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通用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專題檢測一組成細胞的分子與細胞結構物質運輸.doc
《全國通用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專題檢測一組成細胞的分子與細胞結構物質運輸.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全國通用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專題檢測一組成細胞的分子與細胞結構物質運輸.doc(1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專題檢測(一) 組成細胞的分子與細胞結構、物質運輸 (時間:90分鐘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每題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 1.下列關于組成生物的元素和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細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極少而不如大量元素重要 B.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在元素組成的種類和含量上都相同 C.細胞中的無機鹽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D.植物缺乏N和Mg將導致葉綠素不能合成,葉片顏色變黃 解析:選D 組成細胞的微量元素雖然含量極少,但其作用不可缺少,如缺乏則可能會導致相應的疾病,A錯誤;生物界與非生物界在元素含量上具有差異性,B錯誤;細胞中的無機鹽多以離子形式存在,C錯誤;N和Mg都是組成葉綠素的元素,缺少N和Mg會影響葉綠素的合成而使葉片發(fā)黃,D正確。 2.下列有關蛋白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若某蛋白質中含有N條多肽鏈,則其含有N個氨基 B.生物膜上的蛋白質有的能運輸物質,有的能起催化作用,有的能與神經遞質結合 C.蔗糖酶能催化蔗糖水解為葡萄糖和果糖,并產生ATP D.蛋白質功能的多樣性決定其結構的多樣性 解析:選B 若某蛋白質中含有N條多肽鏈,則其至少含有N個氨基,A項錯誤。 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肽鍵既可以在葉綠體內形成,也可以在線粒體內形成 B.氫鍵既可以在線粒體內形成,也可以在線粒體內斷裂 C.高能磷酸鍵既可以在類囊體上形成,也可以在葉綠體基質中形成 D.磷酸二酯鍵既可以存在于DNA分子中,也可以存在于RNA分子中 解析:選C 葉綠體和線粒體內均可進行基因的表達,即合成蛋白質,故存在肽鍵的形成,A正確;線粒體DNA可以進行復制和轉錄,因此存在氫鍵的形成和斷裂,B正確;ATP中含有高能磷酸鍵,在葉綠體類囊體上形成,葉綠體基質中消耗ATP,C錯誤;DNA分子一般為雙鏈結構,RNA也存在部分雙鏈結構,兩者均存在磷酸二酯鍵,D正確。 4.下列關于DNA和蛋白質的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DNA的復制和轉錄與蛋白質無關 B.同一生物體不同細胞的細胞核中DNA不同,蛋白質也不同 C.協(xié)助擴散過程需載體蛋白的參與 D.核糖體上合成的蛋白質都能在細胞核中發(fā)揮作用 解析:選C DNA的復制和轉錄均需酶的催化,絕大多數(shù)酶是蛋白質,A錯誤;同一生物體不同細胞均來自受精卵的有絲分裂,故細胞核中DNA相同,由于基因的選擇性表達,所以蛋白質有所差別,B錯誤;協(xié)助擴散是順濃度梯度運輸?shù)姆绞剑倚枰d體蛋白的協(xié)助,C正確;核糖體上合成的蛋白質有的在細胞核中發(fā)揮作用,有的在細胞質中發(fā)揮作用,D錯誤。 5.科研人員將某油料作物種子置于條件適宜的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定期檢測種子萌發(fā)過程中(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結果如圖所示。