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小學語文】9夜色》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部編版小學語文】9夜色(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9.夜 色
一、設計說明
本教學設計旨在通過誦讀詩歌感受小朋友從害怕夜晚到不害怕夜晚的心理變化過程,體會詩歌的語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的特點。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學習生字,增強識字興趣,讓識字、寫字、讀課文變得和諧統(tǒng)一。
二、課前準備
1.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2.預習生字,做字卡。(學生)
三、課時安排:1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多媒體課件播放視頻,感受夜色的神秘與美麗。
(1)師生共同欣賞視頻,伴隨著悠揚的旋律,多媒體課件展示夜晚迷人的景色。
(2)導問:說一說你看到了一個什么樣的夜晚。
(3)學生依據平時的生活體驗,談一談對夜晚的感受
2、。
2.走入情境,揭示課題。
過渡:美麗的夜晚讓人陶醉,迷人的景色讓人充滿遐想,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夜色》,看一看課文里的小朋友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樣的。
(二)初讀詩歌,認讀生詞
1.自由朗讀詩歌。
(1)教師提出朗讀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讀流利。
(2)學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讀詩歌,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糾正字音。
(3)小組內比賽讀課文,一名同學讀,其他同學認真傾聽,糾正字音。
(4)指名分別朗讀兩小節(jié),把句子讀通順。
2.學生自學生字。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圈畫出本課的生字。
(2)借助拼音,反復拼讀圈畫的生字。認識新偏旁“廠”。
(3)同桌相互檢查,當小老師糾正
3、對方讀得不準確的字音。
3.教師組織學生匯報識字情況。
(1)多媒體課件出示生詞。
(2)開火車認讀生詞,教師適時糾正字音。
(3)游戲環(huán)節(jié)——小火車過站臺,進而學習生字。
(4)說說自己是怎么記住這些生字的,交流記憶方法。
(三)誦讀詩歌,體會詩歌情感變化
1.逐段朗讀,感受“我”的心情變化。
(1)在第一小節(jié)中,找出描寫“我”害怕夜晚的句子,讀一讀。
(2)指導朗讀第一小節(jié):“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亂跳?!弊x這兩句時,音調放低些,讀出害怕的語氣。
(3)指名學生朗讀第一小節(jié),學生朗讀時教師適時指導。
(4)全班齊讀,讀出小朋友對夜晚害怕的心情。
(
4、5)第二小節(jié)中,找出描寫“我”從害怕夜晚到變得不害怕夜晚的句子,讀一讀。
(6)指導朗讀第二小節(jié)。
(7)指名學生朗讀匯報,注意伴隨著小朋友心情的變化,朗讀語氣也要發(fā)生變化。
(8)朗讀比賽,讀中體會小朋友從害怕夜色到喜歡夜色的心理變化。
(四)集中識字,指導書寫
1.過渡:通過誦讀詩歌,我們體會到了小朋友的心理變化過程,這些語言當中還藏著一些有趣的生字寶寶,讓我們一起來學習。
2.指導書寫生字——看、笑、外、晚、再。
(1)學習生字——看。
①引導學生在第一小節(jié)中找出生字“看”,并讀出這句話。
②指導學生學習“看”:把手放在眼睛上就是“看”,運用字形記憶法識記生字。
③讀
5、出詩歌中帶有“看”字的這句話,體會小朋友害怕夜晚的心理。
(2)學習生字——笑。
①教師在黑板演示,學生書空,學寫生字——笑。
②師生互動,做一做微笑的動作,體會微笑時人們的心情。
(3)學習生字——外。
①觀察生字結構,學生匯報識記方法。
(夕+卜=外)
②教師在黑板上書寫漢字,學生書空。
③注意“卜”的寫法,先寫垂露豎,再寫點。
(4)學習生字——晚、再。
①觀察生字結構,學習書寫。
②師生共同書寫生字,比一比誰寫得工整、漂亮。
3.比較識字法:書寫帶有“巴”的生字——“色”“爸”。
