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質(zhì)檢】福建省高三普通高中畢業(yè)班4月質(zhì)檢生物試題 Word版含解析(高考)》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福建省質(zhì)檢】福建省高三普通高中畢業(yè)班4月質(zhì)檢生物試題 Word版含解析(高考)(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014年福建省質(zhì)檢] 2014年福建省普通高中畢業(yè)班質(zhì)量檢查
理科綜合能力測試生物試題
1.人體血漿中的某些補體(蛋白質(zhì))可以侵入人體的多種細菌細胞膜上形成孔道,大量離子和水通過孔道順濃度梯度進入細菌,導(dǎo)致細菌漲破死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解析: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所決定的細胞自動結(jié)束生命的過程,而上述細菌的死亡是大量離子和水通過孔道順濃度梯度進入細菌,導(dǎo)致細菌漲破死亡,不屬于細胞凋亡,故A錯;上述免疫過程無B細胞參與,也無效應(yīng)T細胞參與,一定不屬于特異性免疫,故B錯;上述補體是人體血漿中的蛋白質(zhì),屬于內(nèi)環(huán)境的成分之一,故C正確;離子通過孔道
2、進入細菌是順濃度梯度進入的,屬于被動運輸,故D錯。
答案:C
2.右圖為福建省某地稻田生態(tài)系統(tǒng)碳元素轉(zhuǎn)移示意圖,箭號和字母分別表示碳元素傳遞方向和轉(zhuǎn)移
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B.水稻生長期,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碳元素轉(zhuǎn)移量關(guān)系為
a=b+c+e
解析:水稻和藻類分別占據(jù)不同空間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就有利于更多的碳元素轉(zhuǎn)移到乙,a表示碳元素轉(zhuǎn)移量,故A正確;水稻生長期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碳元素轉(zhuǎn)移量關(guān)系應(yīng)為a=b+c+e+自身積累量,故B錯;每條食物鏈的起點均為生產(chǎn)者,而丙中的生物無生產(chǎn)者,故C錯;調(diào)查丁中的小動物類群豐富度應(yīng)用取樣器取樣法,故D錯。
答案:A
3.在野生型酵母菌線粒
3、體內(nèi)有氧呼吸相關(guān)酶作用下,顯色劑TTC與[H]結(jié)合使酵母菌呈紅色。呼吸缺陷型酵母菌由于缺乏有氧呼吸相關(guān)酶,TTC不能使其呈紅色。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B.呼吸缺陷型酵母菌細胞呼吸不產(chǎn)生[H]
解析:顯色劑TTC能使野生型酵母菌呈紅色,而不能使呼吸缺陷型酵母菌呈紅色,所以可用TTC來鑒別野生型和呼吸缺陷型酵母菌,故A正確;顯色劑TTC不能使呼吸缺陷型酵母菌呈紅色是因為該細菌缺乏有氧呼吸相關(guān)酶,而不是不產(chǎn)生[H],其仍可通有無氧呼吸產(chǎn)生[H],故B錯;野生型酵母菌有氧呼吸相關(guān)酶,可進行有氧呼吸,丙酮酸是在有氧呼吸第二階段與水徹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H],并釋放出少量的能量,這一階段不需氧
4、的參與,在線粒體基質(zhì)中進行的,故C正確;有氧條件下野生型酵母菌細胞進行有氧呼吸,呼吸缺陷型酵母菌細胞進行無氧呼吸,所以它們細胞呼吸產(chǎn)物不同,故D正確。