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A.c點幼苗開始進行光合作用 B.導致ab段種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C C.ab段種子干重增加說明光合速率一定大于呼吸速率 D.在種子萌發(fā)初期,脂肪轉化為糖可導致有機物的總量增加 解析:選D 油料作物種子含有較多的脂肪,種子萌發(fā)初期脂肪轉變?yōu)樘穷悾穷惻c脂肪相比,含有較多的O原子,導致有機物的總量增加,所以導致ab段種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O,B、C錯誤,D正確;糖類經過呼吸作用,氧化分解,釋放能量,導致種子干重減少,在c點時種子干重再次增加,說明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而不是幼苗開始進行光合作用,A錯誤。 6.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無論鮮重還是干重,組成細胞的元素中C的含量最多 B.C是構成糖類的元素,在光合作用中C元素可以從CO2經C3形成(CH2O) C.以C、H、N、O為基本元素的生物大分子,在核糖體中新合成的肽鏈具有生物活性 D.某個單細胞生物的類型可以通過有無核糖體來判斷 解析:選B 細胞鮮重中組成元素含量最多的是O,A錯誤;C是構成糖類的元素,在光合作用中C元素可以從CO2經C3形成(CH2O),B正確;以C、H、N、O為基本元素的生物大分子,在核糖體中新合成的肽鏈無生物活性,需在內質網和高爾基體中加工后才具有生物活性,C錯誤;真、原核細胞中均有核糖體,無法通過有無核糖體來判斷細胞的類型,D錯誤。 7.下列有關細胞核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蛋白質是細胞核中染色質的組成成分 B.細胞核中可進行遺傳物質的復制和轉錄 C.大分子物質可以通過核孔,小分子物質不能 D.核仁與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 解析:選C 細胞核中染色質由DNA和蛋白質組成,A正確;DNA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遺傳物質的復制和轉錄的主要場所是細胞核,B正確;分子直徑較小的物質可通過核孔,大分子物質,如酶或mRNA也能通過核孔,C錯誤;核仁與某些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D正確。 8.下列實驗都需要使用光學顯微鏡進行觀察,有關實驗現(xiàn)象敘述合理的是( ) 實驗編號 實驗名稱 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 A 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 不同細胞質壁分離的位置、程度并不一致,且細胞液顏色逐漸變淺 B 觀察洋蔥根尖細胞的有絲分裂 分生區(qū)細胞呈正方形,多數(shù)細胞中呈紫色的染色體形態(tài)清晰 C 低溫誘導二倍體植物染色體數(shù)目的變化 在顯微鏡視野內可以觀察到二倍體細胞和四倍體細胞 D 觀察葉綠體和線粒體 可直接用高倍顯微鏡觀察棒狀、粒狀的線粒體 解析:選C 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時,不同細胞質壁分離的位置、程度并不一致,且細胞液顏色逐漸加深,A錯誤;觀察洋蔥根尖細胞的有絲分裂時,多數(shù)處于分裂的間期,B錯誤;低溫誘導二倍體植物染色體數(shù)目的變化,可在顯微鏡視野內觀察到二倍體細胞和四倍體細胞,C正確;觀察葉綠體和線粒體時,先使用低倍鏡后再使用高倍顯微鏡可觀察到棒狀、粒狀的線粒體,D錯誤。 9.下列有關物質和細胞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細胞器是細胞代謝的主要場所 B.含磷的細胞器不包括中心體和核糖體 C.青霉菌含有兩種核酸,發(fā)菜含有一種核酸 D.