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數學試卷 壓軸題共30題 人教新課標版

上傳人:痛*** 文檔編號:58683488 上傳時間:2022-02-28 格式:DOC 頁數:30 大?。?19.50KB
收藏 版權申訴 舉報 下載
中考數學試卷 壓軸題共30題 人教新課標版_第1頁
第1頁 / 共30頁
中考數學試卷 壓軸題共30題 人教新課標版_第2頁
第2頁 / 共30頁
中考數學試卷 壓軸題共30題 人教新課標版_第3頁
第3頁 / 共30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中考數學試卷 壓軸題共30題 人教新課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考數學試卷 壓軸題共30題 人教新課標版(3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2010年中考數學試卷 壓軸題(共30題) 人教新課標版 ★★1、(2010北京)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拋物線y= -x2+x+m2-3m+2 與x軸的交點分別為原點O和點A,點B(2,n)在這條拋物線上。 (1)求點B的坐標; (2)點P在線段OA上,從O點出發(fā)向點運動,過P點作x軸的垂線,與直線OB交于點E。延長PE到點D,使得ED=PE,以PD為斜邊在PD右側作等腰直角三角形PCD(當P點運動時,C點、D點也隨之運動) j 當等腰直角三角形PCD的頂點C落在此拋物線上時,求OP的長; k 若P點從O點出發(fā)向A點作勻速運動,速度為每秒1個單位,同時線段OA上另一

2、點Q從A點出發(fā)向O點作勻速運動,速度為每秒2個單位(當Q點到達O點時停止運動,P點也同時停止運動)。過Q點作x軸的垂線,與直線AB交于點F。延長QF 到點M,使得FM=QF,以QM為斜邊,在QM的左側作等腰直角三角形QMN(當Q 點運動時,M點,N點也隨之運動)。若P點運動到t秒時,兩個等腰直角三角形分別有一條直角邊恰好落在同一條直線上,求此刻t的值。 x y O 1 1 O A B C D E P y x 圖1 解:(1)∵拋物線y= -x2+x+m2-3m+2經過原點,∴m2-3m+2=0,解得m1=1,m2=2,由題

3、意知m11,∴m=2, ∴拋物線的解析式為y= -x2+x, ∵點B(2,n)在拋物線y= -x2+x上, ∴n=4,∴B點的坐標為(2,4)。 (2)j 設直線OB的解析式為y=k1x,求得直線OB的解析式為 y=2x,∵A點是拋物線與x軸的一個交點,可求得A點的坐標為(10,0),設P點的坐標為(a,0),則E點的坐標為(a,2a),根據題意作等腰直角三角形PCD,如圖1??汕蟮命cC的坐標為(3a,2a),由C點在拋物線上,得2a= -′(3a)2+′3a,即a2-a=0,解得a1=,a2=0(舍去),∴OP=。 k 依題意作等腰直角三角形QMN,設直線AB的解析式

4、為y=k2x+b,由點A(10,0), 點B(2,4),求得直線AB的解析式為y= -x+5,當P點運動到t秒時,兩個等腰直角三角形分別有一條邊恰好落在同一條直線上,有以下三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CD與NQ在同一條直線上。 如圖2所示。可證△DPQ為等腰直角三角形。此時OP、DP、AQ的長可依次表示為t、4t、2t個單位?!郟Q=DP=4t,∴t+4t+2t=10,∴t=。 第二種情況:PC與MN在同一條直線上。 如圖3所示。可證△PQM為等腰直角三角形。此時OP、AQ的長可依次表示為t、2t個單位?!郞Q=10-2t,∵F點在直線AB上,∴FQ=t,∴MQ=2t,∴PQ

5、=MQ=CQ=2t, ∴t+2t+2t=10,∴t=2。 第三種情況:點P、Q重合時,PD、QM在同一條直線上, 如圖4所示。此時OP、AQ的長可依次表示為t、2t個單位。∴t+2t=10, 圖4 y x B O Q(P) N C D M E F ∴t=。綜上,符合題意的t值分別為,2, 。 x y O A M (C) B (E) D P Q F N 圖3 E x O A B C y P M Q N F D 圖2 ★★2、(2010北京)問題:已知△ABC中,DB

6、AC=2DACB,點D是△ABC內的一點,且AD=CD,BD=BA。探究DDBC與DABC度數的比值。 請你完成下列探究過程: 先將圖形特殊化,得出猜想,再對一般情況進行分析并加以證明。 (1) 當DBAC=90°時,依問題中的條件補全右圖。觀察圖形,AB與AC的數量關系為 ; 當推出DDAC=15°時,可進一步推出DDBC的度數為 ;可得到DDBC與DABC度數的比值為 ; (2) 當DBAC190°時,請你畫出圖形,研究DDBC與DABC度數的比值是否與(1)中的結論相同,寫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證明。 A C B

7、 解:(1) 相等;15°;1:3。 (2) 猜想:DDBC與DABC度數的比值與(1)中結論相同。 證明:如圖2,作DKCA=DBAC,過B點作BK//AC交CK于點K, 連結DK。∵DBAC190°,∴四邊形ABKC是等腰梯形, ∴CK=AB,∵DC=DA,∴DDCA=DDAC,∵DKCA=DBAC, B A C D K 1 2 3 4 5 6 圖2 ∴DKCD=D3,∴△KCD@△BAD,∴D2=D4,KD=BD, ∴KD=BD=BA=KC?!連K//AC,∴DA