答案:B
4.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種RNA病毒,其侵染肝細胞
的過程如右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①與膜的流動性有關(guān)
②需要DNA聚合酶參與
③所需的tRNA和氨基酸來自肝細胞
②③均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解析:從圖中可以看出過程①前后相比,病毒外多了一層膜結(jié)構(gòu),這層膜結(jié)構(gòu)應(yīng)來源于肝細胞細胞膜,過程①類似于胞吞,與膜的流動性有關(guān),故A正確;過程②是RNA復(fù)制過程,不需要DNA聚
5、合酶參與,DNA聚合酶用于DNA復(fù)制,故B錯;過程③是翻譯過程,需要tRNA和氨基酸,其自身只有RNA和蛋白質(zhì)兩種物質(zhì)組成,所以翻譯過程所需原料只能來自肝細胞,故C正確;過程②是RNA復(fù)制過,RNA上的堿基與游離的核糖核苷酸上的堿基互補配對,③是翻譯過程:mRNA上的堿基與tRNA上組成反密碼子的堿基互補配對,故D正確。
答案:B
5.團頭魴(2n=48)是我國一種名貴淡水魚類。研究人員用低溫處理野生型團頭魴一定數(shù)量的次級卵母細胞,使其不分裂出極體(姐妹染色單體已分開);這些次級卵母細胞在室溫下最終發(fā)育成團頭魴。新培育的團頭魴多數(shù)為純合子,少數(shù)為雜合子。新培育的團頭魴
6、
解析:新培育的團頭魴是由用低溫處理次級卵母細胞(染色體數(shù)目已減半,只有24條),不分裂出極體(姐妹染色單體已分開)發(fā)育而成的個體(染色體數(shù)目又加倍,又恢復(fù)為48條,二倍體),其與原來的團頭魴都是二倍體,48條染色體,它們之間不存在生殖隔離,新培育的團頭魴體細胞染色體數(shù)應(yīng)為48條,故A、B均錯;團頭魴共48條染色體,不同的染色體上基因不同,形成的次級母細胞基因有可能不同,若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不交叉互換,每條染色體上的兩條染色單體上的基因一樣,新培育的團頭魴應(yīng)全為純合子,且純合子的基因型可能不相同;若交叉互換,則產(chǎn)生雜合子,故C錯,D正確。
答案:D
7、
26.(14分)研究小組為探究某磚廠排放的廢氣對周邊橡膠樹光合作用的影響,在距離磚廠200m、400m、600m處分別選取10株橡膠樹,測定其葉片的光合速率和葉綠素含量,結(jié)果如下圖。請回答:
(1)從橡膠樹葉片中提取葉綠素時,加入CaCO3的目的是 。葉綠素主要吸收
光。對每處測得的葉綠素含量應(yīng)取 ,以減小實驗誤差。
(2)實驗結(jié)果表明,樣點與磚廠距離越小,橡膠樹葉片的光合速率越 ,推測其原因是
,影
8、響了對光的吸收。
(3)氟化物是磚廠廢氣的主要成分之一,能影響葉綠體的功能。研究小組擬探究不同濃度KF(一種氟化物)溶液對葉綠體功能的影響。請對下列部分實驗內(nèi)容進行評價。
①實驗材料葉綠體擬從距離磚廠200m處的橡膠樹葉片中提取。
評價:實驗取材不適宜。原因是 。
②﹒L-1的KF溶液處理葉綠體。
評價:實驗分組不完善。應(yīng)增設(shè)1組用 處理葉綠體作為對照。
解析:(1)提取綠葉中的色素時,加入CaCO3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壞;葉綠素(葉綠素a和葉綠素b)主要吸收藍紫光和紅光;對每處測得的葉綠素含量應(yīng)取平均值
9、,以減小實驗誤差。
(2)從圖中左圖可以直接看出,樣點與磚廠距離越小,橡膠樹葉片的光合速率越低;從右圖可以看出樣點與磚廠距離越小,葉綠素含量越小,葉綠素的功能是捕獲光能?;驈摹坝绊懥藢獾奈铡?,可推測出應(yīng)為葉綠素含量越小。