高等植物葉綠體一般呈扁平狀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解析:選D 細胞質基質是細胞代謝的主要場所,A錯誤;核糖體由RNA和蛋白質組成,RNA中含有磷,B錯誤;真、原核細胞中均含有DNA和RNA兩種核酸,C錯誤;高等植物葉綠體一般呈扁平狀是自然選擇的結果,D正確。 10.漿細胞是高度分化的淋巴細胞,已失去分裂的能力,下列變化都會在該細胞中發(fā)生的是( ) A.氨基酸→淋巴因子;內質網膜→高爾基體膜 B.葡萄糖→丙酮酸→CO2;染色質→染色體 C.葡萄糖→丙酮酸→酒精;ADP+Pi→ATP D.氨基酸→RNA聚合酶;[H]+O2→H2O 解析:選D 淋巴因子由T細胞分泌,A錯誤;漿細胞是高度分化的細胞,已經失去了分裂能力,故不存在染色質→染色體的變化,B錯誤;漿細胞進行無氧呼吸產生乳酸,C錯誤;漿細胞基因表達時需合成RNA聚合酶,且細胞能夠進行有氧呼吸,D正確。 11.下列與細胞相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線粒體和核仁都是含有DNA的細胞器 B.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可發(fā)生質壁分離 C.硝化細菌可依靠有氧呼吸利用葡萄糖的能量 D.線粒體不能分解葡萄糖但可產生ATP 解析:選A 核仁不屬于細胞器,A錯誤;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屬于成熟的活的植物細胞,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細胞失水,可以發(fā)生質壁分離,B正確;硝化細菌可依靠有氧呼吸分解葡萄糖產生能量,C正確;葡萄糖的分解發(fā)生在細胞質基質中,線粒體是有氧呼吸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的場所,可產生ATP,D正確。 12.下列關于生物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可利用雞成熟的紅細胞制備純凈的細胞膜 B.氧氣的產生和消耗都可以發(fā)生在生物膜上 C.核膜能保持核內遺傳信息的復制不受細胞質的影響 D.酶的產生過程中都需內質網、高爾基體、細胞膜的參與 解析:選B 雞成熟的紅細胞具有細胞器膜和核膜,應該用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制備純凈的細胞膜,A錯誤;高等植物的葉肉細胞中氧氣的產生和消耗都發(fā)生在生物膜上,B正確;遺傳信息的復制需要原料、能量和酶,這些都來自細胞質,核膜并不能使遺傳信息復制不受細胞質的影響,C錯誤;細胞內的酶大多數(shù)是蛋白質,少部分是RNA,并不是所有酶的產生都需膜結構參與,如RNA、RNA聚合酶等,D錯誤。 13.“結構和功能相適應”是生物學的基本觀點之一。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葉綠體中基粒類囊體結構可擴大生物膜面積,有利于提高光反應的速率 B.細胞內的生物膜把各種細胞器分隔開,有利于細胞生命活動的高效進行 C.根尖成熟區(qū)的細胞具有中央大液泡,有利于根吸收水分 D.有氧呼吸酶全部分布于線粒體中,有利于提高有氧呼吸的速率 解析:選D 葉綠體中基粒類囊體結構可擴大生物膜面積,有利于提高光反應的速率,A正確;細胞內的生物膜把各種細胞器分隔開,有利于細胞生命活動的高效進行,B正確;根尖成熟區(qū)的細胞具有中央大液泡,通過滲透作用吸收水分,C正確;有氧呼吸的酶分布于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中,D錯誤。 14.下列關于細胞物質組成、結構及代謝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組成核糖的化學元素為C、H、O、N、P B.神經遞質和胰島素都屬于分泌蛋白 C.RNA聚合酶具有識別作用 D.酵母菌和藍藻的細胞中均不含有線粒體 解析:選C 核糖屬于糖類,只由C、H、O三種元素組成,A錯誤;神經遞質不屬于蛋白質,胰島素屬于分泌蛋白,B錯誤;RNA聚合酶能特異性識別基因中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即啟動子),C正確;酵母菌是真核生物,細胞內有線粒體,藍藻屬于原核生物,細胞內沒有線粒體,D錯誤。 15.