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評估課后習題答案
【二】1.某公司將某項資產與國外公司合資,規(guī)定對資產進行評估。具體資料如下:該資產賬面原值為270萬元,凈值108萬元,按財務制度規(guī)定該資產折舊年限為30年,已計折舊年限。經調查分析擬定,按目前市場材料價格和工資費用水平,新建造相似構造的資產的所有費用支出為480萬元。經查詢原始資料和公司記錄,該資產截止評估基準日的法定運用時間為57 600小時,實際合計運用時間50 400小時。經專業(yè)人員估算,該資產還能使用8年。又知該資產由于設計不合理,導致耗電量大,維修費用高,與目前同類原則資產比較,每年多支出營運成本3萬元(該公司所得稅稅率為25%,假定折現率為10%)。規(guī)定根據上述資料,采用成本法對該資產進行評估。
解:采用成本法評估資產的價值接近于1385725元,具體過程如下:
資產的重置成本=4800000元
資產已使用年限=20×(50400÷57600)×100% =20×0.875×100%=17.5(年)
資產實體有形損耗率=17.5÷(17.5+8)×100%=68.63%
資產的功能性貶值=30000×(1-25%)×(P/A,10%,8)=30000×0.75×5.3349=15(元)
資產評估價值=4800000×(1-68.63%)-15=4800000×0.3137-15=1385725(元)
2.評估對象為某公司1998年購進的一條生產線,賬面原值為150萬元,進行評估,經調查分析擬定,該生產線的價格每年比上一年增長10%,經專業(yè)人員估算覺得,該資產還能使用6年。又知,目前市場上已浮現功能更先進的此類設備并被普遍運用,新設備與評估對象相比,可節(jié)省人員3人,每人的月工資水平為650元。此外,由于市場競爭的加劇,使該生產線動工局限性,由此而導致收益損失額每年為20萬元(該所得稅稅率為25%,假定折現率為10%)。規(guī)定根據上述資料,采用成本法對該資產進行評估。
解:采用成本法評估該資產的成果接近于601336元,具體評估過程如下:
資產評估價值=重置成本-實體有形損耗-功能性貶值-經濟性貶值
資產的重置成本=150×(1+10%)3=199.65(萬元)=1996500(元)
資產的實體有形損耗率=3÷(3+6)×100%=33.33%
資產的功能性貶值=3×12×650×(1-25%)×(P/A,10%,6)
=23400×0.75×4.3553=76436(元)
資產的經濟性貶值=20×(1-25%)×(P/A,10%,6)
=20×0.75×4.3553=65.3295(萬元)=653295(元)
資產評估價值=1996500×(1-33.33%)-76436-653295
=1331067-76436-653295=601336(元)
3.某公司進行股份制改組,根據公司過去經營狀況和將來市場形勢,預測其將來五年的收益額分別是13萬元、14萬元、11萬元、12萬元和15萬元。根據銀行利率及經營風險狀況擬定其折現率和資本化率分別為10%和11%。試采用年金法擬定該公司的整體價值。
解:(1)一方面將將來5年收益額折現求和:
PV=13×0.9091十14×0.8264+11×0.7513+12×0.6830+15×0.6209
?。剑保保福保福常保保担叮梗叮福玻叮矗呈福保梗叮梗常保常?
=49.1617(萬元)
(2)求取年金:
A=49.1617×0.2638=12.9689(萬元)
(3)擬定該公司評估值:
評估值=12.9689÷11%=117.9(萬元)
該公司評估值為117.9萬元.