8、CB=D6, ∵DKCA=2DACB,∴D5=DACB,∴D5=D6,∴KC=KB, ∴KD=BD=KB,∴DKBD=60°,∵DACB=D6=60°-D1, ∴DBAC=2DACB=120°-2D1, ∵D1+(60°-D1)+(120°-2D1)+D2=180°,∴D2=2D1, ∴DDBC與DABC度數的比值為1:3。 ★★3、(2010郴州)如圖(1),拋物線與y軸交于點A,E(0,b)為y軸上一動點,過點E的直線與拋物線交于點B、C. (1)求點A的坐標; (2)當b=0時(

9、如圖(2)),與的面積大小關系如何?當時,上述關系還成立嗎,為什么? (3)是否存在這樣的b,使得是以BC為斜邊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b;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第26題 圖(1) 圖(2) 解:(1)將x=0,代入拋物線解析式,得點A的坐標為(0,-4) (2)當b=0時,直線為,由解得, 所以B、C的坐標分別為(-2,-2),(2,2) , 所以(利用同底等高說明面積相等亦可) 當時,仍有成立. 理由如下 由,解得, 所以B、C的坐標分別為(-,-+b),(,+b),

10、作軸,軸,垂足分別為F、G,則, 而和是同底的兩個三角形, 所以. (3)存在這樣的b. 因為 所以,所以,即E為BC的中點 所以當OE=CE時,為直角三角形,因為 所以 ,而 所以,解得, 所以當b=4或-2時,ΔOBC為直角三角形. ★★4、(2010濱州)如圖,四邊形ABCD是菱形,點D的坐標是(0,),以點C為頂點的拋物線恰好經過軸上A、B兩點. (1)求A、B、C三點的坐標; (2)求過A、B、C三點的拋物線的解析式; (3)若將上述拋物線沿其對稱軸向上平移后恰好過D點,求平移后拋物線的解析式,并指出平移了多少個單位? 解: 解:①

11、由拋物線的對稱性可知AM=BM 在Rt△AOD和Rt△BMC中,∵OD=MC,AD=BC, ∴△AOD≌△BMC.∴OA=MB=MA. 設菱形的邊長為2m,在Rt△AOD中, ,解得m=1.∴DC=2,OA=1,OB=3. ∴A、B、C三點的坐標分別為(1,0)、(3,0)、(2,) ②設拋物線的解析式為y=(—2)2+ 代入A點坐標可得=— 拋物線的解析式為y=—(—2)2+ ③設拋物線的解析式為y=—(一2)2+k,代入D(0,)可得k=5 所以平移后的拋物線的解析式為y=—(一2)2+5,平移了5一=4個單位. ★★5、(2010長沙)已知:二次函數的圖象經

12、過點(1,0),一次函數圖象經過原點和點(1,-b),其中且、為實數. (1)求一次函數的表達式(用含b的式子表示); (2)試說明:這兩個函數的圖象交于不同的兩點; (3)設(2)中的兩個交點的橫坐標分別為x1、x2,求| x1-x2 |的范圍. 解:(1)∵一次函數過原點∴設一次函數的解析式為y=kx ∵一次函數過(1,-b) ∴y=-bx (2)∵y=ax2+bx-2過(1,0)即a+b=2 由得 ① ∵△= ∴方程①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根∴方程組有兩組不同的解 ∴兩函數有兩個不同的交點. (3)∵兩交點的橫坐標x1、x2分別

13、是方程①的解 ∴ ∴= 或由求根公式得出。 ∵a>b>0,a+b=2 ∴2>a>1 令函數 ∵在1

14、PAB和△QPB相似時,拋物線經過B、P兩點,過線段BP上一動點M作軸的平行線交拋物線于N,當線段MN的長取最大值時,求直線MN把四邊形OPBQ分成兩部分的面積之比. B A P x C Q O y 第26題圖 解:(1)∵CQ=t,OP=t,CO=8 ∴OQ=8-t ∴S△OPQ=(0<t<8) (2)∵S四邊形OPBQ=S矩形ABCD-S△PAB-S△CBQ ==32 ∴四邊形OPBQ的面積為一個定值,且等于32 (3)當△OPQ與△PAB和△QPB相似時, △QPB必須是一個直角三角形,依題意只能是∠QPB=

15、90° 又∵BQ與AO不平行 ∴∠QPO不可能等于∠PQB,∠APB不可能等于∠PBQ ∴根據相似三角形的對應關系只能是△OPQ∽△PBQ∽△ABP , ∴解得:t=4 經檢驗:t=4是方程的解且符合題意(從邊長關系和速度) 此時P(,0) ∵B(,8)且拋物線經過B、P兩點, ∴拋物線是,直線BP是: 設M(m, )、N(m,) ∵M在BP上運動 ∴ ∵與交于P、B兩點且拋物線的頂點是P ∴當時, ∴= ∴當時,MN有最大值是2 ∴設MN與BQ交于H 點則、 ∴S△BHM== ∴S△BHM :S五邊形QOPMH==

16、3:29 ∴當MN取最大值時兩部分面積之比是3:29. ★★7、(2010常德)如圖9,已知拋物線軸交于點A(-4,0)和B(1,0)兩點,與y軸交于C點. (1)求此拋物線的解析式; (2)設E是線段AB上的動點,作EF∥AC交BC于F,連接CE,當的面積是面積的2倍時,求E點的坐標; (3)若P為拋物線上A、C兩點間的一個動點,過P作y軸的平行線,交AC于Q,當P點運動到什么位置時,線段PQ的值最大,并求此時P點的坐標. A B O C 圖9 y x 解:(1)由二次函數與軸交于、兩點可

