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論文】中西方文化差異淺談》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西方文化論文】中西方文化差異淺談(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西方文化論文】中西方文化差異淺談
摘要:價值觀是事物價值在個人思維中的觀念。它是一個人對待事物價值的看法。在更多的時候,價值觀源于出發(fā)點,體現(xiàn)了一個人的心態(tài)和野心。MichaelProsser把價值觀定義為:“價值觀是個人或群體主要通過文化交際構(gòu)成的模式。它是最深層的文化。”價值觀通常是規(guī)定性的告誡,從而使人們區(qū)分好與壞、真與假、善與惡。本文從價值觀角度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以此來加深對中西不同文化的了解。
關鍵詞:價值觀中英文化差異原因
一、中西方價值觀差異的表現(xiàn)形式
一般來說,在價值觀方面,西方大多數(shù)國家都提倡個人主義。對這些人來說
2、,個人主義不是自私和對自己的過度愛護。相反,個人主義意味著西方國家的每個人都是自己未來的主人。此外,西方人的性格中都滲透著個人主義的思想,如自信,活躍,主動等等。換句話說,西方文化更注重個人的主動性和成就感,強調(diào)個人的決定。個人主義是西方文化的核心。個人的目標優(yōu)先于他們對家庭或雇主等群體的忠誠。在西方文化中,“我”的意識是一個常見的概念。英國人認為競爭比合作好。他們把個人需求放在群體需求之前。人們不會在情感上依賴社會,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在這種情況下,在英語國家,人們通常把名字放在姓前面,這就很好的體現(xiàn)了個人主義的觀點。也就是說,他們追求個人的獨立,對個人的努力給予高度評價。在他們看來,
3、個人的努力比集體的成功更重要。毫無疑問,這也反映了西方國家崇尚個人主義。然而,中國是一個非常重視集體主義的國家。每個中國人都認為,既然個人只是集體中的一部分,那么每個人就都應該謙虛謹慎,保持中庸之道(廖志勤,文軍,2008)。具體來說,在中國,集體主義是構(gòu)成社會聯(lián)系的價值體系,僵化的社會框架可以在集體主義中區(qū)分成內(nèi)群體和外群體。也就是說,中國人屬于忠誠的群體。因此,為了保持團隊的和諧,集體主義文化中的人們就要防止對組織的負面情緒。此外,對于這些中國人來說,他們傾向于把家庭、集體和國家的重要性放在個人價值之上。在一項市場調(diào)查中,中國消費者說他們最欣賞的特質(zhì)是勤奮、自信、尊重、才華、英雄主義和輕松
4、。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在中國,人們往往把他們的姓放在名字前面,因為在他們的腦海中,姓氏是從他們自己的祖先繼承下來的。這是因為根據(jù)中國文化,個人必須是家庭的成員,家庭利益比個人利益更重要,這充分說明中國人在思想上崇尚集體主義。此外,中國人在任何時候都不會改變自己的姓氏,這也體現(xiàn)了他們的集體主義價值觀。
二、中西方價值觀差異產(chǎn)生的原因
1.中西方不同的歷史背景
中國是一個在儒家文化影響下提倡團結(jié)的國家。根據(jù)儒家信條,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應該對周圍的人表現(xiàn)出愛和仁慈,而不是相反,尤其是對那些社會地位較高的人。因此,在儒家文化的影響下,中國人對神、皇帝、圣
5、賢、以及為國效力的人都懷有敬畏之心。在中國歷史上,人們認為神的名字,皇帝的名字和圣賢的名字是神圣的,即使在今天,中國人也不愿意復制領導人的名字,這可以表明中國人在思想深處擁有強大的等級觀念。同時,他們也強調(diào)人性和立場,主張人的本性是善良,主張人要有自己的主見和立場。此外,在個性方面,他們體現(xiàn)得更微妙,并且有集體決策的習慣。然而,西方國家從一開始就主張自由、平等、熱愛生命、追求個人成就、追求物質(zhì)財富,這種觀念在西方社會中根深蒂固。例如,在英國,為了表現(xiàn)對神靈、英雄、圣人或總統(tǒng)的崇高敬意,人們喜歡用他們的名字來給自己的孩子取名,這體現(xiàn)了英國的平等和民主意識。此外,他們也愿意直接表達自己的意見,而不
6、是謙虛。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下,西方人認為在他們的生活中,有四種東西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法律、時間、利益和信息。此外,對于一個國家來說,作為一個重要的文化方面,地理環(huán)境可以決定其人民的生活方式。在中國古代,人們以務農(nóng)為主,守著自己的地就可以生活一輩子,地理位置相對封閉。然而,對于西方國家來說,他們源于游牧民族走到哪,就放牧到哪,也就住到哪。所以他們有著相對開放的地理環(huán)境。因此,中國人的思想保守、封建,中庸。而西方人則有許多不同的思想流派,并且有很強的意識(劉紅星,1999)。
2.中西方不同的思維模式
對于中國人而言,他們特別注重整體意識。他們以整體的眼光來觀察和思
