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廈門市華興實驗學校2015高中語文 第十七周 蘭亭序集作業(yè)二 新人教版必修1》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福建省廈門市華興實驗學校2015高中語文 第十七周 蘭亭序集作業(yè)二 新人教版必修1(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福建省廈門市華興實驗學校2015高中語文 第十七周 蘭亭序集作業(yè)二 新人教版必修1
《蘭亭序集》作業(yè)二
一.基礎(chǔ)檢測(25分)
1.下列加點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①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它的旁邊,指水邊)
②所以游目騁懷(用來)
B.①雖無絲竹管弦之盛(借指音樂)
②曾不知老之將至(乃,竟)
C.①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交往)
②或取諸懷抱(從……中取得)
D.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導致)
②未嘗不臨文嗟悼(面對)
2.下列句子中“一”作數(shù)詞用的一項是( )
A.①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②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
2、
B.①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②悟言一室之內(nèi)
C.①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②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
D.①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②一夫作難而七廟隳
3.下面“其”字的用法,與其他句不同的一項是( )
A.吾其還也
B.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C.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
D.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已,快然自足
4.指出下面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
A.每覽昔人興感之由 B.未嘗不臨文嗟悼
C.齊彭殤為妄作
3、 D.后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
5.下面文學常識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
A.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既是散文佳作,又是名帖,流傳久遠。
B.序是古代文體的一種,大多用以題贈,或作著作的前言,《蘭亭集序》是朋友之間互相唱和的贈言。
C.魏晉時期在中國抒發(fā)藝術(shù)的發(fā)展史上具有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王羲之書寫的《樂毅論》《黃庭堅》等楷書作品被稱為“書之圣”,行草《蘭亭集序》被后世書法家譽為“行書第一”。
D.書法藝術(shù)是我國特有的藝術(shù),在我國書法史上,涌現(xiàn)出許許多多的書法大家,有并稱“二王”的王羲之、王信之,有“顏筋柳骨”之稱的顏真卿、柳公權(quán)等。
二.閱讀欣賞(45分)
(
4、一)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6-9題(25分)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nèi);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取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古人
5、云:“死生亦大矣?!必M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
6.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確與否,請作出判斷(10分)
①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聘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抬頭觀覽浩渺的宇宙,低頭審視繁多的物類,借憑它們縱目瀏覽,舒展胸懷,足以盡情地享受著看和聽的樂趣,確實很愉快啊。( )
②夫人之本與,俯仰一世?;蛉≈T懷抱,晤言一室之內(nèi);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人和人相處在世
6、上,低頭舉首間便度過一生。有的人傾吐胸中抱負,與友人室內(nèi)暢談;有的人借助外物寄托情感,無拘無束地生活。( )
③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才知道一生一死都是虛假的,把長壽和短命等同起來的說法是妄造的。( )
④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等到他們對所追求的事情已經(jīng)感到厭倦,感情隨著事物的變化而轉(zhuǎn)移,感慨就隨之而產(chǎn)生了。( )
⑤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所以我一一記下這次聚會諸君的名字,抄錄下他們所作的詩賦。即使時代不同,世事有別,但是人們因死生而產(chǎn)生感慨,這種情致則是一樣的。
7.第二段段末說“豈不痛哉”,作者為什么感到
7、“痛”?請用原文中的話分條回答。(5分)
8.用課文原句概括第2段所議論的問題,然后說說這番議論跟前一段敘事是怎樣聯(lián)系的。(5分)
9.最后一段從“臨文嗟悼”說到“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5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10-13題(20分)
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導之從子也。羲之幼訥于言,人未之奇。及長,辯贍,以骨鯁稱。尤善隸書,為古今之冠,論者稱其筆勢,以為飄若浮云,矯若驚龍,深為從伯敦、導所器重。時陳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與王承、王悅為王氏三少。時太尉郗鑒使門生求女婿于導,導令就東廂遍觀子弟。門生歸,謂鑒曰:“王氏諸少并佳,
8、然聞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東床坦腹食,獨若不聞?!辫b曰:“正此佳婿邪!”記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養(yǎng)性,不樂在京師,初渡浙江,便有終焉之志。會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謝安未仕時亦居焉。孫綽、李充等皆以文義冠世,并筑室東土與羲之同好。嘗與同志宴集于會稽山陰之蘭亭,羲之自為序以申其志。
?性愛鵝,會稽有孤居姥養(yǎng)一鵝,善鳴,求市未能得,遂攜新友命駕就觀。姥聞羲之將至,烹以待之,羲之嘆惜彌日。又山陰有一道士,養(yǎng)好鵝,之往觀焉,意甚悅,固求市之。道士云:“為寫《道德經(jīng)》,當舉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甚以為樂。嘗至門生家,見篚幾滑凈,因書之,真草相半。后為其父誤刮去之
9、,門生驚懊者累日。羲之書為世所重,皆此類也。每自稱:“我書比種繇,當抗行;比張芝草,猶當雁行也?!痹c人書云:“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時驃騎將軍王述少有名譽,與羲之齊名,而羲之甚輕之,由是情好不協(xié)。述先為會稽,以母喪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詣。述每聞角聲,謂羲之當侯己,輒灑掃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顧,述深以為恨。
(《晉書·王羲之傳》)
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5分)( )??
