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新設(shè)計】(江蘇專用)2014屆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備考訓練26散文閱讀(二)限時規(guī)范訓練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創(chuàng)新設(shè)計】(江蘇專用)2014屆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備考訓練26散文閱讀(二)限時規(guī)范訓練新人教版(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訓練 26 散文閱讀 ( 二)
( 時間: 45 分鐘 分值: 40 分 )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題。 (20 分 )
你家在哪里
賈麗君
“你家在哪里?”
某一個從熱熱鬧鬧的夢中醒來的清晨,我看著身邊的親人,看著周圍熟悉的一切,突
然就忍不住自己問自己:“我此時所身處的地方,是我自己的家嗎?”
問完這個問題的時候,忽然自己就先樂了。
我想如果此刻喚醒尚在睡夢中的愛人,告訴他剛才的想法和疑問,他肯定會嘟囔一句:
“神經(jīng)病又犯了,睡覺吧。 ”然后轉(zhuǎn)過身,繼續(xù)他未完的夢。
而這個從夢中醒來的清晨,這個忽
2、然而來的問題,就那么固執(zhí)地懸在那里,揮之不去。
那個出生的地方或者說居住的地方就是我們的家嗎?那為什么還有人天天呆在家里卻
悶悶不樂, 郁郁寡歡呢?為什么還有人不停地吟唱 “人人都說沒有愛, 心中沒有家”呢?為
什么有的人要拋妻舍子、削發(fā)出家呢?那暮鼓晨鐘的青燈古廟,就是僧人真正的家嗎?
不久前看過一篇文章,一個拿到某國綠卡的華人女作家寫的。她不遠萬里風塵仆仆回
到國內(nèi)看望父母, 而已經(jīng)在都市居住多年的父親想去看看故鄉(xiāng)。 可等他們千里迢迢趕回故鄉(xiāng)
時,卻發(fā)現(xiàn)父親小時候居住的三間老房子, 已經(jīng)被流浪到此無家可歸的一家三口占據(jù)。 作家
和父親只能站在曾經(jīng)的
3、自家門口, 進不去屋子。 父女二人很感傷地回到城市的家中時, 身為
人母的作者卻因為惦記遠在國外的女兒,又要匆匆返回大洋彼岸的那個家了。
頗有意味的是,文章的題目是《回家》 。
讀這篇文章的時候是一個寂靜的寒冬的夜晚。女兒在她的房間做作業(yè),愛人在辦公室
加班。我一個人,安安靜靜地呆在書房,從這篇《回家》中讀出了濃濃的傷感,也把自己搞
到了一種濃濃的化解不開的傷感之中。
什么是家?哪里是家?為何離家?如何離家?何處安家?
我想,會有不少人在深夜寂靜處,獨自沉思的時候問一問自己這個看似簡單、也許是
“犯傻”的問題吧?
這樣一個從熱熱鬧鬧的夢中醒
4、來的安靜的清晨,我坐在自己的家中,并不安靜地思考
著關(guān)于家的話題。我想,當人在某一個清晨或者黃昏,安然獨坐、心神歸一、超然物外的時
候,不就是一種到家的感覺嗎?家, 在明確的地理位置所示意義之外, 更多的,該是一種心
魂所處神思所歸吧?不是有句話說, 心順處,便是天堂嗎?如果說家是漂泊所向, 孤單所依,
那么天堂就更是眾望所歸了。 而天堂,不在身后, 也不在他鄉(xiāng), 只在心中。 僅僅就這點上說,
一個完整的家的概念,就應(yīng)是身心所歸、心靈所依之處吧?
