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魯瓊專用2018秋高中歷史第一單元中國古代的思想與科技第2課戰(zhàn)國時期的百家爭鳴課件岳麓版必修3 .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京津魯瓊專用2018秋高中歷史第一單元中國古代的思想與科技第2課戰(zhàn)國時期的百家爭鳴課件岳麓版必修3 .ppt(3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第2課戰(zhàn)國時期的百家爭鳴,第一單元中國古代的思想與科技,學習目標,內容索引,,基礎認知 學習思考,,,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鞏固練習 隨堂反饋,,教材問題解答,基礎認知 學習思考,一、孟子、荀子與儒家,仁政,人性本善說,儒家,性惡論,禮法,,易混易錯孟子的“仁政”孔子的“仁” 孟子的“仁政”不是對孔子“仁”的簡單重復,而是對孔子“為政以德”思想的發(fā)展??鬃拥摹叭省笔且环N含義極廣的倫理道德觀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即“愛人”;孟子從孔子“仁”的思想出發(fā),把它發(fā)展成包括政治、思想、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施政綱領,即“仁政”??鬃拥摹叭省睂儆趥惱硭枷?,孟子的“仁政”學說屬于政治思想。,提示,學習思考,1.電
2、視劇傳奇皇帝朱元璋中有這樣一個鏡頭:朱元璋對孟子異常仇視,命人將孟子的塑像拆掉,撤出圣人廟,并親自將孟子一書刪減大半。你認為被刪減掉的部分最可能是什么思想?,提示“民貴君輕”說。,提示,2.“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亦覆舟”。荀子提出“舟水之喻”體現(xiàn)了他繼承發(fā)揚了儒家的什么思想?,提示其繼承發(fā)揚了儒家“民本”思想。,二、墨子與墨家 1.地位:墨子是戰(zhàn)國時期 人,墨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 2.主要學說 (1)主張“ ”,也稱“仁”,是沒有等級差別的愛;“非攻”,是反對不義的兼并戰(zhàn)爭,主張各國和平相處。 (2)提倡“ ”,強調生產勞動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反對統(tǒng)治者鋪張浪費,主張“節(jié)用”“
3、 ”。 3.地位:代表下層勞動群眾,特別是 的利益;其思想曾被其他學派廣泛吸收,戰(zhàn)國以后便不受人們重視了。,魯國,兼愛,尚力,節(jié)葬,手工業(yè)者,提示,學習思考,3.20世紀七八十年代中期的中學歷史教科書,在介紹諸子百家學派時,批判其中一家宣揚了階級社會中不可能出現(xiàn)的不分階級的情感。請推測其批判的對象及其學說,并說明理由。,提示墨子的“兼愛”。墨子的“兼愛”是無等級差別的愛。,三、莊子與道家 1.地位:繼承和發(fā)展了老子思想,是戰(zhàn)國時期 的主要代表。 2.主要學說 (1)哲學觀:提出“ ”的觀點,認為事物無本質區(qū)別。 (2)天命觀:天與人“不相勝”,人必須順應自然。 (3)個人修養(yǎng)
4、論:“ ”的人生態(tài)度,對事物變化采取旁觀、超然的態(tài)度。,道家,齊物,逍遙,,知識拓展正確認識莊子“人必須順應自然”的觀點 莊子“人必須順應自然”的觀點有一定道理,尤其是人不應當破壞自然,應該順應自然,反之,必將遭到自然的懲罰。但此觀點也有不足之處,人類在順應自然規(guī)律的同時,應該改造、利用自然。,提示,學習思考,4.試歸納在人生態(tài)度、處理人與自然關系方面先秦道家與儒家相對應的觀點。,提示(1)在人生態(tài)度上,儒家主張積極入世,強調社會責任;道家主張“逍遙”的人生態(tài)度,主張避世,強調“超脫”。 (2)在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上,莊子主張“順自然”;荀子主張“制天命”,人定勝天。,四、韓非與法家 1.地
5、位:法家的集大成者,其思想成為秦治國指導思想。 2.主張 (1)政治觀:主張 、 、 相結合,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國家。 (2)歷史觀:反對儒家“是古非今”的歷史觀,主張變法革新。 3.影響 (1)適應了建立統(tǒng)一的 政治體制的需要。 (2)西漢以后,與儒家思想互為表里,成為中國古代社會統(tǒng)治思想的理論基礎。,法,術,勢,中央集權,五、孫臏與兵家 孫臏,其思想主要受 的影響,并廣泛吸收法家和其他各家的思想,是戰(zhàn)國時期兵家的代表人物。 六、百家爭鳴的歷史影響 1.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 。 2.道家學說構成了2 000多年傳統(tǒng)思想的 。 3.