4.被評估對象為甲公司于12月31日購入的一臺設備,該設備生產能力為年產100萬件,設計使用年限為,當時的設備價格為120萬元。甲公司在購入該設備后始終未將該設備安裝使用,并使設備保持在全新狀態(tài),評估基準日為12月31日。
經評估人員調查獲知,目前該設備已經改型,與改型后的設備相比,被評估設備在設計生產能力相似的條件下,需要增長操作工人2人,在達到設計生產能力的條件下每年增長設備運轉耗費4萬元。同步,由于該設備生產的產品市場需求下降,要使產品不積壓,每年只能生產80萬件。經調查,根據有關規(guī)定,該種設備自投入使用之日起,必須報廢,該類設備的規(guī)模經濟效益指數為0.8,評估基準日之前5年內,該設備的價格指數每年遞增4%,行業(yè)內操作工人的平均人工費用為每人每月1 200元(含工資、保險費、福利費),行業(yè)合用折現率為10%,公司所得稅稅率為25%。求該設備于評估基準日的評估值。
解:(1)采用環(huán)比物價指數計算設備目前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資產的賬面原值×(1+價格變動指數)
=120×(1+4%)×(1+4%)×(1+4%)×100%=120×112.49%=134.99(萬元)
(2)資產的實體性貶值
甲公司在購入該設備后始終未將該設備安裝使用,并使設備保持在全新狀態(tài),
資產實體性貶值=0
(3)計算該設備的功能性貶值:
該設備的功能性貶值=(0.12×2×12+4) ×(1-25%)×(P/A,10%,7)
=6.88 ×(1-25%)×(P/A,10%,7)
=6.88 ×(1-25%)×4.8684=25.12(萬元)
(4)計算該設備的經濟性貶值:
經濟性貶值=(重置成本-實體性貶值-功能性貶值)*[1-(實際生產量÷設計生產能力)x]
=(134.99-0-25.12) ×{1-(80/100)0.8}=17.6(萬元)
(5)設備于評估基準日的評估值=重置成本-實體性貶值-功能性貶值-經濟性貶值
=134.99-0-25.12-17.6=92.27(萬元)
5、某資產評估機構對某一廠房進行評估,按現行市價計算,耗費材料費用15600元,人工費14450元,機械使用費用6450元,其她直接費用14450元,按規(guī)定間接成本按直接成本的15%提取,求該廠房的重置成本。
解:重置成本=直接成本+間接成本=(15600+ 14450+ 6450+ 14450)*(1+15%)=58592.5元
6、某公司欲評估一臺設備,該設備的年生產能力為5000件,經市場調查,有與該設備基本相似的一種設備現正在發(fā)售,其年生產能力為6000件,重置成本為3萬元, 規(guī)模效益指數為0.6,求被估資產重置成本。
解:被估資產重置成本=3×(5000/6000)0.6=2.69(萬元)
7、被評估資產于1995年購入,入賬總成本為12萬元,進行技術改造,投資2萬元,若定基物價指數1995年為1.00,為1.35,為2.10,試用物價指數法計算該資產的重置成本。
解:資產重置成本:12*2.1+2*2.1/1.35=28.31萬元
8、某公司因轉讓,需對一批數量較大的同類機器設備估算其重置成本,根據廠方提供的資料,這些設備是于1990年、1995年、1998年分批購進,賬面成本總值為1000萬元。按購建時間提成三批,各批帳面原值占賬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60%、30%、10%,三批資產的相應調節(jié)系數分別為120%、130%、150%,求重置成本。
解:1000*60%*120%+1000*30%*130%+1000*10%*150%=1260萬
【三】1.評估生產線,其年設計生產能力為10 000噸,評估時,由于受到政策調節(jié)因素影響,產品銷售市場不景氣,如不降價銷售產品,公司必須減產至年產6 000噸,或每噸降價100元以保持設備設計生產能力的正常發(fā)揮。政策調節(jié)估計會持續(xù)3年,該公司正常投資報酬率為10%,生產線的規(guī)模經濟效益指數為0.6。規(guī)定:計算生產線的經濟性貶值率及經濟性貶值額(公司所得稅稅率為25%)。
