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 第三單元 各國經濟體制的創(chuàng)新和調整 314 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建立課件 岳麓版必修2》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中歷史 第三單元 各國經濟體制的創(chuàng)新和調整 314 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建立課件 岳麓版必修2(2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知識點一知識點二知識點三知識點一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知識點一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1.原因國內戰(zhàn)爭爆發(fā),蘇俄形勢嚴峻。2.內容(1)實行余糧征集制,農民除保留口糧、種子糧和飼料糧外,其余糧食以極低的價格交售國家。(2)普遍實行工業(yè)國有化。(3)取消商品貿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國家集中分配。(4)實行“不勞動者不得食”的原則。3.影響(1)積極方面: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保證了軍事斗爭的勝利。(2)消極方面:許多措施超出了戰(zhàn)時需要的限度,引起農民不滿。知識點一知識點二知識點三自主思考自主思考為什么說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兼有“戰(zhàn)時”和“共產主義”兩個特點?提示從背景看,它是在面臨國內叛亂和國外
2、干涉的嚴峻形勢下采取的;從目的看,它主要是為了集中全國的物力、財力戰(zhàn)勝敵人;從內容看,取消商品貿易,一切生活必需品由國家集中分配。知識點一知識點二知識點三知識點二新經濟政策知識點二新經濟政策1.背景(1)蘇維埃政府亟須恢復經濟。(2)農民對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不滿。(3)國家沒有能力直接領導和組織所有企業(yè)的生產。2.開始1921年3月,俄共(布)召開了第十次代表大會,會上決定以糧食稅代替余糧征集制。知識點一知識點二知識點三3.內容(1)農業(yè)方面:以固定的糧食稅代替余糧征集制。(2)工業(yè)方面關系國家經濟命脈的企業(yè)仍歸國家所有,由國家經營。中小企業(yè)和國家暫時無力經營的企業(yè),允許本國和外國資本家經營。恢
3、復私人小企業(yè)。(3)流通方面:由產品交換轉為允許自由貿易。知識點一知識點二知識點三教材解讀教材解讀閱讀教材第65頁,想一想:新經濟政策的依據是什么?提示蘇俄仍是一個小農經濟占優(yōu)勢的落后的農業(yè)國;國內戰(zhàn)爭勝利后農民強烈反對以余糧征集制為核心的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暴動頻發(fā),蘇維埃政權的處境十分危急。4.意義(1)找到了一條使落后的俄國過渡到社會主義的途徑。(2)受到廣大工人和農民的支持,使國民經濟得到恢復和發(fā)展,蘇維埃政權得到鞏固。知識點一知識點二知識點三知識點三斯大林時期的經濟知識點三斯大林時期的經濟1.斯大林體制的建立經過工業(yè)化和農業(yè)集體化,逐步取消了新經濟政策,到20世紀30年代中期,確立了新
4、的經濟體制。2.特點(1)實行單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2)實行高度集中的經濟管理體制。(3)實行排斥市場的指令性計劃經濟。(4)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經濟。知識點一知識點二知識點三3.影響(1)積極方面:國家能夠按照計劃調配和使用全部資源進行經濟建設,使蘇聯形成了比較齊全的工業(yè)體系,基本上實現了工業(yè)化。1937年,蘇聯的工業(yè)生產總值躍居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2)消極方面超越了蘇聯生產力的水平,造成蘇聯農業(yè)、輕工業(yè)、重工業(yè)發(fā)展比例嚴重失調,農民生產積極性受到挫傷。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誕生的社會主義國家大都照搬這種體制。知識點一知識點二知識點三自主思考自主思考下圖是關于斯大林經濟模
5、式的一幅漫畫,圖片反映出斯大林經濟模式具有什么特點? 提示依靠行政手段干預經濟發(fā)展,執(zhí)行計劃指令。探究點一探究點二探究點一新經濟政策探究點一新經濟政策史料導入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會召開,根據列寧的提議通過了實行新經濟政策的決議。當這一消息被共產國際的各國代表得知時,有些外國革命者痛惜地哭嘆道:“曉得今天是這樣,我們錯不該參加十月革命了?!蔽鞣饺耸繀s說:“俄國的這一招,是痛擊我們的!”互動探究互動探究(1)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史料中許多革命者對新經濟政策感到“痛惜”的原因。(2)西方人士為什么說“俄國的這一招,是痛擊我們的”呢?提示提示(1)新經濟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資本主義,
6、利用市場發(fā)展經濟。(2)實行新經濟政策的最終目的是實現向社會主義的過渡。探究點一探究點二名師精講新經濟政策的“新”(1)所有制:允許私有制的存在,出現了多種所有制形式。(2)分配形式:實行按勞分配。(3)流通領域:允許自由貿易。(4)過渡方式:按經濟規(guī)律辦事,從直接過渡轉變?yōu)橹鸩竭^渡。(5)實質: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來促進生產發(fā)展,向社會主義過渡。探究點一探究點二典例分析列寧說:“小農只要還是小農,他們就必須有同他們的經濟基礎即個體小農經濟相適應的刺激、動力和動因用這種辦法一定能夠在無產階級和農民之間建立起牢固的關系?!睂嵤斑@種辦法”后()A.徹底解決了農民的土地問題B.政府掌握了國家經濟
7、命脈C.蘇維埃政權得到進一步鞏固D.蘇聯建成了社會主義制度探究點一探究點二解析由題干材料可知,列寧是要維護小農經濟基礎,并利用保護農民經濟利益的辦法鞏固工農聯盟,這反映的是列寧的新經濟政策,故C項正確。俄國十月革命后蘇俄實行的是土地國有制,A項不符合史實;B項在題干中沒有體現;1936年新憲法的頒布標志著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蘇聯的確立,故D項錯誤。答案C探究點一探究點二探究點二正確認識斯大林模式探究點二正確認識斯大林模式史料導入斯大林的國家工業(yè)化和農業(yè)全盤集體化運動,體現著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的原則從理論到實踐都明顯地改變了列寧的新經濟政策。摘編自葉書宗關于蘇聯的國家工業(yè)化和農業(yè)全盤集體化問題探究