對于遠游的孩子,慈母的懷抱就是心中的故鄉(xiāng);對于相愛的對方,彼此的相知相守就
1
5、
是靈魂的喜悅; 于 心求道的人 ,青燈古卷就是心之向往; 于 信上帝的信徒, 教堂
的 聲就是心靈的安 。 家從 個意 上來 , 其 本不是一個具體的地方所在, 只是某
某刻在某地有了安心的感 ,就算是到家了。我 可以做 做的,只是使 種“心安” 、
種“身心合一” 、 種“神魂 一”的感 盡可能的常在,那么不 一個人身居何地,都
不算是離家很 ,或者干脆 就是身在家中了。
先生在九十多 高 出版的新 《我 仨》中,把自己的家比做一個 的寓所,
她 我 其一生只不 是在路上,是個永 的行路之人,所 的“家” ,只是旅途中的一
個
6、站,并不是心靈的最 宿。
如果 心就是家,那么我 是不是可以 ,真正的家,本來不在哪個具體的地方,我
找的家,只在 家者和出家者的心里。當我 身心合一, 神魂合一,當我 安心地活在
當下的喜悅之中 ,不 何 何地,都可以 是到家了,或者 是在家中了。
此 此刻,當我 和自己面 面,并從中感到喜悅的 候,我知道,自己到家了,自
己在家中。
( 自《散文 刊》 2008 年第 7 期 )
1.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理解文中畫 句的含意。 (4 分 )
(1) 忽然自己就先 了。 (2 分 )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也把自己搞到了一種 的化解不開的 感之中。 (2 分 )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知道自己 了一個犯傻的 ,也知道家人會因此而嘲笑自己。
(2) 自己思考著何 是家的 ,當 到女作家匆匆“回家”而 得心靈安 ,不禁心有戚戚而感 。
2.第六段 使用疑 句 ( 那個出生的地方或者 居住??? ) , 寫有什么作用? (6 分 )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形成排比,突出 了作者思索的深入;② 下文寫作者 “家”的 作好
了 ;③激 者的 趣,引 者一起思考關(guān)于“家”的 。
3.本文作者 “家在哪里” 一 的探究,具體體 在哪些方面? 分條 述。 (6 分)
答 : _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清晨從夢中醒來之后的詢問與思索;②與華人女作家的作品《回家》所表達的
情感的共鳴;③對天堂的闡釋 ( 或?qū)Α吧硇暮弦弧薄吧窕隁w一”的闡釋 ) ;④作家
11、楊絳的
新書《我們仨》與“我”的觀點的契合;⑤與自己面對面的喜悅。 ( 答出任意三點即可 )
4.散文講究“神聚”,本文是如何做到的?請作簡單探究。 (4 分 )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全文
12、緊緊圍繞“我”對“家”的思索這條線索; 篇首講在某個清晨思考“家”的
問題,行文中間 ( 第 12 段) 重提這樣的清晨“思考著關(guān)于家的話題”,最后強調(diào)“此時
此刻”因明白而“喜悅”,文章前后呼應(yīng),首尾圓合,使得全文主題凝練而集中。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5~8 題。 (20 分 )
莫斯科郊外的蠟燭
包利民
那是一個極黑極冷的夜晚,槍炮的轟鳴聲漸漸地平靜下來。上士克利特丟掉手中的槍,
右手緊按住疼得鉆心的左臂,望著黑暗中矗立著的莫斯科城發(fā)呆。
這是 1941 年的冬天,德軍在蘇聯(lián)本土的戰(zhàn)爭進入艱難階段。克利特和同伴們多次在莫
斯科城外
13、被擊潰,掙扎在死亡邊緣。
周圍是無邊的黑暗與寂靜,克利特收回目光,發(fā)現(xiàn)那些被炮火點燃的荒草和樹木,不
知何時已經(jīng)熄滅。身邊沒有生命氣息,處處都是同伴冰冷的尸體。
他討厭這場戰(zhàn)爭,當初也是被迫當兵,此刻他萬念俱灰,踉踉蹌蹌地向前走,毫無目
的。不知走了多久,全身都已凍透,淌出的血也凝成了冰。就在他準備給自己一槍時,遠處
有一簇微微的火光一閃!他揉了揉眼睛,確實是有點火光!
他精神一振,奮力向那邊走去。
原來是一片墓園,有座墳前,一支蠟燭正在靜靜地燃燒著。他快步上前,撲倒在蠟燭
旁,燭光猛地搖曳了一下。他抬起臉來,那燭光映得心里暖暖的,令他想要落淚。
14、這無邊的
黑暗吞噬不了一支蠟燭的微光, 極度的冰冷凍結(jié)不住一支蠟燭的火焰。 他的心猛烈地燃燒起
來,重新充滿希望與力量。他在燭光中仔細辨認著墓碑上的一行字:尼科拉夫之墓, 然后
起身,大步向遠處更深的黑暗走去。
20 年之后,克利特已成為西德一家大公司的總裁,他常?;叵肫鹉腔奶频膽?zhàn)爭生涯,
想起自己九死一生地逃回國內(nèi), 想起莫斯科郊外的那支蠟燭! 他一直牢記著那個名字, 尼科
拉夫!
