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EB病毒感染疾病的診斷PPT課件
《兒童EB病毒感染疾病的診斷PPT課件》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兒童EB病毒感染疾病的診斷PPT課件(1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兒童EB病毒感染疾病的診斷指南和治療原則,兒童EB病毒感染疾病的診斷指南和治療原則,EB病毒(Epstain-Barr Virus, EBV)是一雙鏈DNA病毒,屬于皰疹病毒科,γ亞科,人感染EBV后建立終身潛伏感染,人群感染率超過90%。EBV是一種重要的腫瘤相關病毒,與鼻咽癌、淋巴瘤、胃癌、移植后淋巴增殖癥等多種腫瘤的發(fā)生密切相關,研究顯示全世界受EBV相關腫瘤影響的人口達到1%。在兒童,非腫瘤性EBV感染疾病主要包括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IM),慢性活動性EBV感染(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CAEBV),EBV 相關噬血淋巴組織細胞增生癥(Epstein-Barrviurs-related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 syndrome, EBV-HLH),后兩種疾病是較為嚴重的EBV感染相關疾病,預后不良。,一、EBV概述,EBV(Epstein Barr yirus, EBV)為皰疹病毒科, γ亞科,是一種嗜人類淋巴細胞的皰疹病毒,1964年由Epstein、Barr等首次在非洲兒童的惡性淋巴瘤組織培養(yǎng)中發(fā)現。EBV在正常人群中感染非常普通,約90%以上的成人血清EBV抗體陽性。我國20世紀80年代的流行病學研究顯示,3~5歲時,80.7-100%兒童血清EBV陽性轉化;在10歲時,100%的兒童血清EBV陽性轉化。 EBV主要通過唾液傳播,也可經輸血傳染。原發(fā)EBV感染時,EBV先是在口咽部上皮細胞內增殖,然后感染附近的B淋巴細胞,受到感染的B淋巴細胞進入血液循環(huán)可以造成全身性感染。EBV原發(fā)感染后,大多數無臨床癥狀,尤其是6歲以下幼兒大多表現為隱性或輕型發(fā)病,但在兒童期、青春期和青年期 ,約50%的原發(fā)性感染均表現為IM。一旦感染,EBV在人體B細胞建立潛伏感染,EBV只表達潛伏抗原(包括EBNA-1、EBNA-2、EBNA-3A、EBNA-3B、EBNA-3C、EBNA-LP、LMP-1、LMP-2及EBER),受感染者將成為終身帶毒者;在機體免疫功能下降和某些因素觸發(fā)下,潛伏的EBV可以被再激活,引起病毒復制及臨床疾病。,二、EBV感染的實驗室診斷方法,1、EBV特異性抗體檢測:原發(fā)性EBV感染過程中首先產生針對衣殼抗原(capsid antigen, CA)IgG和IgM(抗CA-IgG/IgM);在急性感染的晚期,抗早期抗原(eary angtigen, EA)抗體出現;在恢復期晚期,抗核抗原(nuclear antigen, NA)抗體產生。抗CA-IgG和抗NA-IgG可持續(xù)終身??笶BV-CA-IgM抗體陽性一直是EBV相關性IM的診斷依據。但是,EBV感染的血清反應復雜多樣,有的病例抗EBV-CA-IgM產生延遲、有的持續(xù)缺失或長時間存在,這給EBV-IM的確診帶來一定難度。 機體在受到病原體入侵時首先產生低親合力抗體,.隨著感染的繼續(xù)和進展,抗體親合力升高。因此,低親合力抗體的檢出提示原發(fā)性急性感染。有研究報道,90%以上的原發(fā)性急性EBV感染病人在臨床癥狀出現10天內可檢測到抗EBV-CA-IgG低親合力抗體;在病程30大后,仍有50%的病人可以檢測到抗EBV-CA-IgG低親合力抗體。結合抗EBV-NA-IgG陰性和抗EBV-CA-IgG抗體為低親合力抗體.其診斷原發(fā)性EBV感染的敏感性和特異性為100%。,在CAEBV患者,血清EBV抗體反應異常。