17、得:           解得:        故所求二次函數的解析式為. (2)∵S△CEF=2 S△BEF, ∴, ∵EF//AC,∴,∴△BEF~△BAC, ∴得故E點的坐標為(,0). (3)解法一:由拋物線與軸的交點為,則點的坐標為(0,-2). 若設直線的解析式為,則有 解得: 故直線的解析式為.若設點的坐標為, 又點是過點所作軸的平行線與直線的交點,則點的坐標為(.則有:= = 即當時,線段取大值,此時點的坐標為(-2,-3) 解法二:延長交軸于點,則.要使線段最長,則只須△的面積取大值時即可. 設點坐標為(,則有:

18、   =   = = = = =- 即時,△的面積取大值,此時線段最長,則點坐標為(-2,-3) ★★8、(2010常德)如圖10,若四邊形ABCD、四邊形CFED都是正方形,顯然圖中有AG=CE,AG⊥CE. (1)當正方形GFED繞D旋轉到如圖11的位置時,AG=CE是否成立?若成立,請給出證明;若不成立,請說明理由. (2)當正方形GFED繞D旋轉到如圖12的位置時,延長CE交AG于H,交AD于M. ①求證:AG⊥CH; ②當AD=4,DG=時,求CH的長。 A B C D E F 圖1

19、10 G A D 圖11 F E B C G A D B C E F H M 圖12 解:(1)成立.    四邊形、四邊形是正方形,∴ ∠∠. ∴∠90°-∠∠.   ∴△△. ∴. (2)①類似(1)可得△△, ∴∠1=∠2 又∵∠=∠. ∴∠∠=. B A C D E F G 1 2 圖12 H P M       即      ② 解法一: 過作于, 由題意有,       ∴,則∠1=.       而∠1=∠2,∴∠2==∠1=.     ∴ ,即.

20、  在Rt中,==,  而∽,∴,  即, ∴.  再連接,顯然有,∴. 所求的長為. B A C D E F G 1 2 圖12 H P M 解法二:研究四邊形ACDG的面積,過作于,   由題意有,∴,. 而以CD為底邊的三角形CDG的高=PD=1, , ∴4×1+4×4=×CH+4 ×1.∴=. ★★9、(2010丹東)如圖, 已知等邊三角形ABC中,點D,E,F分別為邊AB,AC, BC的中點,M為直線BC上一動點,△DMN為等邊三角形(點M的位置改變時, △DMN 也隨之整體移動) .

21、 (1)如圖①,當點M在點B左側時,請你判斷EN與MF有怎樣的數量關系?點F是否在直線NE上?都請直接寫出結論,不必證明或說明理由; (2)如圖②,當點M在BC上時,其它條件不變,(1)的結論中EN與MF的數量關系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請利用圖②證明;若不成立,請說明理由; (3)若點M在點C右側時,請你在圖③中畫出相應的圖形,并判斷(1)的結論中EN與MF的數量關系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請直接寫出結論,不必證明或說明理由. 圖① 圖② 圖③ 第25題圖 A · B C D E F · · · 解:(1)判斷:EN與MF相等 (或EN=MF)

22、,點F在直線NE上, (2)成立. 證明: 法一:連結DE,DF. ∵△ABC是等邊三角形, ∴AB=AC=BC.又∵D,E,F是三邊的中點, ∴DE,DF,EF為三角形的中位線.∴DE=DF=EF,∠FDE=60°. 又∠MDF+∠FDN=60°, ∠NDE+∠FDN=60°, ∴∠MDF=∠NDE. 在△DMF和△DNE中,DF=DE,DM=DN, ∠MDF=∠NDE, ∴△DMF≌△DNE. N C A B F M D E N C A B F M D E ∴MF=NE. 法二:延

23、長EN,則EN過點F. ∵△ABC是等邊三角形, ∴AB=AC=BC. 又∵D,E,F是三邊的中點, ∴EF=DF=BF. ∵∠BDM+∠MDF=60°, ∠FDN+∠MDF=60°, ∴∠BDM=∠FDN.又∵DM=DN, ∠ABM=∠DFN=60°, ∴△DBM≌△DFN.∴BM=FN.∵BF=EF, ∴MF=EN. 法三:連結DF,NF. ∵△ABC是等邊三角形, ∴AC=BC=AC. 又∵D,E,F是三邊的中點, ∴DF為三角形的中位線,∴DF=AC=AB=DB. 又∠BDM+∠MDF=60°, ∠NDF+∠MDF=60°, ∴∠BDM=∠FDN.

24、在△DBM和△DFN中,DF=DB, DM=DN, ∠BDM=∠NDF,∴△DBM≌△DFN. ∴∠B=∠DFN=60°.又∵△DEF是△ABC各邊中點所構成的三角形, ∴∠DFE=60°.∴可得點N在EF上, ∴MF=EN. (3)畫出圖形(連出線段NE), MF與EN相等的結論仍然成立(或MF=NE成立). ★★10、(2010丹東)如圖,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有一直角梯形OMNH,點H的坐標為 (-8,0),點N的坐標為(-6,-4). (1)畫出直角梯形OMNH繞點O旋轉180°的圖形OABC,并寫出頂點A,B,C的坐標(點M的對應點為A, 點N的對應點為B

25、, 點H的對應點為C); (2)求出過A,B,C三點的拋物線的表達式; (3)截取CE=OF=AG=m,且E,F,G分別在線段CO,OA,AB上,求四邊形BEFG的面積S與m之間的函數關系式,并寫出自變量m的取值范圍;面積S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請求出這個最小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4)在(3)的情況下,四邊形BEFG是否存在鄰邊相等的情況,若存在,請直接寫出 此時m的值,并指出相等的鄰邊;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第26題圖 O M N H A C E F D B ↑ → -8 (-6,-4)

