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人教版語文選修2《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第四單元《項羽之死》同步練習》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貴州省人教版語文選修2《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第四單元《項羽之死》同步練習(1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貴州省人教版語文選修2《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第四單元《項羽之死》同步練習
姓名:________ 班級:________ 成績:________
一、 基礎攻堅。 (共10題;共20分)
1. (2分) 下列四組加線詞中,實詞含義相同的一項是( )
A . 族秦者秦也(《項羽之死》) 族庖月更刀(《庖丁解?!罚?
B . 技蓋至此乎(《庖丁解牛》) 技經(jīng)肯綮之未嘗(《庖丁解?!罚?
C . 虞兮虞兮奈若何(《項羽之死》) 若非吾故人乎(《項羽之死》)
D . 直夜?jié)铣?,馳走(《項羽之死》)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阿房宮賦))
2、
2. (2分) 下列句中的加線詞,沒有詞性活用現(xiàn)象的一項是( )
A . 六王畢,四海一 (《阿房宮賦))
B . 項王瞋目而叱之 (《項羽之死》)
C . 日削月割,以趨于亡(《六國論》)
D . 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項羽之死》)
3. (2分) 選出下列句子中與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項( )。
A . 戍卒叫,函谷舉
B . 為仲卿母所遣
C . 微斯人,吾誰與歸
D . 縵立遠視,而望幸焉
4. (2分) 下列各句中,與其他幾項在句式上不同的一項是( )
A . 然今卒困于此(《項羽之死》)
B . 奚以知其然也? (《逍遙游》)
C .
3、技經(jīng)肯綮之未嘗(《庖丁解?!罚?
D . 之二蟲又何知?(《逍遙游》)
5. (2分) 下列各句中,與其他幾項在句式上不同的一項是( )
A . 所當者破,所擊者服(《項羽之死》)
B . 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六國論》)
C . 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六國論》)
D . 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阿房宮賦》)
6. (2分) 下列各項中對“或”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
A . 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有的人,有人)
B . 勝負之數(shù),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或許)
C . 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有時)
D . 或王命急宣,朝
4、發(fā)白帝,暮到江陵(有時)
7. (2分) 下列的“為”字,意義與用法分類正確的一項是( )
①邯鄲為郡(《六國論》) ②視為止,行為遲(《庖丁解?!罚?
③而為秦人積威所劫(《六國論》)④吾見其難為(《庖丁解牛》)
⑤愿為諸君快戰(zhàn)(《項羽之死》)⑥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六國論》)
A . 全都不相同
B . ①與⑥相同
C . ②與③相同
D . ④與⑤相同
8. (2分)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
A . 使建中遠具時羞之奠
B . 皆不幸早世
C . 以求斗斛之祿
D . 斂不憑其棺
9. (2分) 下列說法有錯誤的一項是(
5、)
A . 李白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詩想象新奇,感情強烈,意境奇?zhèn)ス妍?,語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邁的藝術風格,達到了我國古代浪漫主義詩歌藝術的高峰。由于杜甫與他詩風相近,人們并稱他們?yōu)椤袄疃拧薄?
B . 詞是盛行于宋代的詩體,又叫“長短句”。詞牌是詞的曲調名,如“蘇幕遮”等;題目要根據(jù)詞的內容而定,如《赤壁懷古》等。
C . 《李憑箜篌引》、《夢游天姥吟留別》、《長恨歌》都是樂府詩。后來,由于詞也是按譜填寫且可以清唱,所以,詞的別號也叫“樂府”,如《東坡樂府》。
D . 唐代詩人杜甫有“詩圣”之稱,李白有“詩仙”之稱,王維有“詩佛”之稱,李賀有“詩鬼”之稱。
10. (2
6、分) 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 . 《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辦法》中嚴令禁止,中職學校在假期里不得安排學生到營業(yè)性娛樂場所實習,不得安排學生每天頂崗實習超過8小時。
B . 農(nóng)民工既不愿固守土地,又不愿舍棄他們手中的土地經(jīng)營權,他們將土地作為“退而謀生”的重要手段。
C . 俄羅斯與白俄羅斯的總統(tǒng)一致決定,在舉行首腦會議之前完成相關工作,而關于建立聯(lián)合防空系統(tǒng)將在首腦會議上簽署。
D . 科學是允許懷疑的,而且充分的質疑能使任何一種科學理論走向成熟。所以,對于科學來說,更為重要的正是懷疑精神。
二、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共10題;共12分)
11.