1988年Straus提出的CAEBV診斷標準中,抗VCA-IgG≥l:5120,抗EA-IgG≥1:640或EBNA-IgG<1:2(陰性)?,F有研究顯示,許多CAEBV腐例,血清EBV抗體不能達到上述標準,2005年Okano等提出CAEBV患者抗EBV抗體滴度升高為,抗VCA-IgG≥l:640和抗EA-IgG≥1:160,同時抗VCA-IgA和(或)EA-IgA陽性。 EBV-HLH可以發(fā)生在原發(fā)性EBV感染時期和既往EBV感染再激活時期,因此,EBV-HLH患者血清中EBV抗體反應呈多種反應類型,要結合病史具體分析。Imashuku報道94例EBV-HLH患者,60例患者血清EBV抗體呈VCA-IgM陰性的既往EBV感染,34例患者為VCA-IgM/EADR-IgG陽性的原發(fā)感染和既往EBV感染再激活。 2、嗜異凝集抗體試驗:也稱“Monospot”試驗。在EBV還未確定為IM的病因之前,1932年引入臨床實踐診斷IM。當時發(fā)現IM患者的血清或血漿可以凝集馬或綿羊的紅細胞。該抗體在病程第1~2周出現,持續(xù)約6個月。在青少年原發(fā)性EBV感染中其陽性率可達80%-90%,約10%的青少年缺乏對嗜異性抗體的陽性反應。小于5歲者,很可能陰性。有報道稱50%的4歲以下EBV感染IM患者該試驗可為陰性。,3、EBV病毒載量檢測:EBV載量檢測可以鑒別EBV健康攜帶者的低水平復制與EBV相關疾病患者高水平活動性感染?;顒有訣BV感染或EBV相關腫瘤患者血清或血漿中常有高水平的EBV-DNA載量,而EBV健康攜帶者血淋巴細胞內可能存在低水平的EBV-DNA載量,其血清或血漿中檢測不到EBV-DNA。 EBV載量檢測有多種方法,Real-time PCR是目前最主要的監(jiān)測EBV載量的方法,有較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不同的EBV疾病進行Real-time PCR檢測時,需要的標本不同。 IM患者不推薦進行EBV載量檢測。IM患者外周血中EBV載量在2周內達到峰值,隨后很快下降,病程22天后,所有EBV-IM血清中均檢測不到EBV核酸[8]。 CAEBV患者外周血中EBV載量較潛伏感染個體明顯升高。外周血單個核細胞(PBMC)和血漿/血清均被用來檢測EBV載量,但PBMC中EBV-DNA水平有助于CAEBV的診斷。絕大多數CAEBV患者PBMC中EBV-DNA水平高于102.5拷貝/μg DNA,而部分CAEBV患者血漿/血清中EBV-DNA檢測陰性。CAEBV患者血漿/血清中EBV-DNA水平與病情嚴重程度和預后有關。 EBV-HLH患者外周血單個核細胞(PBMC)和血漿/血清均含有很高的EBV-DNA載量,而且監(jiān)測EBV-HLH患者血清中EBV-DNA載量有助于評估治療效果。,4、EBERS原位雜交試驗:EBV潛伏感染的細胞含有火量的EBERl/EBER2(EBERS)轉錄子,其主要功能是抑制干擾素介導的抗病毒效應和凋亡。該轉錄子不翻譯成蛋白質,每個EBV潛伏感染的細胞含有大約106拷貝EBERS,被認為EBV潛伏感染的最好標志物,因此,原位雜交檢測腫瘤細胞中EBERS是診斷腫瘤是否EBV相關的金標準。,三、兒童EBV感染相關疾病的診斷,1、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IM) IM是原發(fā)性EBV感染所致,典型臨床三聯征為發(fā)熱,咽峽炎和頸淋巴結腫大,可合并肝脾腫大,外周血異形淋巴細胞增高。IM是一良性自限性疾病,多數預后良好。少數可出現噬血綜合征等嚴重并發(fā)癥。 1.1、臨床特點:與西方發(fā)達國家IM發(fā)病高峰為青少年和年輕成人不同,我國兒童IM發(fā)病高峰在學齡前和學齡兒童,但兩者的臨床表現相似,具體特點如下:(1)發(fā)熱:約1周,重者2周或更久,幼兒可不明顯。(2)咽峽炎: 50%有灰白色滲出物,25%上腭有瘀點,部分病例合并鏈球菌感染。(3)淋巴結腫大:任何淋巴結均可受累,頸部淋巴結大最常見。(4)脾臟腫大:50%的病例可伴脾大,持續(xù)2~3周。(5)肝臟腫大:發(fā)生率約10%~15%。(6)皮疹:可出現多樣性皮疹,如紅斑、斑丘疹或麻疹。(7)其他:50%病例可有眼瞼水腫。,1.2、診斷指南:西方發(fā)達國家應用較多的是1975年Hoagland's提出的標準:(1)臨床三聯征:發(fā)熱、咽峽炎、淋巴結病;(2)外周血淋巴細胞比例≥50%和異型淋巴細胞比例≥10%;(3)血清嗜異凝集抗體陽性。