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成語故事 常見古代成語故事》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古代成語故事 常見古代成語故事(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古代成語故事 常見古代成語故事
成語是人們相沿習(xí)用的意義完整、結(jié)構(gòu)定型、表達精練、含義豐富的固定詞組。文化的內(nèi)容豐富多彩,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成語又是語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是我為您整理的常見古代成語故事,盼望對你有所關(guān)心!
1、居安思危
宋、齊等國聯(lián)合攻打鄭國,弱小的鄭國明白自己兵力不足,于是請晉國做中間人,期望宋、齊等國能夠取消攻打鄭國的念頭。其他國家由于可怕強大的晉國,于是紛紛決定退兵。為了答謝晉國,鄭國國君就派人獻給晉國很多美女與貴重的珠寶。收到這些禮物后,晉悼公非常興奮,就將一半的美女賞給大功臣魏絳(jing)。沒想到正直的魏絳一口拒絕,并且勸晉悼
2、公說:"此刻晉國雖然強大,但是我們不能因此大意。由于人在平安的時候,要想到將來可能會發(fā)生的__,這樣才會有備無患。晉悼公聽完魏絳的話,明白他時時刻刻都牽掛國家與百姓的安危,從今對他更加敬重。
成語"居安思危指處在平安的環(huán)境而想到可能會消失的危難。
2、臥薪嘗膽
公元前496年,吳王被越王勾踐打得大敗,受了重傷,臨死前,叮囑兒子夫差(chāi)要替他報仇。夫差___父親的話,日夜加緊練兵,預(yù)備攻打越國。
兩年后,夫差率兵把勾踐打得大敗,勾踐被包圍,無路可走,預(yù)備自殺。這時謀臣文種勸住了他,說:"吳王貪財好色,能夠派人去賄賂他。勾踐聽從了文種的推舉,
3、就派他帶著美女西施和珍寶去賄(hu)賂(l)吳王。
文種見了吳王,獻上西施,說:"越王情愿屈服,做您的臣下,請您饒恕他。伍子胥(xū)站出來大聲反對道:"勾踐深思熟慮,文種、范蠡(lǐ)精明強干,這次放了他們,他們回去后定會想方法報仇的!這時的夫差以為越國已經(jīng)不足為患,又看上了西施的美色,就不聽伍子胥的勸說,答應(yīng)了越國的懇求,把軍隊撤回了吳國。
吳國撤兵后,勾踐帶著妻子和大夫范蠡到吳國服侍吳王,放牛牧羊,最終贏得了吳王的歡心和信任。三年后,他們被釋放回國了。
勾踐回國后,立志發(fā)憤圖強,預(yù)備報仇。他晚上枕著兵器,睡在稻草堆上,還在房子里掛上一只苦膽,每一天早上
4、起來后就嘗嘗苦膽,并讓門外的士兵問他:"你忘了三年的恥辱了嗎?他派文種管理國家政事,范蠡管理軍事,自己親自到田里與農(nóng)夫一齊干活,妻子也紡線織布。勾踐的這些舉動感動了越國上下官民,經(jīng)過十年的艱苦奮斗,越國最終兵精糧足,轉(zhuǎn)弱為強。
再說吳王夫差自從戰(zhàn)勝越國后,沉迷于西施的美色,過著驕奢(shē)___逸的生活。他又傲慢自大,聽信奸臣壞話殺了忠臣伍子胥。這時的吳國,貌似強大,事實上已經(jīng)是走下坡路了。
公元前482年,夫差親自帶領(lǐng)大軍北上,與晉國爭奪諸侯盟主,越王勾踐趁吳國精兵在外,突然攻擊,一舉戰(zhàn)勝吳兵,殺了太子友。夫差聽到這個消息后,趕忙帶兵回國,并派人向勾踐求和。勾踐估量
5、一下子滅不了吳國,就同意了。公元前473年,勾踐其次次親自帶兵攻打吳國。這時的吳國已經(jīng)是強弩(nǔ)之末,根本抵抗不住越國軍隊,屢戰(zhàn)屢敗。最終,夫差又派人向勾踐求和,范蠡堅決主見要滅掉吳國。夫差見求和不成,才懊悔沒有聽伍子胥的忠告,非常慚愧,就拔劍自殺了。
成語"臥薪嘗膽,此刻常用來形容人刻苦自勵,立志為國家報仇雪恥。
3、東施效顰(pn)
古時候,越國有兩個女子,一個長得很美,叫西施,一個長得很丑,叫東施。東施很艷羨西施的秀麗,就時時仿照西施的一舉一動。有一天,西施犯了心口疼的病,走在大街上,用手捂住胸口,雙眉緊皺。東施一見,以為西施這樣就是美,于是也學(xué)著
6、她的樣貌在大街上走來走去,但是街上行人見了她的這個樣貌,嚇得東躲___,不敢去看她。
之后人們就用"東施效顰來比方不明白人家的好處和本身的缺點在哪里,胡亂仿照。
4、后生可畏