26、x y 解:(1) 利用中心對稱性質,畫出梯形OABC. ∵A,B,C三點與M,N,H分別關于點O中心對稱, ∴A(0,4),B(6,4),C(8,0) (2)設過A,B,C三點的拋物線關系式為, ∵拋物線過點A(0,4),∴.則拋物線關系式為. 將B(6,4), C(8,0)兩點坐標代入關系式,得 ,解得,所求拋物線關系式為:. (3)∵OA=4,OC=8,∴AF=4-m,OE=8-m. ∴ OA(AB+OC)AF·AGOE·OFCE·OA

27、 ( 0<<4) ∵. ∴當時,S的取最小值. 又∵0<m<4,∴不存在m值,使S的取得最小值. (4)當時,GB=GF,當時,BE=BG. ★★11、(2010德化)如圖1,已知拋物線經過坐標原點O和x軸上另一點E,頂點M的坐標為 (2,4);矩形ABCD的頂點A與點O重合,AD、AB分別在x軸、y軸上,且AD=2,AB=3. (1)求該拋物線的函數關系式; (2)將矩形ABCD以每秒1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從圖1所示的位置沿x軸的正方向勻速平行移動,同時一動點P也以相同的速度從點A出發(fā)向B勻速移動,設它們運動的時間為t秒(0≤t≤3),直線AB與該

28、拋物線的交點為N(如圖2所示). ① 當t=時,判斷點P是否在直線ME上,并說明理由; 圖2 B C O A D E M y x P N · 圖1 B C O (A) D E M y x ② 設以P、N、C、D為頂點的多邊形面積為S,試問S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這個最大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解:(1) (2)①點P不在直線ME上; ②依題意可知:P(,),N(,) 當0<t<3時,以P、N、C、D為頂點的多邊形是四邊形PNCD,依題意可得: =+=+= = ∵拋物線的開口方向

29、:向下,∴當=,且0<t<<3時,= 當時,點P、N都重合,此時以P、N、C、D為頂點的多邊形是三角形 依題意可得,==3 綜上所述,以P、N、C、D為頂點的多邊形面積S存在最大值. ★★12、(2010德州)已知二次函數的圖象經過點A(3,0),B(2,-3),C(0,-3). (1)求此函數的解析式及圖象的對稱軸; (2)點P從BBC向C點運動,點Q從O點出發(fā)以相同的速度沿線段OA向A點運動,其中一個動點到達端點時,另一個也隨之停止運動.設運動時間為t秒. ①當t為何值時,四邊形ABPQ為等腰梯形; ②設PQ與對稱軸的交點為M,過M點作x軸的平行線交AB于點N,設四邊形A

30、NPQ的面積為S,求面積S關于時間t的函數解析式,并指出t的取值范圍;當t為何值時,S有最大值或最小值. x y O A B C P Q M N 第23題圖 解:(1)∵二次函數的圖象經過點C(0,-3),∴c =-3. 將點A(3,0),B(2,-3)代入得 解得:a=1,b=-2.∴. 配方得:,所以對稱軸為x=1. (2) 由題意可知:BP= OQt. ∵點B,點C的縱坐標相等,∴BC∥OA. 過點B,點P作BD⊥OA,PE⊥OA,垂足分別為D,E. 要使四邊形ABPQ為等腰梯形,只需PQ=AB. 即QE=

31、AD=1.又QE=OE-OQtttt=1. 解得t=5.即t=5秒時,四邊形ABPQ為等腰梯形. ②設對稱軸與BC,x軸的交點分別為F,G. ∵對稱軸x=1是線段BC的垂直平分線,∴BF=CF=OG=1. 又∵BP=OQ,∴PF=QG.又∵∠PMF=∠QMG,∴△MFP≌△MGQ. ∴MF=MG.∴點M為FG的中點,∴S=, =.由=. .∴S=.又BC=2,OA=3, ∴點P運動到點C時停止運動,需要20秒. ∴0

32、于N,DC于M,點H從原點O出發(fā)沿x軸的正半軸方向以1個單位每秒速度運動,同時,點R從O出發(fā)沿OM方向以個單位每秒速度運動,運動時間為t。求: (1)C的坐標為 ▲ ; C O A B D N M P x y R H (2)當t為何值時,△ANO與△DMR相似? (3)△HCR面積S與t的函數關系式; 并求以A、B、C、R為頂點的四邊形是梯形 時t的值及S的最大值。 解:(1)C(4,1); (2)當∠MDR=450時,t=2,點H(2,0) 當∠DRM=450時,t=3,點H(3,0) (3)S=-t2+2t

33、(0<t≤4);(1分)S=t2-2t(t>4) 當CR∥AB時,t=,S= 當AR∥BC時,t=,S= 當BR∥AC時,t=,S= ★★14、(2010恩施)如圖11,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二次函數的圖象與x軸交于A、B兩點, A點在原點的左側,B點的坐標為(3,0),與y軸交于C(0,-3)點,點P是直線BC下方的拋物線上一動點. (1)求這個二次函數的表達式. (2)連結PO、PC,并把△POC沿CO翻折,得到四邊形POPC, 那么是否存在點P,使四邊形POPC為菱形?若存在,請求出此時點P的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3)當點P運動到什么位置時,四邊形 ABPC的面積

34、最大并求出此時P點的坐標和四邊形ABPC的最大面積. 解:(1)將B、C兩點的坐標代入得解得: 所以二次函數的表達式為: (2)存在點P,使四邊形POPC為菱形.設P點坐標為(x,), PP交CO于E,若四邊形POPC是菱形,則有PC=PO. 連結PP 則PE⊥CO于E,∴OE=EC=∴=. ∴= 解得=,=(不合題意,舍去) ∴P點的坐標為(,) (3)過點P作軸的平行線與BC交于點Q,與OB交于點F,設P(x,), 易得,直線BC的解析式為,則Q點的坐標為(x,x-3). = 當時,四邊形ABPC的面積最大 此時P點的坐標為,四

