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獸醫(yī)學》實驗指導書新》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中獸醫(yī)學》實驗指導書新(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中獸醫(yī)學》實驗指導書
一、目的要求及注意事項
(一)目的要求
本實驗課程的開設(shè),旨在加強學生對常用中藥的識別,明確中藥炮制的方法和目的,熟練掌握針灸的基本操作技能,同時進一步掌握中獸醫(yī)學的特殊診斷方法即辨證論治的一般程序和技巧,為今后臨床實踐的操作打下一定基礎(chǔ)。
(二)注意事項
1、四診實驗時,注意一定要四診合參,否則影響辨證的準確性。
2、炮制中藥時,一定要注意掌握火候和程度,炮制程度不同藥物的功效也往往不同。
3、針灸實驗一定要嚴格消毒穴位和針具;并注意穴位的位置及家畜的得氣表現(xiàn)。
4、至于辨證施治的病例,要看實際情況,可作適當調(diào)整。只要多做幾
2、次訓練,掌握辨證論治的一般方法和程序即可。
二、適用專業(yè)和層次
適用于畜牧獸醫(yī)高職專業(yè)學生。
三、實驗內(nèi)容和課時分配
序號
實驗內(nèi)容
課時
實驗類型
必做\選做
備注
1
2
3
合計
中藥炮制
針灸
四診、辨證施治
2
6
2
10
操作技術(shù)
操作技術(shù)
操作技術(shù)
必
必
必
實驗一 中藥炮制
[目的要求]
進一步明確中藥炮制的意義。初步學會炒、炙、炮、煨的基本操作技能。
[實驗器材]
1、藥材 麥芽,山藥,山楂,神曲,梔子,白術(shù),雞內(nèi)金,黨參,香附,黃連、黃柏,澤瀉,白
3、芍,大黃,甘草,黃芪,訶子,干姜,生姜,黃酒,醋,麩皮,面粉。
2、器材 鐵鍋及鏟,煤氣灶,篩,瓷盤,缽。
[方法與步驟]
(一)炒 分清炒和加料炒兩種
1、 清炒
(1)炒黃 將藥材生片置鍋內(nèi)用文火短時間加熱,炒至表面微黃,內(nèi)部保持藥品原色,嗅到藥材固有氣味時為度。如炒麥芽,炒山藥。
(2)炒焦 將藥物置鍋底內(nèi)以中火加熱,炒至外面微黃,內(nèi)部黃色并有焦香氣味為度。如焦山楂,焦神曲。
(1) 炒炭 用武火將藥物表面炒至焦黑似炭存性,內(nèi)部焦黑,取出涼干。如梔子炭。
2、 加料炒
(1)麩炒 先將鍋燒熱,撒入一定量的麩皮,炒至冒煙時,加入藥材炒至表面變色時,
4、放涼揀出。如麩炒白術(shù)。
(2)砂炒 用洗凈的細沙,置鍋中加熱,加入砂量的1%~2%的植物油,用武火將砂加熱使其滑利容易翻動,然后投入所炒藥物,炒至邊緣卷曲為止。如炒雞內(nèi)金。
(3)米砂 將鍋燒熱,取已浸濕的大米適量撒入鍋內(nèi),使其平貼于鍋壁上,待冒煙時,倒入藥材炒至大米呈老黃色時取出,篩去大米放涼。如米炒黨參。
(二) 炙
