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復習課)教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新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復習課)教案(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新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復習課)教案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教材人教版第十二冊128頁內容及相關練習題
教學目的:
1.通過復習,使學生系統(tǒng)掌握關于平面圖形周長與面積的知識,形成網(wǎng)絡結構。
2.逐步學會整理和復習的方法,滲透科學、合理、簡潔的數(shù)學思想。
教學準備:投影片、平面圖形紙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復習
(出示歐拉圖片)
今天我們的課堂上,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認識他嗎?
他的名字叫歐拉。歐拉是數(shù)學史上著名的數(shù)學家,他生于1707年,是瑞士人。老師帶來了一個歐拉小時候的故事,想聽嗎?
有一天,歐拉的爸爸要建造一個羊圈,他就用籬
2、笆圍出了一塊長方形的地(示圖片)。爸爸量了量,算了算,發(fā)現(xiàn)羊圈的面積小了點。怎么辦呢?爸爸感到很為難,因為家里的籬笆只夠圍這么長,沒有再多了。小歐拉卻對爸爸說,他有辦法。
同學們猜一猜,歐拉想出了什么辦法?
生:……
師:為什么這樣猜測?還有別的想法嗎?同學們可真厲害,想出了這么多的好辦法。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用到我們學過的哪一部分知識?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復習、整理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這一部分知識。(板書課題)
二、回顧整理,建構網(wǎng)絡
第一層次:回顧交流(檢查課前自主整理的情況)
師:通過昨天自己的復習、整理,對這部分內容,你已經(jīng)知道了哪些?(隨學生介紹,師貼出平面圖形圖片。)
3、師:誰愿意把你整理的情況向大家介紹一下?
學生展示自主整理的結果……
教師引導學生從內容和形式各個方面相互評價,及時點撥。對學生整理的精彩之處給予充分的肯定。
(注意:此時的展示交流要充分,以學習者自主介紹為主。評價應全面、中肯,兼顧內容與形式兩個方面。)
師:還沒有交流的同學,過會把你整理的情況在小組內交流,好嗎?
第二層次:合作提升
通過剛才的交流,我們學習了許多別人的優(yōu)點,也發(fā)現(xiàn)了個人在復習過程中的不足。想不想再重新改進一下?咱們小組的同學一起合作,以更簡潔、更科學、更合理的方式,重新將這部分內容整理一下,好嗎?
小組合作整理。
匯報交流。
展示小組整理的結果。
(注
4、意:此時的交流應簡捷、明了,突出學生在前后整理過程中的進步及收獲。)
師隨學生介紹出示寫有字母公式及方格圖的紙片。
第三層次:建構網(wǎng)絡
根據(jù)小組整理情況,由教師或學生引導回顧,梳理各種圖形之間的關系及公式推導過程,回顧“轉化”的思想方法,構建網(wǎng)絡結構圖,形成完整板書。
三、重點復習,強化提高
1.解決“歐拉智巧羊圈”的問題
歐拉的爸爸將羊圈圍成了長方形,小歐拉將它改成了正方形,同學們說還可以改成圓形(示下圖),到底哪種圍法面積最大?大多少呢?動筆計算一下,好嗎?
5.7米
10米
2.會計算這幾個圖形的面積嗎?
16
12
20
4
12
5、5
4
3.解決兩個實際生活中的問題,看看行嗎?
(1)拍賣如下圖形狀的一塊土地,底價是每平方米500元。如果房地產開發(fā)商準備用600萬元買這塊地,你認為夠不夠?
(2)
100米
120米
180米
(3)李爺爺找來一塊邊長為80厘米的正方形木板,要用它做一個面積最大的圓形飯桌。請你幫他算一算,飯桌的面積有多大?
80厘米
四、自主檢評,完善提高
時間過得可真快,一節(jié)課四十分鐘不知不覺就結束了。和同學們在一起,老師感覺很幸福很快樂。你呢?能談談自己的感受嗎?
老師還為大家準備了一組練習題
6、,很簡單,抽時間自己做一做,檢測一下對這部分內容的掌握情況,好嗎?
附自我檢測題:
我能行
一、明察秋毫:每一組中兩個圖形的周長相等嗎?面積呢?
(圖形略)
二、慧眼識真:判斷一下,對還是錯?
1、兩個面積相等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
2、把一個長方形木框拉成平行四邊形,周長和面積都不變。( ?。?
4、把一個正方形放在一個10倍的放大鏡下,周長和面積都是原來的10倍。( )
三、聯(lián)系生活用數(shù)學。
市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有一塊正方形空地,邊長是60米。
1、如果要在這塊空地上圍出一個最大的圓,并鋪上草坪,這塊草坪的面積有多大?
7、
2、在這塊空地上設計一片花圃,使花圃的面積占正方形面積的25%,請你設計出三種方案。
題目做完了,評價一下自己吧!
我真棒! 我還行! 要加油!
課后反思:
北京教育學院張丹教授對復習課的目的作了以下六個方面的概括:1、形成網(wǎng)絡,促使學生建立所學內容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2、應用知識,提高解決問題能力;3、反思策略,幫助學生積累解決問題的策略或方法;4、查漏補缺,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技能;5、交流體會,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6、提出問題,發(fā)展學生的問題意識。
這種闡述較為全面。但正如潘主任所講,“任何一節(jié)課都只是完整的教學過程
8、中的一個片斷、一個步驟,每節(jié)課都有每節(jié)課的側重點。”復習課也是如此。這節(jié)課上,我們重點對學生進行了復習、整理方法的引導與培養(yǎng),即形成網(wǎng)絡、建立所學內容間的聯(lián)系。其他幾個方面的目的當然也涉及到了,但落實得并不到位。
聽課者也可以看出,網(wǎng)絡的構建占據(jù)了一節(jié)課的大部分時間。復習策略的后兩個環(huán)節(jié):練習與檢測在這節(jié)課上體現(xiàn)并不明顯。實際情況是,為了更好“應用知識,提高解決問題能力”“查漏補缺,鞏固所學知識技能”,應該再專門抽出一節(jié)課甚至兩節(jié)課的時間進行練習與檢測。畢竟,復習與整理只是第一步,應用與吸收是在此基礎上的更進一步。
從課堂實際情況來看,學生是有所提升的,大部分孩子學會了整理和表述知識的方法
9、。但課堂的一個明顯弊端也凸顯了出來:即過于重視方法,忽視了對內容的處理。過去,我們更多地重視了復習“內容”,而今天,我們又過多地強調了“方法”,這二者都是有失偏頗的。恰當?shù)淖龇?,應該是在學習科學整理方法的基礎上,回顧再現(xiàn)所學知識,溝通知識間的聯(lián)系,形成新的認知網(wǎng)絡。
由于受時間限制,也由于教學“復習課”經(jīng)驗的不足,課堂出現(xiàn)了匆匆趕路的現(xiàn)象,致使學生主體地位突出不夠,教師代言太多。課堂的主角是誰,學習的主體是誰?應該是學生,不應該是教師,更不應該是聽課者。而我們執(zhí)教研究課的教師,更多地著眼于觀眾,著眼于聽者的評價,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學生的感受與體驗,這是不應該的。
重新上這節(jié)課,應該是將學生擺在臺上,展示他們的所思所想,展示不同思想的來龍去脈,形成你一言我一語的自覺辯論狀態(tài)。在辯論中讓知識越擺越明,讓方法越爭越優(yōu)。
讓學生成為學習的資源。教師做個引導者,做互動中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