35、邊形ABPC的 面積. ★★15、(2010廣安)如圖,直線y = -x-1與拋物線y=ax2+bx-4都經過點A(-1, 0)、B(3, -4). (1)求拋物線的解析式; (2)動點P在線段AC上,過點P作x軸的垂線與拋物線相交于點E,求線段PE長度的最大值; (3)當線段PE的長度取得最大值時,在拋物線上是否存在點Q,使△PCQ是以PC為直角邊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請求出Q點的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解:(1)由題知,解得a=1, b= -3 , ∴拋物線解析式為y=x2-3x-4 (2)設點P坐標(m, -m-1),則E點坐標(m, m2-3m-4)

36、 ∴線段PE的長度為:-m-1- (m2-3m-4)= -m2+2m+3 = -(m-1)2+4 ∴由二次函數性質知當m=1時,函數有最大值4,所以線段PE長度的最大值為4。 (3)由(2)知P(1, -2) ①過P作PC的垂線與x軸交于F,與拋物線交于Q, 設AC與y軸交于G,則G(0, -1),OG=1,又可知A(-1, 0) 則OA=1,∴△OAG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AG=45o ∴△PA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由對稱性知F(3, 0) 設直線PF的解析式為y=k1x+b1,則 ,解之得k1=1, b1= -3,∴直線PF為y=x-3 由解得 ∴Q1(2+,

37、 -1) Q2(2-, --1) ②過點C作PC的垂線與x軸交于H,與拋物線交點為Q,由∠HAC=45o,知△ACH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由對稱性知H坐標為(7, 0),設直線CH的解析式為y=k2x+b2,則 ,解之得k2=1, b2= -7,∴直線CH的解析式為y=x-7 解方程組得 當Q(3, -4)時,Q與C重合,△PQC不存在,所以Q點坐標為(1, -6) 綜上所述在拋物線上存在點Q1(2+, -1)、Q2(2-, --1)、Q3(1, -6)使得△PCQ是以PC為直角邊的直角三角形。 ★★16、(2010廣州)如圖,⊙O的半徑為1,點P是⊙O上一點,弦AB垂直平分線段O

38、P,點D是上任一點(與端點A、B不重合),DE⊥AB于點E,以點D為圓心、DE長為半徑作⊙D,分別過點A、B作⊙D的切線,兩條切線相交于點C. (1)求弦AB的長; (2)判斷∠ACB是否為定值,若是,求出∠ACB的大??;否則,請說明理由; (3)記△ABC的面積為S,若=4,求△ABC的周長. C P D O B A E 解:(1)連接OA,取OP與AB的交點為F,則有OA=1. F C P D O B A E H G ∵弦AB垂直平分線段OP,∴OF=OP=,AF=BF. 在Rt△OAF中,∵AF

39、===,∴AB=2AF=. (2)∠ACB是定值. 理由:由(1)易知,∠AOB=120°, 因為點D為△ABC的內心,所以,連結AD、BD,則∠CAB=2∠DAE,∠CBA=2∠DBA, 因為∠DAE+∠DBA=∠AOB=60°,所以∠CAB+∠CBA=120°,所以∠ACB=60°; (3)記△ABC的周長為l,取AC,BC與⊙D的切點分別為G,H,連接DG,DC,DH,則有DG=DH=DE,DG⊥AC,DH⊥BC. ∴ =AB?DE+BC?DH+AC?DG=(AB+BC+AC) ?DE=l?DE. ∵=4,∴=4,∴l(xiāng)=8DE. ∵CG,CH是⊙D的切線,∴∠GCD=∠

40、ACB=30°, ∴在Rt△CGD中,CG===DE,∴CH=CG=DE. 又由切線長定理可知AG=AE,BH=BE, ∴l(xiāng)=AB+BC+AC=2+2DE=8DE,解得DE=, ∴△ABC的周長為. ★★17、(2010廣州)如圖所示,四邊形OABC是矩形,點A、C的坐標分別為(3,0),(0,1),點D是線段BC上的動點(與端點B、C不重合),過點D作直線=-+交折線OAB于點E. (1)記△ODE的面積為S,求S與的函數關系式; (2)當點E在線段OA上時,若矩形OABC關于直線DE的對稱圖形為四邊形OA1B1C1,試探究OA1B1C1與矩形OABC的重疊部分的面積是否發(fā)生變

41、化,若不變,求出該重疊部分的面積;若改變,請說明理由. C D B A E O 解:(1)由題意得B(3,1). 若直線經過點A(3,0)時,則b= 若直線經過點B(3,1)時,則b= 若直線經過點C(0,1)時,則b=1 ①若直線與折線OAB的交點在OA上時,即1<b≤,如圖25-a, 圖1 此時E(2b,0) ∴S=OE·CO=×2b×1=b ②若直線與折線OAB的交點在BA上時,即<b<,如圖2 圖2 此時E(3,),D(2b-2,1) ∴S=S矩-(S△OCD+S△OAE +S△DBE ) = 3-[(2b-1)×1+×(

42、5-2b)·()+×3()]= ∴ (2)如圖3,設O1A1與CB相交于點M,OA與C1B1相交于點N,則矩形OA1B1C1與矩形OABC的重疊部分的面積即為四邊形DNEM的面積。 本題答案由無錫市天一實驗學校金楊建老師草制! 圖3 由題意知,DM∥NE,DN∥ME,∴四邊形DNEM為平行四邊形 根據軸對稱知,∠MED=∠NED 又∠MDE=∠NED,∴∠MED=∠MDE,∴MD=ME,∴平行四邊形DNEM為菱形. 過點D作DH⊥OA,垂足為H, 由題易知,tan∠DEN=,DH=1,∴HE=2, 設菱形DNEM 的邊長為a, 則在Rt△DHM中,由勾股定理知:,∴