解:(1)經濟性貶值率=1-(6000/10000)0.6×100%=26.40%
(2)經濟性貶值額=100×10000×(1-25%)×(P/A,10%,3)
=750000×2.4869=1865175(元)
2.評估機組為5年前購買,賬面價值為20萬元人民幣,評估時該機組已不再生產了,已經被新型機組取代。經調查和征詢理解到,在評估時點,其她公司購買新型機組的獲得價格為30萬元人民幣,專家認定被評估機組與新型機組的功能比為0.8,被評估機組尚可使用8年。假定其她費用可以忽視不計。
規(guī)定(1)估測該機組的現時全新價格;(2)擬定該機組的成新率。(3)擬定設備的評估值。
解:(1)被評估機組的現時全新價格最有也許=30×(1-20%)=24(萬元)
(2)該機組的成新率=[8÷(5+8)] ×100%=61.54%
(3)設備的評估值=24×61.54%=14.77(萬元)
3.被評估設備為1999年從德國引進設備,進口合同中的FOB價是20萬馬克。評估時德國生產廠家已不再生產這種待估設備了,其替代產品的FOB報價為35萬馬克,而國內其她公司從德國進口設備的CIF價格為30萬馬克。按照一般狀況,設備的實際成交價應為報價的70%~90%,境外運雜費約占FOB價格的5%,保險費約占FOB價格的0.5%,被評估設備所在公司,以及與之發(fā)生交易的公司均屬于進口關稅、增值稅免稅單位,銀行手續(xù)費按CIF價格的0.8%計,國內運雜費按CIF價格加銀行手續(xù)費之和的3%計算,安裝調試費含在設備價格中不再另行計算,被評估設備尚可使用5年,年運營成本比其替代設備超支2萬元人民幣。被評估設備所在公司的正常投資報酬率為10%,評估時馬克與美元的匯率為1.5馬克:1美元,人民幣與美元的匯率為8元人民幣:1美元。根據上述數據估測進口設備的價值。
解:根據題意有:
(1)被評估設備的C1F價格取同年其她公司從德國進口更新換代型設備的CIF價格最為合理.即被評估設備的CIF價格為30萬馬克,或20萬美元,或160萬元人民幣。
(2)被評估設備的重置成本為:
銀行手續(xù)費=20× 8 ×0.8%=1.28(萬元人民幣)
國內運雜費=(160+1.28)×3%=4.84(萬元人民幣)
進口設備重置成本=160+1.28+4.84=166(萬元人民幣)
(3)設備的成新率;5÷(5十5)×100%=50%
(4)設備的功能性貶值為:0×(1—33%)(P/A,10%,5)=5.0797(萬元人民幣)
(5)進口設備的評估值為:166×50% - 5.0797=78(萬元人民幣)
【四】1、代估建筑物為磚混構造單層住宅,宅基地300平方米,建筑面積200平方米,所有出租,每建筑面積的月租金3000元,土地本金化率為7%,建筑物本金化率8%,獲得租金收入的年總費用為7600元,評估人員另用市場比較法求得土地使用權價格每平方米1000元,試用建筑物殘存估價法估測建筑物的價值。
解:總收入=200x3000x12=720萬元
土地建筑物總價值=720-0.76=719.24萬元
建筑物價值==8964.75萬元
2.有一宗“七通一平”待開發(fā)建筑用地,面積為1 000m2,有效期限為50年,容積率為5,擬開發(fā)建設寫字樓,建設期為2年,建筑費用為3 500元/ m2,專業(yè)費用為建筑費用的10%,建筑費和專業(yè)費在整個建設期內均勻投入,寫字樓建成后擬對外出租,租金水平估計為每日2元/ m2,管理費用為年租金的2%,維修費用為建筑費用的1.5%,保險費用為建筑費用的0.2%,稅金為年租金的17.5%,貸款利率為6%,房地產綜合還原利率為7%,開發(fā)商規(guī)定的利潤率為地價和開發(fā)成本(建筑費用+專業(yè)費用)之和的20%,試評估該宗地地價。
解:(1)年總收益:2×365×1000×5=3650000(元)
(2)年總費用:3650000×2%+3500×5000×(1.5%+0.2%)+3650000×17.5%=1009250(元)
