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 第二單元《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同步訓練 蘇教版必修2
《高中語文 第二單元《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同步訓練 蘇教版必修2》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中語文 第二單元《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同步訓練 蘇教版必修2(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時間:40分鐘 分值:45分) 一、基礎鞏固(15分,每小題3分)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 A.凝眸(mu) 斑斕(ln) 甲胄(ku) 絢麗(xun) B.號召(zho) 顛簸(bō) 詛咒(zhu) 痕跡(j) C.褪色(tu) 吞噬(sh) 模樣(m) 愜意(qi) D.粗獷(kunɡ) 油膩(n) 銘文(mnɡ) 玫瑰(ɡui) 解析:A項,“胄”應讀zhu;B項,“簸”應讀bǒ;D項,“獷”應讀ɡuǎnɡ。 答案:C 2.下列詞語中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 A.搪瓷 顫悠 冷寞 惟妙惟肖 B.喧鬧 渲泄 疲憊 步履蹣跚 C.清析 窗帷 震撼 百無聊賴 D.襁褓 隱秘 倒坍 莫名其妙 解析:A項,寞—漠;B項,渲—宣;C項,析—晰。 答案:D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橫線上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 ( ) (1)國企“一把手”權力過大屬于體制問題,盡快明確其權力________才能限制權力濫用。 (2)也許這一切都是________;我在發(fā)高燒,渾身上下到處都疼。 (3)擔架________著拐彎時,迎面而來的竟也是赫耳墨斯圓柱。 A.界限 幻覺 顫悠 B.界線 錯覺 顫悠 C.界限 幻覺 顫動 D.界線 錯覺 顫動 解析:“界限”一般用于抽象事物。“界線”一般指具體事物?!板e覺”重在“錯”,而“幻覺”重在“幻”,即虛幻,這里的語境是“發(fā)燒”,所以用“幻覺”。從“擔架”的語境看,應用“顫悠”。 答案:A 4.下列加點的成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 ) A.目前的學術評價和績效考核制度固然需要不斷改進和完善,但某些批評也失之片面,一味指責而無創(chuàng)見更無濟于事。 B.陣亡將士的紀念碑并無特色,也毫不引人注目,到處都一樣。 C.奧巴馬對朝鮮外交無計可施,朝鮮17日發(fā)表聲明,宣布撕毀2月份達成的美朝協(xié)議,從而使一度停止的鈾濃縮等活動不再受約束。 D.我不用再懷疑了,這是我自己的手跡!其余的一切全都不足掛齒…… 解析:D項,不足掛齒:不屑一提。此處是指“我的手跡”足以證明“我”在母校,應用“不足為憑”。 答案:D 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 A.透過右邊的窗戶,讓我看見了火光,滿天通紅,濃黑的煙云肅穆地飄浮而去…… B.美術教室里散發(fā)著碘酒、糞便、垃圾和煙草的氣味,而且喧鬧得很。 C.這不可能是真的,我這樣想,汽車不會跑這么遠,差不多有三十千米左右呢。 D.畫面前端,在移民住房,以及幾個黑人和莫名其妙持槍而立的一個大兵前方,是畫得十分逼真的大串香蕉。 解析:A項缺少主語,去掉“讓”;C項語意重復,“差不多”和“左右”二者刪去一個;D項語序不當,應為“一個莫名其妙持槍而立的……”。 答案:B 二、閱讀鑒賞(2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新加坡]希尼爾 浩浩蕩蕩地我們來到圣淘沙。 一陣車煙朝高爾夫球場的方向隱去,徒留老人與浩原幸助,正等待我的引導。 “呵,這山丘,我年輕的時候來過的……”老人站在一棵參天的古樹下,振奮起來。