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層浪——談課堂教學中的問題設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一石激起千層浪——談課堂教學中的問題設計(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一石激起千層浪——談課堂教學中的問題設計
p學教學參考
教學時空
石激起千層浪
——
談課堂教學中的問題設計
廣東東莞市虎門第四中學(523900)雷金婷
課堂教學中,所謂”一石激起千層浪”,簡言之,就是
要精心設計問題,引導學生參與教學過程,調(diào)動他們的
學習興趣,激發(fā)他們進行積極的思維,點燃學生智慧的
火花,從而掃除模式教學造成的沉悶,壓抑和一潭死水
的局面.要達此目的,關鍵就要選好能激起學生思維浪
花,促使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的”石頭”.
一
,精心設計新課導入
1.懸念式.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語文教學也
是如此.懸念能強烈地激起學生的求知欲,促使學生認
2、
真細致地去閱讀課文.如教《孔乙己》一文時,開頭可以
這樣導人:”讀過短篇小說《孔乙己》的人幾乎都在心底
里留下了這個舊社會苦人兒的形象.據(jù)魯迅先生的學
生孫伏園回憶,魯迅先生在他所寫的小說中最喜歡《孔
乙己》.他為什么那樣喜歡《孔乙己》呢?孔乙己是怎樣
一
個藝術形象呢?(學生仔細研讀課文后就會找出答
案)有人說,古希臘的悲劇是命運的悲劇,莎士比亞的悲
劇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劇,魯迅先生寫的這個孔乙己的一
生,是悲慘的一生.一般說來,我們看了悲劇以后會難
過的流淚,可是讀了《孔乙己》以后卻感到眼淚流不出
來,而是往肚子里流,感到心里陣陣傷痛.孑L乙己悲慘
的一生究竟是怎
3、樣一種悲劇?是命運悲劇,是社會悲
劇,還是性格悲劇?學了這篇文章后,我們可以找到正
確答案.”這個導語,猶如一顆石子,投向了平靜的水面,
激起了學生思維的層層浪花,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課文的興
趣.
2.創(chuàng)適意境式.導人新課時,可以創(chuàng)造一種情與
景,意與境相融合的藝術境界,喚起學生思想感情的強
烈共鳴.如教朱自清的《春》時,可以利用杜甫的《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來創(chuàng)造春的意境,再引入朱自清的
《春》的學習,就能一下子調(diào)動起學生的積極性.
二,投入”水”中的東西.必須是有相當重量的”石
頭”.而不是無足輕重的”泥沙”
教學
4、中提出的問題,必須有相當思維容量和一定的
思維價值.那種”是不是”,”對不對”,”好不好”的簡單
問答是無法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興趣和積極性的,同時也收
不到教會學生動腦筋的效果.因此,教師必須設計具有
思辨意義,能幫助學生消除對課文誤解的問題.例如,
教《孔乙己》一課時,我在指導學生分析孔乙己的肖像描
寫時,發(fā)現(xiàn)學生分析得較好,但對魯迅寫”孔乙己身材很
高大”一句卻認為是隨意之筆.我于是提問:”魯迅寫
‘孔乙己身材很高大’說明什么呢?”學生們有的說”高
大”就是”高大”,天生的,娘養(yǎng)的;有的說”高大”就是身
材魁梧,指身體好;還有個學生說”身材高大”,說明孔乙
己力氣大.我順
5、勢肯定,加以誘導:”力氣大,意味著什
么呢?意味著孑L乙己本來具有謀生的條件,具有謀生的
條件后來卻不能謀生,這是為什么呢?原來他好吃懶
做,不愿參加體力勞動,不愿與勞動人民為伍,受封建教
育的毒害過深.另外,這里寫他’高大’,結尾寫他被打
斷了腿,’只能坐著用手走路’,這就形成了對照,揭露了
科舉制度對孔乙己身心麗方面的摧殘.”經(jīng)過這樣提問,
分析,學生們恍然大悟,更深刻地理解了作者描寫人物
時用筆的不凡.可見,好的提問設計,對于培養(yǎng)學生認
真讀書,積極思考的好習慣是大有裨益的.
教師巧于設問,提問得法,教學固然能事半功倍.
但這還是較低層次的,如果能從教師提問變成學生
6、主動
提問,主動探究,那才是教學的高境界.課堂上,學生能
主動提出問題,這表明他們已開動了腦筋,且發(fā)現(xiàn)了疑
點,因而想急切尋求解決的答案.如果學生的提問能難
住教師,這就說明他們思考得不一般,考慮得很深入.
事實上,學生的潛力是很大的.
三,”石頭”必須投向有一定深度的地方
石頭投向淺處,不能形成軒然大波,要激起千層浪
花,必須投向有一定深度的地方.也就是說,提出的問
題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要具有一定的深度,能引起
學生的深層思考.如讀郭沫若的詩《天上的街市》中:
“不信,請看那朵流星,是他們提著燈籠在走.”教師問:
“流星怎么會用’朵’呢?它使你想起了什么?”學生會
7、想
到”火星”,”花朵”,”煙火”等等.教師再引導學生把這
些形象和流星整合起來,學生的頭腦中就會呈現(xiàn)出光彩
奪目的流星形象.這樣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而
且他們還會對”朵”字產(chǎn)生一種審美的體驗.這樣的思
維訓練,將不斷引導學生走向創(chuàng)新之路.
四,要研究”投石”的時機和角度
不斷投出石子,不能形成美麗的浪花;不斷提出問
題,會使學生感到疲勞和厭煩.要掌握提問的時機,一
個有效的辦法就是及時捕捉反饋信息,因勢相機巧妙誘
導,這往往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和求知欲望,使提問
具有明顯針對性和指導性.
投石擊水,要從不同的角度投出,才能有千姿百態(tài)
的浪花;問題也只有從不同的角度提出,才能激活學生
的逆向思維和發(fā)散思維,使課堂教學異彩紛呈,學生興
致勃勃.
(責任編輯劉宇帆)
期
罟8
第
總
句
匕
考
參
學
教
{;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