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三峽 主課件配套教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9 三峽 主課件配套教案(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9 三峽 主課件配套教案
教學(xué)目標(biāo):
知識和能力目標(biāo)
1、積累一些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句式。
2、背誦并默寫全文。
過程和方法目標(biāo)
1、學(xué)習(xí)文中描寫景物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動靜結(jié)合,情景交融。
2、體會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逐步提高鑒賞能力。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biāo)
感受大自然的美,培養(yǎng)學(xué)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教學(xué)重點:
1、欣賞山峽雄奇秀麗的景色,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起畫面美
2、把握文章景物描寫生動、傳神,語言精美的特點。
教學(xué)難點:
文章描寫景物生動、傳神,語言精美的特點。
教法學(xué)法:誦讀法,拓展閱讀法,討論法和點撥法。
教學(xué)課時:2課時
2、
教學(xué)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dǎo)入
播放《三峽》 視頻
二、作者介紹
酈道元(約470–527),字善長,北魏范陽涿縣(今河北涿州市)人。地理學(xué)家,散文家。著有《水經(jīng)注》。
《水經(jīng)注》是給《水經(jīng)》所作的注文?!端?jīng)》是記述我國河流水道的一部專著,書中列舉大小水道137條,內(nèi)容簡略。酈道元作注時大為擴(kuò)展,介紹了1252條河流,除記載水道變遷沿革外,還記述了兩岸的山陵城邑、風(fēng)土人情、珍物異事?!端?jīng)注》對研究我國古代歷史、地理有很大參考價值。
關(guān)于課文
本文節(jié)選自《水經(jīng)注·江水》。《水經(jīng)注》是注解《水經(jīng)》的,但本身又是一部內(nèi)容豐富、獨具風(fēng)格的著作。它不但補充了我國水道情況,也記
3、載了江河沿岸的地理古跡、景物、神話、傳說和風(fēng)俗習(xí)慣等。是研究我國地理的重要資料,也是一部優(yōu)秀的散文著作。
三峽,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的總稱,在長江上游重慶奉節(jié)和湖北宜昌之間。
三峽:指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在長江上游,西起四川奉節(jié)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南津關(guān),長193公里。
三、聽課文朗讀 ,翻譯課文
讀一讀
quē zhàng xiāng sù tuān y?n shù Zh? zhuǎn
略無闕處 重巖疊嶂 夏水襄陵 沿溯阻絕 素湍綠潭 絕巘 飛漱 屬引凄異 哀
4、轉(zhuǎn) 曦月 xī
根據(jù)提示翻譯下文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自:從,由 略無:毫無 闕:通“缺” 自:如果 亭午:正午 曦:太陽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至于:到了 襄:上 沿溯:順流而下,逆流而上 或:有時 有時:這時候 雖:即使御:駕 奔:飛奔的馬 以:認(rèn)為,覺得 疾:快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
5、峻/茂,良多趣味。
素湍:白色的急流 回清:回旋的清波。 絕巘:極高的山峰。 飛漱:急流沖蕩。 清榮峻茂:水清,樹榮,山高,草盛。 良:很。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晴初:天剛晴。霜旦:下霜的早晨。肅:寂靜。屬引:接連不斷。屬:連接。引:延長。絕:消失。
第一段:翻譯
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重重的懸崖,層層的峭壁,遮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見太陽和月亮。
第二段:翻譯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到了夏天,江水
6、暴漲, 漫上丘陵,上下行的船只,都被阻斷。
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有時皇帝的命令要急速傳達(dá),這時候只要清早坐船從白帝城出發(fā),傍晚便可到江陵。中間距離一千二百里,即使騎著駿馬,駕著疾風(fēng),也不如它快。中間距離一千二百里,即使騎著駿馬,駕著疾風(fēng),也不如它快。
譯文
在三峽的七百里中,兩岸山連著山,簡直沒有半點空隙。層層疊疊的山巖峰巒,遮蔽了天空,擋住了日光。假如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陽和月亮。
到了夏季,大水漫上兩岸的丘陵,上行、下行的水路都斷絕了。有時皇帝有詔命必須火速傳達(dá),早晨從白帝城動身,傍晚就到了江陵,這中間有一千二百里的
7、路程,即使騎上奔馳的駿馬,駕著長風(fēng)飛翔,也沒有如此迅速。
到了春天和冬天的時候,雪白的急流,碧綠的潭水,回旋著清波,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高山上多生長著姿態(tài)怪異的柏樹,懸泉和瀑布在那里飛流沖蕩。水清,樹榮,山高,草盛,真是妙趣橫生。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結(jié)霜的早晨,樹林和山澗顯出一片清涼和寂靜,高處的猿猴放聲長叫,聲音持續(xù)不斷,異常凄涼,空蕩的山谷里傳來猿叫的回聲,悲哀婉轉(zhuǎn),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峽中的漁民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四、反復(fù)朗讀,讀清句間停頓
朗讀示例
自/三峽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第二課時
五、精讀研討
速讀全文,分別用一個
8、詞或短語概括各段所寫的主要內(nèi)容。
1、地形地勢 2、夏天景色 3、春冬之景 4、秋季景色
夏季三峽: 水漲流速,交通阻斷 春冬美景 清榮峻茂 良多趣味 “素”“綠”“清”“影”
秋天三峽 林寒澗肅 猿鳴凄涼 “寒”“肅”“凄”“哀”
思考?xì)w納:
1、作者是從哪些方面描寫三峽的自然景觀?