上述標準的適應人群是10~30歲的IM病例。我國IM發(fā)病的高峰年齡在學齡前和學齡兒童,其血清嗜異凝集抗體常常陰性,而外周血異型淋巴細胞比例>10%的病例在學齡前兒童IM中只有41.8%[11],因此,下列診斷標準[5]更適合在我國兒科臨床中應用:(1)下列臨床癥狀中的3項:發(fā)熱、咽峽炎、頸淋巴結大、肝臟腫大、脾臟腫大:(2)下列3條實驗室檢查中任一項:①抗EBV-CA-IgM和抗EBV-CA-IgG抗體陽性,且抗EBV-NA-IgG陰性;②抗EBV-CA-IgM陰性,但抗EBV-CA-IgG抗體陽性,且為低親合力抗體。⑧嗜異凝集抗體陽性。④外周血異型淋巴細胞比例≥10%。同時滿足以上2條者可以診斷為EBV-IM。,1.3、治療原則:EBV-IM多數預后良好,以對癥治療為主。(1)休息。急性期應注意休息,如肝功能損害明顯應臥床休息,并按病毒性肝炎治療。(2)在疾病早期,可以考慮使用如下抗病毒藥物:①阿昔洛韋、更昔洛韋、泛昔洛韋。此類藥物通過抑制病毒多聚酶,終止DNA鏈的延伸。②干擾素。在細胞表面與特殊的受體結合,誘導細胞產生一種抗病毒蛋白(AVP),選擇性地阻斷宿主細胞。mRNA的傳遞和蛋白合成,使病毒不能復制。(3)抗生素的使用:如合并細菌感染,可使用敏感抗生素,但忌用氨芐西林和阿莫西林,以免引起皮疹,加重病情。(4)腎上腺糖皮質激素的應用:重型患者發(fā)生咽喉嚴重病變或水腫者,有神經系統(tǒng)并發(fā)癥及心肌炎,溶血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并發(fā)癥時,短療程應用糖皮質激素可明顯減輕癥狀。(5)防治脾破裂:避免任何可能擠壓或撞擊脾臟的動作。①限制或避免運動,由于IM脾臟的病理改變恢復很慢,因此,IM患兒尤其青少年應在癥狀改善后2~3個月甚至6個月才能劇烈運動。②進行腹部體格檢查時動作要輕柔。③注意處理便秘。④IM患兒應盡量少用阿斯匹林降溫,因其可能誘發(fā)脾破裂及血小極減少。,2、慢性活動性EBV感染(CAEBV) 原發(fā)感染后EBV進入潛伏感染狀態(tài),機體保持健康或亞臨床狀態(tài)。少數無明顯免疫缺陷的個體,原發(fā)EBV感染后病毒持續(xù)活動性復制、不進入潛伏感染狀態(tài),或處于潛伏感染狀態(tài)下的EBV可再次激活并且大量復制、機體再次進入病理狀態(tài),表現為IM癥狀持續(xù)存在或退而復現,伴發(fā)多臟器損害或間質性肺炎、視網膜眼炎等嚴重并發(fā)癥,稱為CAEBV。CAEBV預后較差,部分最后并發(fā)淋巴瘤。北京兒童醫(yī)院曾報道53例兒童慢性活動性EBV感染病例的臨床特征,隨訪的42例患者中,26.2%(11/42)在發(fā)病后7個月至3年內死亡[12]。 1.1、臨床特點:CAEBV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主要有發(fā)熱、肝臟腫大、脾臟腫大、肝功能異常、血小板減少癥、貧血、淋巴結病、蚊蟲過敏、皮疹、皮膚牛痘樣水皰、腹瀉及視網膜炎。病程中可出現嚴重的合并癥,包括HLH、惡性淋巴瘤、DIC、肝功能衰竭、消化道潰瘍或穿孔、冠狀動脈瘤、中樞神經系統(tǒng)癥狀、心肌炎、間質性肺炎及白血病。 1.2、診斷指南:診斷CAEBV可參考如下標準:1、持續(xù)或反復發(fā)作的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類似癥狀和體征:一段來說,下述癥狀持續(xù)3個月以上方可診斷CAEBV,包括發(fā)燒、持續(xù)性肝功能損害、多發(fā)性淋巴結病、肝脾腫大、全血細胞減少、視網膜炎、間質性肺炎、牛痘樣水皰及蚊蟲過敏等,2、EBV病感染及引起組織病理損害的證據:下述標準≥l條即可診斷CAEBV:(1)血清EBV抗體滴度異常增高,包括抗VCA-IgG≥l:640或抗EA-IgG≥l:160,VCA/EA-IgA陽性:(2)在感染的組織或外周血中檢測出EBER-l陽性細胞;(3)外周血PBMC中EBV-DNA水平高于102.5拷貝/μg DNA,(4)受累組織中EBV-EBERS原位雜交或EBV-LMPl免疫組化染色陽性:(5)Southern雜交在組織或外周血中檢測出EBV-DNA:3、排除目前已知疾病所致的上述臨床表現。