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歷史上冊《第20課 社會生活的變化》教案 人教新課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八年級歷史上冊《第20課 社會生活的變化》教案 人教新課標版(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山東省臨沭縣第三初級中學八年級歷史上冊《第20課 社會生活的變化》教案 人教新課標版
課 題
使用人
編 號
課 型
新授課
課 時
1課時
主備人
日 期
教
學
目
標
知識與技能:掌握:工業(yè)革命后火車、輪船的傳入,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后有線電報、電話以及照相和電影的傳入,新聞報紙、出版事業(yè)在中國的出現(xiàn),以及辛亥革命后中國社會習俗的變化。通過中國近代社會生活同現(xiàn)代社會生活的比較使學生學會運用發(fā)展的觀點和歷史縱向比較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歷史思維能力和正確的歷史發(fā)展觀、進步觀。
過程與方法: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展示史料、圖片等,
2、了解中國近代社會生活的不斷變化和進步。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由于西方社會工業(yè)文明的傳入,中國的社會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但這些深刻的變化也是以我們中華民族淪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災難深淵為代價的。中國社會的文化生活和社會習俗也在發(fā)生著深刻的變化,以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進步觀。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認識辛亥革命對中國社會的封建習俗觀念的改造作用,它是歷史的進步。
重 點
知道輪船、火車、電報、照相、電影、《申報》、商務印書館等史實以及民國以來剪發(fā)辮、易服飾、改稱呼等社會習俗方面的變化。
難 點
本課的知識點較多,時間跨度大,難于記憶和區(qū)別。
學 法
閱讀、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探究、歸納歷史之
3、最、閱讀故事、識圖法、講述等
教 法
圖片、視頻展示;導讀導議;講解。
板
書
設
計
第20課 社會生活的變化
一、近代交通通信在中國的出現(xiàn)
1、交通工具的傳入 輪船、火車的傳入 19世紀初
2、通信工具傳入 有線電報 19世紀70年代
二、文化生活的變遷
1、照相影的傳入
2、商業(yè)報刊的創(chuàng)辦 1872年 上海 《申報》
3、出版業(yè):務印書館 1897年 上海
三、社會習俗的變化
1、原因:辛亥革命的沖擊
2、積極變化:剪辮、易服、廢止纏足;鞠躬、握手禮代替跪拜禮;“先生”、“君”代替“老爺”、“大人”等稱呼。
3、局限:
4、受傳統(tǒng)習慣勢力的影響,變化有限。
教 學 過 程
環(huán) 節(jié)
知識點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估時
導 入
新 課
問:鴉片戰(zhàn)爭以后,中國社會出現(xiàn)了哪些趨勢? 導入新課:我們今天看看近代中國的社會生活方面發(fā)生哪些變化。
回答問題
激發(fā)興趣
2’
落
實
課
標
理
解
課
標
知道輪船、火車、電報、照相和電影等在中國出現(xiàn)的史實。以《申報》、商務印書館等為例,了解大眾傳播媒體對近代社會生活的影響。了解民國以來剪發(fā)辮、易服飾、改稱呼等社會習俗方面的變化。
投放課標內(nèi)容
閱
5、讀課標內(nèi)容
明確學習目標
1’
解
讀
課
標
同步探究過程
指導自主探究組織展示交流,進行評價
展示交流
作出評價
6’
一、近代交通通信在中國的出現(xiàn)
1、交通工具的傳入
輪船、火車的傳入 19世紀初
2、通信工具傳入 有線電報
19世紀70年代
1、鵠號“輪船復原圖》、《早期的火車頭》圖,了解輪船、火車的傳入。
2、火車傳入對中國社會發(fā)展有哪些影響?
看圖知道
思考討論比較,得出結論
對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jīng)濟的沖擊作用,認識到它在促進商品經(jīng)濟發(fā)展的同時,也便利了外國列強對中國的掠奪。
6、
5’
二、文化生活的變遷
1、照相影的傳入
2、商業(yè)報刊的創(chuàng)辦
1872年
上海 《申報》
3、出版業(yè)
商務印書館
1897年 上海
1.無聲電影里的人說話沒有聲音,用什么辦法可以讓觀眾明白他(她)在說什么?
2、報紙上的廣告太夸張了,那是不是說明它在欺騙讀者呢?
3、請回顧一下維新派在宣傳維新變法時創(chuàng)辦了哪些刊物,資產(chǎn)階級革命派在辛亥革命時期創(chuàng)辦了哪些刊物,出版了哪些書籍。
4、導思:近代通訊、報業(yè)、出版業(yè)出現(xiàn)有什么重要作用?
伴以朗讀、伴以錄音機或伴以留聲機配音。
小女孩說的對,廣告夸張不符合事實,所以是騙人的。
回憶回
7、答
維新派:《中外紀聞》
革命派:《民報》等
傳播維新思想和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思想等新觀念起了重要宣傳作用。
8’
教 學 過 程
環(huán) 節(jié)
知識點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估時
落
實
課
標
解
答
課
標
三、社會習俗的變化
1、原因:
辛亥革命的沖擊
2、積極變化:
剪辮、易服、廢止纏足;
鞠躬、握手禮代替跪拜禮;
“先生”、“君”代替“老爺”、“大人”等稱呼。
3、局限:
變化有限
1、人們?nèi)粘5姆b、發(fā)型、禮節(jié)、稱呼等,你知道
8、在辛亥革命后發(fā)生了怎樣變化嗎?為什么會有這些變化?
2、投放辛亥革命成功后,一商人拜會臨時大總統(tǒng)孫中山的故事。
3、指導學生看《辛亥革命軍警為行人剪辮子》圖,了解辛亥革命對社會習俗的影響。
閱讀教材,歸納概括
得出結論,掌握記憶
閱讀故事,知道變化體現(xiàn)了資產(chǎn)階級追求平等民主的愿望。
看圖分組討論
得出結論展示交流
認識社會習俗改變的難度之大,以及變化有限。
8’
運
用
課
標
指導完成,方法點撥
同步探究的開放作業(yè)
小組討論
得出結論
代表展示
10’
反 思
完 善
通過本節(jié)課學習,你有何收獲?(提示:學習了哪些重大事件?你有何感
9、悟和認識?還有哪些疑惑?)
合作探究
說說自己的收獲和心得
5’
教 學
小 結
歷史是有趣的,但是歷史教材本身作為教育的載體是枯燥的。要讓學生喜歡我們的課,應該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歷史情境,這樣才能引導學生從感知歷史發(fā)展到感悟歷史,實現(xiàn)情感的升華和價值觀的提煉。我創(chuàng)設虛擬人物毛毛,通過他的日記,看近代中國人們社會生活發(fā)生的變化。這種以小見大,由個性到共性,由個別到一般的方式,這種創(chuàng)設虛擬歷史情景的方式,不僅容易讓初中生理解和接受,也使課堂增色不少。它大大吸引了學生的眼球,把學生一下子帶到了近代,讓他們穿越時空,身臨其境,體驗歷史,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但是,本課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這節(jié)課圖片資料很多,在取舍方面還不夠大方;教師講解的內(nèi)容還是太多;時間把握不夠完美。
3
用心 愛心 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