6、 中的變革精神,成為思想家和政治家改革圖治的理論武器。,孫子兵法,道德準則,哲學基礎,法家思想,提示,學習思考,5.教材P10稷下學宮圖反映了稷下學宮與百家爭鳴怎樣的關系?,提示稷下學宮的興盛是百家爭鳴的直接反映,又對百家爭鳴文化風氣起到了推動作用。,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主題一百家爭鳴局面,1.百家爭鳴局面出現(xiàn)的原因 史料某歷史學家寫道:“中國第一個黃金時代是從春秋末期到西漢王朝。在此期間,中國的社會發(fā)生了巨變,土地所有權從國君和貴族手中滑出,重新分配。新興的地主階級,向世襲的貴族階級挑戰(zhàn)一個人的權力,決定于他的思想和能力,不完全決定于他的祖先成分中國所有的古哲學思想和文化創(chuàng)造,在這個時代
7、紛紛出現(xiàn),使華夏人的思想學術進入空前輝煌時代。” 教你讀史 百家爭鳴出現(xiàn)時的社會巨變。指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漸確立;表明當時統(tǒng)治者在諸侯爭霸時代,稱雄天下需要治國理論。,答案,問題思考 結合史料和所學知識,說明這個“黃金時代”的社會巨變有哪些?,答案巨變:(1)土地私有制代替了井田制,社會經濟迅速發(fā)展。 (2)周王室衰微,諸侯進行爭霸兼并戰(zhàn)爭,分封制瓦解,歷史經歷著劃時代的變革。 (3)戰(zhàn)國時期士階層的活躍,促進了文化的覺醒。 (4)私學興起,學術逐漸下移。,2.諸子學說的共同議題 史料(諸子百家)即使是形而上學的哲學問題的提出與探討,也都是圍繞著治國平天下這一中心。這形成了這一時期學術發(fā)展的一個
8、鮮明特點,對后來中國文化的發(fā)展有著深遠影響。 雷海宗國史綱要 教你讀史 本史料的主旨是諸子百家探討的共同議題及其影響。 表明“治國平天下”成為諸子學說中共同的議題。 實際反映出百家爭鳴是中國學術文化、思想道德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奠定了中國文化的基礎。,答案,問題思考 史料表明諸子學說中共同的議題是什么?這反映了當時怎樣的時代背景?,答案議題:治國平天下;背景:統(tǒng)一趨勢的不斷加強。,主題二先秦儒家思想的發(fā)展,1.孟子的政治主張 史料孟子曾對梁惠王說:“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孟子
9、梁惠王上 教你讀史 史料為孟子對梁惠王的施政建議。 寬刑薄稅,讓農民安于農業(yè)生產,這是“施仁政”的主要具體表現(xiàn)。 施仁政于民的主要效果。,答案,問題思考 據史料和所學知識,歸納孟子的主要政治主張。,答案繼承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張“政在得民”,給農民一定土地,不奪農時,寬刑薄稅。,2.荀子的政治主張 史料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則法雖省,足以編矣;無君子,則法雖具,失先后之施,不能應事之變,足以亂矣。故有神稷而不能愛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親己愛己,不可得也。荀子君道 教你讀史 注意結合史料中省略號劃分層次,理解層意。概括歸納荀子對“法”與“君”的關系的主張;主要是對“社稷”
10、與“愛民”關系的表述。,答案,問題思考 據史料歸納荀子的政治主張,并指出其與孔子、孟子政治思想的異同。,答案主張:以德治民,以法治國。異:法是維護社會秩序的重要依據,禮法并用才能維護國家的統(tǒng)治,禮義教化和刑罰獎懲二者缺一不可。同:荀子繼承了孔子與孟子的“仁政”思想,把“禮”的內容作了新的發(fā)展,即在“禮”的基礎上又賦予了“法”的內容。,課堂小結,記知識綱要,1.春秋戰(zhàn)國時期社會大變革,導致“百家爭鳴”局面的形成,促進了我國思想文化的繁榮。 2.春秋時期,孔子提出“仁”的學說,創(chuàng)立儒家學派。戰(zhàn)國時期,孟子進一步提出“仁政”“民貴君輕”等主張,荀子主張禮法并施,發(fā)展了儒家思想。 3.儒家提倡“仁”“
11、禮”“德治”“仁政”;老莊之學崇尚自然,主張“無為”;法家主張獎勵耕戰(zhàn),推行嚴刑峻法;墨家提倡“兼愛”“非攻”“尚賢”。 4.百家爭鳴對后世文化學術的發(fā)展產生了極大影響,共同構造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精神。,背核心術語,鞏固練習 隨堂反饋,1.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世道衰微,孔子因此提出了“禮”的思想,孟子更為“禮”尋到了頗為深刻的人性依據。這個依據是 A.民貴君輕 B.人性本善 C.重義輕利 D.浩然之氣,答案,解析,1,2,3,4,,解析孟子在人性方面主張人性本善,這是孟子主張仁政的人性依據。A、C、D三項雖然是孟子的主張,但與題意不符。,2.“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
