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二輪復習專題突破系列 大氣運動與氣候》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三地理二輪復習專題突破系列 大氣運動與氣候(1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一、選擇題
(2013·山東)氣溫的日變化一般表現(xiàn)為最高值出現(xiàn)在14時左右,最低值出現(xiàn)在日出前后。下圖示意某區(qū)域某日某時刻的等溫線分布,該日丙地的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最大值。讀圖回答1~2題。
1.下列時刻中,最有可能出現(xiàn)該等溫線分布狀況的是( )
A.6時 B.9時 C.12時 D.14時
2.該日( )
A.日落時刻甲地早于乙地
B.日落時刻甲地晚于乙地
C.正午太陽高度甲地大于乙地
D.正午太陽高度甲地小于乙地
【答案】 1.B 2.B
【解析】 第1題,考查海陸熱力差異對氣溫的影響。因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氣溫最低時,陸上氣溫低于海上氣溫;氣溫最
2、高時,陸上氣溫高于海上氣溫。在日出后的升溫階段,陸地升溫快,因此在某一時刻陸上氣溫會達到與海上氣溫相等的情況,該時刻過后,陸上氣溫高于海上氣溫。圖中海陸間等溫線平直,說明此刻同緯度海陸溫度相同。6時大致是氣溫最低的時刻, 14時氣溫最高,12時為正午,氣溫接近最高,因此圖示等溫線分布狀況出現(xiàn)的時刻最可能是9時。第2題,考查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該區(qū)域位于北半球,某日丙地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的最大值,說明是太陽直射丙地所在緯線20°N。比較甲乙日落時刻的早晚,可參考下圖:甲丁同緯,乙丁同經(jīng)。此時越往北晝越長,因此丁日落晚于乙。同緯度的甲處,日落晚于丁,因此日落時刻甲晚于乙。因此A錯誤,B正確。甲位
3、于21°N,乙位于19°N,甲乙分居直射緯線20°N兩側對稱位置,因此甲乙正午太陽高度相同,C、D錯誤。
(2013·北京)下圖(a)為某日08時海平面氣壓分布圖(單位:百帕),圖(b)顯示④地24小時內風的變化。讀圖,回答3~4題。
3.圖(a)中( )
A.①比②風速大 B.①比③云量少
C.②比③氣壓低 D.②比④氣溫高
4.鋒通過④地的時間可能為( )
A.上午 B.下午
C.傍晚 D.夜間
【答案】 3.B 4.A
【解析】 第3題,本題主要考查了天氣系統(tǒng)不同部位天氣特征。等壓線越密集,風力越大,圖中①地等壓線比②地等壓線稀疏,水平氣壓梯
4、度力小,風力較小,故A項錯誤;圖中①地位于高壓脊,天氣晴朗,③地此時受低壓控制,多陰雨天氣,故B項正確;根據(jù)圖中等壓線數(shù)值分析,②地氣壓比③地氣壓高,故C項錯誤;②地此時受冷空氣影響,溫度較低,④地此時受暖空氣影響,溫度較高,故D項錯誤。第4題,本題主要考查了天氣系統(tǒng)影響下風向的變化。鋒面兩側由于氣團性質差異很大,因此受鋒面影響,風向、風力變化很大,結合b圖分析,10時~12時④地風向風力變化最為劇烈,為鋒通過該地的時間,為上午時段,故A項正確。
(2013·安徽)下圖為“1959-2009年秦嶺山地1月0℃等溫線位置變化圖”。完成5~6題。
5.該地1月0℃等溫線的位置總體上( )
5、
A.向亞熱帶地區(qū)偏移
B.向海拔較低地區(qū)偏移
C.向低緯度地區(qū)偏移
D.向落葉闊葉林帶偏移
6.根據(jù)圖中等溫線的位置及其變動可知( )
A.甲地為山嶺、冬季平均氣溫趨于下降
B.乙地為山谷、冬季平均氣溫趨于上升
C.甲地海拔低于乙地海拔
D.甲地年平均氣溫高于乙地
【答案】 5.D 6.B
【解析】 第5題,考查讀圖能力。根據(jù)經(jīng)緯網(wǎng)定位、北部山峰和1月0℃等溫線經(jīng)過地區(qū)可判斷該地地處秦嶺南坡,1月0℃等溫線向北(高緯,暖溫帶)方向偏移,向高
6、海拔,落葉闊葉林帶偏移,故選D項。第6題,考查等溫線圖的相關判讀。圖中甲乙大致位于同緯度,其等溫線的凸向受地形影響,1月0℃等溫線在甲地凸向較暖方向,在乙地凸向較冷方向,說明甲地氣溫低,海拔較高,為山嶺,乙地氣溫高,海拔較低,為山谷。比較兩個時間段的等溫線位置可知,1月0℃等溫線向北、向高處偏冷方向移動,說明冬季平均氣溫上升。因此A、C錯誤,B正確。甲地海拔高于乙地,因此甲地年平均氣溫低于乙地,D錯誤。
(2013·江蘇)2013年5月2日《中國科學報》:據(jù)美國夏威夷冒納羅亞天文臺測定的數(shù)據(jù),大氣二氧化碳(CO2)濃度日均值將于今年5月初超過400ppm。下圖是CO2濃度曲線(①)與全國溫度