(3)年純收益:3650000-1009250=2640750(元)
(4)房地產總價:2640750/7%×[1-1/(1+7%)50-2]=36258750(元)
(5)測算建筑費及專業(yè)費:3500×(1+10%)×5000=19250000(元)
(6)利息:地價×[ (1+6%)2-1]+19250000×[ (1+6%)-1]= 0.1236 ×地價+1155000
(7)開發(fā)商利潤:(地價+19250000)×20%=0.2×地價+3850000
(8)地價=房地產總價-建筑費用-專業(yè)費用-利息-利潤
=36258750-19250000-0.1236 ×地價-1155000-0.2×地價-3850000
地價=9069016(元)
3、某寫字樓的土地面積為10000平方米,建筑面積為50000平方米,建筑構造為鋼筋混凝土。土地使用權年限為50年,從1月起計。
通過調查研究收集到如下資料:
(1)可供出租的使用面積為3平方米。
(2)月租金按使用面積計算,為每月每平方米200元,出租率為90% 。
(3)建筑物的年折舊費用為800萬元,常常費用為每月80萬元。
(4)房產稅每年按336萬元交納,每年的其她稅費為年總收入的6%。
(5)社會上的無風險利率為10%,該房地產的風險報酬率為2%。
根據以上資料,用收益現值法計算該寫字樓1月的轉讓價格。
解:寫字樓年收入3x0.9x200x12=6912萬元
年費用800+80x12=1760萬元
年稅費336+6912x0.06=750.72萬元
∴該寫字樓的評估值為:(6912-1760-750.72)x(P/A,12%,45)=36453.27萬元
4.被評估設備購于1995年,原始價值30000元,和進行兩次更新改造,當年投資分別為3000元和元,對該資產進行評估,假設從1995年至,每年該類機器設備的價格水平同上一年相比平均遞增10%,設備尚可試用6年,計算該設備的成新率。
投資日期 原始投資額 價格變動系數 現行成本 投資年限 加權投資成本
1995 30000 2.6 78000 10 780000
3000 1.61 4830 5 24150
1.21 2420 2 4840
合計 35000 —— 85250 —— 808990
∴設備綜合已使用年限==9.49年 成新率=x100%=38.73%
5.有一待估宗地G需評估,現收集到與待估宗地條件類似的6宗地,具體狀況如表5-10所示。
表5-10 宗地交易修正表
宗地
成交價(元/ m2)
交易時間
交易狀況
容積率
區(qū)域因素
個別因素
A
680
+1%
1.3
0
+1%
B
610
0
1.1
0
-1%
C
700
+5%
1.4
0
-2%
D
680
0
1.0
-1%
-1%
E
750
-1%
1.6
0
+2%
F
700
0
1.3
+1%
0
G
0
1.1
0
0
表5-11 都市地價指數表
時間
指數
100
103
107
110
108
107
112
據調查,該市此類用地容積率與地價的關系為:當容積率在1~1.5之間時,容積率每增長0.1,宗地單位地價比容積率為1.0時的地價增長5%;超過1.5時,超過部分的容積率每增長0.1,單位地價比容積率為1.0時的地價增長3%。對交易狀況、區(qū)域因素、個別因素的修正,都是案例宗地與待估宗地比較,表中負號表達案例條件比待估宗地差,正號表達案例宗地條件優(yōu)于待估宗地,數值大小代表對宗地地價的修正幅度。
試根據以上條件,評估該宗土地的價值。
解:A:
B:
C:
D:
E:
F:
評估成果:案例D的值為異常值,予以剔除。其她的較為接近,取其平均值作為評估成果。
因此G得評估成果為:(620+627+623+638+633)/5=628(元/m2)
【五】1.A公司因銷售貨品,于2月5日收到甲公司開出的一張帶息商業(yè)匯票,面值為120萬元,期限為6個月,票面利率為8%,貼現率為9%,5月10日,某評估公司接受委托對A公司進行評估(每月按30天算)。
試估算該商業(yè)匯票的評估值為多少萬元?
