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歷史 專題八明治維新測試 人民版選修1.doc
《2019年高中歷史 專題八明治維新測試 人民版選修1.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年高中歷史 專題八明治維新測試 人民版選修1.doc(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年高中歷史 專題八明治維新測試 人民版選修1 一、選擇題(共20小題,每小題2.5分,共計50分) 1.幕府末期,日本的自然經濟開始瓦解的原因是( ) A.日本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逐漸形成并得到發(fā)展 B.日本高利貸資本發(fā)達 C.各地大名勢力的衰落 D.幕府的統(tǒng)治腐敗 解析 日本自然經濟瓦解的原因是生產力的提高,并出現(xiàn)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故選A。 答案 A 2.19世紀中期,日本出現(xiàn)“大阪富豪一怒,天下諸侯驚懼”的局面,這說明了( ) A.商人的政治勢力很大 B.商人控制著大名 C.商人的經濟實力很大 D.商人和幕府將軍的地位相同 解析 日本的大商人通過向大名、將軍等封建統(tǒng)治者貸款,從而插手藩政,故有此說。 答案 C 3.19世紀上半葉的日本人曾經這樣記述日本社會中封建統(tǒng)治階級與商人的關系:“今世的諸侯,不論大小……都是對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們借錢,并仰賴江戶、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維持生計?!毕铝袑@段話的理解正確的是( ) A.日本的封建統(tǒng)治者十分重視商業(yè)的發(fā)展 B.日本商人的政治地位高于諸侯 C.隨著日本經濟的發(fā)展,富商地位、實力有所上升 D.商人成為日本封建幕府的階級基礎 解析 本題旨在考查學生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材料反映了19世紀上半葉日本商人地位的提高,但商人仍屬被統(tǒng)治階級。 答案 C 4.“19世紀五六十年代,日本的黃金和白銀的比價是15,而國際市場上卻是115或16,也就是日本的白銀價格比國際市場上要貴三倍多?!痹斐蛇@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日本對外貿易繁榮 B.日本黃金大量外流 C.國際金屬貨幣增值 D.外匯市場出現(xiàn)金融波動 解析 西方殖民者利用控制國際市場的能力向日本傾銷工業(yè)品,并進行走私,造成日本的黃金大量外流,形成“金貴銀賤”,與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的“銀貴錢賤”原因相同。 答案 B 5.19世紀60年代,倒幕派不僅實現(xiàn)了強藩聯(lián)合,得到了廣大人民的支持,而且獲得了明治天皇的討幕密旨,使討幕運動名正言順,這是因為( ) A.幕府統(tǒng)治腐敗無能 B.幕府簽定賣國條約,日本面臨民族危機 C.幕府控制政權,架空天皇 D.幕府殺害吉田松陰等愛國志士 解析 在正常國家,權力應由最高統(tǒng)治者天皇(皇帝)來執(zhí)掌,幕府將軍只是天皇的大臣,可是在日本明治維新前,幕府將軍上欺天皇,下壓百官公卿,屬于名不正言不順。明治天皇發(fā)布密旨的意義就是要從將軍手中取回權力,故選C。 答案 C 6.下圖反映的是日本開國后的貿易繁榮景象,它說明的實質是( ) A.日本的經濟實力有所增強 B.日本卷入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 C.日本的商品經濟較為發(fā)達 D.日本新興地主階級成為主導 解析 要抓住核心“日本開國后”,由此可知日本貿易的繁榮是畸形的,被西方殖民者操縱,日本經濟卷入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 答案 B 7.日本開國后,“開國”派與“攘夷”派矛盾激化,中下級武士以“尊王攘夷”為口號反對現(xiàn)存秩序,從根本上說是因為( ) A.樹立天皇的權威 B.日本新的生產關系尚不成熟 C.列強入侵加劇了民族危機 D.幕府統(tǒng)治者對外妥協(xié)退讓 解析 由于幕府實行對外妥協(xié)退讓的政策,以中下級武士為首的愛國志士提出“尊王攘夷”口號,目的是推翻幕府,挽救民族危亡。 答案 D 8.表明廣興會議上下一心,改革封建舊制度,發(fā)展資本主義經濟,并向西方學習的是( ) A.《解負令》 B.《農民改革法令》 C.《五條誓文》 D.《政體書》 解析 A是梭倫改革時頒布的法令,應排除;B是俄國1861年改革時頒布的法令,應排除;C是天皇政府頒布的法令條文,符合題意,故選C;D要求整頓充實政府的組織機構,應排除。 