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高中生物 課時跟蹤檢測(十三)生物變異在生產上的應用 浙科版必修2.doc
《2018-2019年高中生物 課時跟蹤檢測(十三)生物變異在生產上的應用 浙科版必修2.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8-2019年高中生物 課時跟蹤檢測(十三)生物變異在生產上的應用 浙科版必修2.doc(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課時跟蹤檢測(十三) 生物變異在生產上的應用 一、選擇題 1.在育種上既要得到更多的變異,又要使后代的變異性狀較快地穩(wěn)定,最好采用( ) A.單倍體育種 B.多倍體育種 C.雜交育種 D.誘變育種 2.用DDee與ddEE雜交的豌豆種子(DdEe)獲得純合子(ddee),最簡捷的方法是( ) A.種植→F2→選雙隱性植株→純合子 B.種植→秋水仙素處理→純合子 C.種植→花藥離體培養(yǎng)→秋水仙素處理→純合子 D.種植→秋水仙素處理→花藥離體培養(yǎng)→純合子 3.下列有關育種說法正確的是( ) A.用雜交的方法進行育種,F1自交后代有可能篩選出符合人類需要的優(yōu)良品種 B.用輻射的方法進行誘變育種,誘變后的植株一定比誘變前的具備更多的優(yōu)良性狀 C.用基因型為DdTt的植株進行單倍體育種,所育的種自交后代約有1/4為純合子 D.用基因型為DdTt的植株進行多倍體育種,所育的種和原品種雜交一定能產生可育后代 4.下圖為某種農作物品種①和②培育出⑥的幾種方法,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經過Ⅲ培育形成④常用的方法是花藥離體培養(yǎng) B.過程Ⅵ常用一定濃度的秋水仙素處理④的幼苗 C.由品種①直接形成⑤的過程必須經過基因突變 D.由品種①和②培育品種⑥的最快途徑是Ⅰ→Ⅴ 5.下列有關育種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雜交育種所依據的主要遺傳學原理是染色體畸變 B.利用單倍體育種可以培育出無籽西瓜 C.誘變育種可以把兩個或多個品種的優(yōu)良性狀集中在一起,獲得新的品種 D.人工誘導多倍體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處理萌發(fā)的種子或幼苗 6.用純合的二倍體水稻品種高稈抗銹病(DDTT)和矮稈不抗銹病(ddtt)進行育種時,一種方法是雜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F2;另一種方法是用F1的花藥進行離體培養(yǎng),再用秋水仙素處理幼苗得到相應植株。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前一種方法所得的F2中重組類型和純合子各占5/8、1/4 B.后一種方法所得的植株中可用于生產的類型比例為2/3 C.前一種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 D.后一種方法的原理是染色體畸變,是由于染色體結構發(fā)生改變 7.將二倍體芝麻的種子萌發(fā)成的幼苗用秋水仙素處理后得到四倍體芝麻,此四倍體芝麻( ) A.與原來的二倍體芝麻相比,在理論上已經是一個新物種了 B.產生的配子中由于沒有同源染色體,所以配子無遺傳效應 C.產生的配子中有同源染色體,用秋水仙素誘導成的單倍體可育 D.將此四倍體芝麻產生的花藥進行離體培養(yǎng)長成的芝麻屬于二倍體 8. (全國大綱卷)下列實踐活動包含轉基因技術的是( ) A.水稻F1花藥經培養(yǎng)和染色體加倍,獲得基因型純合新品種 B.抗蟲小麥與矮稈小麥雜交,通過基因重組獲得抗蟲矮稈小麥 C.將含抗病基因的重組DNA導入玉米細胞,經組織培養(yǎng)獲得抗病植株 D.用射線照射大豆使其基因結構發(fā)生改變,獲得種子性狀發(fā)生變異的大豆 9.用純種的高稈(D)抗銹病(T)小麥與矮稈(d)易染銹病(t)小麥培育矮稈抗銹病小麥新品種的方法如下,下列有關此育種方法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高稈抗銹病矮稈易染銹病F1雄配子幼苗選出符合生產要求的品種 A.