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上:第6課 現(xiàn)代詩歌二首 課件長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九年級語文上:第6課 現(xiàn)代詩歌二首 課件長版(1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第6課現(xiàn)代詩歌二首課件長春版九年級上教學目標 1.誦讀詩歌,引導學生體驗詩歌作品的情感意蘊,形成自己的理解。 2. 體會意象在詩歌中的作用。 3. 學會運用比較閱讀,鑒賞詩歌。教學重點 1. 理解穆旦詩歌所表達的深沉的愛國情懷。 2. 理解北方農村背景的寓意,感受其中蘊涵的痛苦。 3. 掌握比較閱讀的一些方法。教學難點 1. 理解“炭火”“祖先”“灰燼”等意象表達的思想。 2. 理解重點句“一樣地躺下,一樣地打鼾”“我們的祖先是已經(jīng)睡了,睡在離我們不遠的地方”“正承接著雪花的飄落”。 3. 理解“人類的一個思想”的內涵。在寒冷的臘月的夜里 一、導入新課。 古今中外,有許多以冬天為題材的作品,同
2、學們知道哪些?(自由回答。) 通過剛才那些作品,我們不難看出,冬天在作品中往往給人寒冷、壓抑、蕭索之感,以冬為背景的作品,也往往象征著某種悲涼、殘酷、肅殺的環(huán)境。有一位現(xiàn)代詩人,他喜歡寫冬天,他臨逝前的最后一首詩就題為冬天,他就是被稱為中國現(xiàn)代新詩史上最偉大的詩人穆旦。今天我們將學習他上個世紀40年代的代表作在寒冷的臘月的夜里。我們將采用比較閱讀的方式進行,比較的詩歌同樣以冬為背景艾青的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 二、學生自讀,比較兩首詩。 三、比較分析。 1. 學生討論、交流。 2. 教師總結。 (1)背景選擇:艾詩選擇“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鎖著中國”為大背景,描寫人民的悲慘命運。穆詩選取
3、的是以“寒冷的臘月的夜里,風掃著北方的平原”為時空大背景,來抒發(fā)民族遭受苦難的痛苦之情。 (2)意象選擇:艾詩以北方和南方典型的人物活動為內容。 (3)手法運用:艾詩擅長運用新鮮而貼切的比喻和形象而生動的擬人等手法: (4)風格:艾詩自然曉暢而不流俗,感情真摯而不做作。穆旦詩歌突出的風格是沉郁頓挫而不悲觀,含蓄蘊藉而不晦澀,更富有深沉、凝重、悲壯之感。 四、朗讀背誦。 五、布置作業(yè)。 詩人穆旦是20世紀40年代“九葉詩派”中的佼佼者,是中國現(xiàn)代主義詩派成就最高的詩人之一。他命運多舛,一生頗富傳奇色彩。請同學們上網(wǎng)或去圖書館查找有關詩人的信息與作品,以有一個詩人叫穆旦為題,寫一篇文章。(金黃的稻
4、束) 一、導入新課。 假設同學們看到秋天田野里金黃的稻束,會想到什么?(學生自由發(fā)言。) 教師引導:你們想到的與稻束之間往往有什么聯(lián)系?你是怎么由稻束想到它的?兩個事物往往具有相關性,這是一種思維方式,叫聯(lián)想。聯(lián)想極富特性,它是一種重要的構思方式。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借助“聯(lián)想構思”而創(chuàng)作的詩歌金黃的稻束。 二、初讀思考。 (學生自讀,作旁注。) 1. 作者由金黃的稻束聯(lián)想到了什么? 2. 你認為詩歌中哪些地方運用了聯(lián)想構思? 三、初讀交流。 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不做評論。 教師歸納:稻束疲倦的母親沉默的雕像沉思人類的一個思想。 四、再讀思考。 詩人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聯(lián)想,他們之間有怎樣
5、的“相關性”? 學生討論,教師總結:詩人通過類比聯(lián)想,由成熟稻束的低垂,首先想到的是“無數(shù)個疲倦的母親”,她們看上去都“有些疲倦,有些寧靜,又有些寂寞”。尤其詩人將“皺”與“美麗”并列,可以想見,她們都由青澀走向成熟,孕育生命。在歲月中成熟,成為孕育生命的偉大力量。在“暮色”“遠山”的映襯下,稻束又成為剪影般的效果,像靜默的雕像,由靜默,自然給人低首思索的感覺,而思想,人類的思想皆要經(jīng)歷季節(jié)的生長、痛苦的孕育與豐富的收割,一如這金黃的稻束,一如疲倦的母親,這是人類永恒的定律。 五、難點討論。 1. 文中的“你們”指的是誰? 2. 怎樣理解稻束的沉思令“歷史也不過是腳下一條流去的小河”? 3.“成為人類的一個思想”,這是怎樣的一種思想? (對這些問題的理解,允許學生保留自己的見解。分析詳見教師教學用書。) 六、讀詩識人。 根據(jù)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讀背誦本詩,你覺得鄭敏是一個怎樣的詩人?引出作者介紹。 七、布置作業(yè)。 1. 思考與討論三。 2. 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事物進行聯(lián)想練習,并試著把自己想到的內容譜寫成一首小詩。 提示:如楓葉、雪花、干枝、石頭天天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