43、 ∴S四邊形DNEM=NE·DH= ∴矩形OA1B1C1與矩形OABC的重疊部分的面積不發(fā)生變化,面積始終為. ★★18、(2010桂林)如圖,過A(8,0)、B(0,)兩點的直線與直線交于點C.平行于軸的直線從原點O出發(fā),以每秒1個單位長度的速度沿軸向右平移,到C點時停止;分別交線段BC、OC于點D、E,以DE為邊向左側作等邊△DEF,設△DEF與△BCO重疊部分的面積為S(平方單位),直線的運動時間為t(秒). (1)直接寫出C點坐標和t的取值范圍; (2)求S與t的函數關系式; (3)設直線與軸交于點P,是否存在這樣的點P,使得以P、O、F為頂點的三角

44、形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請直接寫出點P的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解:(1)C(4,),的取值范圍是:0≤≤4 (2)∵D點的坐標是(,),E的坐標是(,) ∴DE=-= ∴等邊△DEF的DE邊上的高為: ∴當點F在BO邊上時:=,∴=3 ① 當0≤<3時,重疊部分為等腰梯形,可求梯形上底為:- S= == 當3≤≤4時,重疊部分為等邊三角形 S= = (3)存在,P(,0) … 說明:∵FO≥,FP≥,OP≤4 ∴以P,O,F以頂點的等腰三角形,腰只有可能是FO,FP,

45、 若FO=FP時,=2(12-3),=,∴P(,0) ★★19、(2010杭州)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拋物線的解析式是y =+1, 點C的坐標為(–4,0),平行四邊形OABC的頂點A,B在拋物 線上,AB與y軸交于點M,已知點Q(x,y)在拋物線上,點 P(t,0)在x軸上. (1) 寫出點M的坐標; (2) 當四邊形CMQP是以MQ,PC為腰的梯形時. ① 求t關于x的函數解析式和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 ② 當梯形CMQP的兩底的長度之比為1:2時,求t的值. (第24題) 解:(1) ∵OABC是平行四邊形,∴AB

46、∥OC,且AB = OC = 4, ∵A,B在拋物線上,y軸是拋物線的對稱軸,∴ A,B的橫坐標分別是2和– 2, 代入y =+1得, A(2, 2 ),B(– 2,2),∴M (0,2), (2) ① 過點Q作QH ^ x軸,設垂足為H, 則HQ = y ,HP = x–t , 由△HQP∽△OMC,得:, 即: t = x – 2y , ∵ Q(x,y) 在y = +1上, ∴ t = –+ x –2, 當點P與點C重合時,梯形不存在,此

47、時,t = – 4,解得x = 1±, 當Q與B或A重合時,四邊形為平行四邊形,此時,x = ± 2 ∴x的取值范圍是x 1 1±, 且x1± 2的所有實數. ② 分兩種情況討論: 1)當CM > PQ時,則點P在線段OC上,∵ CM∥PQ,CM = 2PQ , ∴點M縱坐標為點Q縱坐標的2倍,即2 = 2(+1),解得x = 0 , ∴t = –+ 0 –2 = –2 2)當CM < PQ時,則點P在OC的延長線上,∵CM∥PQ,CM = PQ, ∴點Q縱坐標為點M縱坐標的2倍,即+1=2′2,解得: x = ±. 當x = –時,得t = –––2 = –8 –,

48、 , 當x =時, 得t =–8. ★★20、(2010紅河州)如圖9,在直角坐標系xoy中,O是坐標原點,點A在x正半軸上,OA=cm,點B在y軸的正半軸上,OB=12cm,動點P從點O開始沿OA以cm/s的速度向點A移動,動點Q從點A開始沿AB以4cm/s的速度向點B移動,動點R從點B開始沿BO以2cm/s的速度向點O移動.如果P、Q、R分別從O、A、B同時移動,移動時間為t(0<t<6)s. (1)求∠OAB的度數. (2)以OB為直徑的⊙O‘與AB交于點M,當t為何值時,PM與⊙O‘相切? (3)寫出△PQR的面積S隨動點移動時間t的函數關系式,并求s的最小值及相應的t值

49、. (4)是否存在△APQ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相應的t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解:(1)在Rt△AOB中:tan∠OAB=,∴∠OAB=30° (2)如圖10,連接O‘P,O‘M. 當PM與⊙O‘相切時,有∠PM O‘=∠PO O‘=90°, △PM O‘≌△PO O‘ 由(1)知∠OBA=60° ∵O‘M= O‘B ∴△O‘BM是等邊三角形 ∴∠B O‘M=60° 可得∠O O‘P=∠M O‘P=60° ∴OP= O O‘·tan∠O O‘P =6×tan60°= 又∵OP=t ∴t=,t=3 即:t=

50、3時,PM與⊙O‘相切. (3)如圖9,過點Q作QE⊥x于點E ∵∠BAO=30°,AQ=4t, ∴QE=AQ=2t AE=AQ·cos∠OAB=4t× ∴OE=OA-AE=-t ∴Q點的坐標為(-t,2t) S△PQR= S△OAB -S△OPR -S△APQ -S△BRQ = = = () 當t=3時,S△PQR最小= (4)分三種情況:如圖11. 當AP=AQ1=4t時, ∵OP+AP=∴t+4t= ∴t=或化簡為t=-18 當PQ2=AQ2=4t時, 過Q2點作Q2