下列有關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不能用菠菜葉肉細胞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現(xiàn)象 B.用甲基綠對口腔上皮細胞染色時,細胞核和細胞質中均出現(xiàn)綠色 C.將涂有口腔上皮細胞的載玻片烘干后滴加健那綠染液用于觀察線粒體 D.用15N標記的脫氧核苷酸可以研究細胞分裂期染色體形態(tài)和數(shù)目的變化規(guī)律 解析:選B 菠菜葉肉細胞為成熟的植物細胞,細胞中有大液泡,并且細胞中的葉綠體有利于觀察質壁分裂和復原,A錯誤;甲基綠使DNA呈綠色,DNA分布在細胞核、細胞質中,B正確;健那綠染液是專一性染線粒體的活細胞染料,因此無需將細胞烘干,C錯誤;觀察細胞分裂期染色體形態(tài)和數(shù)目的變化規(guī)律時,應使用醋酸洋紅液或龍膽紫溶液將細胞中的染色體著色,D錯誤。 16.下列關于細胞內物質運輸?shù)臄⑹?,正確的是( ) A.肝細胞中內質網合成的磷脂可轉移至中心體 B.細菌細胞中DNA指導合成的蛋白質可轉移至線粒體 C.吞噬細胞中高爾基體加工的蛋白質可轉移至溶酶體 D.胰島細胞中內質網加工的蛋白質可直接轉移至細胞膜 解析:選C 磷脂是構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中心體不具膜結構,A錯誤;細菌是原核生物,細胞內沒有線粒體,B錯誤;核糖體內產生的蛋白質經內質網加工進入高爾基體,高爾基體分泌囊泡將蛋白質轉移至溶酶體內,C正確;內質網加工的蛋白質需經過高爾基體做進一步的修飾加工,然后形成包裹著蛋白質的囊泡,轉移至細胞膜,D錯誤。 17.下列關于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性激素主要是由內質網上的核糖體合成 B.囊泡可以由內質網向高爾基體轉運 C.膜蛋白的形成與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有關 D.內質網既參與物質合成,也參與物質運輸 解析:選A 性激素的本質為脂質,內質網是脂質的合成車間;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運輸及分泌過程中,肽鏈進入內質網中進行加工后,形成囊泡運往高爾基體進行進一步加工;膜蛋白的形成過程類似分泌蛋白的形成,與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等細胞器有關;內質網可參與脂質等物質的合成,也可參與蛋白質等物質的運輸。 18.下列有關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溶酶體內含有多種水解酶,能吞噬并殺死侵入細胞的病毒或病菌 B.核糖體是蛋白質的“裝配機器”,由蛋白質和mRNA組成 C.中心體在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D.酵母菌細胞不具有染色體,營腐生生活 解析:選A 溶酶體是“消化車間”,它含有多種水解酶,能吞噬并殺死侵入細胞的病毒或病菌;核糖體由蛋白質和rRNA組成;中心體存在于動物細胞和低等植物細胞中,洋蔥是高等植物,細胞中不存在中心體;酵母菌細胞為真核細胞,細胞中有染色體。 19.神經細胞的靜息電位和動作電位與通道蛋白關系緊密。Na+K+泵是神經細胞膜上的一種常見載體,能催化ATP水解,每消耗1分子的ATP,就可以逆濃度梯度將3分子的Na+泵出細胞外,將2分子的K+泵入細胞內,其結構如圖2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圖1中靜息電位-70的絕對值大于動作電位30的原因是K+細胞內外濃度差大于Na+ B.圖1中bc段,Na+通過通道蛋白內流不需要消耗ATP C.圖2中隨著溫度逐漸提高,Na+K+泵的運輸速率先增大后穩(wěn)定 D.圖2中隨著氧氣濃度的逐漸提高,Na+K+泵的運輸速率會先增大后穩(wěn)定 解析:選C 神經纖維靜息電位由K+外流引起,動作電位由Na+內流引起,故圖1中靜息電位-70的絕對值大于動作電位30的原因是K+細胞內外濃度差大于Na+,A正確;圖1中bc段,Na+通過Na+通道蛋白內流,該過程為協(xié)助擴散,不需要消耗ATP,B正確;由題干可知,Na+K+泵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隨著溫度的提高,蛋白質會發(fā)生變性,其化學結構改變,蛋白質的活性喪失,導致其運輸速率下降或功能喪失,C錯誤;隨著氧氣濃度的逐漸提高,細胞呼吸在一定范圍內增強,產生的ATP增多,Na+K+泵的運輸速率會先增大,由于細胞膜上酶的數(shù)量有限,繼續(xù)提高氧氣濃度,產生ATP的量不再增加,且當呼吸作用提供的ATP達到一定水平后,Na+K+泵數(shù)量和其離子結合位點有限,故其運輸速率將趨于穩(wěn)定,D正確。 