材料中能得到的正確信息是 ( ) A.廣州是當時世界第一大港口 B.唐朝時海外貿易十分繁榮 C.唐代的手工業(yè)很發(fā)達 D.指南針運用于航海 答案 B 解析 關鍵信息:“開元時”“不知其數”“積聚如山”,由關鍵信息可知,唐開元時期廣州對外貿易非常繁榮,B項正確;A、C、D三項并沒有從題干中體現出來。 9.某同學在寫一論文,其中涉及“宋代商業(yè)活動不斷沖擊著官府重農抑商政策”這一論點,下面能作為他寫作的論據的是 ( ) A.商業(yè)場所的時空限制由嚴格到弱化 B.出現“機戶出資,機工出力”的現象 C.工商皆本思想出現,出現著名的商幫 D.離城鎮(zhèn)較遠的地方民間集市開始形成 答案 A 解析 注意題眼“宋代”“沖擊著官府重農抑商政策”。B、C兩項都是明清時期商業(yè)發(fā)展的具體表現,不符合宋代的情況,排除;D是草市,始于南北朝時期,應排除。 10.解讀下圖信息,理解正確的有 ( ) ①資本主義萌芽出現?、诔霈F地域性的商人群體?、凼惺饑栏窆芾硎袌鼋灰住、苒〉昙鏍I旅店、貨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④ 答案 C 解析 資本主義萌芽和地域性的商人群體都出現于明清時期,故①②錯誤;官府設市令或市長,對市場交易進行嚴格的管理,故③正確;唐朝邸店是兼營旅店、貨棧的場所,故④正確。因此應選C項。 11.1757年,乾隆下令“一口通商”,四大海關僅留廣東一處,大量的茶葉、絲綢、瓷器等商品從廣州運往世界各地。此后的100年間,廣州十三行向清政府提供了40%的關稅收入。對此理解不正確的是 ( ) A.清政府推行閉關鎖國政策 B.乾隆時期開始設立廣州十三行 C.廣州在清代一直對外開放 D.十三行成為清政府海關收入的主要來源 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可知,廣州十三行的設置說明當時的清政府推行閉關鎖國政策,只留廣州一處對外開放,故A、C兩項正確;由題干材料中的最后一句,可知D項正確;廣州十三行是在1686年設立,而且在材料中不能體現,故正確答案為B項。 12.《左傳》記載:“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秋七月,初稅畝”。具體方法是“公田之法,十足其一;今又履其余畝,復十取一?!边@實質上表明當時 ( ) A.周天子加強對土地的控制 B.諸侯權力增強 C.稅收制度得到國家確認 D.土地私有權得到認可 答案 D 解析 根據所學史實魯國初稅畝改變井田制土地公有制,開始承認土地私有制,按畝納稅。故選D。 13.漢朝政府曾經專門規(guī)定,商人穿鞋必須一只黑一只白。漢朝實行該規(guī)定的目的是 ( ) A.經濟困難,倡導物盡其用 B.尊儒學為正統(tǒng),強調社會禮儀 C.羞辱商人,推行重農抑商 D.重視法家學說,宣揚政府權威 答案 C 解析 中國古代歷朝大都執(zhí)行重農抑商的政策,都是強調要發(fā)展農耕,限制商業(yè)和手工業(yè)的發(fā)展。如,西漢初年,政府規(guī)定商人不得衣絲乘車。漢武帝推行打擊富商大賈、發(fā)展官營商業(yè)的政策。 14.司馬遷在其《史記貨殖列傳》中說:“夫用貧求富,農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繡文不如倚市門,此言末業(yè),貧者之資也”。材料反映了 ( ) A.漢代統(tǒng)治者重農抑商的經濟思想 B.漢代貧苦百姓普遍通過經商致富 C.司馬遷的重商思想 D.漢初工商業(yè)發(fā)展影響農業(yè)生產 答案 C 解析 司馬遷在文中強調了手工業(yè)和商業(yè)在棄貧致富中的重要性,應該是司馬遷的經濟思想。材料的內容是反對重農抑商,排除A,材料談的不是生產狀況,排除B、D兩項。 15.明朝曾有官員指出:“寇與商同是人,市通則寇轉為商,市禁則商轉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之愈嚴而寇愈盛……”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A.寇與商都是日本人 B.海禁的積極作用明顯 C.海禁加劇了寇患 D.應當加強海禁政策 答案 C 解析 關鍵信息“禁之愈嚴而寇愈盛……”,即是說禁商越嚴寇就越多,結合明朝對外商業(yè)政策,故選C。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1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 明代隆慶、萬歷年間,蒲州張四維家族、王崇古家族、馬自強家族,均是大商人家庭,三家聯(lián)姻為親戚,增強了其商業(yè)競爭實力。王崇古在河東業(yè)鹽,張四維的父親是長蘆大鹽商,累資數十百萬,張、王二氏聯(lián)手,結成了鹽商團伙,控制了河東、長蘆兩處鹽利,具有一定的壟斷性,在親緣集團的基礎上又逐漸發(fā)展為地緣組織。 ——張正明《明清時期的山西鹽商》 而傳統(tǒng)的城鎮(zhèn),商業(yè)機能則日漸浮現……1500~1800年的三百年間,方志資料顯示這是一段市鎮(zhèn)穩(wěn)定成長時期,尤其在正德、萬歷年間以迄清代乾隆時代,市鎮(zhèn)的數量平均增加一、二倍以上,而且有許多市鎮(zhèn)達到空前的繁榮。 ——劉石吉《明清時代江南市鎮(zhèn)研究》 (1)根據材料一圖片信息,指出我國古代農業(yè)經濟的特點。(6分) (2)作為農耕經濟的補充,我國的手工業(yè)高度發(fā)達,曾長期居世界領先地位。簡要介紹明代手工業(yè)發(fā)展的成就。(6分) (3)根據材料二,歸納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發(fā)展的新現象。(4分) (4)明清時期,在農耕經濟高度發(fā)展中分離出一些迥異于傳統(tǒng)經濟模式的變異,這種變異具體指哪一現象?這一現象體現了怎樣的歷史發(fā)展趨向?(4分) 答案 (1)以種植業(yè)為主、家畜飼養(yǎng)業(yè)為輔;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細作的農業(yè)生產模式日益完善;采用“男耕女織”式的經營方式。 (2)冶金業(yè)方面,用焦炭冶鐵流行開來;紡織業(yè)方面,明代后期棉布成為廣大民眾的主要衣料;制瓷業(yè)方面,創(chuàng)造了五彩瓷和斗彩瓷,民營手工業(yè)在明代中葉以后超過官營手工業(yè)占據了主導地位(出現手工工場)。 (3)商人群體(或商幫)形成;工商業(yè)市鎮(zhèn)興起。 (4)變異:資本主義萌芽。趨向:向工業(yè)文明演進。 解析 第(1)問,需要從圖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回答問題。第(2)問,注意必須是“明朝”的成就。第(3)問,可綜合分析材料得出商品經濟發(fā)達的結論。第(4)問,則要結合所學知識回答。 17.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從古至今,談到“重農抑商”總是將農業(yè)和商業(yè)對立起來。但從整體上來說,中國大部分時間是重農不抑商,農業(yè)固然受到重視,但商業(yè)也并沒有受到抑制,私人工商業(yè)一直有充分發(fā)展的空間。 ——《中國古代真的“重農抑商”么?》 材料二 “城市”是由“城”與“市”這兩個事物、兩個功能要素結合為一體的產物?!墩f文》中載:“城,以盛民地”?!笆?,買賣之所也。”中國農業(yè)時代的城市以政治行政管理功能為主,“城”的分量不僅大于“市”的分量,而且“市”的部分明顯從屬于“城”的部分。這些傳統(tǒng)城市都是以絕對權力為基礎,通過強制性貢賦等形式來維持城市運行。 ——摘編自唐茂華《東西方城市化進程差異性比較及借鑒》 材料三 在文藝復興時期的大部分時間里,中國其本身就是一個世界,一個盡可能不與外界往來的世界。然而,盡管除知識名流外,其他中國人對外部世界不感興趣,而到中國傳教則成為耶穌會士的榮耀……?!鳛橐粋€有名無實的閉關鎖國的國家,有著甚至更為封閉的儒家思想的明代中國,正在喪失它的自主性,開始依附于一個非它所創(chuàng)造的世界體系。 ——引自[美]阿謝德《中國在世界歷史之中》 (1)根據材料一請列舉兩宋及明清時期雖然受“重農抑商”政策的影響,但這一時期的私人工商業(yè)仍“一直有充分發(fā)展的空間”的表現。(6分) (2)根據材料二概括中國傳統(tǒng)城市中“城”與“市”的關系。請以唐朝以后的史實說明農業(yè)時代的“城”與“市”關系的演變。(8分) (3)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請你從經濟、思想文化方面指出閉關鎖國政策下的表現。并從當時世界發(fā)展潮流的角度,評述明朝的閉關鎖國政策。(6分) 答案 (1)宋代打破了市坊的限制,促進了商業(yè)的發(fā)展;明清時期隨著商品經濟的日益繁榮,資本主義萌芽在部分地區(qū)出現并發(fā)展;明朝中期,私人工商業(yè)超過了官營工商業(yè)。 (2)關系:“市”從屬于“城”;“城”的分量大于“市”。 唐朝時,在坊市制度下,“城”“市”,分開,但“城”外出現草市;到宋朝,“城”“市”界限打破;明清時期,市鎮(zhèn)出現,突破“城”與“市”的限制。 (3)經濟:雖嚴禁與外國進行貿易往來,但私人海上貿易頻繁。 思想:思想文化交流較少,僅限于少數知識分子和傳教士。 評述:使中國喪失了開辟海外市場、刺激資本擴張、推動工業(yè)化的契機;阻礙了學習西方先進思想,在與西方的競爭中處于劣勢。 解析 本題考查中國古代城市、商業(yè)及經濟政策。第(1)問,根據所學列舉商業(yè)發(fā)展的表現事例即可。第(2)問第一小問,據材料找關鍵詞句可以概括出二者的關系。第二小問實際是考查唐及其以后城市發(fā)展的表現,根據所學從坊市的界限、草市的出現等方面歸結。第(3)問第一小問,根據所學知識歸結經濟上雖受到限制但并未完全禁絕,思想上據材料可以看出中外文化交流少,僅限于知識分子和傳教士。第二小問實際考查閉關鎖國政策的消極影響,根據所學歸結即可。-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高中歷史 單元檢測一 新人教版必修2 單元 檢測 新人 必修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jqnhouse.com/p-11973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