(1)觀察生字“色”“爸”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①相同:上下結構,下面都是“
6、巴”字。
②不同:書寫“色”字,上面稍小一些。書寫“爸”字,上面稍大一些。
(2)比賽書寫漢字,小組派代表在黑板上書寫漢字,比一比哪個小組寫得美觀、大方。
(五)總結全文,再次感受夜色
1.教師總結: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朗誦詩歌,感受小朋友對夜晚從害怕到不害怕的心理變化,體會了詩歌優(yōu)美的語言,還認識了許多有趣的生字,讓我們再讀一讀詩歌,體會夜晚美麗迷人的景色。
2.播放音樂,學生配樂朗誦詩歌。
板書設計
夜 色
害怕——不害怕
從前膽子很小——現(xiàn)在喜歡夜晚
語文新課標深度解讀
從2017年秋季起,全國小學和初中統(tǒng)一使用“部編版”語文教材?,F(xiàn)行
7、的“人教版”、“粵教版”、“蘇教版”、“滬教版”等版本逐步被替代,教材版本百家爭鳴的時代過去了,進入大一統(tǒng)時代。
部編版教材2012年3月啟動編寫,歷時5年多才編寫完成,是教育部直接領導的,前后從全國調集五六十位專家、學者、作家、教研員、老師和編輯,組成編寫組,經過三十多輪評審,幾百名特級教師的審讀,以及多個省市幾十所學校的試教最終面世的一套教材。究竟部編版教材與之前的教材有什么不同?我們來看一下:
“部編版”語文教材總體特色
1、“部編本”語文的立意和眼界是比較高的。重視體現(xiàn)核心價值觀,立德樹人。價值觀的體現(xiàn)注意整體規(guī)劃,有機滲透,化為語文的“血肉”。這套教材處處都注意立德樹人,卻又避
8、免做表面文章,努力做到潤物無聲,不那么“說教”。這是第一點。
2、注重學習和繼承以往教材編寫好的經驗,借鑒國外先進的經驗,使教材編寫更有科學性,符合語文教育規(guī)律。
3、教材在課文選取、習題設計、教學活動安排、編寫語言、插圖和裝幀設計等方面,都力圖貼近當代中小學生的“語文生活”,體現(xiàn)時代性。
4、課文數量減少
“部編本”語文教材課文數量和原來人教版作比較,總體來說是有所減少的。
初中原來七上和七下都是30篇課文,現(xiàn)在每一冊減為24篇。
數量減少,不等于教學總量減少,而是幾個板塊的內容方式在調整,使教學內容更豐富,也更有效。
增加了課外閱讀、名著導讀和寫作的分量。大家使用新教材,要理
9、解課文相對減少,但其他幾個教學板塊又有所加強的用意。
5、傳統(tǒng)文化篇目增加
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有古詩文,整個小學6個年級12冊共選優(yōu)古詩文132篇,占所有選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達80%。平均每個年級20篇左右。初中古詩文選篇占所有選篇的51.7%,比原來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個年級40篇左右。
這次新教材的更換回到“守正”的立場,大家會發(fā)現(xiàn),很多經典課文這次又回來了,而尚未沉淀的“時文”則相對減少。
6、體裁更加多樣
從《詩經》到清代的詩文,從古風、民歌、律詩、絕句,到詞曲,從諸子散文到歷史散文,從兩漢論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錄。
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篇目也占
10、有較大的比重。小學選了40篇,初中29篇。魯迅的作品也選有《故鄉(xiāng)》《阿長與山海經》等9篇。
7、更加強調4個標準:經典性,文質兼美,適宜教學和時代性
部編版教材重新回到“守正”的立場,強調經典性、文質兼美和適宜教學。大家會發(fā)現(xiàn),很多經典課文這次又回來了,尚未沉淀的“時文”相對少了。
前不久,教育部新聞發(fā)布會介紹了普通高中新課程方案以及新課程標準,并且從秋季開始執(zhí)行。其中的語文課標有了最突出的一個變化。去年呢,這個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總主編溫儒敏先生在一次北大舉行的寫作大賽啟動儀式上說了這么一句聳人聽聞的話,讓全場的這個語文老師都嚇了一跳,他說,語文高考最后要實現(xiàn)讓15%的人做不完,這三件事情
11、啊,其實就很值得我們去解讀。
所以今天體印君就著這個新課標這個話題,跟大家來解讀一下這個里面的幾個關鍵點:
首先加強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教育,是這次修訂的的主要目標之一。
