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單元《杜甫詩三首》同步練習.doc
《2019-2020年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單元《杜甫詩三首》同步練習.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單元《杜甫詩三首》同步練習.doc(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單元《杜甫詩三首》同步練習 一、基礎知識(每小題3分,共3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 蕭森(xiāo) 暮砧(zhēng) 塞上(sāi) 秋興八首(xnɡ) B. 妃嬪(fēi) 朔漠(s) 青冢(zhǒnɡ) 群山萬壑(h) C. 單于(chn) 潦倒(lio) 凋傷(diāo) 省識(xǐnɡ) D. 霜鬢(bn) 渚清(zhū) 環(huán)珮(pi) 孤舟一系(x) 2.下列詩句中沒有錯別字的一句是( ) A.寒衣處處摧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B.江間波浪連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 C.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D.千載枇杷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3.下列詩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玉露凋傷楓樹林 凋傷:使草木凋落衰敗 B.一去紫臺連朔漠 朔漠:北方的沙漠 C.環(huán)珮空歸月夜魂 空:徒然 D.萬里悲秋常作客 作客:去別人家拜訪,或者在別人家留宿。 4.下列聯(lián)句沒有使用對仗的一項是( ?。? A.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 B.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C.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D.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5.下面是杜甫一首題為“宿江邊閣”的小詩,中間兩聯(lián)語序已亂,排序正確的一項是( ?。? 暝色延山徑,高齋次水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眠憂戰(zhàn)伐,無力正乾坤。 ①孤月浪中翻?、邴X鶴追飛靜 ③豺狼得食喧?、鼙≡茙r際宿 A.①④③② B.④①②③ C.②④①③ D.②③④① 6.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與現(xiàn)代漢語的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百年多病獨登臺 B.萬里悲秋常作客 C.人事音書漫寂寥 D.分明怨恨曲中論 7.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 B. C. D. 8.下列詩句的節(jié)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 A.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B.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C.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D.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9.對杜甫《登高》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首聯(lián)寫詩人登高的見聞。詩人對風、天、猿嘯、渚、沙、鳥飛等具體的景物,進行了生動具體細致的刻畫。 B.頷聯(lián)也是寫景,但手法與首聯(lián)不同,如果說首聯(lián)是一幅工筆畫的話,那么頷聯(lián)就是一幅寫意畫。詩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蕭蕭的落木,滾滾的流水,加以渲染,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像空間。 C.頸聯(lián)詩人點明詩旨。詩人登高望遠,由無邊的落木,不盡的江水,聯(lián)想到自己漂泊萬里,暮年多病,抒發(fā)了怨天尤人的牢騷,這是孤獨者的慨嘆。 D.杜甫是憂國憂民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對人生有大悲憫。“艱難苦恨繁霜鬢”是他關于現(xiàn)實觀照的結果。 閱讀下面詩歌,完成10—11題。 