過程①的作用原理為染色體畸變 B.過程③必須經過受精作用 C.過程④通常使用秋水仙素處理萌發(fā)的種子或幼苗 D.此育種方法可選出符合生產要求的品種占1/4 10.下圖表示以某種作物中的①和②兩個品種分別培育出④⑤⑥三個新品種的過程,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用①和②培育成⑤的過程中所采用的方法Ⅰ和Ⅱ分別稱為雜交和自交 B.用③培育出④常用的方法Ⅲ是用秋水仙素處理 C.③培育出⑥常用化學或物理的方法進行誘變處理 D.圖中培育出⑤所依據的原理是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 二、非選擇題 11.現有兩個水稻品種,一個純種水稻的性狀是高稈(D)、抗銹病(T);另一個純種水稻的性狀是矮稈(d)、易染銹病(t)。兩對基因獨立遺傳。育種專家提出了如下圖所示的Ⅰ、Ⅱ兩種育種方法以獲得水稻新品種。問: (1)要縮短育種年限,應選擇的方法是________,依據的變異原理是________;另一種方法的育種原理是________。 (2)圖中①和④基因組成分別為________和________。 (3)(二)過程中,D和d的分離發(fā)生在________;(三)過程采用的方法稱為________;(四)過程最常用的化學藥劑是________。 (4)(五)過程產生的抗倒伏抗銹病植株中的純合體占________。 (5)如將方法Ⅰ中獲得的③⑤植株雜交,再讓所得到的后代自交,則后代的基因型比例為________。 12.獲得2006年國家最高科技獎的育種專家李振聲,長期從事小麥與偃麥草遠源雜交和染色體工程育種的研究。他與其他育種專家經過20多年的努力,培育出了高產、抗病性強的小麥新品種。對小麥新品種的染色體組成研究發(fā)現,偃麥草具有抗病基因的染色體片段移接到了普通小麥的染色體上。下圖表示他們育種的主要過程: P 小麥偃麥草 雜種小麥 Fn 回答下列問題: (1)此育種過程中獲得的雜種種植后代一定會出現________________。大面積種植雜種的目的是要獲得________________遺傳的小麥新品種。 (2)在小麥新品種選育的過程中,特殊的氣候條件起到了________的作用。 (3)小麥與偃麥草雜交培育出小麥新品種的事實,突破了____________。 (4)科學家發(fā)現具有抗病的小麥的抗性基因和影響產量(高產和低產)的另一對等位基因的傳遞符合孟德爾的遺傳定律。 ①將大面積種植前的抗病小麥與普通小麥雜交,其后代中抗病小麥與不抗病小麥數量之比為________。 ②若該抗病小麥自交,則其后代性狀表現及分離比為:________。 ③若高產雜合的普通小麥通過育種專家李振聲培育,得到高產抗病的小麥,現將此高產抗病小麥與低產普通小麥多次雜交,得到的都是高產抗病和低產不抗病的小麥,請解釋此現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案 1.選D 由題意很容易就可排除B與C兩選項。而單倍體育種只能縮短育種年限,迅速獲得純系植株,但不可能得到更多的變異。誘變育種是利用物理的(輻射誘變或激光誘變)或化學的(如秋水仙素)因素來處理植物,使它發(fā)生基因突變,創(chuàng)造變異類型,從中選擇培育出優(yōu)良品種,所以誘變育種可提高變異的頻率,使后代的變異性狀較快地穩(wěn)定。 2.選A 從題干中可知需要隱性純合子(ddee),在雜交育種的F2中可以直接獲得。所以通過雜交育種獲得雙隱性個體要比單倍體育種更簡捷。 3.選A 用雜交方法育種,F1自交后代有可能篩選出符合人類需求的優(yōu)良品種。用輻射的方法進行誘變育種,由于基因突變的多方向性和有害性,誘變后的植株不一定比誘變前具有更多的優(yōu)良性狀。用基因型為DdTt的植株進行單倍體育種,得到純合子,自交后代全為純合子。用基因型為DdTt的植株進行多倍體育種,所育的種是四倍體,和原二倍體品種雜交產生的后代是三倍體,高度不育。 4.選D 圖中所涉及的育種方式有誘變育種(Ⅱ→Ⅳ)、雜交育種(Ⅰ→Ⅴ)、單倍體育種(Ⅰ→Ⅲ→Ⅵ),原理分別是基因突變、基因重組、染色體畸變。其中單倍體育種能明顯縮短育種年限,因為在單倍體育種過程中,每對染色體上的成對的基因都是純合的,自交產生的后代不會發(fā)生性狀分離。 5.