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管理制度 (完整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生產管理制度 (完整版)(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生產管理制度
生產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務是平衡生產能力,制訂公司生產計劃,并組織實施和協(xié)調、平衡、檢查、分析以確保計劃的完成和超額完成,使生產達到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一、 生產管理的內容
1.完成和超額完成公司下達的生產計劃。
2.在生產過程中進行協(xié)調配合,組織實施。
3.全面實現(xiàn)經濟效益,做到質量好,成本低,利潤高。
二、 生產管理的范圍
1.負責制訂本公司生產計劃,設備大修計劃,圍繞生產為中心制定措施,確保全面完成和超額完成計劃。
2.根據季節(jié)和生產計劃,生產設備完好情況進行供水調度工作,努力降低消耗,提高質量。
3.負責對各生產環(huán)節(jié)進行協(xié)調、平
2、衡,確保生產計劃的完成。
4.加強質量管理、定額管理和設備維修工作,并做好廠內的生產調度,對各技術經濟指標、生產情況進行匯總,分析上報。
5.有關生產執(zhí)行情況和生產中的重大問題向主管經理匯報請示,提出建議。
三、制訂生產計劃
1.按全面計劃管理要求制訂公司生產計劃,設備大修理計劃進行統(tǒng)一安排。
2.每年的設備更新、添置和技改項目,由生產運行部每年第四季度提出計劃。
四、生產調度工作
1.公司供水調度工作要根據各季節(jié)和生產計劃、生產設備的完好情況,用戶用水規(guī)律等因素進行調度,在確保服務壓力情況下節(jié)約電耗,盡量達到均衡生產。
2.在調度中要及時了解信息,保證信息流暢和反饋,發(fā)現(xiàn)問題
3、及時采取措施解決。
3.檢查和了解生產設備的運行和利用情況,做好生產設備的維護、保養(yǎng)工作。
4.經常了解和掌握原材料供應情況,督促做好生產物資的供應工作。
設備管理制度
設備是現(xiàn)代化生產的物質技術基礎,是工廠固定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設備管理的工作內容包括設備的規(guī)劃、選購、安裝調試,驗收投入生產領域,在生產領域內使用,維修更新改造直至報廢。設備的壽命長短,能源的節(jié)約,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設備的維護、保養(yǎng)、計劃檢修。執(zhí)行以預防為主,維修保養(yǎng)與計劃檢修并重的方針,實行專人負責管好、用好、修好設備,保障完成安全供水任務。
一、設備的增添、更新、安裝及驗收
1.添置設備要加強計劃性,由
4、使用部門提出申請,填制申請計劃表,經生產運行部與財務經營部資金平衡匯總,提出意見,報公司經理批準,由物資采供部負責采購,購置重要設備時,申請部門還應詳細提出效益分析,并交職能部門技術論證。
2.新設備進廠后,應由生產運行部組織開箱,檢查設備在運輸過程中有無缺損,附件、備件、技術文件等是否與裝箱單相符,隨機技術文件交檔案室統(tǒng)一管理。易損件交倉庫保管、登賬入庫,隨機附件、專用工具由使用部門交操作人員負責保管。
3.屬基建項目設備,由基建部門開箱檢查,是否與清單相符,隨機技術文件、附件、備件、專用工具等在基建期間由基建部門保管使用。項目竣工驗收時,技術文件、開箱驗收單與竣工驗收文件一起移交給生