奉陪鄭駙馬韋曲【】 杜甫 韋曲花無賴,家家惱煞人。綠樽須盡日,白發(fā)好禁【】春。 石角鉤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時占叢竹,頭戴小烏巾。 注釋:【1】韋曲:唐代長安游覽勝地。杜甫作此詩時,求仕于長安而未果?!?】禁:消瘦。 10.下列對詩歌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詩的首句和辛棄疾的“最喜小兒無賴”,兩處“無賴”都傳達了作者的喜愛之情。 B.三四句意謂韋曲的滿眼春色,讓自感老去的詩人也覺得應借酒釋懷,消受春光。 C.五六句通過“石角鉤衣”、“藤梢刺眼”的細致描寫,狀寫韋曲春去夏來的美景。 D.此詩運用了“反言”,如“惱煞人”,實際是愛煞人,正話反說,有相反相成之趣。 11.詩家常借“韋曲”寓興亡之感。下列詩句寓有興亡之感的兩項是( ) A.杜甫詩中韋曲花,至今無賴尚家家。(唐羅隱《寄南城韋逸人》) B.當年燕子知何址,但苔深韋曲,草暗斜川。(宋張炎《高陽臺》) C.莫夸韋曲花無賴,獨擅終南雨后青。(元虞集《題南野亭》 ) D.花氣上林春浩渺,酒香韋曲晚氤氳。(明胡應麟《寄朱可大進士》) E.韋曲杜陵文物盡,眼中多少可兒墳。(清(此當作明,有誤)王象巽《游曲江》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題目。(每小題3分,共9分) 杜甫的文化意義 莫礪鋒 杜甫的仁愛之心,除了愛自己的家人、朋友、同胞之外,還推而廣之擴展到更大的范圍。盛唐時期,經(jīng)常發(fā)生邊境戰(zhàn)爭,這些戰(zhàn)爭的性質很難確定,但是至少有幾場可以肯定,唐帝國所發(fā)動的戰(zhàn)爭是非正義性質的,當時很多人,都被鼓起了一種謬誤的愛國傾向。包括高適、儲光羲在內(nèi)。唯獨杜甫是非常清醒地看到了,這場戰(zhàn)爭并沒有正義性質,而且也只有他清醒地看到了戰(zhàn)爭對于人民的和平生活,帶來的巨大的破壞。所以他寫出了《兵車行》。他覺得外民族異民族的人也是人,我們的仁愛之心也要施及他們,我們應該跟他們之間保持和平。 愛人本來是儒家所主張的,仁就是愛人。杜甫除了愛人以外,他的同情心,他的仁愛心還推廣到人以外的其他動物,推廣到宇宙間的一切生命。我們在杜甫的詩中間無數(shù)次地看到他充滿愛憐地描寫動物、植物,不但是那些外形是美的,外形是剛強的堅強有力的,比如馬、鷹、松樹,這些能夠使人引起審美感崇高感的那樣一些對象,甚至是一些細小的并不那么美的東西,杜甫在寫到它們的時候也充滿了愛心。 杜甫也以他本人的行為和實踐使儒學所提倡的那種仁愛之心變得更加切實可行。西方的博愛精神,來源于宗教的博愛精神,它本身當然是一種很可貴的價值觀倫理觀。但它的最初的起源,一個是服從于神靈的指點,是神靈叫你要博愛;還有一種是對于人類祖先所犯下的原罪的一種贖買;還有一種等而下之的,境界比較低的,就是生前做善事,是為了死后進天堂。但是中華民族的仁義之心強調(diào),仁義理智根于心,都是從內(nèi)心自然流露出來,自然生發(fā)出來的?!袄衔崂希约叭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它是一種由近及遠、由親及疏這樣的一種自然情感的流動。更符合人的本性,也更切實可行。而杜甫的詩篇,他的行為就很好地闡釋了這樣一種倫理價值觀。杜甫他在詩歌中,有很多地方既寫到他本人以及他的家庭所遭受到的一些不幸,他產(chǎn)生的一些痛苦,同時又延伸到普天下的百姓。當他自己在暴風驟雨之夜,他的茅屋被刮破了,自己不得安眠。這個時候他想到的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所以他的仁愛之心是推廣出來的。 最典型的作品是杜甫寫的組詩《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這樣一種仁愛之心的發(fā)揚,我覺得是最符合人的本性,也是最切實可行、最自然的。因此,杜甫堪稱是儒家仁愛精神的一個杰出的闡釋者。(有刪節(jié)) 12.下列對于“仁愛”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仁愛是儒家提出的主張,仁,就是愛人。無須外界的強加,是根于心,從內(nèi)心自然流露出來的,自然生發(fā)出來的愛。 B.儒家提出仁愛的時候,其外延只限于人類,其關注的對象僅僅是人,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的惻隱之心不施及其他動物。 C.仁愛不是狹隘的,它不是僅僅只對自己親人的愛,它是由己及人,由近及遠,由親及疏的一種自然情感的流動。 D.儒家提出的仁愛,其內(nèi)容與外延隨著歷史的變化可以不斷地豐富與發(fā)展,仁愛之心是可以推廣出來的。 1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從《兵車行》中可以看出,杜甫的仁愛之心,除了愛家人、朋友、同胞之外,還推而廣之擴展到更大的范圍,甚至推廣到了敵人。 B.動物、植物,甚至是一些細小的并不那么美的東西,都曾得到過杜甫的愛,杜甫的仁愛推廣到所有的生命,宇宙間一切的生命。 C.兩方的博愛精神,雖然要服從于神靈的指點,要贖原罪,要為死后升入天堂作準備,但仍然是可貴的價值觀倫理觀。 D.