答案 C 9.在1876年世博會上,日本館大于中國館,且展品較為豐富,但日本仍從世博會上定購了大量機器產品,其直接目的是( ) A.滿足本國封建統(tǒng)治者的生活需要 B.適應明治維新后工業(yè)革命的需要 C.促進日本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階段過渡 D.發(fā)展軍事工業(yè),加快對外擴張步伐 解析 當時日本正開展工業(yè)革命,為了更好地吸收歐美兩次工業(yè)革命的成果,日本從世博會上定購了大量機器產品,回國去研究消化吸收,以促進日本工業(yè)革命的快速發(fā)展。故選B。 答案 B 10.在近年來中國所拍攝的大量影視作品中,經常有中國老百姓稱日軍為“鬼子”而漢奸立即糾正為應叫“皇軍”的鏡頭,“皇軍”之名最早出現(xiàn)于19世紀70年代。下列關于“皇軍”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皇軍”是由幕府組建的 B.“皇軍”崇尚黃色 C.“皇軍”是天皇的衛(wèi)戍部隊 D.“皇軍”必須絕對效忠天皇 解析 “皇軍”是明治政府頒布天皇詔書后仿照歐洲模式建立的常備軍,實行的是征兵制,這支軍隊被灌輸了武士道精神和忠君愛國思想,把效忠天皇作為軍人的天職,故選D。 答案 D 11.1873年,川路利良赴歐洲考察回國后,提出了什么樣的改革方案,促進了日本的近代化( ) A.實行義務兵役制 B.文明開化 C.廢藩置縣 D.以警治國 解析 為了維持國內治安,1873年,川路利良赴歐洲考察后,提出了“以警治國”的改革方案,建立了國家警察制度。 答案 D 12.如圖是1865—1905年日本女子基礎教育的普及率圖。日本是個重男輕女的國家,1865年前,日本女子受教育率不足5%,之后某一時期突然上升,到1905年高達95%以上。日本女子受教育率突然上升的原因可能是( ) A.幕府放松了對女子的教育限制 B.日本文部省頒布了教育改革法令 C.日本天皇下達了《教育敕語》 D.日本政府確立了殖產興業(yè)的方針 解析 1872年日本明治政府文部省頒布了教育改革法令——《學制》,明確宣布普及初等國民教育方針,女子受教育率明顯提高,故選B;幕府的統(tǒng)治于1868年結束,排除A;天皇下達的《教育敕語》宣揚的是“大和魂”“武士道”精神,與女子接受教育無關,排除C;殖產興業(yè)是日本經濟方面的政策,與教育無關,排除D。 答案 B 13.日本完全廢除西方列強強加的不平等條約,獲得國家主權的獨立是在( ) A.19世紀70年代 B.19世紀80年代 C.19世紀90年代 D.20世紀初期 解析 1909年日本內閣就修改不平等條約召開會議,并在1910年7月著手廢除不平等條約,簽訂新的主權對等的互惠條約,實現(xiàn)了關稅自主和法權上的平等。 答案 D 14.“三千年來獨立不羈之大日本,一旦受人羈縛,有血性者豈能忍視之乎?”根據(jù)材料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此時日本正面臨淪為殖民地的危機 B.為此有志之士提出向西方學習,以維護民族獨立 C.他們寄希望于幕府進行改革 D.幕府統(tǒng)治者支持他們的運動 解析 日本受到外來侵略,面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危機,而幕府卻制造了“安政大獄”,鎮(zhèn)壓改革派。故選D。 答案 D 15.“興辦生產事業(yè)亦屬急務,但人民還沒有這種意愿,所以暫時創(chuàng)辦官立事業(yè),以示實例,以誘導人民?!辈牧戏从沉嗣髦握菩兄钞a興業(yè)的哪一重要措施( ) A.創(chuàng)辦國營模范工廠 B.扶植私人企業(yè) C.大力培養(yǎng)本國人才 D.引進和掌握外國先進技術 解析 從題干中的“創(chuàng)辦官立事業(yè),以示實例,以誘導人民”可知這是明治政府創(chuàng)辦國營模范工廠。故選A。 答案 A 16.在1878年的日本,兒童玩拍球游戲時,用10種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稱來代替數(shù)字,它們分別是汽燈、蒸汽機、馬車、照相機、電報、避雷針、報紙、學校、信箱和輪船。這主要反映了日本( ) A.殖產興業(yè)的經濟政策 B.富國強兵的奮斗目標 C.全盤西化的生活方式 D.文明開化的文化政策 解析 題中涉及的10種新事物的出現(xiàn)是在日本明治維新過程中向西方學習的結果,兒童將其用于玩游戲中,其反映的實質是用西方資本主義文化對日本封建文化的改造,但并不意味著“全盤西化”。A項主要是指引進西方先進技術,發(fā)展近代資本主義工商業(yè)。 答案 D 17.政府頒布法令,定西式禮服為官員禮服,提倡人們穿西裝。西餐館紛紛開業(yè),以前人們不食用的豬肉、牛肉被端上餐桌。歐式磚瓦建筑不斷興建。人力車與火車一起,取代了騎馬和乘轎子,成為人們新的交通工具。材料反映了( ) ①明治政府在西方的影響下采取了一系列向西方學習的措施?