7、曲線(②)、黃河流域溫度曲線(③)、江蘇省溫度曲線(④)、喜馬拉雅山南麓尼泊爾溫度曲線(⑤)比較圖。讀圖回答7~8題。
7.四個地區(qū)氣溫變化與CO2濃度變化呈( )
A.正比關系 B.正相關關系
C.反比關系 D.負相關關系
8.各地年平均氣溫的年際波動不一致說明( )
A.CO2濃度不是影響各地年平均氣溫波動的唯一因素
B.緯度位置是影響各地年平均氣溫波動的唯一因素
C.海陸位置是影響各地年平均氣溫波動的唯一因素
D.海拔高度是影響各地年平均氣溫波動的唯一因素
【答案】 7.B 8.A
【解析】 第7題,本題考查了統(tǒng)計圖表的判讀。通過四個地
8、區(qū)氣溫變化與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的比較可以發(fā)現(xiàn),兩者均呈現(xiàn)出一定的上升趨勢,因而兩者具有正相關關系。注:不是正比關系,兩者之間無確定的比值。所以答案為B。第8題,本題考查了影響氣候變化的因素。據(jù)圖,四個地區(qū)氣溫的年際變化并不一致。說明影響氣溫變化的因素很多,如緯度位置、海拔高度、溫室氣體濃度等。因此二氧化碳濃度不是影響各地年平均氣溫波動的唯一因素。答案為A。
讀“某氣壓場的分布圖”,完成9~10題。
9.當a處氣流方向如圖所示時,圖中b處最有可能吹( )
A.東北風 B.東南風
C.西北風 D.西南風
10.下列對圖中甲、乙兩處天氣的描述,正確的是( )
9、
A.高空:甲處氣壓高于乙處
B.高空:乙處氣溫高于甲處
C.地面:甲處多陰雨天氣
D.地面:乙處氣溫日較差小
【答案】 9.A 10.D
【解析】 第9題,由a處氣流推知,該氣壓場位于北半球高空,高空不考慮摩擦力,風向最后與等壓線平行,因此b處最可能吹東北風。選A。第10題,乙處近地面受低壓控制,盛行上升氣流,多陰雨天氣,氣溫日較差小。選D。
我國南方某地新建一小型水庫,某日兩時刻(3時和15時)測得水庫及其東西兩側氣溫分布如下圖所示,據(jù)此回答11~13題。
11. 關于水庫及其周圍地區(qū)氣溫的描述正確的是( )
A.水庫中心區(qū)的氣溫日變化最大
B.水庫中心區(qū)的
10、氣溫日變化最小
C.一天中水庫中心區(qū)的氣溫始終高于東西兩側地區(qū)的氣溫
D.一天中水庫中心區(qū)的氣溫始終低于東西兩側地區(qū)的氣溫
12.水庫與周圍地區(qū)存在著氣溫差異,導致水庫與周圍地區(qū)之間形成了熱力環(huán)流。關于該熱力環(huán)流的描述正確的是( )
A.熱力環(huán)流的方向不變
B.水庫中心區(qū)始終存在上升氣流
C.白天風由水庫吹向四周
D.晚上風由水庫吹向四周
13.度假村建在水庫岸邊對游人的吸引力強,其主要的氣候原因是( )
A.庫區(qū)陰雨天少
B.庫區(qū)晝夜風小
C.庫區(qū)溫差較大
D.庫區(qū)濕度較大,空氣清新
【答案】 11.B 12.C 13.D
【解析】 第11題,
11、從圖中可以看出,3時時,水庫中心區(qū)比東西兩側地區(qū)的氣溫高,15時時,水庫中心區(qū)比東西兩側氣溫低,因而氣溫日變化最小。選B。第12題,一天中水庫與周圍地區(qū)熱力差異在變化,熱力環(huán)流的方向也要發(fā)生變化;白天水庫氣溫低氣壓高,風由水庫吹向四周;晚上風由四周吹向水庫。選C。第13題,水庫附近受水體的影響,溫差較小,濕度較大,形成局部熱力環(huán)流,其陰雨狀況、風力大小還要取決于大范圍的天氣狀況。選D。
2013年年初,我國中東部多地遭遇灰霾天氣,1月9日以來,京津冀、東北三省、陜西、河南、湖北、安徽等地,出現(xiàn)了一條褐色的“污染帶”。據(jù)此回答14~15題。
14.與灰霾天氣出現(xiàn)有關的是( )
①空氣中懸
12、浮顆粒物產生量增大
②連續(xù)的靜風、逆溫天氣等氣象條件
③工業(yè)污水排放量增大
④大氣中CO2濃度增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下列地區(qū)容易出現(xiàn)灰霾天氣的是( )
①淮海平原 ②珠江三角洲
③四川盆地 ④青藏高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14.A 15.A
【解析】 第14題,灰霾天氣的形成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水平方向上靜風現(xiàn)象增多,二是垂直方向上出現(xiàn)逆溫,三是空氣中懸浮顆粒物增加。選A。第15題,黃淮海地區(qū)、珠江三角洲經(jīng)濟較為發(fā)達,空氣中懸浮顆粒物較多,容易產生灰霾天氣
13、。四川盆地因盆地地形,污染物不容易擴散,也是我國灰霾天氣較為嚴重的地區(qū)。選A。