孔子周游列國時,曾見過一個小孩,舉止言行很不一般。這孩子用泥土堆了一座城堡,坐在里面,攔住了孔子的路??鬃訂査麨槭裁磾r住他的車,不讓他過去?小孩說:"只聽說過車子繞城走,沒聽說城堡還要避車子的!孔子非常吃驚,沒想到孩子這么小卻這么會說話。小孩說:"聽說魚生下來三天就會游泳;兔子生下來三天就會跑了,有什么大驚小怪的呢?孔子一聽非常感嘆地說:"真是后生可畏阿!
成語"后生可畏,
7、此刻指青年人是新生的力氣,很簡單超過他們的長輩。
5、知人不易
孔子走到陳國和蔡國之間的時候,窮困不堪,連野菜湯也喝不上,七天沒有吃到一粒糧食,只好在大白天里睡大覺。
他的弟子顏回找到一點米,把它放在甑(zng)里面煮。飯快熟了,孔子望見顏回抓甑里面的飯吃。
過了一會兒,飯熟了,顏回請孔子吃飯。孔子裝著沒有望見剛才那件事的樣貌,站起來說:"剛才我夢見祖先,要我把最潔凈的飯食送給他們。
顏回趕忙說:"不行,剛才有灰塵掉進甄里,把飯弄臟了一些,我感到丟掉了不好,就用手把它抓起來吃了。
孔子聽了感慨地說:"我所信任的是自己的眼睛
8、,但眼睛看到的還是不行信任;我所依靠的是自己的腦子,但腦子有時也靠不住。你們要記住,了解一個人的確不簡單呀!
這個成語的意思是:要真正識別一個人是很不簡單的。不要輕易地用自己"親眼所見來為一個人下結(jié)論。
6、不恥下問
衛(wèi)國大夫孔圉(yǔ)聰慧好學(xué),更難得的是,他是個非常虛心的人。孔圉死后,衛(wèi)國國君為了讓后代都能學(xué)習(xí)和發(fā)揚他好學(xué)的精神,共性賜給他一個"文公的稱號。后人就尊稱他為孔文公。
孔子的同學(xué)子貢也是衛(wèi)國人,但是他卻不認(rèn)為孔圉配得上那樣高的評價。有一次,他問孔子:"孔圉的學(xué)問及才華雖然很高,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許多,憑什么賜給他文公的稱號?孔子聽
9、了微笑說:"孔圉非常勤奮好學(xué),腦筋聰慧又敏捷,而且假如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對方地位或?qū)W問不如他,他都會大方而虛心地請教,一點都不因此感到恥辱,這就是他難得的地方,因此賜給他文公的稱號是很恰當(dāng)?shù)?。?jīng)過孔子這樣的說明,子貢最終服氣了。
成語"不恥下問,此刻指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明白比自己少的人請教為可恥。
7、孟母三遷
孟子小時候,父親就死了,母親仉(zhǎng)氏守節(jié)。孟子家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他就學(xué)了些喪葬之類的事。孟母想:"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就離開了,將家搬到街上,離殺豬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就學(xué)了些做買賣和屠宰的東西。孟母又想:"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
10、孩子居住。又將家搬到學(xué)宮身旁。夏歷每月初一這一天,官員進入文廟,行禮跪拜,揖(yī)讓進退,孟子見了,一一記住。孟母想:"這才是適合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那里定居下來了。
成語"孟母三遷,此刻常用來強調(diào)環(huán)境對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重要性。
8、孟母斷機
孟軻(kē)是戰(zhàn)國時代有名的訓(xùn)練家、思想家。他的成就與他母親的嚴(yán)格訓(xùn)練是分不開的。
孟軻小時候也很貪玩。一天,孟母正在織布,還未到放學(xué)時間,小孟軻卻逃學(xué)跑回家。孟母見了,氣得渾身顫抖。她把小孟軻叫到跟前,說:"孩子,窮人無本,力氣是錢。娘每一天沒日沒夜地辛苦織布,賺(zhun)錢供你上學(xué)。但是,你卻逃學(xué)
11、。說著,孟母拿起剪刀,"咔嚓一聲,把織布機上的綾(lng)子一刀剪斷。
小孟軻見娘生這么大的氣,嚇壞了,趕忙央求說:"娘,我錯了!我必需改!