那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為什么會有人于戰(zhàn)亂的夜里在他墳前點燃蠟燭?
3
帶著諸多的疑問,他重又踏上了蘇聯(lián)的土地。
終于,他在一
15、個烈士陵園中找到了尼科拉夫的墓。墳前,無數(shù)被燃過的蠟燭痕跡留
在那里。 陵園的看守者告訴克利特, 每個周日都有人送來很多蠟燭, 囑咐他每逢夜晚就在科拉夫的墳前點亮。
那個周日,克利特遇見了送蠟燭的人,從而得知了尼科拉夫的故事。
尼科拉夫是莫斯科城內(nèi)的一個普通工人,在莫斯科最艱難兇險的日子里,德軍的飛
機經(jīng)常來轟炸。 于是一到夜里, 幾乎所有的房子里都不點燈, 怕給敵機以轟炸的目標。 可是,莫斯科并不是完全黑暗的,至少有一所房子里還亮著燈,那就是科拉夫的家。
科拉夫當時 36 歲,未婚,單身一人住在城西的一座平房里。每個夜里,他都要點燃蠟燭,感覺被昏黃的光亮包圍,即
16、使睡著了,也讓蠟燭燃著。雖然當時物資奇缺,但蠟燭隨處
可以買到, 所以科拉夫儲備了許多蠟燭, 用以照亮整個房間。 鄰居們都勸他,說他這樣做很不理智,很危險,他卻說: “莫斯科不會是永遠的黑暗,就算在這最艱難的時候,我也要為它亮起哪怕最微弱的一縷光! ”
終于,在一個夜晚,敵機扔下的一枚炸彈擊中了科拉夫的房子,他也因此殉難,他的家那一夜燃燒成莫斯科最亮的地方。當他的事跡傳遍全城,所有的人都被震動,每個夜里,
千家萬戶都亮了起來, 閃耀著蠟燭的光芒。 科拉夫被人們葬在荒僻的東郊, 而且常有人在夜里潛出城去,在他墳前點起一支蠟燭。
克利特回國以后,將這個故事傳播開來。從此以后
17、每個夜晚,克利特都會在窗前點亮一支蠟燭,直到新的黎明來到。
( 摘自《中國青年》 2008 年第 21 期,有刪改 )
5.散文第 1~3 段中的環(huán)境描寫有什么作用? (4 分)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答案 散文第 1~3 段中的環(huán)境描寫都是為了表現(xiàn)上士克利特當時處境的艱難,為后文
寫他在絕望中準備自殺作鋪墊,也突出了蠟燭給他的巨大精神力量。
6.上士克利特為什么在 20 年后仍然牢記著莫斯科郊外的那支蠟燭? (4 分 )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因為正是這支蠟燭給了他溫暖和啟發(fā),希望和力量,讓他在絕望中奮起。這是他
19、
生命中的轉(zhuǎn)折點。
7.散文的結(jié)尾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 (6 分 )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答案 科拉夫的一支蠟燭不僅點燃了所有蘇聯(lián)人的希望和信心, 還點燃了上士克利特冰
冷絕望的心,它是希望的象征。散文結(jié)尾寫上士克利特傳播科拉夫的故事以及每晚點亮
蠟燭的情節(jié)實際上賦予了“蠟燭”以
20、“和平”的意義,從而使散文的主題得以升華。
8.“蠟燭”在散文的結(jié)構(gòu)中有什么作用?請結(jié)合全文簡要分析。 (6 分 )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蠟燭”是這篇散文敘事的線索。 散文先寫上士克利特在絕望中因為“蠟燭”而
奮起的經(jīng)歷,并由此引出尼科拉夫在戰(zhàn)爭中用“蠟燭”點亮蘇聯(lián)人希望的感人故事,
最后通過上士克利特的行為賦予“蠟燭”以象征意義,升華主題。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