先寫山后寫水。
寫山,突出連綿不斷,隱天蔽日的特點。
寫水,則描繪不同季節(jié)的不同景象。
形成板書設(shè)計
先寫山 兩岸連山,群峰對峙
(總寫)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三
9、
峽 后寫水 夏:大水猛漲,江流湍急
(分寫) 冬、春:素湍綠潭,清榮峻茂
秋:林寒澗肅,哀猿凄清
2、作者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順序依次描寫江水,而是首先寫夏季,并將春冬二季合在一起?
本文重在寫水,而水以夏季為盛 ,秋季是水枯的時候。夏、春冬、秋的記敘順序,是根據(jù)水由旺到枯的變化過程來安排的。
作者將冬春二季放在一道寫,是因為水的狀況比較接近,皆有“良多趣味”的盎然情趣。
3、文中曾寫道“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但接下來又說“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這是否自相矛盾?
10、
前句是概述夏季江水的兇險,在通常情況下,船只因江水流速過急,不會冒險出發(fā),但在“王命急宣”的情況下,船只一旦啟航,便可“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作者正是通過一般和特殊這兩種情況的對比性敘述,表現(xiàn)夏日的長江水勢大,流速快。
4、作者選取了哪一景物寫三峽的地形地勢的?所選景物有什么特點?有何作用?
答:景物----山 特點:連綿,高峻。
作用:表現(xiàn)出三峽的雄偉氣勢。
5、作者描寫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聲有情,請你找出表現(xiàn)形、色、聲、情的關(guān)鍵詞語,并認(rèn)真體味。
文中描寫春冬二季的景象,以“素”、“綠”繪色,以“‘絕”、“懸”、“漱”繪形。這些皆與“清榮峻茂”相照應(yīng)。而寫秋景,則
11、重在繪聲,“長嘯”、“凄異”、“哀轉(zhuǎn)”,渲染了肅殺的氣氛。其描繪手法因時而變,因景而異,顯得變化多端,搖曳生姿。作者的情感則蘊涵其中,一個“趣”字,確切地表達(dá)了此時的愉悅之情,而末段的“凄”字,既是對猿聲的描述,也是對秋景所觸發(fā)的感情。
6、作者是如何表現(xiàn)三峽的秋景的?
①作者并不明確點出“秋”字,而是以一個“霜”字加以暗示,以概括之筆寫深秋霜晨,又以“寒”“肅”二字渲染,三峽秋景遂變成清寒之景,給人帶來的心情自然也是凄涼之情。
②作者不再寫山、寫水、寫樹,而是寫猿鳴,以此來烘托蕭瑟的秋景,寫出人們身處此時此地的傷感。
本文材料的安排有什么特點。
作者先寫三峽的整體風(fēng)貌,然后抓住三
12、峽最有特點的時間──夏天,春冬,晴初霜旦,寫出了三峽的奔放美、清悠美和凄婉美。
抓住特征, 層次分明。
說說本文語言的運用上的特點。
本文多用對偶句式,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讀起來收放有致,很有節(jié)奏感。語言精練,表現(xiàn)力強(qiáng),充滿生氣。
六、拓展閱讀
說說李白的《早發(fā)白帝城》與本文的聯(lián)系
早發(fā)白帝城 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早發(fā)白帝城》和《三峽》都描寫了三峽風(fēng)光,前者是詩,后者是游記散文,
文章的第二段與這首詩的一、二、四句相印證,都表現(xiàn)了夏天三峽水流速度極快;
文章第四段與詩的第三句相對應(yīng),都是寫連續(xù)不斷的猿啼;
13、文章第一段則和詩中的“萬重山”相應(yīng)。
七、作業(yè):
①背誦課文,摘抄精彩詞句。
②水是三峽的靈魂,請仿照文章寫景方法描寫你見到過的最美麗的水。
作業(yè)2
課后通過上圖書館或上網(wǎng)等各種渠道,收集描寫三峽美景的詩文,加以誦讀識記,并和同學(xué)交流。
板書設(shè)計
先寫山 兩岸連山,群峰對峙
(總寫)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三
峽 后寫水 夏:大水猛漲,江流湍急
(分寫) 冬、春:素湍綠潭,清榮峻茂
秋:林寒澗肅,哀猿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