對于部分本地與外來的游客而言,山丘上的蠟像館是可去也可不去的一個“枯燥”的去處。雖然如此,他倆卻泡了兩個多時辰。我始終保持一個恰當?shù)木嚯x,跟隨在清冷的展覽館里。 “在這之前,我就調回去了呵……可我年輕的時候,也聽說過……”老人指著一群圍繞在會議桌的軍人蠟像,向浩原招手,“聽說他們就在一間車廠內談判!” 老人以一種錯失良機的語態(tài),向他最小的孫子表達?!澳顷囎右驗樗嗔死吖?,空襲后的幾天,就被遣回原鄉(xiāng)去了……噢!本島……本島那市政廳還在吧?” 老人竟然是南來懷古的前朝遺將!但他是以侵占國軍人的身份,對曾占領的土地回憶,似乎沒有愧疚之意,卻僅止于對當年英勇事跡的一種追懷。而年輕的浩原,則站在一旁沉默不語,大概爺爺意氣煥發(fā)的時代,他還來不及參與吧? 接下來的展出,有過度煽情的畫面:主角是一批披上軍裝的惡客,道具是一排排老百姓的尸首,背景是染有一片血色的天空。 “這些都是真的?”問者竟有兩種聲調。然而他倆的表情沒有令我感覺到虛假的模樣。虛假的只是掩飾的歷史。我想。 “不可能???你看,這些地方我不也曾去過,只是……”制造歷史的老人并不曉得歷史有被剪接的可能。他的神情,比困擾的浩原,略為沉重…… 匆匆忙忙地我們來到博物院旁的史料展覽廳。 不用引導。他倆推開那扇窄門。一陣東北方淪陷的鄉(xiāng)音正回繞于時光隧道最水深火熱處;一疊疊褪色的照片,一張張泛黃的報紙,都被刻意渲染成歷史。 “這些都是真的嗎?”我感覺得出是浩原的聲音。我指著一面簽滿著名字的太陽旗說:“當年日軍在征戰(zhàn)時,幾乎每名兵士的行囊里都折疊著鄉(xiāng)民們簽名的旗子,以激勵行軍的士氣……”我想,老人也擁有一面。我望著腕表,雖然距離展覽結束還有一小段時間,我已催促他們回旅店去?!又故镜哪且慌嵝蹋麄冞€沒有適當?shù)男睦頊蕚?。在轉彎處的一片灰墻上,掛滿了一介烈士的憂患心情;那個時代,人人都可能是烈士,也許老人聽過傳聞一二,也許他已遺忘了;他或許感觸到烈士的那種眼神,寬恕中帶有幾分不甘!我拉著浩原,在哀怨的《何日君再來》的旋律中,推開那扇窄門…… 柔和的燈光下,我們用完豐富的晚膳;老人主動取消晚間的節(jié)目,只在十合百貨公司買了些紀念品,就回客房去了。 接近亥時,當我發(fā)覺回程機票的一些細節(jié)出了點差錯后,我臨時決定造訪老人。 門是虛掩的?!先伺c浩原正席地而坐,酒似乎已過三巡。老人以含糊的口音,哼著不易聽得懂的俳句;昏暗的燈光下,浩原瞇著眼和拍…… “我想起古代的某劍客!”老人說,“在尋求自我超越的過程中,他把最強的對手一一扳平了;過后,僅僅一念之差下,竟解決了全村的人,從此,便不再回歸。后人在似真似幻的傳說中斷定,因為劍客的內心十分苦悶、孤寂,并帶有仇恨……” 一個叫做“屠殺”的名詞在我腦海中閃現(xiàn)。思索中我把目光轉移到浩原,他那醺紅的臉泛著房外的月光,他指著朝南的窗外那高聳的浮雕說:“那是什么?” “紀念碑。方圓十里,數(shù)這座最悲情!”我往落地窗前走去。遠方那碑柱,在這堂皇的旅店外顯得格外渺小,我面向他,以無需求證的口吻說道:“那是紀念某年當?shù)氐钠矫駳v經(jīng)一次‘進出’的教訓而建的?!焙圃肜^續(xù)開口,我阻止了他。而后方,老人那朦朧的聲音又再度低回:“我記得家鄉(xiāng)有一座千面臥佛,每當?shù)茏釉诜鹎皯曰诤?,深夜,佛前總有一張張撕落的面具,隨風飄逝,以示新生……” 突然,碑的一隅,我們竟然望見有鬼火在閃爍。經(jīng)過一陣猶豫后,決定下樓尋火去。 碑給人的感覺,在這個暗淡的月光下,是凄壯的。因為風的緣故,一片片剛燃盡的冥紙——就如老人的家鄉(xiāng)那撕落的佛面——隨意飄了起來。在擺放灰甕的石柱前,有一老婦人,以一種寬懷的姿態(tài)側臥著;良久,不動,似乎有此生不渝的回憶縈繞在這片可以被縱容的大地,以及繼續(xù)帶有傷痕的心。我忖度——而浩原不一定能了解,她老人家正要趕上明早一場追悼五十載冤魂的春祭。 6.文章開篇一面說蠟像館是一個“枯燥”的去處,一面卻又極力寫兩人在館里泡了兩個多時辰,這樣寫是不是矛盾?有何作用?(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①并不矛盾,因為是從不同的側面來說的。一些人認為蠟像館是一個“枯燥”的去處,可去可不去,可對于這位“前朝遺將”追懷當年的“英勇事跡”卻別有意味,因此泡了兩個多時辰。②引出下文對英軍向日軍簽署投降書的情景及日軍暴行的評說,為下文真實與歷史之間的反差作鋪墊。 7.