讀“某地氣候資料表”,回答16~17題。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氣溫(℃)
20.9
19.9
17.6
14.2
11.1
8.5
8.1
9.5
11.5
14.5
17.3
19.9
降水量(mm)
0.4
0.8
3.2
10.4
42.2
70.4
86.6
51.8
22.0
13.4
9.2
2.1
16.該地的氣候類型是( )
A.地中海氣候 B.亞熱帶季風氣候
C.溫帶
14、大陸性氣候 D.溫帶海洋性氣候
17.該地葡萄種植的優(yōu)勢自然條件是( )
A.冬季溫和,無凍害
B.人口稠密,市場廣闊
C.夏季光照充足,氣溫日較差大
D.夏秋季節(jié)降水豐富
【答案】 16.A 17.C
【解析】 第16題,從氣溫看,最熱月均溫出現(xiàn)在1月份,說明該地位于南半球。該地最冷月均溫為8.1℃,說明該地位于亞熱帶地區(qū)或溫帶海洋性氣候區(qū);再從各月降水分配來看,該地降水集中在冬季,因此該地氣候類型為地中海氣候。選A。第17題,該地葡萄種植的優(yōu)勢自然條件是夏季光照充足,氣溫日較差大。選C。
二、綜合題
18.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下圖為非洲略圖及相關
15、氣候資料圖。
材料二 2010年10月底,中國專家組在塞內加爾(N地所在國)的水稻種植項目獲得重大技術突破,雜交水稻新品種喜獲成功,這將為更多的非洲國家和地區(qū)解決糧食危機帶來希望。
材料三 馬賽人是東非最著名的一個游牧民族,其主要活動范圍在肯尼亞的南部及坦桑尼亞的北部。馬賽人一年中的游牧路線的最南端在坦桑尼亞的多多馬(6°10′23″S,35°44′31″E),最北端在肯尼亞的基塔萊(1°01′N,35°00′E)。下表和下圖分別示意多多馬和基塔萊的氣候類型和降水資料。近年來馬賽人遷徙的地區(qū)植被退化嚴重。
(1)說出非洲南部大陸東岸與西岸年均溫的差異,并分析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
16、。
(2)判斷M地的氣候類型并簡要分析其成因。
(3)結合材料,簡述我國在塞內加爾推廣高產水稻種植的優(yōu)勢氣候條件和將面臨的限制性人為條件。
(4)馬賽人一年中游牧的位置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試分析其原因。
(5)請結合人類的不合理活動,分析非洲熱帶草原地區(qū)主要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
【答案】 (1)東岸比西岸氣溫高。東岸受暖流影響,氣溫高;西岸受寒流影響,氣溫低。
(2)熱帶草原氣候,地處熱帶,全年氣溫較高;夏半年受赤道低氣壓控制,降水多,形成濕季;冬半年受東南信風控制,降水少,形成干季。
(3)優(yōu)勢氣候條件:熱量充足,降水豐富,雨熱同期。限制性人為條件:水稻種植經(jīng)驗不足,生產技術落后;水
17、利設施不完善,機械化程度低;傳統(tǒng)生產觀念和主食消費習慣的影響。
(4)馬賽人5—10月往北遷移,11月—次年4月往南遷移。原因:馬賽人一年中的游牧路線經(jīng)過的地區(qū)分別是南北半球的熱帶草原氣候區(qū),該氣候區(qū)干、濕季依次交替,干季時草原一片枯黃,濕季時草原一片蔥綠;5—10月是北半球熱帶草原氣候的濕季,11月—次年4月是南半球熱帶草原氣候的濕季,馬賽人總是遷徙到草原蔥綠的地區(qū)。
(5)非洲熱帶草原地區(qū)因為濫墾草原、過度放牧,對草原造成破壞,產生的主要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是草原退化和土地荒漠化。
【解析】 本題考查洋流對氣候的影響、氣候類型及其成因、農業(yè)生產的區(qū)位因素,熱帶草原干濕季變化對游牧業(yè)的影響、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意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討問題的能力。 第(1)問,主要考慮寒暖流對沿岸氣候的影響即可。第(2)問,M地是南半球的熱帶草原氣候區(qū),成因可結合氣壓帶和風帶進行分析。第(3)問,優(yōu)勢氣候條件可從熱帶草原氣候優(yōu)越的水熱條件方面分析;限制性人為條件可從種植經(jīng)驗、技術水平、水利設施和機械化程度等方面進行分析。第(4)問,根據(jù)熱帶草原氣候的特點作答即可。第(5)問,非洲熱帶草原地區(qū)主要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是草原退化和土地荒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