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牛津上海版科學六上《進行簡單的科學探究》word教學參考》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1-2022年牛津上海版科學六上《進行簡單的科學探究》word教學參考(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021-2022年牛津上海版科學六上《進行簡單的科
學探究》word教學參考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會使用一些基本的器材,設計并進行簡單的科學探究。在探究活動中,仔細、準確的描述實驗現(xiàn)象,學會有針對地猜測物體的某些性質。會用文字、圖表等形式記錄所進行的活動及觀察到的現(xiàn)象,并選用合適的方式與他人交流。
【過程與方法】仔細并客觀的進行觀察;如實的記錄和正確地處理數(shù)據(jù)。根據(jù)現(xiàn)有的科學知識和已知的資料作出預測和假設。在交流討論中清楚準確的表達個人意見。
【態(tài)度與價值觀】 如實記錄實驗結果,尊重實驗所得的原始數(shù)據(jù)。認識到很多科學知識需要不斷完善的?;顒又畜w現(xiàn)團隊協(xié)作精神。
二、
2、學習重點和難點
【重點】能仔細觀察及準確記錄實驗結果。
猜測黑盒內(nèi)物體的思維策略、方法與技能。
【難點】用帶電膠棒使水彎曲。
猜猜黑盒內(nèi)物體的實驗活動,討論物體可猜測與不可猜測的屬性。
三、教學準備
【教學器材】玻璃板、鐵屑、磁條、小磁針、毛皮、橡膠棒、黑盒(注明A、B、C、D)。
【教學資源】學習單(注明A、B等組);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內(nèi)容
教學內(nèi)容
實驗設計
設計說明
一、請同學們看一個日常生活用品,并進行描述。
請不同的同學來描述這個物體,引導學生仔細的去觀察。
了解觀察與看的區(qū)別
二、磁鐵實驗
1、磁性物質與非磁性物質:
學生自帶一些小
3、物體進行探究。
2、磁極與磁性:
除了準備磁條和小磁針,另外準備了玻璃板和鐵屑。
3、小磁環(huán)實驗:
四個小磁環(huán)和木架
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不會使學生感到突然,而是順理成章的展開。
根據(jù)已有的器材,請學生說明要怎樣探究,小組內(nèi)要有分工。
關于鐵屑和玻璃板的使用可以讓學生先預設說明(讓小鐵屑跳舞)
只要讓學生知道磁極之間有吸引和排斥現(xiàn)象。
拓展:引入磁懸浮列車
能選擇自己擅長的方式(語言、文字、圖表、模型等)表述探究過程和結果。
能對探究過程和結果進行評議,并與他人交換意見。
讓學生領悟一般科學
4、研究方法的最重要的基礎——觀察和記錄。
三、流水實驗
直接用橡膠棒靠近小水柱;
用毛皮磨擦后的橡膠棒靠近
小水柱;
為了試驗取得成功,小水柱的水流要細,毛皮和橡膠棒要保持干燥。
只要讓學生知道帶電棒能使水流彎曲就可以了。
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應巡視各組,給予學生鼓勵,并指導學生仔細觀察及用文字或圖像盡量把結果記錄下來。
四、猜測黑盒實驗:
每小組四個黑盒
問題:
1、我們可以通過哪些行為進行猜測?
2、我們可以猜測物體的哪些特征?
3、你認為物體的哪些性質是無法猜測的,為什么?
5、
展示天花疫苗發(fā)現(xiàn)的PPT課件
不作任何提示盒內(nèi)裝有何物;
但應訂出一些推測的原則,以免他們胡亂猜測。
在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活動時,可能會出現(xiàn)不同的猜測結果,這時可以保留每個人的意見,不必強求一致。
活動的目的是使學生覺察到大部分的科學知識是不完整的。
科學家在進行科學研究時,有時候會找不到確切的答案,他們會根據(jù)已有的資料,作出猜測,然后去尋找證據(jù),驗證這些猜測的準確性。
.
能應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比如體積大小,輕重程度等)進行逆向思維來猜想。
對所觀察的現(xiàn)象作假設性解釋
同時傾聽和尊重其他同學的不同觀點和
6、評議。
拓展作業(yè):地鐵與輕軌,你知道它們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嗎?
對于初中生而言,更易于接受來自于生活中的事件,探究身邊的問題,再利用課堂有目的的進行科學探究的滲透。
探究不能僅限于課堂和實驗室,更主要來源于生活、生產(chǎn)和社會實踐。
學習單:班級 姓名 組號
表一:
磁鐵實驗
實驗結果記錄
磁性物質與非磁性物質
磁性物質是:
非磁性物質是:
磁極與磁性
磁條磁性最強部位: (兩端/中間)
你們判斷的依據(jù)是什么?
N極與S極的關系:N與N
7、 N與S
S與S
小磁環(huán)套疊
觀察到的現(xiàn)象:
表二:
流水實驗
實驗結果記錄
直接用橡膠棒靠近小水柱
現(xiàn)象:
用毛皮磨擦后的橡膠棒靠近小水柱
現(xiàn)象:
表三:
黑盒實驗:
實驗結果記錄
想一想:
1、我們可以通過哪些行為進行猜測?
2、我們可以猜測物體的哪些特征?
