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A版】新編高中數(shù)學(xué) 1.1.3正、余弦定理綜合練習(xí) 新人教A版必修5
-
資源ID:67391818
資源大?。?span id="cece4ac" class="font-tahoma">72KB
全文頁數(shù):5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10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yù)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biāo)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人教A版】新編高中數(shù)學(xué) 1.1.3正、余弦定理綜合練習(xí) 新人教A版必修5
新編人教版精品教學(xué)資料
高中數(shù)學(xué) 1.1.3正、余弦定理綜合練習(xí) 新人教A版必修5
?基礎(chǔ)梳理
1.(1)三角形三個角均為____角的三角形叫銳角三角形.
(2)三角形ABC中,cos A·cos B·cos C>0,則該三角形必為__________三角形.
2.(1)三角形三個角中最大的角為____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三角形三個角中最大的角為____角的三角形叫鈍角三角形.
(2)在△ABC 中,已知sin A∶sin B∶sin C=2∶3∶4,則該三角形必為__________三角形.
3.在△ABC中,若c2>a2+b2,則△ABC必是______三角形.
4.有____條邊相等或____個內(nèi)角相等的三角形為等腰三角形;____條邊均相等或______個內(nèi)角均相等的三角形叫等邊三角形.
5.S△ABC=absin C=acsin B=bcsin A.
已知a=2,b=3,C=30°,則三角形ABC的面積S△ABC=________.
基礎(chǔ)梳理
1.(1)銳
(2)銳角
2.(1)直 鈍
(2)解析:由正弦定理知:a∶b∶c=sin A∶sin B∶sin C=2∶3∶4,只需考察角C的大小即可,設(shè)a=2k,b=3k,c=4k.由余弦定理可得:cos C=-<0,
所以C為鈍角,該三角形必為鈍角三角形.
答案:鈍角
3.解析:∵cos C=<0,∴∠C為鈍角.
答案:鈍角
4.兩 兩 三 三
5.
?自測自評
1.在△ABC中,由已知條件解三角形,其中有兩解的是( )
A.b=20,A=45°,C=80°
B.a(chǎn)=30,c=28,B=60°
C.a(chǎn)=14,b=16,A=45°
D.a(chǎn)=12,c=15,A=120°
2.在鈍角△ABC中,已知a=1,b=2,則最大邊c的取值范圍是( )
A.1<c<3 B.2<c<3
C.<c<3 D.2<c<3
3.如果等腰三角形的周長是底邊長的5倍,那么它的頂角的余弦值為( )
A. B. C. D.
自測自評
1.C
2.C
3.解析:設(shè)三角形的底邊長為a,則周長為5a.
∴等腰三角形腰的長為2a,由余弦定理可知
cos a==.
答案:D
?基礎(chǔ)達標(biāo)
1.在△ABC中,若=,則角B的值為( )
A.30° B.45° C.60° D.90°
1.解析:由=及正弦定理得:
=,
∴=1,tan B=1.又∵0°<B<180°,
∴B=45°,故選B.
答案:B
2.(2014·江西卷)在△ABC中,內(nèi)角A,B,C所對應(yīng)的邊分別為a,b,c,若c2=(a-b)2+6,C=,則△ABC的面積為( )
A.3 B. C. D.3
2.解析:因為c2=(a-b)2+6,C=,所以由余弦定理得:c2=a2+b2-2abcos ,所以-2ab+6=-ab,即ab=6,因此△ABC的面積為absin C=×6×=,故選C.
答案:C
3.在△ABC中,cos2=,則△ABC是( )
A.正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3.B
4.在三角形ABC中,已知∠B=60°,最大邊與最小邊的比為,則三角形的最大角為( )
A.60° B.75° C.90° D.115°
4.B
5.(2014·福建卷)在△ABC中,A=60°,AC=4,BC=2,則△ABC的面積等于________.
5. 解析:在△ABC中,由正弦定理得=,解得sin B=1,所以B=90°,所以S△ABC=×AB×2=××2=2.
答案:2
?鞏固提高
6.(2014·天津卷)在△ABC中,內(nèi)角A,B,C所對的邊分別是a,b,c.已知b-c=a,2sin B=3sin C,則cos A的值為________.
6.解析:∵2sin B=3sin C,∴2b=3c,∴b=c,代入b-c=a得a=2c,由余弦定理得cos A==-.
答案:-
7.(2013·遼寧卷)在△ABC中,內(nèi)角A,B,C的對邊分別為a,b,c.若asin Bcos C+csin Bcos A=b,且a>b,則∠B=( )
A. B. C. D.
7.解析:由正弦定理可得
sin Asin Bcos C+sin Csin Bcos A=sin B,
又因為sin B≠0,所以sin Acos C+sin Ccos A=,
所以sin(A+C)=sin B=.
因為a>b,所以∠B=.
答案:A
8.(2014·江蘇卷)若△ABC的內(nèi)角滿足sin A+sin B=2sin C,則cos C的最小值是________.
8.解析:由已知sin A+sin B=2sin C及正弦定理可得a+b=2c,cos C===≥=,當(dāng)且僅當(dāng)3a2=2b2即=時等號成立.
答案:
9.已知a,b,c分別為△ABC三個內(nèi)角A,B,C的對邊,c=asin C-ccos A.
(1)求A;
(2)若a=2,△ABC的面積為,求b,c.
9.解析:(1)由c=asin C-ccos A及正弦定理得
sin Asin C-cos Asin C=sin C.
由于sin C≠0,所以sin=.
又0<A<π,故A=.
(2)△ABC的面積S=bcsin A=,故bc=4.
而a2=b2+c2-2bccos A,故b2+c2=8.
解得b=c=2.
10.在△ABC中,已知∠B=45°,D是BC邊上的一點,AD=10,AC=14,DC=6,求AB的長.
10.解析:在△ADC中,AD=10,AC=14,DC=6,由余弦定理得cos∠ADC===-.
∴∠ADC=120°,∠ADB=60°,
在△ABD中,AD=10,∠B=45°,∠ADB=60°,
由正弦定理得=.
∴AB====5.
1.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是解決三角形問題的主要工具,正確選擇適合試題特點的公式極為重要,當(dāng)使用一個定理無法解決問題時,要及時考慮另外一個定理.
2.三角函數(shù)中的公式在解決三角形問題時是不可或缺的,應(yīng)該養(yǎng)成應(yīng)用三角公式列式化簡的習(xí)慣.
3.注意A+B+C=π式的運用,sin A=sin(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