、跓o論從政治到日常生活習慣都有了很大的變化 ③是日本社會進步的表現(xiàn)?、苋毡就菩星致詳U張政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 題干材料涉及的內容都是風俗習慣方面的,沒有涉及日本的對外侵略政策,故排除所有含④的選項。 答案 C 18.19世紀70年代有個日本人出訪德國,德國朋友對他說,“日本即將滅亡?!痹撊毡救藢λ牡聡讶苏f:“我們的歷史自今日始!”這句話的意思是這一時期的日本( ) A.正開始建設現(xiàn)代國家 B.剛準備抵制西方文化 C.才決定學習儒家經典 D.已成為世界重要強國 解析 日本學習西方的制度,進行了明治維新,故B錯;日本大化改新時期學習的是儒家經典,故C錯;19世紀70年代,日本剛開始明治維新,不可能當時就成為世界重要強國,故D錯。故選A。 答案 A 19.俄國農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維新的共同之處是( ) A.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 B.改變天皇有職無權的政治體制 C.優(yōu)先進行經濟改革 D.開始發(fā)展資本主義 解析 B不符合俄國,C兩者都不符合,D的敘述不符合史實,故排除B、C、D;所有改革都是自上而下進行的,故選A。 答案 A 20.1890年日本天皇下達《教育敕語》的目的是( ) A.推行軍國主義 B.宣揚武士道精神 C.樹立皇權主義和法西斯主義 D.培養(yǎng)教育人才 解析 日本政府為了加強天皇的權威,要求人民無條件地服從天皇的命令,樹立以天皇神權為中心的皇權主義和法西斯主義。故選C。 答案 C 二、非選擇題(共計3小題,第21、22小題各17分,第23小題16分,共計50分) 21.日本明治維新拉開了中日差距。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明治維新時……依據(jù)英國模式建設鐵路、電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紡織工業(yè)等;參照法國模式變革法制,改革軍事(后來采用普魯士模式),海軍當然還是學習英國;大學則歸功于美國。1898年頒布的《大日本帝國憲法》以《德意志帝國憲法》為藍本,確立了同歐美各國民主政體大相徑庭的天皇制度,走上了近代化之路。 材料二 日本新領導人(注:指明治維新的領導者)不贊成這種不加區(qū)別地奉承所有西方東西的做法,他們并不對西方文明本身感興趣,而僅僅對其中增強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組成成分感興趣。……他們現(xiàn)在提出了一個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個強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國家?!v究實際的日本領導人得出了這一明確結論:每個民族必須為自己去掠奪,軟弱和膽小將一無所獲。 ——[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拿過去若干個五十年和這個五十年來比,這五十年誠然是進化了;拿我們這五十年和別人家的五十年來比,我們可是慚愧無比,試看這五十年的日本如何?這五十年的德國如何?俄國如何?美國如何?他們政治上雖然成敗不同……真都算得上一日千里!就是英法等老國,又哪一個不是往前飛跑?” ——1923年梁啟超:《五十年中國進化概論》 請回答: (1)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日本向西方學習的特點。 (2)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日本新領導人”感興趣的那些“增強民族力量”的西方文明是什么?指出“非凡的改革方案”的局限性,并舉例說明日本民族是怎樣“為自己去掠奪”的? (3)材料三中梁啟超發(fā)出“慚愧無比”的感嘆,與同一時期的日本相比較,請分析造成中日差距的主要原因。 (4)針對上述改革的成敗,你認為改革的成功需要哪些因素? 答案 (1)特點:有選擇的向西方各國學習。 (2)增強民族力量的西方文明:殖產興業(yè),發(fā)展資本主義經濟;文明開化,提倡資本主義文明;建立新軍隊,仿照歐美國家建立常備軍。局限性:保留專制主義和軍國主義傳統(tǒng)。舉例:發(fā)動甲午中日戰(zhàn)爭(或20世紀30年代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 (3)日本明治維新后,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擺脫了民族危機,同時,對外侵略擴張,增強了實力。中國沒有改變封建制度,同時,不斷遭受外國侵略,民族危機深重。 (4)因素:順應時代潮流,改革需有堅強的領導核心;領導者的遠見卓識;先進的思想指導。 22.