5、產技術科后及時歸檔,設備的附件、備件、工具等移交給使用部門使用。
4.設備安裝竣工后,由生產運行部會同安裝、使用部門進行安裝質量檢查,空載及負荷試車,驗收合格后,辦理設備移交手續(xù)。由安裝部門負責填制“設備交接驗收單”,并附有設備試運轉記錄,驗收文件交給設備管理科歸檔,未經驗收的新增設備任何部門不得擅自使用。
二、設備日常使用和維護管理
1.設備的使用、維護實行嚴格的崗位責任制,做到定人定機。單人使用的設備由操作者負責,集體共同使用的設備由值班長負責。要做好巡回檢查和交接班工作。
2.設備維護保養(yǎng),由操作人員負責,班前班后要認真檢查,經常保持設備潤滑、清潔,班中設備如果發(fā)生故障,及時
6、通知維修人員配合排除。由維修人員填寫設備維修記錄。專業(yè)維修人員要加強巡回檢查,檢查設備運轉是否正常,督促操作人員做好日常保養(yǎng)工作,發(fā)現(xiàn)設備跑、冒、滴、漏,要及時處理,對違章操作要立即制止。
3.加強起重設備等特種設備管理,嚴格按國家有關規(guī)定進行使用、維護、定期檢測和預防性試驗。
4.為掌握設備的使用維護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實行設備檢查制度。每年由生產運行部負責對設備的臺帳、技術資料、設備數(shù)量、技術狀況和安全措施等進行全面檢查。
三、設備的計劃檢修
1.設備使用部門應根據實際技術狀況,結合生產任務,提出設備檢修計劃,申請內容可以包括:大修周期內的運轉小時、檢修類別、組織形式、檢修時
7、間及備品備件情況,修理時間等。由生產技術科提出、水廠編制設備年度檢修計劃,報請經理審核批準后下達,各部門必須嚴格執(zhí)行檢修計劃,認真組織督促計劃實施。
2.設備計劃檢修分自修,送修,請修等。
3.設備自修以水廠生產設備科為主。
4.送修、請修由生產技術科和水廠研討后提出,由部門審議,經公司主管經理批準。
5.凡經大修理的設備,必須進行試運轉,有問題及時解決。
6.物資采供部要積極配合設備檢修工作,保證零配件及時供應。
7.設備修理可分為大、中、小修理: 大修理:對設備全面的檢查,解體、清洗、更換和更換磨損零件,恢復原有工作能力,配置安全裝置和必要的附件。 中修:是平衡性修理,更換和
8、修復設備的主要零部件,要調整機械系統(tǒng),校正設備基準,使設備達到應有技術要求。 小修:是維護性修理,對設備進行局部性修理,更換和修復少量磨損件,以保證設備使用到下次修理。
四、設備的改造與更新
1.為提高設備技術性能和生產效率、降低消耗,有時要改變設備的結構性能,進行局部技術改造,由使用部門提出改造方案和建議,由生產運行部審核,經公司經理批準由生產運行部組織實施。
2.設備使用年久、結構陳舊、效率過低或事故毀壞耗損嚴重,無修復改造價值,一般應當報廢更新。
3.閑置三個月以上的設備封存。封存由使用部門申請,由生產運行部批準。重要設備由生產運行部報公司經理批準,同時財務經營部提取折舊,封存
9、要妥善保管好。封存設備重新使用要經生產運行部批準,重要設備報公司經理批準,方可使用,并通知財務經營部。
4.對公司長期閑置不用一年以上,可給予有償轉讓,由生產運行部提出,公司經理批準同意,方可有償轉讓。
五、基礎管理
建立健全設備管理的統(tǒng)計工作制度,定期填寫設備統(tǒng)計報表,要做到準確、完整、清晰。要做好大、中、小修理記錄、事故處理記錄、安裝驗收記錄、設備完好率和利用率記錄等。要如實反映設備技術狀況,為搞好設備管理提供可靠的基礎資料。
六、事故報告及處理
1.事故分類: 一般責任事故:指設備損壞價值在20000元以下者,造成全廠停電,對外停水10分鐘以上20分鐘以下者。 重大責任事故:
10、指設備損壞價值在20000元以上者,造成全廠停電,對外停水20分鐘及以上者。
2.事故處理:一律按事故報告程序的規(guī)章制度執(zhí)行。
