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語文(人教大綱)第三冊 17六國論(第二課時).doc
《2019-2020年高中語文(人教大綱)第三冊 17六國論(第二課時).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中語文(人教大綱)第三冊 17六國論(第二課時).doc(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語文(人教大綱)第三冊 17六國論(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繼續(xù)研習課文。 2.掌握詞類活用。 [教學過程] 一、檢查一、二自然段的背誦情況 1.指名背誦(3~5位同學)。 2.分小組背誦一或二自然段。 3.學生齊背一、二自然段。 二、繼續(xù)研習課文內容 (一)研習第三自然段 l.學生齊讀第三段,注意讀準字音。 出示投影: 注意下列加點字的讀音: (1)與贏而不助五國也 yng (2)洎牧以讒誅 j (3)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 di (4)勝負之數(shù) sh 2.學生參照注解自譯第三段,隨時質疑,教師解疑。 3.理清思路,引導學生背誦。 問:本段從哪個方面論證六國滅亡的原因?分幾層意思,怎樣論證的? 學生自由討論,各抒己見。 明確:本段緊承第二個分論點“不賂者以賂者喪”來論證六國滅亡的原因。分三層,從正反兩方面展開論述,全面深入地論證。 學生順思路背誦第三段 (二)研習四、五自然段 1.學生反復誦讀四、五自然段。 2.請兩名同學試析這兩個自然段。 出示投影: 注意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 ①禮天下之奇才:名詞活用作動詞,“禮遇”“以禮相待”。 ②并力西向:名詞作狀語,“向西”。 ③為秦人積威之所劫:為……所,表被動的一種句式。 ④日削月割:兩個詞都是名詞作狀語,“日日”“月月”。 ⑤茍以天下之大:假若,如果,連詞。 3.問:第四段的中心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論述的?第五段是否多余,為什么? 學生分組討論,回答,教師評價。 明確:第四段的中心是論史評古。作者先承上文之末的設想抒發(fā)感慨,如六國不賂秦而抗秦,必將大有作為,行文搖曳多姿,興味無窮;然后承上啟下,又回到史實,揭開病根,重申賂秦之弊,最后借題發(fā)揮,大聲疾呼,告誡為國者,對敵要以此為訓,敢于斗爭。 第五段并非多余,是針對現(xiàn)實抒發(fā)感慨,指出北宋“以天下之大”而重復六國賂秦破滅之“弊”的不當,這是中心論點的引申,亦是寫作的本意所在——借古諷今。 提問:第五段或明或暗地作了多方面的對比,請同學說出幾個來。 學生自由回答 明確:第五段雖沒有直接展開對比,但通過文字信息可知對比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六國與秦的爵位比較(“皆諸侯”)、實力比較(“其勢弱于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當然。暗中說了宋與契丹、西夏的爵位比較、實力比較;其次是宋與六國的比較。以及契丹、西夏與秦的比較。 4.學生背誦四、五自然段 三、淺析本文的寫作特色 1.學生討論。自由發(fā)言 2.教師點撥: 本文屬史論,但并不是進行史學分析,也不是就歷史寫歷史,而是借史立論,以古鑒今,選擇一個角度,闡明自己對現(xiàn)實政治的主張。本文作者從歷史和現(xiàn)實相結合的角度,依據(jù)史實抓住六國破滅“弊在賂秦”這一點來立論,針砭時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達而深湛的政治見解。文末巧妙地聯(lián)系北宋現(xiàn)實,點明全文主旨。語意深切,發(fā)人深省。 作者對中心論點的論證。運用了例證、引證、假設論證,特別是突出地運用了對比論證,使論點鮮明,論證嚴密。 為了使說理更為有力,作者運用了多種語言表達方式,如:引古人之名言形象說理,用“食之不得下咽”形容“秦人”的惶恐不安,用“嗚呼”“悲夫”等感情強烈的嗟嘆,另外,對以地事秦的憎惡,對“義不賂秦”的褒揚,對“用武不終”的惋惜,對“為國者”的痛惜之情都溢于言表,有強烈的感染力。再加上對偶、對比、引用、設問等修辭方式的運用,使文章富于變化,縱橫恣肆,起伏跌宕,有雄辯的力量和充沛的氣勢。 3.明確:①借古諷今,切中時弊 ②論點鮮明,論證嚴密 ③語言生動,氣勢充沛 四、課堂練習 出示投影: 閱讀下文,完成文后各題。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________。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________,________,能守其土,________。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________。至丹以荊卿為計,________。趙嘗五戰(zhàn)于秦,二敗而三勝。后秦擊趙者再,________。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________。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________,________,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1.在橫線上填寫課文原句。 2.給畫曲線的句子填上:恰當?shù)臉它c。 3.給下列字注音。 ①賂 ②泊 ④殆 ④讒 4.解釋下列加點的字。 ①始速禍焉( ) ②當與秦相較( ) ③洎牧以讒誅( ) ④終繼五國遷滅( ) 5.文中的“三國”“刺客”“良將”分別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6.翻譯“后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 7.對本段的內容和淪證方法理解正確的是 ( ) A.運用例證法和正反對比法,論證了“燕雖小國而后亡”的原因。 B.運用比喻論證和例證法,論證了燕以荊卿為計的錯誤。 C.運用例證法和正反對比法,論證了“不賂者以賂者喪”的道理。 D.運用比喻論證和例證法,論證了趙國誅殺良將李牧的錯誤。 參考答案: 1.與贏而不助五國也 燕趙之君 始有遠略 義不賂秦 斯用兵之效也 始速褂焉 李牧連卻之 惜其用武而不終也 勝負之數(shù) 存亡之理 2.且……際,可……危,戰(zhàn)……亡,誠……已。 3.①l ②j ③di ④chn 4.①招致,動詞 ②如果,通“倘”,連詞 ③等到,副詞 ④改變,動詞 5.齊、燕、趙 荊軻 李牧 6.后來秦國兩次攻打趙國,李牧連連擊潰秦軍。 7.C 五、課堂小結 作者寫此文,用意在最后一段中,通過對比,巧妙得出結論。作者認為,以北宋之大,如果一味屈辱茍安,無疑置自己于六國之下,極為可恥,所以借古諷今,旨在說明屈辱求和,勢在必亡;用兵抗爭,猶可幸存,以使北宋統(tǒng)治者作出抉擇。作者在文章開頭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然后從賂秦者和不賂秦者兩方面,運用豐富的史料。反復對比,論證了“弊在賂秦”,再從此基礎上由古及今,借古諷今。 六、布置作業(yè)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含義。 2.比較下列詞語古今詞義的變化。 ①思厥先祖父 ②其實百倍 ③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 ④卻看妻子愁何在 3.熟背全文。-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高中語文人教大綱第三冊 17六國論第二課時 2019 2020 年高 語文 大綱 第三 17 六國論 第二 課時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jqnhouse.com/p-2669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