7、考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他們非常重視事物的完整功能和復雜的關系??偟膩碚f,這種整體思維模式具有整體性、模糊性和求同存異的特點。然而,西方國家的人則不同,比如英國人,他們特別注重個人邏輯模式;也就是說,他們擁有個人的思維模式(Southall,JameP.C,2012)。他們總是把復雜的東西分成很多簡單的因素然后他們可以一個一個的研究這些因素。例如,在英國,當丈夫問他的中國妻子每頓飯想吃什么,他的妻子的回答總是一樣的,也就是說,什么都可以。然而,她的丈夫不能理解她的回答,因為在英國文化中,如果別人問他或她想吃什么,他或她應該明確地告訴他們。此外,中國人和英國人在思維方式上的差異也會導致他們生活方式的
8、差異。也就是說,中國人和英國人的生活方式也不一樣。從另一個方面來看,人類的思維模式大致可以分為兩種類型,即情感思維模式和理性思維模式。實際上,情感思維模式是“愛”“恨”“快樂”“悲傷”等情感部分。而在理性思維模式上,則注重理性思維部分,如“歸納”“演繹”“論證”等。與美國人相比,中國人的情感思維能力更發(fā)達,而理性思維能力相對不發(fā)達。例如,作為中國思想的代表,儒家只注重“仁”“禮”等核心觀念所有這些思想都是用來指導人們?nèi)绾卧谏鐣谐蔀橐粋€真正的人,一個有價值的人,而不是教人們?nèi)绾巫隼硇缘乃伎肌6鴮τ谖鞣絿业娜?,比如英國人,他們的思維模式是典型的理性思維模式。一般來說,理性思維模式可以更清楚地表
9、明其在科學技術領域的作用。此外,理性思維模式一般旨在找出行星運動的一般規(guī)律等。正如黑格爾曾經(jīng)說過的那樣,“理性的東西是真實的”,通過這句話,理性思維的地位被提升到真理的地位。此外,導致中西價值觀不同的另一個原因是這兩種文化有著不同宗教信仰。從廣義上講,這些價值觀受到其特定民族的文學、歷史、宗教、哲學、傳統(tǒng)、習俗、傳說等方面的影響,所以當兩種文化接觸時很可能會遇到很多障礙。
三、中西方價值觀的比較促進了中西方的文化交流
亨廷頓曾指出,不同民族的人們常以對他們來說最有意義的事物來回答“我們是誰”,即用“祖先、宗教、語言、歷史、價值、習俗和體制來界定自己”,以某種象征
10、物作為標志來表示自己的文化認同,如旗幟、十字架等等。亨廷頓認為“文化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是最有意義的東西”。對中西方價值觀的認知促進了人們對中西方的歷史、思維模式等差異的理解,對其具體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也會有更深刻的了解。一個國家的歷史、思維模式等方方面面是文化的具體體現(xiàn),對中西方價值觀的認同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前提。只有當一個民族有著堅定的文化認同,才可能具有深厚的民族認同、國家認同。在當今政治、經(jīng)濟、文化全球化的時代,作為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重要基礎的文化不僅沒有失去其意義,并且成為綜合國力競爭中最重要的“軟實力”。
四、結(jié)語
價值觀是指個人對客觀事物及對自己的行為
11、結(jié)果的意義、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總體評價。它是分辨是非及其重要性的心理傾向體系。本文從中西方不同的價值觀入手,從其具體的表現(xiàn)形式分析其背后的文化差異,該研究有利于對中西方差異的理解和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參考文獻:
[1]戴維斯.中西文化之鑒[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187-194.
[2]胡文仲.跨文化交際學概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120-125
[3]李信.中西方文化比較概論[M].北京:航空工業(yè)出版社,2003.
[4]連淑能.英漢對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
12、育出版社,2011.
[5]廖志勤、文軍.漢語新詞新語的文化透視及其英譯原則研究[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8(5):99-102.
[6]李信.中西方文化比較概論[M].北京:航空工業(yè)出版社,2003.
[7]連淑能.英漢對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8]廖志勤、文軍.漢語新詞新語的文化透視及其英譯原則研究[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8(5):99-102.
[9]李佐文、鄭朝紅.語言與文化[M].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15.
[10]席曉.由中西顏色審美習俗看東西方價值觀之異同[J].考試周刊(社會哲學科學版),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