20.如圖表示細胞內某物質甲由①②兩部分組成。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若圖中甲為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②為 R 基,則①中的氨基和羧基都只有一個 B.若①、②為兩個DNA 片段,則通過DNA聚合酶可將其連接為甲 C.若圖中甲為ATP,①為腺苷,則②含有三個磷酸基團 D.若①、②均為葡萄糖,則小麥幼苗體細胞中的甲為麥芽糖 解析:選B 根據氨基酸的通式可知,若圖中甲為氨基酸,②為 R 基,則①中的氨基和羧基都只有一個,且連接在同一個碳原子上,A正確;DNA連接酶可將兩個DNA片段連接起來,因此若①、②為兩個DNA片段,則通過DNA連接酶可將其連接為甲,B錯誤;ATP是由腺苷和三個磷酸基團組成的,因此若圖中甲為ATP,①為腺苷,則②含有三個磷酸基團,C正確;麥芽糖是由2分子葡萄糖脫水縮合形成的,若①、②均為葡萄糖,則小麥幼苗體細胞中的甲為麥芽糖,D正確。 2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在腌制果脯過程中,果脯變甜是細胞主動吸收糖分的結果 B.甘油、乙醇、苯等物質可以通過協(xié)助擴散進出細胞 C.低溫會影響自由擴散、協(xié)助擴散和主動運輸?shù)倪\輸速率 D.葡萄糖進入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中,消耗的是無氧呼吸產生的ATP 解析:選C 在腌制果脯過程中,果脯變甜是細胞在高滲溶液中失水過多而死亡,導致糖分通過擴散作用進入死細胞內,A錯誤;甘油、乙醇、苯等物質可以通過自由擴散的方式進出細胞,B錯誤;低溫能影響細胞膜和細胞質的流動性,因此會影響自由擴散、協(xié)助擴散和主動運輸?shù)倪\輸速率,C正確;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只能通過無氧呼吸產生ATP,但葡萄糖進入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的方式是協(xié)助擴散,不消耗ATP,D錯誤。 22.下列有關物質運輸方式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氧氣含量降低,不會影響人體成熟紅細胞吸收葡萄糖,但會影響其吸收鉀離子 B.無機鹽離子進出細胞的方式均為主動運輸 C.有的小分子化合物可以通過胞吐作用釋放到細胞外 D.分泌蛋白分泌到細胞外的過程,主要體現(xiàn)了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 解析:選C 人的成熟紅細胞中沒有線粒體不能進行有氧呼吸,但可通過無氧呼吸產生ATP,因此氧氣供應不足不會影響人成熟紅細胞吸收鉀離子的速率,A錯誤;無機鹽離子進入細胞的方式也可能是協(xié)助擴散,如神經纖維受刺激時,鈉離子通過通道蛋白進入細胞內屬于協(xié)助擴散,B錯誤;有的小分子化合物可以通過胞吐作用釋放到細胞外,如神經遞質,C正確;分泌蛋白分泌到細胞外的過程是胞吐,主要體現(xiàn)了細胞膜的流動性,D錯誤。 23.根據“探究洋蔥表皮細胞外界溶液濃度與質壁分離關系”的實驗經歷與如圖信息,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質壁分離時,植物細胞失去的水分主要來自大液泡 B.如果a/b值越大,說明所滴加的蔗糖溶液濃度越大 C.所滴加的蔗糖溶液濃度越大,該細胞a值越小 D.圖中a/b值越大,說明細胞質壁分離程度越高 解析:選C 細胞內的液體環(huán)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細胞液,質壁分離時,植物細胞失去的水分主要來自大液泡,A項正確;a/b值=細胞的長度/原生質體的長度,在這個比值中a的變化很小,所以a/b值越大,說明原生質層與細胞壁之間的距離越大,則質壁分離程度越大,所滴加的蔗糖溶液濃度越大,B、D項正確;圖中的a是從細胞的兩端測量的,代表的是細胞的長度,由于細胞壁的伸縮性很小,所以a值變化很小,幾乎不變,C項錯誤。 