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第69講古今中外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本講小結模擬演練岳麓版.doc
《2019屆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第69講古今中外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本講小結模擬演練岳麓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屆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第69講古今中外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本講小結模擬演練岳麓版.doc(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第69講 古今中外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本講小結 〔反饋檢測〕 1.(xx新課標Ⅰ卷47) 材料 公元前544年,吳國公子季札出使魯、鄭、衛(wèi)、晉等中原諸國。季札對于各國貴族視為“文明”象征的樂舞與詩歌,皆能一一點評,得其精髓;對于各國政治現(xiàn)狀,他也能做出準確的研判。各國原本視江南為蠻荒之地,為“文身斷發(fā)”的“夷人”聚居之處,季札的到來讓他們眼界一開。 季札出使途經(jīng)徐國,知道徐國國君對他的佩劍十分喜愛,只因要出訪他國,未能相贈。季札返回途中至徐,徐君已死,他解下佩劍掛在徐君墓前的樹上。隨從認為這樣做沒有意義,季札說,我當初知道徐君喜愛我這把劍,“始吾心已許之,豈以死倍(背)吾心哉”。其父吳王壽夢認為諸子中季札年齡最小卻有賢能,指定他繼承王位。壽夢死后,吳國人堅決要求季札即位,但季札堅拒,“棄其室而耕”,最終王位由其長兄繼承。季札被歷代儒者尊崇為“賢人”。 ——據(jù)《史記》等 (1)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歷代儒者尊季札為“賢人”的原因。 (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季札出使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意義。 [答案] (1)對儒者所崇尚的禮樂和經(jīng)典有精深的理解;掛劍于墓,與儒者重“信”契合;拒絕繼承王位,符合儒家禮義觀念。 (2)顯示出中原文化傳播到江南,有利于改變中原諸國對江南的認識,有利于黃河與長江流域的文化認同。 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御史臺是唐代的最高中央監(jiān)察機關。唐太宗注意以御史治吏。他采納御史大夫李乾祐的奏請,增設殿中侍御史和監(jiān)察御史各二人。貞觀末年,“于臺中置東西二獄”,委御史臺有“鞠(審問)裳禁系”之權。 ——摘編自邱永明《中國古代監(jiān)察制度史》 材料二 人欲自照,必須明鏡;主欲知過,必藉忠臣。主若自賢,臣不匡正,欲不危敗,豈可得乎?故君失其聞,臣亦不能獨全其家。至于隋煬帝暴虐,臣下樹口,卒令不聞其過,遂至滅亡……朕每閑居靜坐,則自內省。唯恐上不稱天心,下為百姓所怨。但思正人匡諫,欲令耳目外通,下無怨滯。 ——摘自吳兢《貞觀政要》卷二《求諫》 (1)據(jù)材料一,概括唐太宗以御史治吏的主要特點。 (2)材料二中唐太宗認為隋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綜合上述材料,分析唐太宗是如何做到君明臣廉的。 [答案] (1)特點:增加人數(shù);增設下屬部門;擴大職權(賦予拘禁權力)。 (2)原因:隋煬帝暴政;大臣不敢進諫。 分析:通過自省、納諫防止或糾正決策失誤;以御史制度約束官吏;正人與正己相結合。-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 高考 歷史 一輪 復習 69 古今中外 政治家 思想家 小結 模擬 演練 岳麓版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jqnhouse.com/p-4584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