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在《在星空中(一)》教學設計.doc
《小學科學:在《在星空中(一)》教學設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小學科學:在《在星空中(一)》教學設計.doc(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在星空中(一)》教學設計 麗水市蓮都區(qū)中山小學毛劍梅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六年級下冊《宇宙》單元的第六課時《在星空中(一)》,從本課開始,學生將展開對星座的認識。涉及星座的教學內容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了解星座,第二部分建一個“星座”模型,第三部分認識夏季主要星座,第四部分開個觀察交流會,第五部分制作活動星圖。本課時主要是開展前兩部分的教學。 學生通過各種途徑對星座已有一定的認識,有的同學還能說出一大串星座的名稱來。但對星座的含義,星座的特征,可能知道的很少。如何讓學生建立正確的星座的概念,是本課學習的重要教學目標。本課采用的是建立模型的方法,引導學生建立一個北斗七星的模型,讓學生客觀真實的去認識和了解星座,建立正確的有關星座的概念,同時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標志。其實這七顆星,離地球有遠有近,遠的離地球有近150光年,近的距地球也有50光年。活動中,讓學生在一個紙板上掛七個橡皮泥球,投影出北斗七星的圖形,通過這一過程讓學生建立起星座的正確概念——遠近不同的恒星在視覺上形成的一個構圖。 星座也有實用之處,它們相當于夜空的平面坐標。教科書中讓學生根據(jù)北斗七星尋找北極星以確定方向。由于北極星位于地球自轉軸北端所指的中心,所以看上去北斗七星和其他星座都在繞北極星轉動——“斗轉星移”。這些現(xiàn)象,如果指導學生作夜晚觀察活動,都是可以觀察到的,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天文興趣具有很好的作用。 二、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 ●星座是遠近不同、沒有聯(lián)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視覺圖像。如果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圖形不同。 ●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標志。 2、過程與方法 ●制作星座模型,對模型進行合理推理并作出解釋。 ●嘗試根據(jù)星座的特征觀察星座,并用圖畫做好相關的記錄。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認識建立模型的重要性。 ●培養(yǎng)對天文方面的興趣,認識到較長時間內持續(xù)地觀察星座是必要的。 ●培養(yǎng)團結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建立正確的星座概念,知道星座是遠近不同、沒有聯(lián)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視覺圖像。 【教學準備】 小組準備:橡皮泥、小木棒、白色紙板、記錄紙、光源 教師準備:課件、鐳射筆 【教學過程】 (一)、了解學生對星空的已有認識 1、關于天空中的星星,你知道些什么? 2、看到這些星星,你又會想到些什么呢? 3、揭示課題:在星空中 (二)、認識北極星和北斗七星 1、從大屏幕上找找北極星,說說你是怎樣尋找的。 2、指導:借助北斗七星尋找北極星。 3、觀察了解北斗七星的特點。 (三)、建一個“北斗七星”的模型 1、演示并介紹北斗七星模型的制作方法。 2、學生制作模型,利用光源,讓光從四個不同的角度照射模型,并將橡皮泥球的影子在紙上記錄下來。 3、展示學生的繪圖,進行交流討論。 4、通過制作模型、畫圖和交流討論,你從中領悟到了什么? (四)、認識星座 1、認識大熊星座:北斗七星屬于一個非常有名的星座——大熊星座,它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標志。 2、認識并欣賞其他一些星座。 3、根據(jù)這節(jié)課的研究,你對星座有哪些新的認識。 (五)、課外延伸 和同學或父母一起在北部的天空找一找大熊星座和北極星,并把它們記錄下來。 三、試教體會 《在星空中(一)》這一課是教科版六下科學宇宙單元的第六課時的內容,本課學習的重要目標是通過建立北斗七星的模型,讓學生客觀真實地去認識和了解星座,建立正確的有關星座的概念。通過試教,我對本課的教學有一些自己的體會和想法。 1、 對教材的編排的思考 《科學課程標準》中指出:科學探究要從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出發(fā),符合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探究活動一般應由簡單到復雜。在本課的教科書中首先安排了了解星座這一內容,介紹了星座的由來,還出示全天春夏星圖;第二部分是建一個“星座”模型;第三部分認識星座,根據(jù)大熊星座中的北斗七星尋找北極星;最后組織學生夜間觀星。在試教過程中,我曾根據(jù)教科書的安排來組織教學,但經過幾次試教,發(fā)現(xiàn)這樣的安排并不是非常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剛開始學生可能感到星座非常有趣,但這份興趣并沒有很好的得到保持。于是我對教科書的環(huán)節(jié)作了一些改動,從學生熟悉的北極星入手,通過尋找北極星引導出認識北斗七星,通過建立北斗七星的模型樹立正確的星座觀,最后再到認識星座。這樣由點及面的安排,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也有利于保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2、 對建立一個“星座”模型的思考 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建立模型,樹立正確的星座的概念,教科書設計讓學生按要求去作紙模,打孔掛線吊小球。然而在試教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這個環(huán)節(jié)需要非常多的時間,這樣就會減少學生對模型的觀察與思考的時間。另外學生抬著懸掛的小球由于不停的晃動,需要學生不斷地去控制小球,對學生活動的有效性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鑒于這兩點思考,我在建立模型的過程中簡化了制作的過程,并將懸掛的模型改成了豎立的模型,這樣更有利于留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對模型進行觀察與思考。 3、 對情境創(chuàng)設的思考 在備課伊始,我尋找了大量的關于星空的視頻與軟件,想讓學生在動態(tài)的過程中進行學習研究,然而試教時我們卻發(fā)現(xiàn),第一,這些視頻與軟件由于容量較大,在使用的過程中并不是很方便。第二,這些視頻與軟件的使用確實能給學生帶來“轟動的效果”,然而學生并沒有將這份興趣帶到接下來的學習中,對這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正確的星座概念的建立,也沒有起推動性的作用。因此我決定忍痛割愛,回歸到真實、扎實、有效的課堂。 一次次的試教下來,我每次都在思考,一堂課短短的40分鐘,我們能給學生留下些什么,若力求全面就必然浮于表面,要深入探究就必須有所舍棄,在兩者之間我們不斷地進行著取舍,怎樣的抉擇才是最適合學生的,我們仍在探索與徘徊中。 四、個人簡介 毛劍梅,女,1982年6月出生,大學本科學歷,小學一級教師,2000年8月參加工作,2005年開始任教科學,現(xiàn)于麗水市蓮都區(qū)中山小學任教。 作為一名科學教師,一直以來對科學教學充滿著高度的熱情,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的啟蒙課程,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中心。本著這一教育理念,在科學課堂上,我積極創(chuàng)設探究式的情境,讓學生動手動腦,引領學生積極發(fā)現(xiàn),認真探究,及時總結,激發(fā)同學們求真、求實的探索精神。近幾年來曾先后獲得蓮都區(qū)第七屆、第八屆小學科學學科教壇新秀;麗水市第四屆教壇新秀;麗水市明星教師;浙江小學科學網優(yōu)秀網絡聯(lián)絡員;曾參加國家級遠程非學歷培訓(小學科學)并被評為優(yōu)秀學員;蓮都區(qū)小學科學現(xiàn)場教學設計一等獎;分別獲蓮都區(qū)和麗水市優(yōu)質課評比一等獎;所執(zhí)筆的課題《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研究與實踐》獲麗水市教學研究課題成果評比一等獎;自2005年開始,在市、區(qū)級上公開課十多次,廣受好評;多篇論文在國家、省、市、區(qū)各級獲獎。-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在星空中一 小學 科學 星空 教學 設計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jqnhouse.com/p-9236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