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 第4單元 創(chuàng)造形象 詩文有別 第1板塊 賞析示例練習(xí)(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1
《高中語文 第4單元 創(chuàng)造形象 詩文有別 第1板塊 賞析示例練習(xí)(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1》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高中語文 第4單元 創(chuàng)造形象 詩文有別 第1板塊 賞析示例練習(xí)(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1(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第四單元 第一板塊 1.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又秋深潦縮 縮:下降 B.及拋江過其下 過:經(jīng)過,走過 C.大孤狀類西梁 類:同類 D.實以四日半溯流行七百里云 溯流:逆流而上 解析:類:類似,像。 答案:C 2.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 A. 實不然也 碧峰巉然孤起 B. 及拋江過其下 其孰能譏之乎 C. 廟在山之西麓 然小孤之旁 D. 過夕乃可飲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解析:C項均為結(jié)構(gòu)助詞,“的”。A項,代詞,這樣/形容詞詞尾,……的樣子。B項,代詞,它/表示詰問語氣。D項,副詞,才/副詞,竟然。 答案:C 3. 下列句子中加點字詞的詞類活用與例句不同的一項是( ) 例句:如寶裝屏風(fēng) A.上干云霄 B.南望彭澤、都昌諸山 C.掠江東南去 D微雨,復(fù)以小艇游廟中 解析: 例句:“寶”,名詞作狀語,用寶石。D項“雨”,名詞作動詞,下雨。A項“上”,B項“南”,C項“東南”,均為名詞作狀語,意思分別是向上;向南;向東南。 答案:D 4.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古今意義一致的一項是( ) A. 信造化之尤物也 B. 若稍飾以樓觀亭榭,與江山相發(fā)揮 C. 南唐為奉化軍節(jié)度,今為定江軍 D. 江水渾濁,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過夕乃可飲 解析:D項“渾濁”古今義相同,都指(水、空氣等)含有雜質(zhì),不清潔,不新鮮。A項,古義:特異之物,多指風(fēng)景最優(yōu)美的地方;今義:指優(yōu)異的人或物品(多指美女)。B項,古義:襯托,輝映;今義:指把內(nèi)在的性質(zhì)或能力表現(xiàn)出來。C項,古義:管轄;今義:多指節(jié)制,約束。 答案:D 5. 下列句子的句式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復(fù)以小艇游廟中 A.其間一日阻風(fēng)不行 B.此山當(dāng)是其一也 C.若稍飾以樓觀亭榭 D.東坡先生所謂“舟人指點岸如賴”者也 解析:A項與例句都是省略句。B項與D項都是判斷句;C項是狀語后置的倒裝句,可以說成“若稍以樓觀亭榭飾”。 答案:A 6. 翻譯下列句子。 (1)嵌巖竇穴,怪奇萬狀,色澤瑩潤,亦與它石迥異。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立廟門,有俊鶻摶水禽,掠江東南去,甚可壯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看到)裂縫的巖石和各式巖洞,奇形怪狀,色彩光亮潤澤,也和別的石頭不相同。 (2)剛到廟門口站著,有一只俊鶻抓住一只水禽,掠過江面向東南方向飛去,非常壯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題。 李揆,字端卿,隴西成紀(jì)人,而家于鄭州,代為冠族。少聰敏好學(xué),善屬文。開元末,舉進士,獻書闕下,詔中書試文章,擢拜右拾遺。乾元初,兼禮部侍郎。揆嘗以主司取士,多不考實,徒峻其堤防,索其書策,深昧求賢之意也。其試進士文章,曰:“大國選士,但務(wù)得才,經(jīng)籍在此,請恣尋檢?!庇墒菙?shù)月之間,美聲上聞。自此頗承恩遇,遂蒙大用。時京師多盜賊,有通衢殺人置溝中者,李輔國方恣橫,上請選羽林騎士五百人以備巡檢。揆上疏曰:“昔西漢以南北軍相統(tǒng)攝,故周勃因南軍入北軍,遂安劉氏?;食媚媳毖?,文武區(qū)分,以相伺察。今以羽林代金吾警夜,忽有非常之變,將何以制之?”遂制罷羽林之請。揆在相位,決事獻替,雖甚博辨,性銳于名利,深為物議所非。