小說兩次提到“這些都是真的”有何意味?(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①第一次“這些都是真的”的話語中包含著老人內心的詫異與失落,更能引人對歷史真實進行反思。②第二次小孫子發(fā)出的這個疑問,暴露了日本教育給年青一代所灌輸?shù)臍v史認知,同真實的歷史之間有著多么大的差距。 8.這篇小說的題目“認真面具”有何含義?(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認真面具”既可作“認真的面具”解,也可作“認出真實的面具”解,而小說的主旨,也正統(tǒng)攝在這兩方面的內容中。一方面“認真的面具”直刺日本教育掩蓋、歪曲歷史真實,是反語;另一方面,要“認出真實的面具”,不要為那些虛假的懺悔和反省所迷惑,要正視歷史,還原歷史真相。 9.海因里希伯爾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以匠心獨運的結尾深刻有力地揭示了主題,使讀者在震驚之余進行深思且作出自己的批判,與本篇異曲同工。請結合文本分析結尾千面臥佛和尋火的情節(jié)的內涵及作用。(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①“尋火”承上啟下,寫出了“我”對歷史真實的“認真”和要“認清日軍真實的面具”的執(zhí)著。②對施暴者而言,沒有對受害者的真誠懺悔和反省,在佛前撕落再多的面具也不能新生;對受害者而言,要牢記慘痛的歷史,而不要漠然地認為那些歷史的記錄“枯燥”。③既是對歷史的牢記和對亡靈的紀念,也是對日本軍國主義的陰魂不散和日本教育對歷史的歪曲的有力批判,同時也對應該怎樣對待歷史作了反思。 三、表達交流(10分) 10.閱讀下面的這段文字,用一句話概括主要內容。(不超過20字)(4分) 戰(zhàn)爭曾給人類帶來了太多的不幸和災難。據(jù)統(tǒng)計,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把整個歐洲及西亞、非洲和遠東拋進了硝煙和死亡的陰影,15億人卷入戰(zhàn)爭漩渦,3 000多萬人傷亡,無數(shù)的財產(chǎn)受損。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61個國家和地區(qū)參戰(zhàn),17億人卷入戰(zhàn)爭,9 000多萬軍人和平民在戰(zhàn)爭中傷亡,經(jīng)濟損失高達4萬億美元。帝國主義國家為了爭奪財富和資源而發(fā)動的世界戰(zhàn)爭,給許多國家的經(jīng)濟社會造成極其巨大的破壞。正因為如此,各國人民都不愿看到任何國家或國家集團再推行新的霸權和強權,都不愿看到南北之間發(fā)展的差距,貧富的懸殊再擴大下去。各國人民都渴望世界持久和平,渴望過上穩(wěn)定安寧的生活,渴望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渴望實現(xiàn)國際關系的民主化,渴望促進共同發(fā)展和共同繁榮,共創(chuàng)人類美好的未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戰(zhàn)爭帶來不幸和災難,人類渴望和平與發(fā)展。 11.下面是聯(lián)合國總部門前一尊雕塑的照片,請緊扣雕塑的寓意展開聯(lián)想,寫一段鮮明生動的文字,表達你的期盼。要求不少于40字。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我們期待,飄蕩在世界上空的,不是硝煙,而是祥和的瑞云;我們祈盼,飛翔在白云藍天上的,不是戰(zhàn)斗機,而是自由的和平鴿。-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高中語文 第二單元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同步訓練 蘇教版必修2 第二 單元 流浪 若到斯巴 同步 訓練 蘇教版 必修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jqnhouse.com/p-11984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