7、 (1分) 陷之死地而后生,________。(《史記淮陰侯列傳》)
12. (1分) ________,時不利兮騅不逝。(《史記項羽本紀》)
13. (1分)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________。”(《論語為政》)
14. (1分) 莫見長安行樂處,________。(《李頎《送魏萬之京》)
15. (1分) ________,雪擁藍關馬不前。(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16. (1分) 揀盡寒枝不肯棲,________。(蘇軾《卜算子缺月掛疏桐》)
17. (1分) ________,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18. (1分) 而后乃今培風,_
8、_______,而后乃今將圖南。(莊子《逍遙游》)
19. (1分) 風蕭蕭兮易水寒,________!(《刺客列傳》)
20. (3分) 農(nóng)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于西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崎嶇而經(jīng)丘。(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三、 文言文閱讀 (共1題;共15分)
21. (15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題目。
項羽之死
司馬遷
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shù)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于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
9、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shù)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shù)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于是項王乃上馬騎,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余人,直夜?jié)铣?,馳走。平明,漢軍乃覺之,令騎將灌嬰以五千騎追之。項王渡淮,騎能屬者百余人耳。項王至陰陵,迷失道,問一田父,田父紿曰“左”。左,乃陷大澤中。以故漢追及之。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漢騎追者數(shù)千人。項王自度不得脫。謂其騎曰:“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余戰(zhàn),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今日固決死,愿為諸君快戰(zhàn),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zhàn)之罪
10、也?!?
乃分其騎以為四隊,四向。漢軍圍之數(shù)重。項王謂其騎曰:“吾為公取彼一將?!绷钏拿骝T馳下,期山東為三處。于是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遂斬漢一將。是時,赤泉侯為騎將,追項王,項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shù)里。與其騎會為三處。漢軍不知項王所在,乃分軍為三,復圍之。項王乃馳,復斬漢一都尉,殺數(shù)十百人,復聚其騎,亡其兩騎耳。乃謂其騎曰:“何如?”騎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檥船待,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shù)十萬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表椡跣υ唬骸疤熘鑫?,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
11、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于心乎?”乃謂亭長曰:“吾知公長者。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常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乃令騎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zhàn)。獨籍所殺漢軍數(shù)百人。項王身亦被十余創(chuàng)。顧見漢騎司馬呂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項王也?!表椡跄嗽唬骸拔崧劃h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蹦俗载囟馈?
(選自《史記?項羽本紀》)
請把上文中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
項王泣數(shù)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2)
項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shù)里。
(3)
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
四、 詩歌鑒賞。 (共
12、1題;共10分)
22. (10分) 閱讀下面兩首詩,回答問題。
(一)垓下歌
項羽