又其兄自有時名,滯于冗官,竟不引進。同列呂讠垔,地望雖懸,政事在揆之右,罷相,自賓客為荊南節(jié)度,聲問甚美。懼其重入,遂密令直省至讠垔管內(nèi)構(gòu)求讠垔過失。讠垔密疏自陳,乃貶揆萊州長史同正員。揆既黜官,數(shù)日,其兄改授為司門員外郎。后累年,揆量移歙州刺史。初,揆秉政,侍中苗晉卿累薦元載為重官。揆自恃門望,以載地寒,意甚輕易,不納,而謂晉卿曰:“龍章鳳姿之士不見用,獐頭鼠目之子乃求官?!陛d銜恨頗深。及載登相位,因揆當(dāng)徙職,遂奏為試秘書監(jiān),江淮養(yǎng)疾。既無祿俸,家復(fù)貧乏,孀孤百口,丐食取給。萍寄諸州,凡十五六年,其牧守稍薄,則又移居,故其遷徙者,蓋十余州焉。元載以罪誅,除揆睦州刺史,入拜國子祭酒、禮部尚書,為盧杞所惡。德宗在山南,令充入蕃會盟使,加左仆射。行至鳳州,以疾卒,興元元年四月也,年七十四。 (節(jié)選自《舊唐書李揆傳》) 7.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而家于鄭州,代為冠族 代:世世。 B.少聰敏好學(xué),善屬文 屬:撰寫。 C.深昧求賢之意也 昧:冒犯。 D.經(jīng)籍在此,請恣尋檢 恣:任意。 解析:昧:不明?;卮鸫祟},可用代入法。 答案:C 8.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揆深受朝廷器重的一組是( ) ①獻書闕下,詔中書試文章 ②自此頗承恩遇,遂蒙大用?、鬯熘屏T羽林之請?、芎罄勰辏窳恳旗ㄖ荽淌贰、葑酁樵嚸貢O(jiān),江淮養(yǎng)疾?、奕氚輫蛹谰啤⒍Y部尚書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解析:④⑤是李揆不受重視的表現(xiàn),與題干要求不符。 答案:A 9.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李揆自幼好學(xué),入仕后美名上聞。他出身顯貴人家,聰明敏捷,好學(xué)上進,開元末年步入仕途。他主張考查進士務(wù)必選拔有真實才能的人,受到廣泛好評。 B.李揆有遠(yuǎn)見卓識,上疏得到認(rèn)可。當(dāng)時京城治安混亂,盜賊殺人,李輔國請求選羽林軍以備巡視。李揆引西漢舊事說明,如羽林警夜則難以應(yīng)付突然之變。 C.李揆汲汲于名利,深受人們非議。他在相位時,論及大事頭頭是道,卻熱衷追名逐利。他嫉妒呂地位超過自己,密令捏造呂的過失,最后反而自食其果。 D.李揆與元載交惡,仕途遭遇坎坷。他自恃門望高貴,鄙薄元載出身寒微,元懷恨在心。元登相位后,對他報復(fù),致使他全家衣食無著,在各州漂泊十多年。 解析:“密令捏造呂的過失”是在呂諲被調(diào)出京城,“自賓客為荊南節(jié)度”之后。 答案:C 10.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其兄自有時名,滯于冗官,竟不引進。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牧守稍薄,則又移居,故其遷徙者,蓋十余州焉。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他的哥哥當(dāng)時本有聲望,卻停留在閑散官吏位置上,李揆竟然不加推薦。(采分點:大意、“時名”“滯”“引進”。) (2)當(dāng)?shù)刂菘らL官稍有輕慢,就又遷居,所以他搬遷的地方,大約有十多個州。(采分點:大意、“薄”“遷徙”“蓋”) 譯文: 李揆字端卿,是隴西成紀(jì)人,而定居在鄭州,世代是頭等貴族。年少時聰明好學(xué),善于作文章。開元末年,中進士,上書朝廷,皇上下詔讓他到中書省考試文章,升任右拾遺。乾元初年,兼任禮部侍郎。李揆曾因主管部門錄取人士時,大多不考查實際能力,只是在考試時嚴(yán)厲加以防范,搜索士子們攜帶的書冊,大大違背求賢的本意。他在審閱進士的文章時說:“大國選士,只求得才,經(jīng)書典籍在此,請隨便檢尋。”因此幾個月之內(nèi),美名傳到皇帝那里,從此很受皇帝的恩寵禮遇,于是受重用。當(dāng)時京城盜賊很多,有人在交通要道上殺人,將尸體扔入溝中,當(dāng)時李輔國正專橫跋扈,上書奏請選派五百羽林騎士作為巡邏之用。李揆上奏章說:“從前西漢用南北軍相互統(tǒng)領(lǐng),所以周勃派南軍進入北軍,終于安定了劉氏天下?;食O(shè)置了南北衙,文武區(qū)分,來相互監(jiān)視。如今用羽林軍代替金吾兵警衛(wèi)巡夜,如果突然發(fā)生不同尋常的變故,將怎么制止?”于是下旨否定了李輔國選用羽林軍的請求。李揆任丞相,決斷政事直言進諫,雖然知識廣博,善于辨析政事,但生性熱衷于追求名利,深受輿論的譴責(zé)。加上他的哥哥當(dāng)時本有聲望,卻停留在閑散官吏的位置上,李揆竟然不加推薦。同僚呂讠垔,地位名望雖然與李揆相差懸殊,但處理政事的才能卻在李揆之上,免去宰相后,由賓客出任荊南節(jié)度,名聲很好。