(3)①從圖中可知,距離磚廠200m處的橡膠樹葉片已受到氟化物污,葉綠體內(nèi)可能積累了氟化物,從而使葉綠體功能可能已受損;②增設(shè)1組對照組,應(yīng)為用0 mol﹒L-1的KF溶液處理葉綠體,即用蒸餾水處理葉綠體。
答案:(1)防止色素被破壞 紅光和藍紫 平均值
(2)低 葉綠素含量少
(3)①葉片可能已受污染(或葉綠體內(nèi)可能積累了氟化物或葉
10、綠體功能可能已受損)
②蒸餾水
27.(12分)為探究重組胰高血糖樣肽-1(rhGLP-1)對大鼠血糖和血漿胰島素濃度的影響,進行以下實驗:將大鼠隨機分為3組,禁食12小時后,A組大鼠注射生理鹽水,B組大鼠注射生理鹽水和50%葡萄糖液,C組大鼠注射rhGLP-1和50%葡萄糖液,定時測定血糖和血漿胰島素濃度,結(jié)果如下圖。請回答:
(1)結(jié)果顯示,C組血糖濃度比B組 ,rhGLP-1能 (促進/抑制)胰島素的分泌。胰島素能促進組織細胞 。
(2)另有研究表明,rhGLP-1能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11、,此過程中rhGLP-1的靶細胞是 。
(3)臨床試驗表明,rhGLP-1在血糖濃度正常時不起作用。請在上述實驗中,增設(shè)D組加以驗證(已知實驗中A組大鼠血糖維持在正常水平)。
D組:給禁食12小時的大鼠注射 ,測定大鼠血漿胰島素濃度。
預(yù)期結(jié)果:大鼠血漿濃度 。
解析:(1)從圖中左圖可以直接看出,C組血糖濃度比B組低;從右圖可以看出C組血漿胰島素濃度比B組高,C組與B組處理的區(qū)別:B組大鼠注射生理鹽水和50%葡萄糖液,C組大鼠注射rhGLP-1和50%葡萄糖液,由此可知注射rhGLP-
12、1會使血漿胰島素濃度升高,故rhGLP-1能促進胰島素的分泌;胰島素具有降低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的作用,主要通過使血液中的葡萄糖運出,進入組織細胞,被其利用、儲存葡萄糖。
(2)rhGLP-1能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是胰島A細胞分泌的,故rhGLP-1的靶細胞是胰島A細胞。
(3)臨床試驗表明,rhGLP-1在血糖濃度正常時不起作用,實驗中A組大鼠血糖維持在正常水平,所以D組應(yīng)和A組處理差不多,只是將生理鹽水換為重組胰高血糖素樣肽-1(rhGLP-1),或仿照A、B組,將B組中的50%葡萄糖液換成rhGLP-1,就是D組的處理;臨床試驗表明,rhGLP-1在血糖濃度正
13、常時不起作用,所以D組的處理結(jié)果和A組基本相同。
答案:(1)低 促進 加速攝取、利用、儲存葡萄糖
(2)胰島A細胞
(3)重組胰高血糖素樣肽-1(或rhGLP-1或rhGLP-1和生理鹽水)
基本不變(或與A組水平基本相同)
28.(14分)某種鳥(雄性ZZ,雌性ZW)的羽色由兩對等位基因(B、b和D、d)控制,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當(dāng)B和D同時存在時表現(xiàn)為栗色;B存在而D不存在時表現(xiàn)為黃羽;其余情況表現(xiàn)為白羽。為探究控制羽色的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分布特點,研究小組利用純合親本分別進行正反交實驗,如下圖所示。請回答:
(1)由上述實驗結(jié)果推知,B和
14、b基因位于 (常/Z)染色體上。D和d基因位于 (常/Z)染色體上。
(2)實驗一的F1雌雄個體自由交配,理論上F2 的雄鳥中純合子占 ,雌鳥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 。
(3)實驗二的F1基因型為 、 。
(4)若要根據(jù)子代羽色判斷性別,可從上述實驗中選取合適的F1栗羽鳥作為 (父本/母本)與親本黃羽鳥雜交。