把你們小組猜測的結果填入下表:
黑盒A
黑盒C
黑盒B
黑盒D
想一想:
3、你認為物體的哪些性質是無法猜測的?
請評選一名你們小組內(nèi)的小科學家
姓名:
附送:
第二章 2021-2
8、022年牛津上海版科學六下《生物體如何獲
第三章 取能量》word教學參考
第二節(jié)人體怎樣獲得能量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舉例說出幾種常見食物的熱價;
2、解釋人體內(nèi)能量的釋放過程;
3、舉例說明影響能量消耗的因素。
能力目標:通過探究不同食物的熱價,培養(yǎng)學生的推斷,實驗操作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和合作精神,以及科學的飲食習慣和飲食觀念。
教學重點:食物的熱價。
教學難點:食物的熱價。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延伸
【問題導入,預習檢查】:人體所需要的能量
9、來源于哪里?一個人在冬天比夏天往往飯量大一些,試分析原因。解釋為什么與吸入氣體相比,人體呼出氣體的溫度較高。
【自主學習】:
閱讀課本31-33頁“能量的攝取”,分析完成以下問題:
1.食物的熱價是指1克食物氧化(或在體外燃燒)時所釋放的 。
2. 、 和 都可以為人體提供能量,其熱價分別為 千焦/克、 千焦/克和 千焦/克。其中 是人體最主要的供能物質。
3.通過探究不同食物的熱價,食物熱價= 。
閱讀課本33-34頁“能量的釋放”,討論回答以下問題:
10、
1、劇烈運動時,人的呼吸加快加深,心跳加快加強,這些變化有什么意義?
2、有機物在體內(nèi)分解與體外燃燒有哪些共同的地方?
3.人體內(nèi)有機物的氧化分解是一個消耗 和產(chǎn)生 的過程,這一過程的場所是人體內(nèi)的 ,所釋放的能量用于進行 和 。
閱讀課本34-35頁“影響能量消耗的因素”,回答以下問題:
1.每個人維持生存所需要的能量因 、 、 而有所不同,也與 和 有關。
課內(nèi)探究
【合作探究】:
1、比較有機物在人體內(nèi)氧化分解與在體外燃燒的異同
是否
需要氧
能量的
11、
形式
是否產(chǎn)生
二氧化碳
釋放能量
的速度
分解
場所
體外燃燒
體內(nèi)分解
2、解釋為什么與吸入氣體相比,人體呼出氣體的溫度較高。
3、人在清醒、靜臥、空腹、室溫20℃條件下所消耗的能量稱為基礎代謝。在此條件下所消耗的能量主要用于那些生命活動?
【精講點撥】:
據(jù)統(tǒng)計,成年男子每天所需能量約為12500千焦。如果一名成年男子每天從食物中吸收100克蛋白質、600克糖和200克脂肪。1個月后,這名男子的體重可能發(fā)生什么變化?原因是什么?
【鞏固訓練】:
1.能量的最終來源是( )。
A.植物中的化學能 B.
12、食物中的能量
C.太陽光能 D.熱能
2.1克食物氧化分解時所釋放的熱量為該食物的熱價,糖類、蛋白質和脂肪的熱價(單位:千焦/克)分別為( )。
A.17.15、17.15、38.91 B.38.91、17.15、23.43
C.17.15、23.43、38.91 D.17.15、18.91、38.91
3.下列食物中的營養(yǎng)成分中,能為人體提供能量的是( )。
A.無機物 B.有機物 C.無機鹽 D.維生素
4.人在寒冷環(huán)境中出現(xiàn)不由自主的“寒顫”現(xiàn)象是由于( )
A.怕冷的緣故
13、B.“寒顫”使產(chǎn)熱量和散熱量保持平衡
C.皮膚受寒冷刺激,溫度降低 D.使產(chǎn)熱量增加,防止體溫下降
5.人的各種活動都需要消耗能量,下列活動消耗能量最多的是( )
A.唱歌 B.掃地 C.快走 D.騎車
6.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小胖墩”不斷增加,從營養(yǎng)衛(wèi)生的角度出發(fā),造成“小胖墩”的主要原因是( )
A.營養(yǎng)良好 B.營養(yǎng)不良 C.缺少運動 D.缺乏維生素
7.在100克餅干樣品中,有蛋白質20克,脂肪10克,糖類60克,維生素10克,那么它能為人體提供的總熱量約有(
14、 )
A.1761千焦 B.1783千焦 C.476千焦 D.1671千焦
8.不同食物含有能量的多少可以用( )表示。
A.熱價 B.重量 C.溫度 D.濕度
小結 今天收獲 1、能量的攝取-食物
2、能量的釋放
-氧化分解:
3、影響能量消耗的因素-活動強度、年齡、體質、性別
課后延伸:
1根據(jù)前面學習“合理膳食與食品安全”內(nèi)容設計的“一日食譜”,計算自己每日能量供給的情況。
2課后思考與練習1、2、3.
板書設計
第二節(jié),人體怎樣獲得能量
一能量的獲取 二能量的釋放 三影響能量釋放的因素
附答案:
1-8CABDCCAA
課后反思
教師是學生課堂學習和發(fā)展的激勵者。要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尊重學生的學習個性,幫助學生實現(xiàn)可持續(xù)性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