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度彎管、支承管支撐管彎頭的注射注塑模具設計【側向抽芯機構、一模四腔優(yōu)秀課程畢業(yè)設計含9張CAD圖紙帶任務書+開題報告+外文翻譯】-zsmj25
90度彎管、支承管支撐管彎頭的注射注塑模具設計【側向抽芯機構、一模四腔】
摘 要
模具作為一種成型工具,其設計、制造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產品的質量與更新?lián)Q代,是衡量一個國家產品制造水平的重要標志。
支撐管彎頭體積較小、內部結構復雜,因而對注射成型模具和成型工藝的要求極高。支撐管彎頭注射模設計制造的最大難點在于成型部件、澆注系統(tǒng)、脫模機構的設計。然后用Solidworks進行三維實體建模,再進行實體分析,確定出型腔數(shù)目,初選出成型設備,確定塑件的擺放位置,然后進行分型面的確定,澆口的確定,確定結構草圖,再搭配Solidworks的moldflow可以非常有效的進行模架設計,然后進行抽芯機構,推出機構,復位機構的設計,冷卻系統(tǒng)的設計,最后在Solidworks下進行機構模擬分析和校核。在這過程中經常發(fā)現(xiàn)不合理或者干涉的情況,然后分析這些狀況產生的原因,然后進行修改,直到最后確定比較合理的方案。方案出來以后,再利用Solidworks的有限元分析功能對模具的受力部分進行強度校核,這也是Solidworks比較強大的功能之一。當完全確定沒有問題的時候,就進行二維圖形的繪制。在繪制二維圖形的時候,運用目前機械行業(yè)最有有效的二維圖紙繪制方法---由三維轉成二維。這不但在設計的過程思維更加清晰, 把大量經歷用于機構的優(yōu)化和完善,最重要的是大大提高的繪圖速度和準確性,這在目前的經濟時代是非常重要的。
這套模具最重要的是通過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二種思維方法來設計的,可以親身體會出二種方法各自的優(yōu)缺點,取長補短。可以讓傳統(tǒng)工業(yè)煥發(fā)出新的活力,也提高了大家學習興趣。
關鍵詞: 注塑模具;支撐管彎頭;澆注系統(tǒng);裝配工藝;
Abstract
Die as a tool for molding, its design, manufacture level are of direct bearing on the quality of products and replacement, an important indicator to measure a country's level of manufacturing.
Support elbow is of small size and complex internal structure, thus demanding a highly molding technique and injection die. The most difficult parts of Support elbow injection mould design and manufacture are the design of molding part, injection system, stripping structures. after demonstrated, I choose low-pressure polyethylene as the stuff. Second, I use Solidworks to do the three-dimensional sculpting for the entity for the sake of deciding the number of swage, equipment of injection, and the place of produce. Third, I choose the parting line, the gate, the sketch of the machinery, and arranged in pairs or groups imoldflow of Solidworks (in this way, we can design the mold’s carrier with effectively). Next, the machine of take out, fetch, return, and the cool system. The end, I use Solidworks to simulate the machine, besides analyses and check it. In the process, I always find the phenomenon of inconsequence and interference, when this phenomenon happened, I must analyses what’s wrong happened and why. Until I fine the whys, I must modify it. The end, I should decide the rational project. After the project is putted forward, I checked the intension of the pressed part of the mold with FEA of Solidworks. FEA is one of the power functions of Solidworks. After raveling out all problems, I should draw the planar chart. In the process of drawing——transform the three-dimensional chart to planar. In this way, my thinking became very in focus in the process of design, so I spend mostly energy to optimize and consummate the machine, the top-drawer is that we can heighten speed and veracity of drawing. At present, this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sign, I used traditionary technique and unconventional ways. Compared them, I found theirs strongpoint and disadvantage, so I can learn from other’s strong points to offset one's weakness. Improving the traditionary technique, besides improve our’s interest to study machine.