解:(1)票據到期值=120+120×8%×6÷12=124.8(萬元)
(2)貼現期為180-95=85(天)
貼現息=124.8×9%÷360×85=2.652(萬元)
(3)該商業(yè)匯票的評估值=124.8-2.652=122.148(萬元)
2.某評估公司對甲公司進行評估。評估基準日,甲公司應收賬款余額合計金額為256萬元,壞賬準備余額為12.8萬元。應收賬款總金額中涉及未到期的應收賬款60萬元,1年以上的應收賬款75萬元,2年以上的應收賬款80萬元,3年以上的應收賬款41萬元.根據有關資料分析,估計未到期的應收賬款的壞賬損失率為2%,1年以上的壞賬損失率為13%,2年以上的壞賬損失率為18%,3年以上的壞賬損失率為51%。
規(guī)定:該應收賬款的評估值是多少萬元?
解:(1)估計未到期應收賬款的壞賬損失為:60×2%=1.2(萬元)
(2)估計一年以上應收賬款的壞賬損失為:75×13%=9.75(萬元)
(3)估計兩年以上應收賬款的壞賬損失為:80×18%=14.4(萬元)
(4)估計三年以上應收賬款的壞賬損失為:41×51%=20.91(萬元)
(5)估計該公司應收賬款的壞賬損失總額為:1.2+9.75+14.4+20.91=46.26(萬元)
(6)由于應收賬款評估值不必考慮壞賬準備數額,因此
應收賬款的評估值=應收賬款賬面余額-已擬定的壞賬損失-估計也許發(fā)生的壞賬損失
=256-46.26=209.74(萬元)
3、某公司向甲公司售出一批材料,價款為500萬,商定6個月收款,采用商業(yè)承兌匯票結算,該公司在4月10日開出匯票,匯票到期日為10月10日,現對該公司進行評估,基準日為6月10日,評估該票據價格,貼現率按月息千分之6計算.
解:票據價值500-500x6‰X4=488萬元
4.某公司某項低值易耗品原價750元,估計使用1年,現已經使用9個月,該低值易耗品現行市價為1200元,確認該低值易耗品的評估值.
解:評估值=1200x(1-9/12)x100%=300元
5.某公司產成品實有數量60臺,每臺實際成本58元,根據會計核算資料,生產該成品的材料費用與工資合其她費用的比例為60:40.根據有關資料擬定材料綜合調節(jié)系數為1.15.工資和其她費用綜合調節(jié)系數為1.02,擬定生產成本評估值.