12、視其身”。這一主張屬于 A.儒家“仁愛”思想 B.墨家“兼愛”思想 C.儒家“禮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1,2,3,4,答案,解析,,解析材料意思是說,要視他國為自己的國家;視其他人的家為自己的家;對待他人像對待自己一樣。這反映的本質是要無等級差別地相親相愛,體現(xiàn)了墨家“兼愛”的思想主張。,3.戰(zhàn)國時期,法家思想成為各國的統(tǒng)治思想,是因為法家思想包含了 A.“兼愛”“非攻”的主張 B.“民貴君輕”的認識 C.君主集權的理念 D.人定勝天的思想,1,2,3,4,答案,解析,,解析A項是墨子的思想; B項是孟子的思想; D項是荀子的思想, C項是法家的思想。,4.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一個學術思想
13、十分活躍的時期。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思簭投Y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論語 材料二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孟子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于爭奪,合于犯分亂理,而歸于暴。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后出于辭讓,合于文理,而歸于治。荀子,1,2,3,4,(1)據材料一,指出孔子關于人際關系的兩個核心概念,分析兩者之間的關系。,1,2,3,4,答案,答案概念:“仁”和“禮”。關系:“仁”是內在精神,“
14、禮”是外在表現(xiàn);“仁”是追求的目標,“禮”是實現(xiàn)目標的途徑。,(2)據材料二,指出孟子、荀子對人性的不同看法。他們的思想又有何一致性?,答案不同:孟子主張“人性本善說”,荀子主張“性惡論”。 一致性:強調道德倫理的重要性。,教材問題解答,閱讀與思考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一個社會大變革的時期,社會經歷著深刻的變革。這場變革涉及經濟、政治、文化各方面。 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宗法制被破壞,諸侯爭霸、兼并土地的戰(zhàn)爭不斷;“士”階層在政治上崛起,在學術上異?;钴S;私學興起,文化下移。這些都為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xiàn)創(chuàng)造了條件。因此社會大變革影響著文化的覺醒,文化的覺醒又為社會大變革提供了理論基礎。,解析與探究 儒家
15、思想中包含著維護統(tǒng)治秩序,緩和社會矛盾,使社會安定,保證生產發(fā)展等有利于統(tǒng)治者利益的成分,孔子以后的儒家學者對儒學加以改造,使之適應了統(tǒng)治者的需要,對鞏固和延續(xù)封建統(tǒng)治,保持國家的統(tǒng)一和穩(wěn)定,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自我測評 1.儒家:主要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孟子提出“仁政”學說,要求統(tǒng)治者重民,提出人性本善說,提倡“養(yǎng)浩然之氣”。荀子主張“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主張“性惡論”,認為治國應以禮教為主,主張禮法并施。 墨家:代表人物是墨子。主張“兼愛”“非攻”“尚力”“節(jié)用”“節(jié)葬”。 道家:主要代表人物是莊子。他提出了“齊物”的觀點,認為事物在本質上都是相同的。在人生觀上莊子提出“逍遙
16、”的人生態(tài)度,認為天與人“不相勝”。,法家:主要代表人物是韓非。主張法、術、勢相結合,建立一個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國家;社會不斷發(fā)展變化,歷史永遠不會倒退,主張變法革新。 兵家:主要代表人物是孫臏。孫臏強調要懂得戰(zhàn)爭的規(guī)律,注意利用和創(chuàng)造有利于己的形勢,重視人的作用。他的軍事思想被編為孫臏兵法一書。 2.戰(zhàn)國時期的百家爭鳴,是中國學術文化、思想道德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奠定了中國文化的基礎,對中國古代文化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先秦時期的諸子百家,在經濟、政治、法律、哲學、軍事、外交、文學藝術和自然科學等眾多領域內所形成的思想理論,對后世文化學術的發(fā)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它們共同構造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