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二)東欄梨花
[宋.蘇軾]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1)
有人說項羽失天下的最后時刻所心疼的只有女人和寶馬,你同意這種看法嗎?請根據(jù)《項羽之死》說說理由。
(2)
詩人見“東南一株雪”而“惆悵”的原因是什么?有人認為“梨花淡白”和“一株雪”重復,主張改“梨花淡白”為“桃花爛漫”。你同意他的主張嗎?為什么?
五、 閱讀題 (共1題;共10分)
23. (10分
13、)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亞父之死
房占民
月上弦,圍幾粒星子,明明滅滅。
項王大帳里,酒香流溢。亞父范增與項王對飲。亞父分析著當前的戰(zhàn)情,項王不置可否,臉沉似水,亞父心里有疑,便不再多言。
蚊蟲舞,不時有巡營的兵士從帳前走過。
大王,您有心事?
項王無語,臉色愈加陰沉。
您累了,咱們改日再議吧。亞父起身作揖。
等——等——項王把手一揮,戰(zhàn)袍一甩,身子兀自不動。燭火在風里搖搖晃晃。
你,年事已高,我看——項王的話沒有說下去,可亞父明白,項王是想把自己趕走。瞬間,亞父感覺蒼老了許多。他踉踉蹌蹌地離了大帳。夜深了,燈火里,一片靜寂。
亞父,謀于人臣,多次獻奇策,楚軍因之
14、戰(zhàn)無不勝。項王愈喜之、愈憂之。
真正讓他下定決心趕走亞父的是呂馬童。
呂馬童,項王的鄉(xiāng)人,幼年的玩伴,戰(zhàn)場上曾替項王擋過一箭,項王視之為親信。
彭城一戰(zhàn)后,項王帶兵圍漢于滎陽,項王派呂馬童入漢,陳平用反間計。
呂馬童回項王:亞父已生二心,不可用。
亞父走了,走時,他眼望項王那如山的背影,心如刀割,老淚縱橫。
月掛中天,如盤,兵急走。
垓下,項王心力交瘁。鼾聲時而疾如奔矢,時而緩如清溪。不知覺中來到一處所在,高崖危聳,松濤震耳,有陰森的凄號聲從淵里傳來。那云霧繚繞之處,一獨舟無所憑依般從淵里渡來,漸近漸明,那擺渡人,神似了亞父范增,正琢磨該如何對話之際,崖壁忽然向斜刺里倒去。項王一
15、驚,口喊,亞父救我——睜眼一看,帳中燈火還明。虞姬臥在身邊,溫柔地望著他,輕輕地說:大王,亞父已經(jīng)死了。
項王知道,亞父在去往彭城的路上,已經(jīng)死了。項王眼里有淚,未滴下,心里痛。
月下弦,圍幾粒星子,明明滅滅。
項王兵少食盡。漢軍及各路諸侯將項王圍得水泄不通。楚歌聲起。聞者垂泣,項王看了一眼自己心愛的虞姬,悲飲酒,歌數(shù)闋。虞姬散亂的發(fā)在血液里鋪開,裙裾掩去了她梅雪般的芬芳。項王淚如雨注。最后破喉之泣定格了項王這一生愛的記憶。
項王上馬,八百人突圍,疾走至烏江畔,只余二十騎。此時,從江心渡過一船,定睛一看,是項王的故人烏江亭長。遠遠地便招呼項王上船渡江。項王仰望微明的天空上的那一淡白月痕
16、,又看了一眼遠處追來的漢軍,慨然長嘆:我少年離鄉(xiāng),有八千兵士相隨,而今,二十人,二十人?。∥?,我還有何面目去見江東父老!說罷,早已盈眶的淚再也止不住,風中傳來了烏騅馬的嘶鳴。
項王雙膝一軟,跪在了江岸。
老伯,項羽無能,向江東父老謝罪了。說著,項王的頭如雞啄,片刻,額上血肉模糊。
兵士們望著浩渺的江面,皆泣不成聲。
項王大喝,快渡江,善待烏騅!聲音在江面上飄蕩。
小舟越行越遠,漸消失在了清晨的江霧里。
項王對敵漢軍,疲力掙扎,可手中劍依然若梨花雪舞,在空中上下翻飛,近之者死,觸之即亡。再加之項王雷霆般的怒吼,一時之間,漢軍竟無一人近前,尤恐避之不及。
項王視敵軍中有一熟悉面孔。竟
17、是鄉(xiāng)人呂馬童!
項王一怔,左肩就中了一劍。項王定睛細看,沒錯,是呂馬童。
呂馬童,我待你不薄,你何至于此?
呂馬童不答,口里只是不停地喊著,殺項羽,封侯王!項王怒從中來,二目灼灼,望著呂馬童,大有恨不能撕之而后快之意。他虛做手勢招他近前,呂馬童不進反退,口里仍喊著:殺項羽,封侯王!
項王再不等待,一躍而起,劍在呂馬童面門前一晃,頓時血花四濺,呂馬童的半張臉就開了花,呂馬童頹然倒地。項王瞧著呻吟的呂馬童,把劍往頸上一放,對著天空大喊:亞父,我來了。
忽停,又喊,天亡我也!三聲過后,自刎而死。
呂馬童得項王一軀體,漢王封他為中水侯。
項王哪里知道,漢王用反間計,厚賂呂馬童,為防項王再
18、度起用亞父,呂馬童暗暗使人尾隨范增,在一僻靜之所,暗箭射亞父,謊報稱亞父死于惡疾。史云:疽發(fā)背而死。
(1)
畫橫線的兩處景物描寫,在內容上有何作用?請簡要說明。
(2)
請根據(jù)文本,探析敘寫項羽夢境的用意。
六、 語言文字運用。 (共2題;共10分)
24. (5分) 請根據(jù)以下提供的三個人物,按要求寫一段文字。
《荊軻刺秦王》里的荊軻《廉頗藺相如列傳》里的廉頗《項羽之死》中的項羽
①開頭必須用到“人性是有缺點的”這句話,且要用到上面提到的三個人物。
②對人物形象作出合理的分析概括,且使用因果或假設分析。
③使用排比的修辭手法。
④結構相對完整,語言簡明、連貫、得體
19、。
⑤不少于200字。
25. (5分) 下面是從課文《項羽之死》里節(jié)選的兩處描寫,請你任選一處,從表達效果的角度予以點評。要求:語言表達準確、簡明、連貫,不超過40字。
①是時,赤泉侯為騎將,追項王,項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shù)里。
②漢軍不知項王所在,乃分軍為三,復圍之。項王乃馳,復斬漢一都尉,殺數(shù)十百人,復聚其騎,亡其兩騎耳。
第 12 頁 共 12 頁
參考答案
一、 基礎攻堅。 (共10題;共2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二、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共10題;共12分)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三、 文言文閱讀 (共1題;共15分)
21-1、
21-2、
21-3、
四、 詩歌鑒賞。 (共1題;共10分)
22-1、
22-2、
五、 閱讀題 (共1題;共10分)
23-1、
23-2、
六、 語言文字運用。 (共2題;共10分)
24-1、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