孟母見小孟軻知錯,舒了一口氣,指著機上的斷綾說:"孩子,不管做什么事,功到才能成。你不好好上學(xué),就跟這些斷綾一樣,怎樣能成材呢?
明白了娘的一片苦心,小孟軻趕快回到學(xué)堂。從今以后,他再也沒有逃過學(xué)。
孟軻在孟母的諄諄教導(dǎo)下,勤奮學(xué)習(xí),成了學(xué)堂里著名的好同學(xué)。
9、曾子殺彘(zh)
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兒子哭鬧著要跟著去。夫人哄兒子說:"你先在家呆著,待會兒我回來殺豬給你吃。夫人剛從
12、集市上回來,曾子就要捉豬去殺。夫人就勸阻說:"我只但是是跟孩子開玩笑罷了。曾子說:"小孩子沒有思索和決定潛力,要向父母學(xué)習(xí),聽從父母的正確教導(dǎo)。此刻你哄騙他,這是教孩子騙人阿!母親哄騙兒子,兒子就不再信任自己的母親了,這不是正確訓(xùn)練的方法。
于是曾子就殺豬煮肉給孩子吃。
成語"曾子殺彘,此刻常用來強調(diào)訓(xùn)練兒童要講究誠信,言行全都。
10、毛遂(su)自薦
春秋時,秦軍在長平一線,大勝趙軍。秦軍主將白起,領(lǐng)兵乘勝追擊,包圍了趙國都城邯(hn)鄲(dān)。
大敵當(dāng)前,趙國形勢萬分危險。平原君趙勝,奉趙王之命,去楚國求兵解圍。平原君把門客
13、召集起來,想選擇20個文武全才的人一齊去。他挑來選去,最終還缺一個人。這時,門客毛遂自我推舉,說:"我算一個吧!平原君見毛遂一再要求,才牽強同意了。
到了楚國,楚王只接見平原君一個人。兩人坐在殿上,從早晨談到午后,還沒有結(jié)果。毛遂大步跨上臺階,大喊道:"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簡潔而又明白,為何議而不決?楚王非常惱火,問平原君:"此人是誰?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乃是我的門客!楚王喝道:"退下!我和你仆人說話,你來干嗎?毛遂見楚王發(fā)怒,不但不退下,反而又跨上幾個臺階。他手按寶劍,厲聲說:"如今十步之內(nèi),大王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見毛遂那么英勇,沒有再呵斥他,就聽毛遂講話。毛遂就把出兵援趙有利楚國的道理,作了非常精辟的分析。毛遂的一番話,說得楚王心悅誠服,答應(yīng)立即出兵。不幾天,楚、魏等國聯(lián)合出兵援趙。秦軍撤退了。平原君回趙后,待毛遂為上賓。他很感嘆地說:"毛先生一至楚,楚王就不敢小看趙國。
成語"毛遂自薦由此而來,比方不經(jīng)別人介紹,自我推舉擔(dān)當(dāng)某一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