解析:(1)由題意可知B_D_:栗羽,B_dd:黃羽,bb_ _:白羽,研究小組利用純合親本分別進行正反交實驗且后代有栗羽,故親本為BBdd(黃羽
15、)×bbDD(白羽),由實驗二(反交)F1只有一種表現(xiàn)型可知,一定是做父本(白羽)的一對顯性基因位于Z染色體上,故D和d基因位于Z染色體上;因題目告知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所以這兩對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故B和b基因只能位于常染色體上。
(2)由(1)可寫出實驗一的各基因型:P BBZdZd × bbZDW
F1 BbZDZd BbZdW
Bb×Bb后代純合子:1/2;ZDZd×ZdW后代雄鳥中純合子:1/2,故理論上F2 的雄鳥中純合子占1/2×1/2=
16、1/4;Bb×Bb后代:3/4B_、1/4bb;ZDZd×ZdW后代雌鳥:1/2ZDW;1/2ZdW;兩都自由組合:3/8 B_ ZDW(栗羽);3/8 B_ ZdW(黃羽);1/8 bbZDW(白羽);1/8 bbZdW(白羽),故雌鳥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栗羽:黃羽:白羽=3/8: 3/8:( 1/8+1/8)=3:3:2。
(3)實驗二(反交) P BBZdW × bbZDZD
F1 BbZDZd BbZDW
(4) 親本黃羽鳥的基因型:雄性:BBZdZd;雌性:BBZdW
F1栗羽鳥的基
17、因型:雌性:BbZDW; 雄性:BbZDZd
要根據(jù)子代羽色判斷性別,所以選親本雄性黃羽鳥:BBZdZd和F1雌性栗羽鳥:BbZDW,后代才會兩種表現(xiàn)型,每種表現(xiàn)型只有一種性別。
答案:(1)常 Z
(2)1/4 栗羽:黃羽:白羽=3:3:2
(3)BbZDZd BbZDW
(4)母本
33. 為探究SHH基因與角化囊腫發(fā)生的相關(guān)性,科研人員利用SHH基因的非模板鏈轉(zhuǎn)錄合成RNA作為探針,進行分子雜交實驗,以檢測SHHH基因在角化囊腫中的表達情況。其基本流程如下圖:(Amp表示氨芐青霉素抗性基因;LacZ基因被SHH基因插入后不表達)
請回答:
(1)重
18、組載體中SHH基因轉(zhuǎn)錄合成RNA探針時, (需要/不需要)啟動子。
(2)步驟②中,用Ca2+處理大腸桿菌,使之成為 細胞,然后導(dǎo)入重組載體。實驗中,用添加氨芐青霉素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大腸桿菌,未導(dǎo)入質(zhì)粒的細菌將會死亡,原因是這此細菌不含有 基因。
(3)能表達LacZ基因的大腸桿菌在含有IPTG和X-gal的培養(yǎng)基上會形成藍色菌落,易于識別。根據(jù)上述原理可以初步判斷 (藍色/白色)菌落中的大腸桿菌為重組菌。
(4)將制備的探針加入角化囊腫切片中,探針將與 形成雜交帶,進而判斷SHH基因的轉(zhuǎn)錄情況。
解析:(1)由圖可
19、知,SHH基因插入在LacZ基因,LacZ基因被SHH基因插入后不表達,所以要使SHH基因表達就需要啟動子。
(2)大腸桿菌細胞用Ca2+處理后就稱為感受態(tài)細胞;要在添加氨芐青霉素的培養(yǎng)基上生存,一定要含有抗氨芐青霉素基因才可以,沒有抗氨芐青霉素基因?qū)劳觥?
(3)能表達LacZ基因的大腸桿菌在含有IPTG和X-gal的培養(yǎng)基上會形成藍色菌落,重組菌中LacZ基因被SHH基因插入后不表達,含有IPTG和X-gal的培養(yǎng)基上會形成白色菌落。
(4) 判斷SHH基因的轉(zhuǎn)錄情況,也就是判斷SHH基因是否轉(zhuǎn)錄出mRNA。
答案:(1)需要
(2)感受態(tài) Amp(或氨芐青霉素抗性或抗性)
(3)白色
(4)SHH轉(zhuǎn)錄的mRNA(只寫mRNA不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