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靈緊閉”但“眼觀八方”的特征。他們在數(shù)百年不被外族征服的優(yōu)越中,在精神層面上向來蔑視一切外來文化。但出門便是深深的海洋而且資源貧乏的現(xiàn)實,又使他們充滿生存危機感,所以在技能層面非常注重乃至模仿先進的東西。在國弱時,他們謙卑地對外點頭哈腰,默默拿來先進才智,然后悄悄的在作坊里加班加點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確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別國,便會出奇不意地創(chuàng)造神話。 ——《作坊里的日本》 材料二 對被侵略地區(qū)而言,……它原有的文明難以抵御歐洲國家的入侵,要繼續(xù)生存,就必須進行變革?!谶@些國家,由于“傳統(tǒng)”和“變革”之間力量對比配置不同,各自的社會、文化態(tài)度不同,因此現(xiàn)代化的道路不同,發(fā)展的速度也不同。 ——錢乘旦《再論世界近現(xiàn)代史的主線是現(xiàn)代化》 請回答: (1)結合日本19世紀下半期改革的相關史實,說說日本人是如何“‘心靈緊閉’但‘眼觀八方’”的,他們創(chuàng)造了怎樣的“神話”? (2)依據(jù)材料二指出19世紀下半期中、日兩國改革的共同原因,及其改革結果不同的原因。 答案 (1)心靈緊閉:保留天皇制度或武士道精神,專制和軍國主義色彩濃厚。眼觀八方:學習西方,殖產興業(yè);文明開化,提倡資本主義文明;制定《大日本帝國憲法》,規(guī)定日本的政體形式是君主立憲制。 神話:日本走上了資本主義發(fā)展的道路,成為亞洲強國。 (2)共同原因:西方工業(yè)文明的沖擊和示范;民族危機嚴重。 結果不同的原因:領導力量實力對比不同;民眾對改革支持的態(tài)度不同;文化傳統(tǒng)對變革的態(tài)度不同。 23.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寺子屋是日本從幕府時期一直發(fā)展到明治時期的著名民間教育機構。它往往存在于鄉(xiāng)間,以庶民子弟為主要教育對象。它的課程設置大體是:首先必須學的是平假名、片假名,還有漢文、《三字經》、《實語經》、《童子經》等,書法、算盤和地理也是必修課程。其他如書信模板、商業(yè)用語模板、農業(yè)用語模板、木匠用語模板等,也都是全國性的共通教科書。 ——依田熹家《日本通史》 材料二 明治政府于1872年頒布第一部教育改革法令《學制》。在此基礎上,寺子屋教育被勒令停辦,各地興辦新式小學。這些學校的課程設置一般包括:讀物、算術、書法、寫字、熟讀、作文、理科、地理、歷史、修身、體操。有些好一些的小學還要增設幾何和一兩門外語課。據(jù)統(tǒng)計,在每周的學時總數(shù)中,屬語言類的科目占40%,數(shù)理、地理、歷史合占53%,其他的修身等科目占7%。 ——伊文成、馬家駿《明治維新史》 材料三 朕念我皇祖皇宗,肇國宏遠,樹德深厚,我臣民克忠克孝,億兆一心,世濟其美,此乃我日本之精華,而教育之淵源亦實存于此……一旦危急,則義勇奉公,以扶翼天壤無窮之皇運。如是,則不獨為朕之忠良臣民,又足以顯彰爾先祖之遺風矣。斯道也,實為我皇祖皇宗之遺訓,而子孫臣民之所當遵守。通諸古今而不謬,施諸中外而不悖。貶庶幾與爾臣民俱拳拳服膺咸一其德。 ——1890年明治政府《教育敕語》 請回答: (1)根據(jù)材料一,概括日本明治維新前期“寺子屋教育”的特點。與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新式小學有何不同? (2)根據(jù)材料三,指出《教育敕語》的核心思想。結合所學,說明其產生的主要背景。有學者認為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是其改革成功的關鍵所在,也有學者則認為正是其教育改革將明治維新引向歧途,結合材料及所學,選取其中一種觀點說明理由。 答案 (1)特點:民間辦學,注重教育的通俗適用,偏重儒家傳統(tǒng)文化。不同:政府主導,重視近代科學技術,重視外語教育。 (2)核心:忠君思想。背景:1889年《大日本帝國憲法》頒布,鞏固了日本近代天皇制度。贊成第一種觀點的理由是:提高了日本國民的文化素質,培養(yǎng)了大量人才。贊成第二種觀點的理由是:宣揚了忠君愛國和武士道思想,使日本走上了侵略擴張的道路,最終因發(fā)動二戰(zhàn)給日本人民和東亞地區(qū)人民帶來災難。-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年高中歷史 專題八明治維新測試 人民版選修1 2019 年高 歷史 專題 明治維新 測試 人民 選修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jqnhouse.com/p-1981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