李揆擔(dān)心他重新進入朝廷,于是暗中指使本省官吏到呂讠垔管理的轄區(qū)內(nèi)搜羅呂讠垔犯過失的證據(jù)。呂讠垔秘密上奏章為自己陳述,皇帝于是貶李揆為萊州長史同正員。李揆被罷官后,幾天,他的哥哥就改授為司門員外郎。過了幾年,李揆被赦免移任歙州刺史。當(dāng)初,李揆執(zhí)政,侍中苗晉卿多次推薦元載擔(dān)任要職。李揆自己依仗門第和聲望,因為元載出身貧寒,李揆內(nèi)心很輕視他,不接納他,卻對晉卿說:“出身高貴的人不被重用,獐頭鼠目的人卻來求官?!痹d深懷怨恨。等到元載登上相位,趁著李揆應(yīng)當(dāng)去別處任職的機會,于是奏請皇帝任命他為試秘書監(jiān),到江淮去養(yǎng)病。因為沒有俸祿,家境再次貧乏,妻兒百口,靠乞討為生。李揆漂泊各州,共達十五六年,當(dāng)?shù)刂菘らL官稍有輕慢,就又遷居,所以他搬遷的地方,大約有十多個州。元載因罪被誅后,任命李揆為睦州刺史,召入朝中升任國子祭酒、禮部尚書,被盧杞憎恨。德宗在山南,命令李揆充任入蕃會盟的使者,加授左仆射。到達鳳州,因病去世,當(dāng)時是興元元年四月,時年七十四歲。 11. [2013江蘇高考]有研究者對200多位作家從發(fā)表處女作和代表作的年齡兩個方面進行了統(tǒng)計。比較圖表中兩組數(shù)據(jù),從作家漸至成熟的角度歸納出一個結(jié)論。 人數(shù) 作品 年齡 20歲前 21~ 25歲 26~ 30歲 31~ 35歲 36~ 40歲 41~ 45歲 處女作 72人 95人 36人 7人 代表作 8人 31人 96人 50人 25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理解圖表,要在分析圖表的基礎(chǔ)上進行。觀察圖表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作家發(fā)表處女作主要集中在三個年齡段:20歲前,21~25歲,26~30歲;而發(fā)表代表作主要集中在26~30歲,31~35歲,36~40歲。兩者時間上相差大約十年,由此可推知:從發(fā)表處女作到發(fā)表成熟作品,需要經(jīng)過十年左右的努力。 答案:大多數(shù)作家需要十年左右的創(chuàng)作積累,才能進入創(chuàng)作成熟期。 12. 下面是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China Life)的標(biāo)志,請仔細(xì)觀察圖片內(nèi)容,展開想象,闡釋一下你對這個標(biāo)志寓意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首先應(yīng)讀懂題干隱含的信息,注意中國人壽英文名稱的首字母是C,圓球可理解為代表客戶、地球等,圓環(huán)可以理解為細(xì)心呵護,然后結(jié)合畫面內(nèi)容,扣住人壽保險的意義展開聯(lián)想闡釋即可。 答案:①圓環(huán)象征中國人壽,圓球象征客戶,圓環(huán)細(xì)心呵護、高高托起圓球,表明了中國人壽“以人為本、關(guān)愛生命”的崇高境界和“客戶至上”的經(jīng)營理念。②圓環(huán)向上敞開,圓球象征地球,展現(xiàn)出中國人壽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和放眼全球的廣闊視野。- 1.請仔細(xì)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yù)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yù)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此認(rèn)領(lǐng)!既往收益都?xì)w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9.9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biāo),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biāo)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shè)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 高中語文 第4單元 創(chuàng)造形象 詩文有別 第1板塊 賞析示例練習(xí)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1 單元 創(chuàng)造 形象 詩文 有別 板塊 賞析 示例 練習(xí) 解析 新人 選修
鏈接地址:http://m.jqnhouse.com/p-11983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