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 第5課 杜甫詩三首導學案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語文 第5課 杜甫詩三首導學案新人教版必修3》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中語文 第5課 杜甫詩三首導學案新人教版必修3(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杜甫詩三首 【學習目標】 1.通過詩歌的誦讀與品味,體會古典詩歌之美。 2.感受詩歌的深沉感情,領會詩歌主旨。 3.賞析名句,體會杜甫沉郁頓挫的詩風。 【學習重點與難點】 感受詩歌的深沉感情,學習情景交融的創(chuàng)作方法。 第一課時 【知識鏈接】 1.詩人生平: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杜少陵等。我國古代偉大的 詩人,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原籍湖北襄陽,生于河南鞏縣。唐肅宗時,官左拾遺。后入蜀,友人嚴武推薦他做劍南節(jié)度府參謀,加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后世又稱他杜拾遺、杜工部。晚年舉家東遷,途中留滯夔州二年,出峽。漂泊鄂、湘一帶,貧病而卒。 杜甫和李白齊名,世稱“大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他熱愛生活,熱愛人民,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他嫉惡如仇,對朝廷的腐敗、社會生活中的黑暗現(xiàn)象都給予批評和揭露。 2.背景介紹:《秋興其一》和《登高》是杜甫晚期作品,它們分別創(chuàng)作于大歷元年(公元766年)和大歷二年(公元767年),當時作者在夔州。作者在夔州的一兩年的時間內(nèi)創(chuàng)作了許多千古流傳的詩篇,除《登高》和《八陣圖》等單首詩外,還有許多組詩,如《秋興》八首,《詠懷古跡》五首,《九月》五首,在夔州的這段日子,是作者創(chuàng)作的豐收時期,也是作者生命即將結束前的回光返照——把生命的最后光輝灑向人間,灑向這片他用生命全心全力熱愛著的土地(大歷五年即770年作者卒)。此時期雖然“安史之亂”結束三四年了,但地方軍閥又乘時而起,相互爭奪地盤,社會一片混亂,在這種形勢下,他只得繼續(xù)“漂泊西南天地間”(《詠懷古跡其一》),在“何日是歸年”(《絕句其二》)的嘆息聲中苦苦掙扎。時代的苦難,家道的艱辛,個人的多病和壯志未酬,所有這些像沉重的陰云時時壓在他的心頭,他只有以他的詩作去排遣那心中的郁悶與愁苦。 【學習過程】 1. 給加粗的字詞注音 萬壑( )渚清( ) 千載( ) 王嬙( ) 青冢( ) 朔漠( )省識( ) 環(huán)珮( )暮砧( ) 2.解釋下面加粗的字詞 白帝城高急暮砧( ) 一去紫臺連朔漠( ) 百年多病獨登臺( ) 艱難苦恨繁霜鬢( ) 江間波浪兼天涌( ) 畫圖省識春風面( ) 渚清沙白鳥飛回( ) 潦倒新停濁酒杯( ) 寒衣處處催刀尺( ) 無邊落木蕭蕭下( ) 第二課時(詩歌賞析) 《秋興八首》(其一) 1.首聯(lián)“凋傷”中的這個“傷”字換成“凋落”的“落”字好不好?請說明理由。 2.尾聯(lián)“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是如何凸顯“故園心”的? 《詠懷古跡》(其三) 3.《詠懷古跡》(其三)詠嘆王昭君其人其事,寄寓了怎樣的情感?中間兩聯(lián)主要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 4.《詠懷古跡(其三)》題為詠懷,可里面只寫了王昭君的怨恨,并無作者個人情懷的抒發(fā),這是不是與標題“詠懷”二字不符? 《登高》 5.前兩聯(lián)描述了怎樣的自然景象?營造了怎樣的意境? 6.頸聯(lián),尾聯(lián)是如何表達杜甫心中的愁苦的? 7.背誦并默寫三首詩。-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高中語文 第5課 杜甫詩三首導學案新人教版必修3 杜甫 詩三首導學案 新人 必修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jqnhouse.com/p-11983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