,1.3、治療原則:目前缺乏統(tǒng)一有效的治療方案,可依具體情況選擇個體化治療方案或采用綜合治療方案。(1)免疫治療及化療:(2)造血干細胞移植:(3)抗病毒治療,往往無效,可試用更昔洛韋、阿糖腺苷;(4)干擾素和細胞因子??捎忙粱颚赂蓴_素和白介素2等制劑。 3、EBV相關噬血淋巴組織細胞增多癥(EBv-HLH) 噬血淋巴組織細胞增生癥(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vtosis, HLH)是以發(fā)熱、肝脾腫大、血細胞減低、高甘油三脂及低纖維蛋白原血癥為特點的一組臨床綜合征,是一種嚴重威脅患兒生命的過度炎癥反應性疾病。本病曾經的5年生存率僅22%,近年免疫化療的采用已使該病3年生存率上升至60%。HLH分為兩種類型:遺傳性HLH和繼發(fā)HLH。遺傳性HLH又包括:1)原發(fā)HLH又稱家族性HLH(familial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 FHL),通常發(fā)生在嬰幼兒:2)先天免疫缺陷病相關的HLH,包括X連鎖淋巴組織增殖綜合征、CMdiak-Higashi綜合征、格里塞利綜合征2型等。繼發(fā)性HLH是指繼發(fā)于感染、腫瘤、結締組織疾病等多種疾病。 EBV-HLH是EBV感染誘發(fā)的一類HLH,是繼發(fā)性HLH中最重要的類型,多見于日本及中國等亞洲人群,其發(fā)病機制為EBV感染的CTL細胞和NK細胞去功能化,變成大顆粒淋巴細胞(LGLs)并異常增生,產生高細胞因子血癥及巨噬細胞活化,從而造成廣泛的組織損傷。部分病人存在基因突變,目前證實的相關基因有PRFl、SH2D1A、UNCl3D和STXll等[13]。若證實有相關基因突變,則診斷為家族性HLH。,1.1、臨床特點:EBV-HLH的主要臨床表現有持續(xù)性發(fā)熱,以高熱為主,有肝脾淋巴結腫大、黃疸、肝功異常、水腫、胸腔積液、腹水、血細胞減少、凝血病及中樞神經系統(tǒng)癥狀,包括驚厥,昏迷及腦病的表現,嚴重者可出現顱內出血。NK細胞淋巴瘤合并EBV-HLH時有對蚊蟲過敏史,表現為被蚊子叮咬后持續(xù)數天的發(fā)燒,皮膚紅斑及隨后的水痘和潰瘍形成,鼻腔淋巴瘤則表現為鼻塞、哐下腫脹等。 1.2、診斷指南:EBV-HLH的診斷包括HLH的診斷和EBV感染兩個方面。(1)HLH診斷標準:依據HLH-2004方案,以下8條有5條符合即可診斷HLH:①發(fā)燒;②脾臟增大;③外周血至少兩系減少,血紅蛋白<90g/L,血小板<100×109/L,中性粒細胞<110×109/L;④高甘油三酯血癥和/或低纖維蛋白原血癥:⑤骨髓、脾臟或淋巴結中有噬血現象;⑥NK細胞活力降低或缺乏;⑦血清鐵蛋白≥500mg/L:⑧可溶性CD25(SIL-2R)≥2400U/ml。(2)EBV感染的證據:下列二條之一,①血清學抗體檢測提示原發(fā)性急性EBV感染或活動性感染;②分子生物學方法包括PCR、原位雜交和Southern雜交從患者血清、骨髓、淋巴結等受累組織檢測EBV陽性。,1.3、治療原則:EBV-HLH預后不好,病死率高,且發(fā)病年齡越小,預后越差。除常規(guī)的對癥支持治療外,主要有化學免疫治療和骨髓移植治療。(1)化學免疫療法:自HLH-94治療方案應用以來,病人的預后獲得很大改善。最新的化學免疫治療方案是國際組織細胞病協會在HLH-94方案基礎上修訂而成的HLH-04方案[14]。該方案包括足葉乙甙(etoposide,VP-16)、地塞米松、氨甲喋呤環(huán)孢霉素A等,分為初始治療及鞏固治療兩個階段,總治療時間為40周。(2)骨髓移植治療:對于發(fā)生于家族性HLH、X性連鎖淋巴組織增生癥和慢性活動性EBV感染的EBV-HLH,以及難治性病例,需要進行骨髓移植治療[15,16]。(3)抗EBV特異性治療:阿昔洛韋等抗EBV特異性治療對EBV-HLH無效。,-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兒童 EB 病毒感染 疾病 診斷 PPT 課件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jqnhouse.com/p-261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