解:產成品評估值=(58x0.6x1.15+58x0.4x1.02)x60=3821.04元
【七】1.某公司擬轉讓其擁有的某產品的商標使用權,該商標產品單位市場售價為1 000元/臺,比一般商標同類產品單位售價高100元/臺,擬購買商標公司年生產能力100 000臺,雙方商定商標使用許可期為3年,被許可方按使用該商標的產品年銷售利潤的30%作為商標特許權使用費,每年支付一次,3年支付完價款。被許可方的正常銷售利潤率為10%,折現率按10%計算。
規(guī)定:根據上述條件計算該商標使用權的價格。
解:(1)年銷售利潤=1000×100000×10%=10000000(元)
(2)年使用費=10000000×30%=3000000(元)
(3)商標使用權價格=3000000×(P/A,10%,3)=3000000×2.4869=7460700(元)
2.公司轉讓彩電顯像管新技術,購買方用于改造年產10萬只彩電顯像管生產線。經對無形資產邊際奉獻因素的分析,測算在其壽命期間各年度分別可帶來追加利潤100萬元、120萬元、90萬元、70萬元,分別占當年利潤總額的40%、30%、20%、15%,假定折現率為10%,試評估無形資產利潤提成率
解:各年度利潤總額及現值之和為:100÷40%×0.9091+120÷30%×0.8264+90÷20%×0.7513+70÷15%×0.6830=1214.653(萬元)
追加利潤現值之和=100×0.9091+120×0.8264+90×0.7513+70×0.6830=305.505(萬元)
無形資產利潤提成率=追加利潤的現值之和÷各年度利潤總額現值之和
=305.505÷1214.653×100%=25.15%
3.試用超額收益法評估一項技術:
該技術為一項新產品設計及工藝技術,已使用3年,證明技術可靠,產品比同類產品性能優(yōu)越。經理解,同類產品平均價格為150元/件,該產品價格為180元/件。目前該產品年銷量為2萬件。經分析,產品壽命還可以維持8年,但競爭者將會介入。由于該公司已較穩(wěn)固地占領了市場,競爭者估計將采用擴大市場范疇的市場方略,估計該公司將會維持目前的市場占有,但價格將呈下降趨勢。產品價格估計為:此后1~3年維持現價;4~5年降為170元/件;6~8年降為160元/件,估計成本變化不大.故不考慮其變化(折現率為12%,所得稅率為15%)。
解:由于成本沒有變化,因此,超過平均價格的收入視同為超額利潤(未考慮流轉稅因素)。評估值=30×0×(1-15%)×(P/A.12%.3)+20×0(1-15%)×(P/F.12%.4)+20×0×(1-15%)(P/F.12%,5)+10×0×(1-15%)×(P/F.12%.6)+10×0×(1-15%)×(P/F.12%.7)+10*0×(1-15%)×(p/F.12%.8)=1865580(元)
4.甲公司以某項專利技術與乙公司建立聯營公司。該技術的重置成本為100萬元。乙公司籌劃投入聯營的資產重置成本8000萬元。甲公司無形資產成本利潤率為500%。乙公司籌劃合伙資產利潤率12.5%。評估無形資產投資的利潤提成率
解:無形資產利潤提成率=無形資產約當投資量/(購買方約當投資量+無形資產約當投資量)
無形資產約當投資量=無形資產重置成本×(1+合用成本利潤率)
購買方約當投資量=購買方投入總資產的重置成本×(1+合用成本利潤率)
利潤提成率==6.25%
5.某公司為了整體資產轉讓,需進行評估。經預測該公司將來5年凈利潤分別為100萬元、110萬元、120萬元、150萬元、160萬元,從第6年起,每年收益處在穩(wěn)定狀態(tài),即每年均為160萬元。該公司始終沒有負債,其有形資產只有貨幣資金和固定資產,且其評估值分別為100萬元和500萬元,該公司有一項可確指無形資產,即一種尚有5年剩余經濟壽命的非專利技術,該技術產品每件可獲超額凈利潤10元,目前該公司每年生產產品8萬件,經綜合生產能力和市場分析預測,在將來5年,每年可生產10萬件,經預測折現率和資本化率均為6%。請評估該公司的商譽價值。
(1)技術評估思路。
該公司商譽價值評估應采用割差法進行。一方面運用收益法評估公司整體價值,再運用加和法計算公司各單項資產價值之和,最后運用公司整體價值減掉公司單項資產評估值之和得到公司商譽價值。