各學科都要充實這方面相關內容。雖然是說各學科,大家想一想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在哪里?會在英語科目嗎?會在物理、化學科目嗎?會在數學科目嗎?其實最重要的的確還是在語文科目上。第二個我們看到是這個新修訂的普通高中的語文課程標準當中,他說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內容要貫穿必修選擇性必修和選修的各個部分,內容更全、分量更多、要求更高。
怎么樣?你看他劑量就加了,必修選修都要加入傳統(tǒng)文化的內容,傳統(tǒng)文化是什么內容就是說不是外國小說,不是當代散文
12、,是文言文和古詩詞,而這些內容,有什么特點哪?非常不容易抱佛腳,非常不容易突擊提高,也非常不容易孩子自學成才的。
所以呢,不早一點行動,不在孩子小學升初中的時候就植入這樣的基因,他是很難在高中的時候對這種古詩文產生親切感的。
我們再來關注一個點,就是直接在數據上的轉變。原來有個說法叫做誦讀篇目建議,現(xiàn)在叫做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就是背誦這倆字直接進入了。以前就是建議你誦讀,現(xiàn)在是建議背誦。而且背誦的篇目呢,直接從14篇增加到了72篇,是原來的5倍多。所以不僅是劑量加大,要求也高。需要學生出口成章,旁征博引,能夠背誦和使用很多的古詩文,所以考試的時候一定會在這方面加大這種理解性的默寫,而寫作文
13、的時候呢,多引用古詩文肯定是特別加分的。還有一個點呢,就是我們會關注到他這個課內外閱讀建議啊,除了原來的論語孟子莊子之外,還增加了老子和史記等等文化經典著作,還要求學生廣泛的閱讀各類古詩文,覆蓋先秦到清末的各個時期。這個什么意思?就是說它的范圍擴大了,我們就覺得,那我要讀的更多。閱讀范圍跨的年代多,他就可能出一些橫向比較縱向分析的題,比如說讓你舉例論證儒家道家的思想差異,或者讓你用儒家的經典的某一句話和道家經典某一句話去比較,比如說他直接從清末各個時代,比如梁啟超的名言當中拿出來說,這句名言跟今天讀的這篇文章有什么關系,請你說一說,再比如說可能會直接從里面敲出一段話說,這個就是材料,就是材料寫
14、作文,這個都看不懂,那作文就沒辦法寫了。
所以這些都是難度的提升,都在發(fā)出這樣的信號,傳統(tǒng)文化的閱讀一定要從小抓起。
還有一點是非常讓大家抓狂和害怕的,就是在課內外閱讀推薦的篇目當中。還涉及了毛澤東詩詞,魯迅啊,郭沫若、矛盾、巴金啊等等這一批,就是反映革命傳統(tǒng)的作家作品,讓學生去體會這種崇高的革命情懷,這個我覺得很多同學會非常的擔心和焦慮。因為平時大家閱讀基本是憑興趣愛好來看書的。也就是說如果讓孩子憑興趣來選的話,可能不會選這一類的嚴肅作品。但是,現(xiàn)在課表出來了。考題中一定隱藏著考題的密碼。所以在培養(yǎng)閱讀習慣的時候,我們一定不能讓孩子去挑食,一定要多樣化。什么都能讀進去,他到高中還能適應這
15、種嚴肅作品的閱讀。
所以,綜上所述這一次出爐的高中新課標,它充分體現(xiàn)了嚴肅的課外閱讀和古詩文的重要性。而初中和小學2017年開始使用的部編版教材,也是所謂的專制不讀書和少讀書的教材。這兩者遙相呼應,可以說傳遞出一個非常明確的信息,那就是閱讀習慣必須從小培養(yǎng),閱讀量必須有保障,閱讀的深度和廣度必須擴展。
正如部編版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所說:沒有閱讀能力的孩子,升學的時候要吃大虧。從高中到初中小學都傳達出這樣的信號。這一切都是越早行動越受益。
文章到了最后,有的家長可能會說,這不是給孩子增加負擔嗎?我覺得此言差矣,現(xiàn)在很多家長基本是以分數為導向,什么提升快,給孩子補什么?結果是所有的孩子都在數學英語上下功夫,反而自己的母語---語文被忽視了。我們應該感謝國家的良苦用心,用這種形式,倒逼著那些不注重孩子語文能力的家長,不注語文學習的學生,回歸中國文化。
對“變臉”的語文課本,部編本小學語文教材總主編、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溫儒敏教授說了這么一段話:
“我主張加大課外閱讀,鼓勵'海量閱讀’,鼓勵讀一些'閑書’,也就是和考試、甚至和寫作并不一定'掛鉤’的書;鼓勵讀一些'深’一點的書,可以'似懂非懂’地讀,'連滾帶爬’地讀。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起讀書的興趣。”
所以,應對課改,只有一句話,那就是“閱讀能力亟待提高;贏得閱讀,贏得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