選D 雜交育種的原理是基因重組,它可以把兩個或多個品種的優(yōu)良性狀集中在一起,獲得新品種。無籽西瓜是利用多倍體育種方法培育的。 6.選C 雜交育種F2中重組類型有DDtt(1/16)、ddTT(1/16)、Ddtt(2/16)、ddTt(2/16)占3/8;單倍體育種的原理是染色體數目變異,由于F1產生的四種配子的比例為1∶1∶1∶1,故用此法所得植株中可用于生產的類型占1/4。單倍體育種的原理是染色體畸變,是由于染色體數目發(fā)生改變。 7.選A 四倍體與二倍體雜交,后代為不育的三倍體,所以四倍體是新物種;四倍體產生的配子含有2個染色體組,有同源染色體;用秋水仙素處理后,就不再是單倍體了;此四倍體的花藥離體培養(yǎng)成的植株屬于單倍體。 8.選C A項屬于單倍體育種,原理是染色體畸變;B項屬于雜交育種,原理是基因重組;C項屬于轉基因技術,原理是基因重組;D項屬于誘變育種,原理是基因突變。 9.選D 過程①表示雜交,其原理為基因重組;過程③常用的方法為花藥離體培養(yǎng),不需要經過受精作用;過程④通常使用秋水仙素處理幼苗。此育種方法可產生四種基因型不同的純種,因此符合生產要求的品種占1/4。 10.選A 用①和②培育成⑤的過程中所采用的方法Ⅰ和Ⅱ分別稱為雜交和自交。③培育出④常用的方法Ⅲ是花藥離體培養(yǎng)。③培育出⑥常用的化學藥劑是秋水仙素,屬于多倍體育種。圖中培育出⑤所依據的原理是基因重組和染色體畸變。 11.解析:圖中(一)過程屬于雜交育種,作用是把矮稈和抗病性狀組合到一個植株上。圖中(二)過程F1種下后,開花產生花粉(雄配子)的過程中進行減數分裂時,等位基因分離,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間發(fā)生自由組合,產生4種配子(DT、Dt、dT、dt)。根據圖中可知,①的基因型是DT,②的基因型是dT。圖中(三)是培養(yǎng)單倍體的過程,一般用花藥離體培養(yǎng)的方法獲得單倍體植株。圖中(四)是誘導多倍體的過程,常用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處理單倍體幼苗,經誘導后長成的植物體一定是純合體,仔細分析圖,可得出圖中的③④⑤對應的基因型是DDtt、ddTT和ddtt。圖中沿著(一)、(二)、(三)、(四)途徑進行的育種方法屬于單倍體育種,沿著(一)、(五)、(六)途徑進行的育種方法是雜交育種。圖中(五)過程是指F1自交的過程,其后代中的矮稈抗倒伏抗銹病的類型,表現型雖符合要求,但其中能穩(wěn)定遺傳的純合體只有1/3,還有2/3是雜合體,不能穩(wěn)定遺傳。題中第(5)小題的計算方法是:③⑤的基因型分別是DDtt和ddtt,因為兩個體中的第二對基因都是tt,不論是自交還是雜交,對后代基因型的比例都沒有影響,所以只要考慮DD和dd就可以了,這對基因雜交后再自交,實際是典型的基因分離規(guī)律,后代各基因型的比例是1∶2∶1。 答案:(1)Ⅰ 染色體畸變 基因重組 (2)DT ddTT (3)減數分裂第一次分裂 花藥離體培養(yǎng) 秋水仙素 (4)1/3 (5)1∶2∶1 12.解析:(1)雜種子代出現性狀分離,大面積種植雜種的目的是獲得所需的性狀。(2)在新品種選育過程中,環(huán)境起選擇作用。(3)小麥與偃麥草雜交培育出小麥新品種,突破了遠緣雜交不親和的障礙。(4)由題干信息可知,大面積種植前的雜種是將具有抗病基因的染色體片段移接到普通小麥而獲得的,故為雜合子,普通小麥為隱性純合子,雜交后代抗病小麥與不抗病小麥數量比為1∶1,其自交后代性狀分離比為3∶1。 答案:(1)性狀分離 高產抗病且能穩(wěn)定 (2)選擇 (3)遠緣雜交不親和的障礙 (4)①1∶1?、诳共⌒←湣貌豢共⌒←湥?∶1 ③抗病基因移接到了含有高產基因的染色體上-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8-2019年高中生物 課時跟蹤檢測十三生物變異在生產上的應用 浙科版必修2 2018 2019 年高 生物 課時 跟蹤 檢測 十三 變異 生產 應用 浙科版 必修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jqnhouse.com/p-6134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