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案-15《分享真快樂》第1課時 人教(新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一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案-15《分享真快樂》第1課時 人教(新版)(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15《分享真快樂》第1課時教學設計
課程標準
《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提出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是兒童自身的道德需求,也是社會的要求。它旨在使兒童形成對集體和社會生活的正確態(tài)度,學會關心,學會愛,學會負責任,養(yǎng)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為其成為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公民打下基礎。愉快,積極地生活是兒童生活的主調(diào),它旨在使兒童獲得對社會、對生活的積極體驗,初步懂得和諧的集體生活的重要性,發(fā)展主體意識,形成開朗、進取的個性品質(zhì),為其形成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打下基礎。《分享真快樂》一課側(cè)重培養(yǎng)兒童學會分享的習慣和樂于分享的品質(zhì),因而體現(xiàn)了“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所反映的“學會做
2、事、學會關心”中的第3條“關心他人,友愛同學,樂于分享與合作”和“動手動腦、有創(chuàng)意地生活”所反映的“勤于思考,學習探究”中的第7條能與同伴交流、分享、反思探究的過程或成果。以及“愉快,積極地生活”所反映的“愉快、開朗”中的第1條喜歡和同學、老師交往,高興地學,愉快地玩。教科、書以“分享閱讀”作為起點,逐步展開、深入,直至探討到分享中的規(guī)則意識。引導孩子反觀自己的生活,解決與同伴相處時出現(xiàn)的問題,從而形成和諧共進、共同成長的同伴關系。單元主題“我們在一起”用教科書以“分享閱讀”作為起點,逐步展開、深入,直至探討到分享中的規(guī)則意識。引導孩子反觀自己的生活,解決與同伴相處時出現(xiàn)的問題,從而形成和諧共
3、進、共同成長的同伴關系。
教學目標
一、感受閱讀給自己帶來的愉快體驗,并樂于和大家分享閱讀的快樂。
二、知道分享能帶給別人快樂,愿意和別人分享快樂。
三、 知道分享就是將喜愛的物品、勞動成果、美好的情感體驗與他人共享,并且分享的內(nèi)容、形式和方法是多種多樣的。
教材分析
“分享真快樂”是本單元的第三課,本課的四個話題緊緊圍繞“分享”這個主題展開,并層層深入。本課以“分享閱讀”作為起點,逐步展開、深入,直至探討到分享中的規(guī)則意識。引導孩子反觀自己的生活,解決與同伴相處時出現(xiàn)的問題,從而形成和諧共進、共同成長的同伴關系。結合單元主題“我們在一起”用第一人稱來敘述,
4、編者竭力從兒童的視角、以兒童生活的邏輯觀來編寫教材。兒童視角意味著尊重兒童的邏輯,依賴兒童的世界,構建兒童的文化。要引導兒童用自己的性情去體驗,用自己的心靈去創(chuàng)造,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辨。
學情分析
現(xiàn)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小太陽”,他所感受到的只有別人對他的關愛。他不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有他應該去奉獻的,他該體現(xiàn)的社會價值和該承擔的社會責任。其實在生活中學會與人溝通,與人分享是一種必備的素質(zhì)和能力。本課以“分享閱讀”作為起點,逐步展開、深入,直至探討到分享中的規(guī)則意識。引導孩子反觀自己的生活,解決與同伴相處時出現(xiàn)的問題,從而形成和諧共進、共同成長的同伴關系。
教學重點
感受閱讀
5、給自己帶來的愉快體驗,并樂于和大家分享閱讀的快樂。
教學難點
知道分享就是將喜愛的物品、勞動成果、美好的情感體驗與他人共享,并且分享的內(nèi)容、形式和方法是多種多樣的。
教學過程
1.教師展示外出旅游時帶回來的海螺,讓學生摸一摸、聞一聞、聽一聽,說一說你的感受?
設計意圖:通過品嘗老師分享海螺,揭示分什么叫分享。
2.課件播放教科書第58頁的圖畫,老師講述正文的故事。請大家?guī)椭〖t想想辦法,怎樣和好朋友分享這本書?
設計意圖:一本好書我們可以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以不同方式和大家分享。并請學生說說的實際生活中有沒有類似的生活情境。你分享過什么? 是如何分享的?
3.課堂獎勵——兒歌《分享真快樂》。
設計意圖:分享就是要分享自己喜愛的、有意義的東西。原來許許多多實物是可以與人分享的。
4.出示教材59頁小詩歌及圖片說一說除了實物我們還能分享哪些東西?
設計意圖:一些摸不著看不見的東西,比如方法,也可以分享。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例如方法、規(guī)則等也可以分享。
5.設計一個智力大闖關的游戲:老師給一個圓,只可以在這個圓上加三筆,看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能變成多少不同的物品。
設計意圖:分享其實無處不在,只要樂于分享就能獲得更多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