51、D⊥x軸于點D, ∴PA=2AD=2A Q2·cosA=t,即t+t =,∴t=2 當PA=PQ3時,過點P作PH⊥AB于點H AH=PA·cos30°=(-t)·=18-3t AQ3=2AH=36-6t,得36-6t=4t, 綜上所述,當t=2,t=3.6,t=-18時,△APQ是等腰三角形. ★★21、(2010黃岡)已知拋物線頂點為C(1,1)且過原點O.過拋物線上一點P(x,y)向直線作垂線,垂足為M,連FM(如圖). (1)求字母a,b,c的值; (2)在直線x=1上有一點,求以PM為底邊的等腰三角形PFM的P點的坐標,并證明此時△PFM為正三角形;

52、(3)對拋物線上任意一點P,是否總存在一點N(1,t),使PM=PN恒成立,若存在請求出t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解:(1)a=-1,b=2,c=0 (2)過P作直線x=1的垂線,可求P的縱坐標為,橫坐標為.此時,MP=MF=PF=1,故△MPF為正三角形. (3)不存在.因為當t<,x<1時,PM與PN不可能相等,同理,當t>,x>1時,PM與PN不可能相等. ★★22、(2010濟南)如圖所示,拋物線與x軸交于A、B兩點,直線BD的函數表達式為,拋物線的對稱軸l與直線BD交于點C、與x軸交于點E. ⑴求A、B、C三個點的坐標. ⑵點P為線段AB上的一個動點(與點A

53、、點B不重合),以點A為圓心、以AP為半徑的圓弧與線段AC交于點M,以點B為圓心、以BP為半徑的圓弧與線段BC交于點N,分別連接AN、BM、MN. ①求證:AN=BM. ②在點P運動的過程中,四邊形AMNB的面積有最大值還是有最小值?并求出該最大值或最小值. D C M N O A B P l y E x 解:⑴令, 解得:,∴A(-1,0),B(3,0) ∵=,∴拋物線的對稱軸為直線x=1, 將x=1代入,得y=2,∴C(1,2). ⑵①在Rt△ACE中,tan∠CAE=, ∴∠

54、CAE=60o, 由拋物線的對稱性可知l是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 ∴AC=BC, ∴△ABC為等邊三角形, ∴AB= BC =AC = 4,∠ABC=∠ACB= 60o, 又∵AM=AP,BN=BP,∴BN = CM, ∴△ABN≌△BCM, ∴AN=BM. ②四邊形AMNB的面積有最小值. 設AP=m,四邊形AMNB的面積為S, 由①可知AB= BC= 4,BN = CM=BP,S△ABC=×42=, ∴CM=BN= BP=4-m,CN=m, 過M作MF⊥BC,垂足為F,則MF=MC?si

55、n60o=, ∴S△CMN==?=, ∴S=S△ABC-S△CMN=-() = ∴m=2時,S取得最小值3. ★★23、(2010濟寧)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頂點為(,)的拋物線交軸于點,交軸于,兩點(點在點的左側). 已知點坐標為(,). (1)求此拋物線的解析式; (2)過點作線段的垂線交拋物線于點, 如果以點為圓心的圓與直線相切,請判斷拋物線的對稱軸與⊙有怎樣的位置關系,并給出證明; (3)已知點是拋物線上的一個動點,且位于,兩點之間,問:當點運動到什么位置時,的面積最大?并求出此時點的坐標和的最大面積.

56、 (1)解:設拋物線為. ∵拋物線經過點(0,3),∴.∴. ∴拋物線為. (2) 答:與⊙相交. 證明:當時,,. ∴為(2,0),為(6,0).∴. 設⊙與相切于點,連接,則. ∵,∴. 又∵,∴.∴∽. ∴.∴.∴. ∵拋物線的對稱軸為,∴點到的距離為2. ∴拋物線的對稱軸與⊙相交. (3) 解:如圖,過點作平行于軸的直線交于點. 可求出的解析式為. 設點的坐標為(,),則點的坐標為(,). ∴. ∵, ∴當時,的面積最大為. 此時,

57、點的坐標為(3,). ★★24、(2010晉江)已知:如圖,把矩形放置于直角坐標系中,,,取的中點,連結,把沿軸的負方向平移的長度后得到. (1)試直接寫出點的坐標; A O x B C M y (2)已知點與點在經過原點的拋物線上,點在第一象限內的該拋物線上移動, 過點作軸于點,連結. ①若以、、為頂點的三角形與相似,試求出點的坐標; ②試問在拋物線的對稱軸上是否存在一點,使得的值最大. A O x D B C M y E P T Q 解:(1)依題意得:; (2) ① ∵,,∴. ∵

58、拋物線經過原點,∴設拋物線的解析式為 又拋物線經過點與點 ∴ 解得:∴拋物線的解析式為.∵點在拋物線上,∴設點. 1)若∽,則, ,解得:(舍去)或,∴點. 2)若∽,則, ,解得:(舍去)或, ∴點. ②存在點,使得的值最大. 拋物線的對稱軸為直線,設拋物線與軸的另一個交點為,則點.,∵點、點關于直線對稱,∴,要使得的值最大,即是使得的值最大, 根據三角形兩邊之差小于第三邊可知,當、、三點在同一直線上時,的值最大. 設過、兩點的直線解析式為, ∴ 解得: ∴直線的解析式為. 當時,. ∴存在一點使得最大. ★★25、(2010)如圖,