(2)計算公司整體價值。
估算出該公司整體資產評估價值=100/(1+6%)+110/(1+6%)2+120/(1+6%)3+150/(1+6%)4+160/(1+6%)5=2524.18(萬元)
(3)計算公司各單項資產價值。
單項有形資產評估值為600萬
估算出非專利技術評估值=100×(0.9434+0.8900+0.8396+0.7921+0.7473)=421.24(萬元)或=100*(P/A,6%,5)=421.24
(4)評出商譽價值。
商譽=整體資產評估值-(有形資產評估值+非專利技術評估值)
=整體資產評估值-有形資產評估值-非專利技術評估值
=2524.18-600-421.24=1502.94(萬元)
6.某公司預期年收益額20萬元。該公司各單項資產的評估價值之和為80萬元。公司所在行業(yè)的年平均收益率為20%,并以此作為本金化率。擬定公司商譽價值。
解:商譽價值=(預期年收益額-各單項資產評估價值和*年平均收益率)/本金化率
=(20—80*20%)/20%=20萬元
7.某公司進行股份制改組根據過去經營狀況和將來市場形勢,預測其將來5年的凈利潤分別是13萬、14萬、11萬、12萬、15萬。假定從第六年開始后來各年凈利潤均為15萬,折現率、本金化率均為10%。采用單項資產評估措施,擬定該公司各單項資產評估價值之和為90萬,試擬定該公司商譽價值。
=52.28萬元
【六】1.被評估公司擁有A公司面值共90萬元的非上市股票,從持股期間來看,每年股利分派相稱于票面值的10%,評估人員通過調查理解到A公司只把稅后利潤的80%用于股利分派,另20%用于公司擴大再生產,公司有很強的發(fā)展后勁,公司的股本利潤率保持在15%水平上,折現率設定為12%,試運用紅利增長模型評估被評估公司擁有的A公司股票。
解:g=20%×15%=3% D1=900000×10%(1+3%)=92700(元)
P=D1/(i-g)=92700/(12%一3%)=1030000(元)
2.評估機構于1月1日對某公司進行評估,該公司擁有甲公司發(fā)行的非上市一般股票100萬股,每股面值1元。經調查,由于甲公司產品老化,評估基準日此前的幾年內,該股票的收益率每年都在前一年的基本上下降2%,的收益率為10%,如果甲公司沒有新產品投放市場,估計該股票的收益率仍將保持每年在前一年的基本上下降2%。已知甲公司正在開發(fā)研制一種新產品,估計2年后新產品即可投放市場,并從投產當年起可使收益率提高并保持在15%左右,并且從投產后第3年起,甲公司將以凈利潤的75%發(fā)放股利,其他的25%用于公司追加投資,凈資產利潤率將保持在20%的水平。若折現率為15%。
規(guī)定:計算被評估公司所持甲公司股票1月1日的評估值。
解:(1)新產品投產此前兩年的收益率分別為:
10%×(1-2%)=9.8% ; 9.8%×(1-2%)=9.6%
(2)新產品投產此前兩年內股票收益現值為:
收益現值=100×1×9.8%÷(1+15%)+100×1×9.6%÷(1+15%)2=15.78(萬元)
(3)新產品投產后第1年及第2年該股票收益現值之和:
股票收益現值之和=(100×1×15%)/(1+15%)3+(100×1×15%)/(1+15%)4
=9.8625+8.577=18.44(萬元)
(4)從新產品投產后第3年起股利增長率=20%×25%=5%
(5)從新產品投產后第3年起至后來該股票收益現值:
股票收益現值=(100×1×15%)(1+5%)/(15%-5%)×1/(1+15%)4=90.06(萬元)
(6)該股票評估值=15.78+18.44+90.06=124.28(萬元)
3.甲公司擁有乙公司發(fā)行的債券10萬元,期限5年,年利率為12%,按年付息,到期還本,到評估基準日,債券已經購入滿2年,當期國庫券利率為10%,風險報酬率為2%,用收益現值法擬定該債券的評估價值.
解:評價值=10x12%x(P/A,12%,3)+10x(P/F,12%,3)=10.0001萬元
4.A公司擁有B公司發(fā)行的一般股股票1000股,每股面值為100元,若在評估基準日估計下一年度股票收益率為16%,后來每年以2%的比率增長,折現率為14%,評估該股票的價格.