Key Words: Injection mold;Support elbow;Pouring system; Assembly process;
目 錄
1. 緒 論 1
1.1國內外發(fā)展狀況 1
1.1.1模具工業(yè)的概況 1
1.1.2我國塑料模具工業(yè)和技術狀況及地區(qū)分布 2
1.1.3我國塑料模具工業(yè)和技術的今后的主要發(fā)展方向 5
1.1.4注塑模具CAD發(fā)展概況及趨勢 5
1.2研究內容 7
1.2.1支撐管彎頭外形設計 7
1.2.2分析最佳成型工藝 7
1.2.3模具結構分析和確定 7
1.2.4模具開合模運動仿真 7
2.支撐管彎頭設計及其成型工藝分析 8
2.1制品結構和形狀的設計 8
2.2制品材料的選擇 9
2.2.1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 9
2.2.2聚苯乙烯(PS) 9
2.2.3雙酚A型碳酸脂(PC) 10
2.3注射工藝選擇 12
2.3.1 ABS塑料的干燥 12
2.3.2注射壓力 12
2.3.3注射溫度 12
2.3.4模具溫度 13
2.3.5料量控制 13
3.模具設計 14
3.1型腔數(shù)量的確定 14
3.2注塑機選型 14
3.2.1注射量計算 15
3.2.2注射機型號確定 16
3.2.3注射壓力校核 16
3.2.4鎖模力校核 16
3.2.5開模行程和模板安裝尺寸校核 17
3.3模具澆注系統(tǒng)設計 18
3.3.1主流道設計 18
3.3.2分流道 18
3.3.3澆口設計 19
3.4注射模具成型零部件設計 20
3.4.1成型零部件尺寸分析 20
3.4.2塑件收縮率的影響 20
3.4.3成型零件的設計 21
3.4.3.1型腔 21
3.4.3.2側型芯 22
3.4.4成型零部件強度校核計算 23
3.4.5型芯與型腔配合 23
3.5脫模機構設計 24
3.6側向抽芯設計 26
3.6.1機構設計 26
3.6.2確定抽芯距 27
3.6.3抽芯力的計算 27
3.6.4斜導柱設計 28
3.7導柱導向機構 29
3.7.1結構形式 29
3.7.2導柱結構和技術要求 30
3.7.3導套 30
3.8模具溫度調節(jié)系統(tǒng) 31
3.9模具材料 31
4.模具裝配工藝 33
4.1塑料模具的裝配基準 33
4.2塑料模具的總裝配程序 33
4.3塑料模具裝配時注意事項 34
4.4空心球柄模具裝配工藝 34
結 語 36
致 謝 37
參考文獻 38
【詳情如下】【需要咨詢購買全套設計請加QQ1459919609】
90度彎管、支承管支撐管彎頭的注射注塑模具設計【側向抽芯機構、一模四腔】.doc
90度彎管、支承管支撐管彎頭的注射注塑模具設計中期檢查表.doc
90度彎管、支承管支撐管彎頭的注射注塑模具設計任務書.doc
90度彎管、支承管支撐管彎頭的注射注塑模具設計開題報告.doc
A0支撐管彎頭裝配圖.dwg
A1-動模板.dwg
A1-定模板.dwg
A1-支撐管彎頭-型腔.dwg
A2-c_板.dwg
A4-11-帶肩導套.dwg
A4-復位桿.dwg
A4-支撐管彎頭-側型芯.dwg
A4-支撐管彎頭-塑件圖.dwg
CAXA制圖
原文.pdf
文件清單.txt
譯文.doc
摘 要 模具作為一種成型工具,其設計、制造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產品的質量與更新?lián)Q代,是衡量一個國家產品制造水平的重要標志。 支撐管彎頭體積較小、內部結構復雜,因而對注射成型模具和成型工藝的要求極高。支撐管彎頭注射模設計制造的最大難點在于成型部件、澆注系統(tǒng)、脫模機構的設計。然后用 行三維實體建模 ,再進行實體分析 ,確定出型腔數(shù)目 ,初選出成型設備 ,確定塑件的擺放位置 ,然后進行分型面的確定 ,澆口的確定 ,確定結構草圖 ,再搭配 以非常有效的進行模架設計 ,然后進行抽芯機構 ,推出機構 ,復位機構的設計 ,冷卻系統(tǒng)的設計 ,最后在 進行機構模擬分析和校核。在這過程中經常發(fā)現(xiàn)不合理或者干涉的情況 ,然后分析這些狀況產生的原因 ,然后進行修改 ,直到最后確定比較合理的方案。