能源管理制度
為了合理利用能源,節(jié)約能源,提高企業(yè)的經濟效益。通過技術改造,合理利用,科學管理等途徑以最少能源消耗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特制定能源管理制度。
一、成立能源管理機構。
二、認真執(zhí)行國家有關能源的方針、政策、法規(guī)和標準,加強能源計量管理,組織制定企業(yè)的節(jié)能技術措施,通過科學的管理降低消耗、節(jié)約能源,每月對能耗和單耗進行分析。 加強企業(yè)用電管理。特制訂用電合理化實施細則:
1.根據負荷等級、容量和分布情況,選擇供電電壓等級,按經濟電流
11、密度選擇導線截面。
2.降低受電壓端至用電設備的線損。
3.調整企業(yè)用電設備的工作狀態(tài),提高設備負荷率,力爭達到90%。
4.企業(yè)應在提高自然功率因素基礎上,合理使用電容器組,使功率因素達到0.9以上。
5.單相用電設備應均勻接在三相網絡上,降低三相負荷電流不平衡度。
6.電能轉化為機械能的合理化:
⑴合理選擇改進管網的布置,減少管道中的阻力。
⑵根據全市管網狀況及各測壓的壓力,合理調配水泵運行模式。
⑶要根據電動機負荷特性和運行狀況合理選擇,使電動機工作在高效率范圍內。
⑷50kw以上電動機要配置電流表、電度表,以便監(jiān)測與計量。
7.企業(yè)照明合理化:
⑴根據
12、使用場所和周圍環(huán)境對照明的要求,及不同電光源特點,經濟合理地選擇高效光源。
⑵為了便于考核照明用電,照明和動力應分別裝表計量。
⑶合理選擇照明方式,加強照明設備的運行管理。
質量管理制度
供水企業(yè)的質量管理是指企業(yè)中所有部門、所有人員都以提高自來水水質為核心,把專業(yè)技術,管理技術,數(shù)理統(tǒng)計技術集合在一起,建立起一套科學嚴密高效的質量保證體系,控制生產過程中影響水質的因素,以最經濟的辦法提供符合國家標準、滿足用戶需要的活動。 公司生產運行部負責推行自來水質量管理的領導,生產技術科專人抓水質管理工作。水質檢測中心設質量管理員,從公司到班組建立三級水質管理網絡,負責全面地控制影響水質
13、指標的各種因素,保證和提高質量,逐步搞好全面質量管理工作。
一、水質管理
水質管理是指進行水質調查、監(jiān)測、保護的行為活動。飲用水的安全關系到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是社會進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一)管理體制
1.公司由一名副總經理抓水質管理工作,公司生產運行部負責貫徹執(zhí)行國家有關水質的各項規(guī)程、法令及涉及水質的規(guī)定,逐步推行全面水質管理,公司水質檢測中心是生產運行部的下轄機構,負責全公司的水質監(jiān)測。
2.各運行班組以值班長為主,帶動大家搞好班組檢驗,有效地控制各凈水環(huán)節(jié)。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及時與公司水質檢測中心聯(lián)系,并匯報生產技術科,必要時向部門經理匯報。
3.出現(xiàn)特殊水質問題立即按
14、“四不放過”的原則進行必要的活動。
4.生產運行部應負責對原水水質、出廠水質和管網水水質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確保用戶龍頭水質。
5.物資采供部應按質按量保證生產上所需的混凝劑、助凝劑和消毒劑的供應,因脫產影響水質,由物資采供部負責。
6.所有凈水操作人員和化驗人員應嚴格執(zhí)行操作規(guī)程、崗位責任制及各項規(guī)章制度。
(二)水質檢驗
1.水質檢測中心