8、點一探究點二互動探究互動探究(1)據史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探究斯大林的經濟政策與新經濟政策相比有哪些“改變”。(2)這些“改變”取得的重要成果是什么?提示提示(1)改變:改變了新經濟政策間接向社會主義過渡的路線,實行直接過渡;改變了多種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實行單一公有制;改變了計劃和市場調節(jié)并存模式,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2)基本實現了工業(yè)化;1937年工業(yè)產值躍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為日后戰(zhàn)勝德國法西斯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探究點一探究點二名師精講全面評價斯大林模式(1)功績:國家工業(yè)化迅速實現,蘇聯成為工業(yè)強國;經濟實力迅速增長,為后來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國民文化素
9、質得到提高。(2)弊端政治方面:高度集權、缺乏民主、缺乏監(jiān)督;個人崇拜盛行。經濟方面: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無法持續(xù)發(fā)展;排斥市場、商品貨幣關系和價值規(guī)律的作用,不利于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犧牲農民利益,造成農業(yè)生產長期停滯不前。思想文化方面:為維護領袖權威,采取行政干預手段對學術文化領域進行嚴格管理和控制,形成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體制。探究點一探究點二典例分析(2015課標全國,34)1930年蘇聯糧食產量為835.4億千克,1931年降至694.8億千克;1930年蘇聯糧食出口483億千克,1931年增至518億千克。這表明蘇聯()A.人民為國家工業(yè)化建設作出貢獻B.農業(yè)投入不足
10、造成糧食供不應求C.糧食減產嚴重制約工業(yè)發(fā)展速度D.農業(yè)集體化影響農民生產積極性探究點一探究點二解析本題考查蘇聯的“計劃經濟體制”。本題的核心信息是“糧食產量減少,出口量卻增加”,這體現了蘇聯人民為國家工業(yè)化建設做出貢獻,故A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農業(yè)投入的多少及糧食的供應狀況,故B項錯誤;糧食出口增加可為蘇聯換來更多外匯,進而推動蘇聯工業(yè)化發(fā)展,故C項錯誤;材料未涉及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故D項結論無法得出。答案A123451.十月革命后,蘇維埃俄國曾嘗試“直接過渡到純社會主義的經濟形式和純社會主義的分配”。結果,這一嘗試()A.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政治危機B.有效地鞏固了工農聯盟C.導致新經濟政策被
11、廢止D.迅速完成了社會主義工業(yè)化解析“直接過渡”指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這一嘗試導致嚴重的經濟政治危機,故A項正確;鞏固工農聯盟是指新經濟政策,故B項錯誤;新經濟政策是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之后的嘗試,故C項錯誤;迅速完成社會主義工業(yè)化的是斯大林體制,故D項錯誤。答案A123452.蘇俄(聯)歷史上“打開軍事共產主義時期所堵塞的東西。于是就有了”。這里省略的是()A.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B.新經濟政策C.斯大林體制D.新經濟體制解析“軍事共產主義”指的是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材料中反映出對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的否定,才有了新經濟政策,故B項正確。答案B123453.導學號523900521928年初,斯大林視察西伯
12、利亞農村后說,蘇維埃制度不能長久地建立在兩種不同的基礎上,即“聯合的社會主義工業(yè)化的工業(yè)和以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礎的個體小農經濟”。這種認識在實踐中體現為()A.提出了第一個五年計劃B.建立城鄉(xiāng)市場交換關系C.進行農業(yè)生產關系的改造D.加快重工業(yè)的發(fā)展速度解析根據題干材料中“蘇維埃制度個體小農經濟”,可知斯大林指的是當時蘇聯的農業(yè)生產關系。為滿足蘇聯工業(yè)化對糧食、資金、原料等的需求,斯大林時期在農業(yè)方面實行大規(guī)模的農業(yè)集體化運動,故C項正確。答案C123454.在斯大林模式下,全國是一個統(tǒng)一的“大工廠”,而企業(yè)只是這座“大工廠”中的一個“生產車間”甚至“每一雙皮鞋或每一件內衣,都要由中央調配”。
13、這表明斯大林模式()A.實行指導性的計劃管理B.完全排斥市場調節(jié)C.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D.導致生活物資短缺解析從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蘇聯實行的是指令性的計劃管理,完全排斥市場調節(jié),故B項正確。蘇聯實行的是“指令性”計劃,而不是“指導性”計劃,故A項錯誤,C、D兩項從材料中體現不出來。答案B12345這是一幅反映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漫畫。圖中的“巨人”一條腿粗大無比,一條腿則細小脆弱,“粗腿”喻指蘇聯的重工業(yè),“細腿”則指蘇聯的農業(yè)和輕工業(yè)。漫畫形象地反映了蘇聯社會主義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12345 (1)解讀圖文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探究斯大林經濟模式的特點。(2)結合圖片信息,從工業(yè)與農業(yè)關系的角度對斯大林模式予以評價。參考答案(1)特點:依靠行政手段干預經濟發(fā)展,長期執(zhí)行計劃指令;片面發(fā)展重工業(yè),導致經濟結構比例嚴重失調。(2)評價:斯大林模式使蘇聯基本上實現了以重工業(yè)為中心的國家工業(yè)化。但農業(yè)落后,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農業(yè)長期處于停滯狀態(tài),最終阻礙了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