59、在等邊中,線段為邊上的中線. 動點在直線上時,以為一邊且在的下方作等邊,連結. (1) 填空:度; (2) 當點在線段上(點不運動到點)時,試求出的值; (3)若,以點為圓心,以5為半徑作⊙與直線相交于點、兩點,在點運動的過程中(點與點重合除外),試求的長. A B C 備用圖(1) A B C 備用圖(2) 解:(1)60; (2)∵與都是等邊三角形 ∴,, ∴ ∴,∴≌ ∴,∴. (3)①當點在線段上(不與點重合)時,由(2)可知≌,則,作于點,則,連結,則. 在中,,,則. 在中,由勾股定

60、理得:,則 ②當點在線段的延長線上時,∵與都是等邊三角形 ∴,, ∴ ∴ ∴≌ ∴,同理可得:. ③當點在線段的延長線上時, ∵與都是等邊三角形 ∴,, ∴ ∴ ∴≌ ∴,∵ ∴,∴. 同理可得:,綜上,的長是6. ★★26、(2010萊蕪)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已知拋物線交軸于兩點,交軸于點. (1)求此拋物線的解析式; (2)若此拋物線的對稱軸與直線交于點D,作⊙D與x軸相切,⊙D交軸于點E、F兩點,求劣弧EF的長; (第26題圖) x y O A C B D E F (3)P為此拋物線在第二象限圖像上的一點,PG垂直于軸,垂

61、足為點G,試確定P點的位置,使得△PGA的面積被直線AC分為1︰2兩部分. 解:(1)∵拋物線經過點,,. ∴, 解得. ∴拋物線的解析式為:. (2)易知拋物線的對稱軸是.把x=4代入y=2x得y=8,∴點D的坐標為(4,8). ∵⊙D與x軸相切,∴⊙D的半徑為8. 連結DE、DF,作DM⊥y軸,垂足為點M. 在Rt△MFD中,FD=8,MD=4.∴cos∠MDF=. ∴∠MDF=60°,∴∠EDF=120°. ∴劣弧EF的長為:. (3)設

62、直線AC的解析式為y=kx+b. ∵直線AC經過點. ∴,解得.∴直線AC的解析式為:. 設點,PG交直線AC于N, 則點N坐標為.∵. x y O A C B D E F P G N M ∴①若PN︰GN=1︰2,則PG︰GN=3︰2,PG=GN. 即=. 解得:m1=-3, m2=2(舍去). 當m=-3時,=. ∴此時點P的坐標為. ②若PN︰GN=2︰1,則PG︰GN=3︰1, PG=3GN. 即=. 解得:,(舍去).當時,=. ∴此時點P的坐標為. 綜上所述,當點P坐標為或時, △PGA的面積被直線AC分成1︰2兩部

63、分. ★★27、(2010麗水)小剛上午7:30從家里出發(fā)步行上學,途經少年宮時走了步,用時10分鐘,到達學校的時間是7:55.為了估測路程等有關數據,小剛特意在學校的田徑跑道上,按上學的步行速度,走完100米用了150步. (1) 小剛上學步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分?小剛家和少年宮之間、少年宮和學校之間的路程分別是多少米? t(分) O s(米) A B C D (第27題) (2) 下午4:00,小剛從學校出發(fā),以45米/分的速度行走,按上學時的原路回家,在未到少年宮300米處與同伴玩了半小時后,趕緊以 110米/分的速度回家,中途沒有再停留.問: ①

64、 小剛到家的時間是下午幾時? ② 小剛回家過程中,離家的路程s(米)與時間t(分)之間的函數關系如圖,請寫出點B的坐標,并求出線段CD所在直線的函數解析式. 解:(1) 小剛每分鐘走1200÷10=120(步),每步走100÷150=(米), 所以小剛上學的步行速度是120×=80(米/分). 小剛家和少年宮之間的路程是80×10=800(米). 少年宮和學校之間的路程是80×(25-10)=1200(米). (2)?、佟?分鐘), 所以小剛到家的時間是下午5:00. ② 小剛從學校出發(fā),以45米/分的速度行走到離少年宮300

65、米處時實際走了900米,用時分,此時小剛離家1 100米,所以點B的坐標是(20,1100). 線段CD表示小剛與同伴玩了30分鐘后,回家的這個時間段中離家的路程s(米)與行走時間t(分)之間的函數關系,由路程與時間的關系得 , 即線段CD所在直線的函數解析式是. ……2分 (線段CD所在直線的函數解析式也可以通過下面的方法求得: 點C的坐標是(50,1100),點D的坐標是(60,0) 設線段CD所在直線的函數解析式是,將點C,D的坐標代入,得 解得  所以線段CD所在直線的函數解析式是) ★★28、(2010麗水)△ABC中,∠A=∠B=30°,AB=.把

66、△ABC放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使AB的中點位于坐標原點O(如圖),△ABC可以繞點O作任意角度的旋轉. O y x C B A (第28題) 1 1 -1 -1 (1) 當點B在第一象限,縱坐標是時,求點B的橫坐標; (2) 如果拋物線(a≠0)的對稱軸經過點C,請你探究: ① 當,,時,A,B兩點是否都 在這條拋物線上?并說明理由; ② 設b=-2am,是否存在這樣的m的值,使A,B兩點不 可能同時在這條拋物線上?若存在,直接寫出m的值; 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解:(1)  ∵ 點O是AB的中點, ∴?。? 設點B的橫坐標是x(x>0),則, 解得 ,(舍去). ∴ 點B的橫坐標是. (2)?、佟‘?,,時,得  ……(*) . 以下分兩種情況討論. 情況1:設點C在第一象限(如圖甲),則點C的橫坐標為, O y x C B A (甲) 1 1 -1 -1 . 由此,可求得點C的坐標為(,), O y x C B A (乙) 1 1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五月丁香婷婷狠狠色,亚洲日韩欧美精品久久久不卡,欧美日韩国产黄片三级,手机在线观看成人国产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