解:股票價值==133.33萬元
【八】
1.評估人員對某一公司進行整體評估,通過對公司歷史經營狀況的分析及國內外市場的調查理解,收集到下列數據資料:
(1)估計該公司第一年的收益額為200萬元,后來每年的收益額比上年增長10%,自第6年公司將進入穩(wěn)定發(fā)展時期,收益額將保持在300萬元的水平上;
(2)社會平均收益率為12%,國庫券利率為8%,被評估公司所在行業(yè)風險系數為1.5;
(3)該公司各單項資產經評估后的價值之和為1600萬元。
規(guī)定:(1)擬定該公司整體資產評估值。
(2)公司整體資產評估成果與各單項資產評估值之和的差額如何解決?
解:(1)公司將來5年的預期收益額分別為:
第1年:200萬元
第2年:200×(1+10%)=220(萬元)
第3年:220×(1+10%)=242(萬元)
第4年:242×(1+10%)=266.2(萬元)
第5年:266.2×(1+10%)=292.82(萬元)
(2)折現率=8%+(12%-8%)×1.5=14%
(3)整體評估值=200×(1+14%)-1+220×(1+14%)-2+242×(1+14%)-3+266.2×(1+14%)-4+292.82×(1+14%)-5+300÷14%×(1+14%)-5=1930.79(萬元)
(4)整體資產評估成果與各單項資產評估值之和的差額330.79萬元作為該公司的商譽解決。
2.某被評估公司,基本狀況如下:
(1)該公司將來5年預期利潤總額分別為100萬元、110萬元、120萬元、120萬元、130萬元,從第6年開始,利潤總額將在第5年的基本上,每年比前一年度增長2%。
(2)該公司使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
(3)據查,評估基準日社會平均收益率為9%,無風險報酬率為4%,被評估公司所在行業(yè)的基準收益率為9%,公司所在行業(yè)的平均風險與社會平均風險的比率(b)為1.2。
(4)被評估公司生產經營比較平穩(wěn),將長期經營下去。
試評估該公司的凈資產價值。
解:公司所在行業(yè)風險報酬率:(9%-4%)×1.2=6%
公司資本化率=4%+6%=10%
公司凈資產價值:
=1098(萬元)
3.假定社會平均資金收益率為8%,無風險報酬率為4%,被評估公司所在行業(yè)的平均風險與社會平均風險的比率為1.5,被評估公司長期負債占所有投資資本的40%,平均利息為6%,所有者權益占投資資本的60%,試求用于評估該公司投資資本價值的資本化率。
解:(1)擬定被評估公司自有資本規(guī)定的回報率。
社會風險報酬率=8%-4%=4%
行業(yè)風險報酬率=4%×1.5=6%
自有資本規(guī)定的報酬率=4%+6%=10%
(2)用于公司評估的資本化率是:40%×6%+60%×10%=8.4%
4.某公司擬以所有資產與外商合資,需對整體公司資產進行評估。目前經濟環(huán)境狀況有關資料如下:
(1)國庫券利益10%
(2)全社會工業(yè)公司平均凈資產收益率記錄數據為13.68%
(3)該公司所在行業(yè)12家典型樣本公司凈資產收益率為14.3%、14.8%、19.3%、15.7%、21.1%、15.9%、16.2%、18.5%、15.8%、16.4%、16.5%、16.7%。
(4)全國十個工業(yè)行業(yè)平均凈資產收益率:15.13%、15.03%、13.57%、12.62%、16.11%、13.48%、10.57%、11.98%、13.64%、14.65%。
(5)估計今年后若干年年平均通貨膨脹率為1%
評估人員預測公司在評估基準后來將來三年的凈利潤為2680萬、2760.4萬、2840.8萬三年后公司收益將以每年1%的比率增長。評估公司的價值。
解:該公司所在行業(yè)平均收益率=16.67% ; 社會平均收益率=13.68%
風險系數ß===1.19
風險報酬率=(13.68%-10%)x1.19=4.38%
折現率=10%+4.38%+1%=15.38%
合同價值=
=19235.84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