(1)酒炙 將藥材加酒拌勻,悶透,置鍋內(nèi)用文火炒至規(guī)定程度取出放涼。如酒炙大黃。也可先將藥物炒至一定程度,再噴灑定量的黃酒,炒干取出。前者多用于質(zhì)地堅實的根莖類藥材,后者多用于質(zhì)地疏松的藥材。如酒炙白芍。
(2)醋炙 取藥材加醋拌勻,悶潤,待醋被藥材吸
5、盡后,置鍋內(nèi)用微火炒至能嗅到藥材氣味,色變深時取出放涼。如醋香附。對動物糞便、樹脂類藥材則應先炒,再噴灑定量的米醋,炒至微干,起鍋后繼續(xù)翻動,攤開放涼。
(3)姜炙 將生姜搗爛,加水適量,壓榨取汁。取藥物用姜汁拌勻,置鍋內(nèi)用文火炒至姜汁吸盡或規(guī)定的程度時取出,放涼。如姜炙黃連。
(4)鹽炙 將食鹽用適量水溶解,與藥材拌勻,悶潤,用文火炒干或一定程度時取出。如是含粘液多的藥材如知母、車前子等,可先將藥材炒至一定程度,再噴灑鹽水,用文火炒干取出,放涼。如鹽炙澤瀉,鹽炙黃柏。
(5)蜜炙 首先煉蜜。將蜂蜜加熱,徐徐沸騰后,改用文火保持沸騰,除去泡沫及上浮蠟質(zhì),然后用紗布濾去雜質(zhì),再
6、倒入鍋中煉至沸騰,起魚眼泡,用手捻之較生蜜粘性略強,即迅速出鍋。取適量煉蜜加適量開水稀釋,與藥材拌勻,悶透,用文火炒至深黃色且不粘手為度取出。如蜜炙甘草,蜜炙黃芪。
(三) 炮
先將砂或蛤粉等置鍋中炒熱,然后加入生姜,炒至色黃干姜鼓起,篩去砂即可。
(四) 煨
取訶子每個均用和好的面團包住,放置在火口旁(或柴草火灰中),至面皮焦黃,用筷子夾住,剝?nèi)ッ嫫ぜ纯伞?
[注意事項]
1、實驗前要先預習,一定要清楚火候是藥物炮制的關(guān)鍵;
2、炙法時藥物一定要吸透輔料再炒;
3、掌握好藥物的黃、焦、炭等程度,對藥物的作用有很大的影響;
4、防止燙傷,注意
7、用火安全。
[結(jié)果觀察]
觀察所炮制的藥物是否符合標準。
[分析討論]
1、 炮制的目的、意義;
2、各種炮制方法成功的關(guān)鍵。
實驗二 針灸
[目的要求]
掌握牛、豬常用穴位的準確位置及正確的針灸操作技能,并進一步掌握常用穴位的主治及常見疾病的選穴技巧。
[實驗器材]
1、動物 牛、豬。
2、藥物 5 %碘酊棉、70 %酒精棉
3、器械 牛、豬針灸穴位掛圖及模型、針具、保定工具、毛剪、鑷子、開口器。
[方法與步驟]
1、牛常用穴位的針法
(1)頭部穴位
8、 通關(guān)、玉堂、耳尖、山根、太陽、順氣、睛明、睛俞、大脈等。
(2)前肢穴位 膊尖、膊欄、肩井、搶風、膝脈、胸堂、前纏腕、涌泉、前蹄頭等。
(3)牛后肢穴位 大胯、小胯、腎堂、掠草、后三里、邪氣、后纏腕、滴水、后蹄頭等。
(4)牛軀干部穴位 蘇氣、百會、脾俞、關(guān)元俞、腎俞、后海、尾尖、尾根、脫肛、肺俞、天平、腰旁三穴等。
2、豬常用穴位的針法
(1)頭部穴位 承漿、耳尖、山根、玉堂、鼻梁、開關(guān)等。
(2)前后肢穴位 前肢有搶風、前纏腕、涌泉、前蹄頭、前蹄叉等;后肢有后三里、后纏腕、滴水、后蹄頭、后蹄叉、曲池等。
(3)軀干部穴位 尾本、尾尖、大椎、蘇氣、斷
9、血、腎門、百會、脾俞、關(guān)元俞、肺俞、陽明、后海、脫肛等。
[分析討論]
1、牛、豬常用穴位的準確位置及取穴方法的重要性。
2、 牛、豬常用穴位各主治什么病證?