24.下列有關生物體內物質運輸?shù)臄⑹?,正確的是( ) A.一種氨基酸只能由一種tRNA轉運 B.神經遞質只能通過血液運輸?shù)阶饔貌课? C.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的過程需要消耗能量 D.神經細胞受到刺激后,細胞內的鈉離子大量外流,產生動作電位 解析:選C 由于密碼子的簡并性,一種氨基酸可對應多種密碼子,故可由多種tRNA轉運,A錯誤;神經遞質由突觸前膜釋放,通過間隙中的組織液運輸?shù)酵挥|后膜,B錯誤;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的方式為胞吐,該過程需要消耗能量,C正確;神經細胞受到刺激后,細胞內的鈉離子大量內流,產生動作電位,D錯誤。 25.很多人認為把水果或蔬菜放在清水中浸泡可以有效除去水果或蔬菜表面的殘留農藥。為探究此種處理方法的正確性,某生物興趣小組做了如下實驗。 實驗一:取相同的青菜各1 kg作為樣本,并對其用不同方法進行處理,結果如下: 甲 乙 丙 丁 處理方法 未做處理 純水沖 洗1 min 浸入純 水1 min 浸入純 水30 min 1 kg青菜 農藥殘留量 0.196 mg 0.086 mg 0.097 mg 0.123 mg 實驗二:取相同的青菜500 g,并將其浸入一定量純水中,每隔一段時間,取出一小片菜葉,測定其細胞的細胞液濃度,所得數(shù)據可繪出如圖所示曲線。研究表明,植物細胞既可以吸收水也可以吸收可溶性農藥,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在實驗一中,甲、乙兩組對照可以說明青菜的殘留農藥經純水沖洗可以去掉一部分 B.實驗一丁組農藥殘留量比丙組農藥殘留量多,最可能的原因是農藥分子溶于水后又被植物細胞吸收 C.實驗二中,在ab段,細胞對水分子的吸收速率大于對農藥分子的吸收速率,在bc段,細胞對農藥分子的吸收速率大于對水分子的吸收速率 D.綜合上述分析,植物細胞吸收水分和吸收可溶性農藥應為同一過程 解析:選D 在實驗一中,乙組與甲組相比,純水沖洗農藥殘留量減少了,說明青菜的殘留農藥經純水沖洗可以去掉一部分,A正確;實驗一丁組(浸入純水30 min)農藥殘留量比丙組(浸入純水 1 min)農藥殘留量多,最可能的原因是隨著浸泡時間的延長,農藥分子溶于水后又被植物細胞吸收,B正確;實驗二中,在ab段細胞對水分子的吸收速率大于對農藥分子的吸收速率,在bc段細胞對農藥分子的吸收速率大于對水分子的吸收速率,C正確;植物細胞吸收水分和吸收可溶性農藥是不同的過程,D錯誤。 二、非選擇題(共4小題,共50分) 26.(12分)圖1表示細胞內某些有機物的元素組成和功能關系,圖2表示細胞中兩種結構的組成物質與元素的關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Ⅴ是生物大分子,X、Y、Z、P分別為構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單位?;卮鹣铝袉栴}: (1)兩圖中A代表的元素是________。(用元素符號填寫) (2)Ⅰ在小麥種子中主要指________。 (3)圖1中Ⅳ與圖2中________表示同一物質。寫出由P形成Ⅳ的結構層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箭頭和文字表示) (4)大分子物質Ⅰ~Ⅴ中,具有物種特異性的是________,Ⅳ的結構具有多樣性,其根本上是由______(填圖中序號)決定的。 (5)鑒別細胞中Ⅱ、Ⅲ的分布,使用的試劑是__________,顏色依次呈現(xiàn)________。本實驗需用鹽酸處理細胞,則鹽酸對結構1和結構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圖1中的A參與構成Y(脫氧核苷酸)和Z(核糖核苷酸),應是N和P。圖2中甲、乙組成生物膜,乙、丙組成染色體,故甲、乙、丙分別為磷脂、蛋白質、DNA,則A為N、P。(2)Ⅰ是儲存能量的多糖,在小麥種子中主要指淀粉。(3)Ⅳ是承擔生命活動的物質即蛋白質,圖2中生物膜和染色體共有的乙也是蛋白質。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結構層次為氨基酸→多肽鏈→蛋白質。