杜甫對儒學,對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重大的貢獻,是使仁愛之心得到發(fā)揚,讓仁愛符合人的本性,使仁愛更自然,更加切實可行。 14.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杜甫的文化意義在于,他不但體現(xiàn)著儒家的一些道德倫理觀念,還用他的行為豐富了這種內(nèi)涵,甚至使它變得更容易去做。 B.中國古代的仁愛、仁義精神與西方的博愛精神都強調(diào)要愛人,因此,從本質上來說,二者的價值觀倫理觀是一致的。 C.杜甫是儒家仁愛精神的杰出闡釋者,最突出的代表是組詩《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它集中地體現(xiàn)了杜甫的文化意義。 D.杜甫的行為和實踐啟示我們,只要有杜甫那樣的思考過程,那樣的感情流露方向,儒學的仁愛在實踐中并不難實行。 三、語言運用(8分) 15.xx年3月,“詩圣”杜甫成了“微博紅人”。在一組對高中語文教科書中杜甫畫像進行的“再創(chuàng)作”圖片里,杜甫時而手扛機槍,時而揮刀切瓜,時而腳踏摩托……被網(wǎng)友戲稱為“杜甫很忙”,并由此引發(fā)網(wǎng)絡熱議與集體圍觀。請你發(fā)表看法,闡述理由。(字數(shù)不少于30字)(8分) 杜甫彈吉他 一 1.C【解析】A. B.“朔”應讀shu。D.“渚”應讀zhǔ。 2.C?!窘馕觥緼項,“摧”應為“催”;B項,“連天涌”應為“兼天涌”;D項,“枇杷”應為“琵琶”。 3.D?!窘馕觥孔骺停嚎途铀l(xiāng)。 4.C【解析】C.前后句對應的字詞在詞性和字音平仄上不符合對仗的要求。 5.B【解析】這是一首律詩,中間兩聯(lián)要對仗,最后一字要押韻,還要注意整首詩的起承轉合問題。綜合起來看,B項最恰當。 6.D?!窘馕觥緼項,“百年”指到了晚年;B項,“萬里”指離家漂泊,居無定所;C項,“人事”指交游。均與現(xiàn)代漢語的意義不同。D項,“怨恨”指不滿與仇恨的情緒,古今意義相同。 7.D【解析】A.獨:副詞,獨自/副詞,只,僅僅。B.尚:副詞,尚且/副詞,還。C.向:介詞,對著/副詞,從前。D.與:介詞,跟。 8.B。【解析】劃分節(jié)奏時不能把意義單位分開。 9.C點撥:“怨天尤人”與“孤獨”錯。杜甫憂國憂民的情懷是一貫的,他并不孤獨。 10.C 【解析】本詩所寫明顯是春日景色,并非夏日。 11.BE 【解析】興亡盛衰之感往往是通過描繪眼前的物是人非而起,“當年燕子知何處”和“韋曲杜陵文物盡”均是在感慨當初繁華如今已經(jīng)不再,因此答案容易獲得,余下三句均為襲用杜甫原句進行單純的景物描寫。 12. 【答案】B 13. 【答案】A 試題分析:結合原文第1段“唯獨杜甫是非常清醒地看到了,這場戰(zhàn)爭并沒有正義性質,而且也只有他清醒地看到了戰(zhàn)爭對于人民的和平生活,帶來的巨大的破壞。所以他寫出了《兵車行》。他覺得外民族異民族的人也是人,我們的仁愛之心也要施及他們,我們應該跟他們之間保持和平?!?A 項中“敵人”有誤,原文是“外民族異民族”。 14.【答案】B 15.【答案】這到底是經(jīng)典的褻瀆、娛樂的泛濫,還是孩子們無傷大雅的信手涂鴉?見仁見智,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觀點一:A對文化的惡搞,對人物的穿越,反映了當前一個時代的浮躁!惡搞杜甫,戲謔嚴肅事物,模糊邊界,這是反智狂歡。會消解孩子們的敬畏之心。呼吁網(wǎng)友對杜甫以及傳統(tǒng)文化保持尊重。B杜甫精神是民族精神之光,決不允許抵毀其形象。經(jīng)典是不能褻瀆的,創(chuàng)造了經(jīng)典的偉人當然更不能褻瀆。娛樂要有一定的尺度,惡搞也需要看對象。觀點二:A對所謂“圣物”開些并無惡意的玩笑,未必真是褻瀆神圣。真正的褻瀆,是隨意封神造圣并且壟斷對神圣的解釋權,是對各種造神行為不假思索地接受。娛樂同也是一種神奇的力量,它所蘊含的幽默感常常不費吹灰之力,便將某些人努力維持的“偽神圣”化為無形。B孩子們信手涂鴉的“惡搞”只是娛樂,無傷大雅。真正值得警惕的,是對這類娛樂的道德審判。因為即使是不自覺的道德審判也預設了這樣的前提:未經(jīng)允許,不準娛樂。娛樂的泛濫,未必消解神圣;娛樂禁區(qū)的林立,只會制造太多迫人敬畏、禁人思考的偽神圣。觀點三:與流行于亞洲歐美的“漫畫減壓”風一樣,通過涂鴉來發(fā)泄情緒。這個事件并非詆毀杜甫形象或不尊重,更多體現(xiàn)出在校學生和網(wǎng)友對教科書人物形象再創(chuàng)造的欲望。教科書中的古人形象多年不變,很難滿足接受流行文化長大的學生的審美需要,學生想要再創(chuàng)造“娛樂放松一下”也可以理解。杜甫涂鴉現(xiàn)象,給當下社會一個善意的提醒:當下的教育如果能用孩子更容易接受的方式來進行,才可能在他們心目中播種下對傳統(tǒng)文化的自豪感而不是無聊感。-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杜甫詩三首 2019 2020 年人教版 必修 第二 單元 杜甫 詩三首 同步 練習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jqnhouse.com/p-6166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