實驗三 四診、辨證論治
[目的要求]
掌握中獸醫(yī)學診察牛病的方法,初步學會中獸醫(yī)學診治常見病證的辨證論治方法及基本技能。從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診斷疾病的初步能力。
[實驗器材]
1、動物 病牛4頭(或其他動物)。
2、藥物 5 % 碘酊,70 % 酒精棉球,常用中藥。
3、器材 保定工具,聽診器,體溫表等。
[方法與步驟]
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
10、組選一名主診人,二名記錄員,按四診的要求,輪流檢查典型病例(注意所選病例主證要明顯,癥候要單純,切忌要求過高)。
(一)四診
1、 望診
首先望整體情況,再看局部(重點望九竅,即五竅加前陰、后陰),辨寒熱虛實。
望鼻時更應注意鼻汗的分泌情況,其對疾病的診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觀看時一手牽牛鼻繩,另一手擦去牛鼻汗,仔細觀察重新分泌鼻汗的快慢、汗珠的大小、分布情況等判定寒熱虛實。
病色分為青、紅、黃、白、黑色。望口色時應做到:(1)打開口腔的動作應輕柔,舌體拉出時間不宜過久,以免引起舌顏色的改變;(2)應在充足的自然光線下觀察,不要使用燈光,以免誤診;(3)養(yǎng)成先看舌苔,再看舌質(zhì),最后看
11、臥蠶的習慣,且均要注意其色澤、潤燥情況;(4)注意季節(jié)、年齡、體質(zhì)等因素對口色的影響。
2、 聞診
包括鼻聞氣味和耳聞音響,注意聽叫聲、瘤胃蠕動音、腸音、反芻咀嚼聲、呼吸音等。同時結(jié)合聽診聽心、肺等的聲音。鼻聞口腔、鼻涕、膿汁、二便等有無異常氣味。
3、 問診
據(jù)現(xiàn)有癥狀,詢問畜主姓名、地址;詢問患畜年齡、品種、用途等;詢問采食、飲水、使役情況、發(fā)病經(jīng)過、治療效果及配種、胎產(chǎn)情況、既往病史等。
4、 切診
包括脈診和觸診。觸診即觸摸患畜軀體溫熱、孕否、瘤胃腸內(nèi)容物、直腸檢查等。
切脈時,診者站在患畜的正后方,左手將尾略向上抬舉,右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分別按在三節(jié)尾椎間的動脈上
12、,分別配應下、中、上焦。
(二)辨證論治
各小組對所收集的病情資料進行綜合分析、討論,確認主要癥狀,分析病因病機,歸納證候,作出初步診斷。據(jù)辨證結(jié)果確立治療原則,選擇適當方劑進行治療。
[注意事項]
1、牛的舌面上多黑色素沉著,不應認為是黑苔,應加以區(qū)別;
2、診斷疾病時,應把舌色、舌苔、舌質(zhì)、口津、脈象等綜合分析考慮,不能以其中的某點來診斷疾??;
3、臨診時,要問清所用飼料,有無服用藥物。因有些飼料、藥物對舌色、舌苔有影響。
4、牛的脈象,春弦、夏洪、秋浮、冬沉為四季平脈,不可誤診為病脈。
[結(jié)果觀察]
將四診所得材料綜合整理
13、,填入病歷,觀察哪些結(jié)果有明顯的臨床診斷意義;觀察畜體在治療前后的情況,判斷疾病的轉(zhuǎn)歸表現(xiàn)。
[分析討論]
1、如何提高四診的準確性。
2、分析所辨證候的病因病機及診斷要點。
3、分析論冶的原則、方法,并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
[作業(yè)]
書寫一個完整病案。
主要參考文獻
l.孫永才等.中獸醫(yī)學.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出版社,2000
2.中國農(nóng)業(yè)百科全書編委會.中國農(nóng)業(yè)百科全書.中獸醫(yī)卷.北京
3.北京農(nóng)業(yè)大學.中獸醫(yī)學 (第二版) .北京:農(nóng)業(yè)出版社,1989
4.姜聰文等.中獸醫(yī)基礎(chǔ).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01
5.江蘇新醫(yī)學院.中草藥大辭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