(4)生物體內具有物種特異性的物質是DNA(Ⅱ)、mRNA(Ⅲ)、蛋白質(Ⅳ);蛋白質結構具有多樣性的根本原因是DNA的多樣性。(5)Ⅱ是DNA,Ⅲ是RNA,用甲基綠吡羅紅混合染液染色時,分別被染成綠色、紅色。鹽酸的作用是增大細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劑進入細胞,使染色體的DNA與蛋白質分離,便于染色。 答案:(除標明外每空1分)(1)N、P (2)淀粉 (3)乙 氨基酸→多肽鏈→蛋白質(2分) (4)Ⅱ、Ⅲ、Ⅳ?、? (5)甲基綠吡羅紅混合染液(2分) 綠色、紅色 增大結構1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劑進入細胞;使結構2的DNA和蛋白質分離,便于染色(2分) 27.(14分)圖1是高等植物葉肉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在適宜的條件下,將該高等植物葉肉細胞研碎,并放入離心管中依次按圖2進行處理,P1、P2、P3、P4代表試管底部的沉淀物中所含成分,S1、S2、S3、S4代表試管上部的上清液。據圖回答相關問題: (1)與高等動物細胞相比,該細胞特有的結構是________(填圖1中的序號),不具有的結構是________。 (2)與能量轉換有關的細胞器是________,能對蛋白質進行加工和運輸?shù)募毎魇莀_______。(均填圖1中的序號) (3)由圖2可知,從細胞中分離各種細胞器的方法是先將細胞破壞,再用_______________的方法獲得各種細胞器。 (4)在圖2中,DNA含量最多的是________,合成蛋白質的結構存在于________。(選填:P1、P2、P3、P4、S1、S2、S3、S4) (5)P2中的細胞器與圖1中的________(填圖1中的序號)相對應。 (6)在圖2中,P3的棒狀結構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在高倍鏡下觀察,一般需要利用________進行染色處理,通常被染成________。 解析:(1)圖1中①為細胞質基質,②為核糖體,③為細胞壁,④為葉綠體,⑤為液泡,⑥為線粒體,⑦為高爾基體,⑧為細胞核,⑨為內質網。與高等動物細胞相比,高等植物細胞特有的結構是③細胞壁、④葉綠體和⑤液泡,不具有的結構是中心體。(2)與能量轉換有關的細胞器是④葉綠體(將光能轉化為有機物中的化學能)和⑥線粒體(將有機物中的化學能轉化為熱能和ATP中的化學能);能對蛋白質進行加工和運輸?shù)募毎魇洽醿荣|網和⑦高爾基體。(3)分離各種細胞器常用差速離心法。(4)分析圖2可知,P1中主要是細胞壁和核物質沉淀物;P2中有橢球形、球形顆粒,且光照有氧氣產生,應含有葉綠體;P3中有棒狀顆粒且會消耗氧氣,應含有線粒體;P4中有粒狀小體,應含有核糖體。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中,因此在圖2中,DNA含量最多的是P1,合成蛋白質的結構為核糖體,存在于P4中。(5)P2中含有的細胞器是葉綠體,與圖1中的④相對應。(6)在圖2中,P3中的棒狀結構為線粒體,其是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健那綠是專一性染線粒體的活細胞染料,能將線粒體染成藍綠色。 答案:(除標明外每空1分)(1)③④⑤(2分) 中心體 (2)④⑥?、撷帷?3)差速離心(2分) (4)P1 P4 (5)④ (6)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2分) 健那綠 藍綠色 28.(14分)圖甲表示細胞通過形成囊泡運輸物質的過程,圖乙是圖甲的局部放大,不同囊泡介導不同途徑的運輸。圖中①~⑤表示不同的細胞結構,請分析回答以下問題: (1)囊泡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細胞代謝的控制中心是[ ]____________。 (2)圖甲中囊泡X由[ ]__________經“出芽”形成,到達[ ]__________________,并與之融合成為其一部分,囊泡Y內“貨物”為水解酶,由此推測結構⑤是__________。 (3)圖乙中的囊泡能精確地將細胞“貨物”運送并分泌到細胞外,據圖推測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此過程體現(xiàn)了細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4)囊泡運輸與S基因密切相關,科學家篩選了酵母菌S基因突變體,與野生型酵母菌對照,發(fā)現(xiàn)其內質網形成的囊泡在細胞內大量積累,據此推測,S基因編碼的蛋白質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成熟的植物細胞在較高濃度的外界溶液中,會發(fā)生質壁分離現(xiàn)象,圖丙是某同學觀察植物細胞質壁分離與復原實驗時拍下的顯微照片。植物細胞發(fā)生質壁分離的內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圖丙________(填“屬于”或“不屬于”)物理模型。 解析:(1)囊泡膜的主要成分和細胞膜相同,是脂質和蛋白質。細胞代謝的控制中心是細胞核(①)。(2)圖甲中③為內質網,④為高爾基體,由圖可知,囊泡X由內質網經“出芽”形成,然后運輸至高爾基體并與之融合。囊泡Y內的“貨物”為水解酶,富含水解酶的結構是溶酶體。(3)圖乙中囊泡上的蛋白質A可與細胞膜上的蛋白質B(特異性)結合(或識別),從而精確地將細胞“貨物”運送并分泌到細胞外,此過程體現(xiàn)了細胞膜具有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的功能。(4)與野生型酵母菌相比,酵母菌S基因突變體中內質網形成的囊泡在細胞內大量積累,而S基因與囊泡運輸密切相關,據此推測,S基因編碼的蛋白質的功能是參與囊泡和高爾基體的融合。(5)植物細胞發(fā)生質壁分離的內因是原生質層和細胞壁的伸縮性不同。圖丙為顯微照片,是實物,不屬于物理模型。 答案:(除標明外每空1分)(1)脂質和蛋白質 [①]細胞核 (2)[③]內質網(2分) [④]高爾基體 溶酶體 (3)囊泡上的蛋白質A與細胞膜上的蛋白質B(特異性)結合(或識別)(2分) 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4)與囊泡和高爾基體的融合有關 (5)原生質層和細胞壁的伸縮性不同(3分) 不屬于 29.(10分)圖1表示物質運輸?shù)牟煌绞绞疽鈭D(圖中■、▲、□、○代表跨膜的離子或小分子);圖2表示腎小管上皮細胞重吸收葡萄糖的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P”側屬于細胞的____________側,判斷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1中b、c方式運輸?shù)奶攸c有逆濃度梯度、________、________;物質X的運輸方式為________。 (3)結合圖1和圖2分析,圖1中a方式,Y轉運所需的能量來源于________。(填序號) ①X離子運輸中的梯度動力 ②ATP直接提供能量 ③光能驅動 ④細胞內物質合成時釋放的能量 (4)據圖2推測,限制腎小管上皮細胞重吸收葡萄糖的兩個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糖蛋白只分布在細胞膜的外表面,即P表示細胞的外側,Q表示細胞的內側。(2)根據以上分析可知,圖1中b、c的運輸方式是主動運輸,特點是物質逆濃度梯度運輸、需載體蛋白和能量;物質X的運輸方式為協(xié)助擴散。(3)Y離子與X離子通過同一個載體運輸,可知Y離子轉運所需的能量來源于X離子轉運時產生的梯度動力。(4)由于葡萄糖被腎小管重吸收,是借助于Na+的轉運主動重吸收的,故推測限制腎小管對葡萄糖吸收的兩個主要因素是細胞膜上載體蛋白的數(shù)量和Na+的吸收量。 答案:(除標明外每空1分)(1)外 糖蛋白位于膜外側(2分) (2)需要載體 消耗能量 協(xié)助擴散 (3)① (4)細胞膜上載體蛋白的數(shù)量(2分) Na+的吸收量(膜內外Na+濃度梯度)-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全國 通用版 2019 高考 生物 一輪 復習 專題 檢測 組成 細胞 分子 結構 物質 運輸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jqnhouse.com/p-6381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