?????? A.及長,辯贍??????????????????????????????????????? 贍:豐富
????
10、?? B.裕亦目羲之與王承、王悅為王氏三少 目:看待
?????? C.然聞信至,咸自矜持????????????????????????? 信:信使
?????? D.孫綽、李充等皆以文義冠世?????????????? 冠:位居第一
1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5分)( )
A、?謝安未仕時亦居焉 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
B、意甚悅,固求市之 不敢與較,少年固強之
C、為寫《道德經(jīng)》,當舉群相送耳。
低頭共耳語:“不久當還歸,誓天不相負?!?
D、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 吾嘗終日而思矣
12.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
11、組,全都表明王羲之“率性而為”性格的一組是(5分)?(??? )
①飄若浮云,矯若驚龍?? ????????????????????????? ②唯一人在東床坦腹食,獨若不聞
③羲之雅好服食養(yǎng)性,不樂在京師????????? ④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甚以為樂
?????? ⑤羲之甚輕之,由是情好不協(xié)????????????????? ⑥止一吊,遂不重詣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13.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5分)?( )
A.王羲之是司徒王導的堂侄子,年幼時并沒有顯出什么特異之處,成人后擅長隸書, 被稱為古往今
12、來的佼佼者。后來被太尉郗鑒相中,成為郗家的乘龍快婿。
B.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與謝安等文人雅士聚集在會稽郡山陰縣的蘭亭,寫下著名的《蘭亭序》以抒發(fā)自己的感受。
C.王羲之書法精湛,不但擅長楷書和草書,而且主張學習書法應(yīng)該全身心地投入,只不過為人狂放傲岸,言談之間常常把自己與鐘繇、張芝相提并論。
D.驃騎將軍王述在會稽任職時,恰逢母喪,王羲之因為與之感情上有隔閡,只去吊唁了一次,就沒有再去,王述對此深為怨恨。
三、寫作訓練(30分)
14.仿照課文二、三段的寫法寫一段文字,先寫景,然后由此生發(fā)某種感慨,300字即可。
《蘭亭序集》作業(yè)二
13、
附答案:
1、D.思想情趣。
2、A 。B、C兩項中①的“一”是相同、同等的意思,D項中的①“一”是副詞,相當于“很”。
3、A.語氣副詞,表婉商,其它三項作代詞。
4、D.“由”通“猶”。
5、B.《蘭亭集序》是詩集的序言,不是贈序。
6.①②④正確; ③錯,“一生死”是“把生死等同”的意思;⑤錯,“雖”,譯為“雖然”較適宜。
7.(1)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2)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3)修短隨化,終期于盡。
8.第一問:“死生亦大矣”。第二問:前一段敘事說的是“人之相與”之“樂”,本段即由此生發(fā)議論,從“欣于所遇”說到“情隨事遷,感慨系之”,再到“修短隨化,終期于盡”,最后歸結(jié)為“死生亦大矣”。
9.作者認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二者不得等量齊觀,暗含有生之年應(yīng)當做些實事,不宜空談玄理之意。
10、B.“目”應(yīng)為“認為、品評”。
11、D.A組中的“焉”均為兼詞“于之”;B組中的“固”均為副詞“一定”;C組中的“相”均為副詞,偏指第二人稱;D組中的“而”均為連詞,前者表承接,后者表修飾。
12、C.①是王羲之的書法特點,③是王羲之的淡泊的性情,⑤是王羲之傲岸的性格。
13、D.“王述在會稽任職進,恰適母喪”應(yīng)為“王述先前曾在會稽任職,因母親去世,回會稽治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