①每天進行常規(guī)項目(包括細菌總數(shù)、大腸菌指數(shù))的測定。
②每周進行一次原水、出廠水總固體、溶解氧、氟化物、耗氧量、氯化物、砷、鉻(W+6)、酚項目的檢測,發(fā)現(xiàn)有異常數(shù)據應立即重新取樣進行檢測。
③對所使用的每批次混凝劑應開展好有
15、效成分的檢測工作。
④開展加礬小樣試驗,找出規(guī)律,指導生產。
⑤每季進行一次濾料含泥量測定。
⑥每二小時進行原水、濾后水、出廠水濁度、余氯的檢測。
⑦測定管網水余氯、渾濁度、細菌總數(shù)、大腸菌指數(shù)四項水質指標,必要時測PH、色度、總鐵。
2.班組檢驗
①原水P H值、濁度每2小時檢驗一次。
②沉淀水濁度和余氯每2小時檢驗一次。
③濾后水濁度、余氯每2小時檢驗一次。
④出廠水濁度、余氯每2小時檢驗一次。
(三)水質事故報告
1.凡是出廠水余氯小于0.3毫克/升或濁度大于1度,時間在2小時為一般水質事故,一般水質事故,由生產科進行事故分析,并做好記錄。
2.凡出廠水余氯
16、小于0.3毫克/升,濁度超過3度,連續(xù)二小時以上或供水區(qū)管網水濁度、余氯、大腸菌、細菌總數(shù)有一次(一半點以上)指標不合格,為重大水質事故,重大事故應立即報公司生產運行部,并由公司主管經理召開有關人員的事故分析會。
3.對質量事故應堅持“四不放過”原則,即:原因責任不清不放過,責任人未處理不放過,有關人員未受教育不放過,防范措施不落實不放過。
(四)水質信息反饋
1.對用戶、衛(wèi)生監(jiān)督部門有關水質方面的來信、來訪等信息,應及時登記,并反映給公司有關部門以及時處理。
2.部門考核員每月底向部門經理上報水質情況,如發(fā)生水質方面的特殊情況應及時聯(lián)系,重大問題共同解決。
3.班組生產管理活動情
17、況以及PDCA(計劃、實施、檢查、處理)方面的情況,除應做好記錄外,信息應及時反饋到生產技術科。
4.生產運行部應主動與環(huán)保、衛(wèi)生部門和用戶聯(lián)系及時了解各方面的信息,進行必要的技術研究,并將研究結果反饋給上級領導。
5.生產運行部每周召開一次水質分析會,如有污染源等特殊情況,立即召開會議。
(五)水質報告制度
1.水質檢測中心每月填寫管網水檢測指標報表(月統(tǒng)計表一式二份,自留一份,另一份報生產運行部)。
2.管網水不合格,立即報生產技術科,分析原因,及時處理。
3.毒物測定報表當月報生產技術科。
4.每月填寫出廠水常規(guī)指標檢測統(tǒng)計表(一式二份,一份自留,一份報生產技術科。)
18、5.每月填寫水質檢驗統(tǒng)計表(一式二份,一份自留,一份報生產技術科。)
6. 原水水質變化影響到出廠水質量,除報生產技術科、水廠及時處理外,事后要填寫“事故報告”上報部門。
(六)水源防護管理
1.一級保護區(qū)范圍:以取水口為中心,半徑500米范圍內的水域。
2.二級保護區(qū)范圍:以清源華衍水務與我司兩取水口連線的中點,半徑1500米及圓周切線范圍內的水域。3.嚴格按照政府規(guī)定的水源地保護條例或辦法進行水源地巡查。
4.建立健全水源地污染應急處理預案,完善應急處理技術措施,做好應急物資的儲備。
5.制訂一級保護區(qū)管理制度,明確目標責任、定量工作內容。
6.建立原水水質預警系統(tǒng),加強水質檢測。
7.加強與水務、環(huán)保部門對水源地水質信息的交流。
8.發(fā)現(xiàn)水源地水質異常或者是污染行為,應立即上報上級主管部門,同時做好應急響應。
(七)凈水原材料質量驗收
1.凈水劑質量驗收由水質檢測中心負責,質量應該符合國家有關標準,質量不合格不得收貨。
2.凈水劑生產廠家應提供有效的衛(wèi)生許可批件及質量檢測報告。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