方案出來以后 ,再利用 有限元分析功能對模具的受力部分進行強度校核 ,這也是 較強大的功能之一。當完全確定沒有問題的時候 ,就進行二維圖形的繪制。在繪制二維圖形的時候 ,運用目前機械行業(yè)最有有效的二維圖紙繪制方法 不但在設計的過程思維更 加清晰 , 把大量經歷用于機構的優(yōu)化和完善 ,最重要的是大大提高的繪圖速度和準確性 ,這在目前的經濟時代是非常重要的。 這套模具最重要的是通過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二種思維方法來設計的 ,可以親身體會出二種方法各自的優(yōu)缺點 ,取長補短。可以讓傳統(tǒng)工業(yè)煥發(fā)出新的活力 ,也提高了大家學習興趣。 關鍵詞 : 注塑模具;支撐管彎頭;澆注系統(tǒng);裝配工藝; ie as a of on of an to a s of is of a of I as I to do of of of of I of in or in we s of I to In I of I s I I is I of of EA is of I In of to In my in in of to is we of At is In of I I s to s s to 目 錄 1. 緒 論 內外發(fā)展狀況 具工業(yè)的概況 國塑料模具工業(yè)和技術狀況及地區(qū)分布 國塑料模具工業(yè)和技術的今后 的主要發(fā)展方向 塑模具 展概況及趨勢 究內容 撐管彎頭外形設計 析最佳成型工藝 具結構分析和確定 具開合模運動仿真 品結構和形狀的設計 品材料的選擇 烯腈 — 丁二烯 — 苯乙烯三元共聚物( 苯乙烯( 酚 A 型碳酸脂( 0 射工藝選擇 2 料的干燥 2 射壓力 2 射溫度 2 具溫度 3 量控制 3 4 腔數(shù)量的確定 4 塑機選型 5 射量計算 5 射機型號 確定 6 射壓力校核 6 模力校核 7 模行程和模板安裝尺寸校核 7 具澆注系統(tǒng)設計 8 流道設計 8 流道 8 口設計 9 射模具成型零部件設計 0 型零部件尺寸分析 0 件收縮率的影響 0 型零件的設計 1 腔 1 型芯 2 型零部件強度校核計算 3 芯與型腔配合 3 模機構設計 4 向抽芯設計 6 構設計 6 定抽芯距 6 芯力的計算 7 導柱設計 8 柱導向機構 9 構形式 9 柱結構和技術要求 9 套 0 具溫度調節(jié)系統(tǒng) 0 具材料 1 3 料模具的裝配基準 3 料模具的總裝 配程序 3 料模具裝配時注意事項 4 心球柄模具裝配工藝 4 結 語 誤 !未定義書簽。 致 謝 誤 !未定義書簽。 參考文獻 8 第 1 頁 共 38 頁 1 緒 論 內外發(fā)展狀況 具工業(yè)的概況 模具是機械、汽車、電子、通訊、家電等工業(yè)產品的基礎工藝裝備之一。作為工業(yè)基礎,模具的質量、精度、壽命對其他工業(yè)的發(fā)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國際上被稱為“工業(yè)之母”,對國民經濟發(fā)展起著不容質疑的作用。 模具工業(yè)是制造業(yè)中的一項基礎產業(yè),是技術成果轉化的基礎,同時本身又是高新技術產業(yè)的重要領域,在歐美等工業(yè)發(fā)達國家被稱為“點鐵成金”的“磁力工業(yè)” ;美國工業(yè)界認為“模具工業(yè)是美國工業(yè)的基石” ;德國則認為是所有工業(yè)中的“關鍵工業(yè)” ;日本模具協(xié)會也認為“模具是促進社會繁榮富裕的動力” ,同時也是“整個工業(yè)發(fā)展的秘密”,是“進入富裕社會的原動力” 。日本模具產業(yè)年產值達到 13000億日元,遠遠超過日本機床總產值 9000億日元。如今,世界模 具工業(yè)的發(fā)展甚至己超過了新興的電子工業(yè)。在模具工業(yè)的總產值中,沖壓模具約占 50%,塑料模具約占 33%,壓鑄模具約占 6%,其它各類模具約占 11%[1]。 塑料模具工業(yè)是隨塑料工業(yè)的發(fā)展而發(fā)展的。塑料工業(yè)是一門新興工業(yè)。自塑料問世后的幾十年以來,由于其原料豐富、制作方便和成本低廉,塑料工業(yè)發(fā)展很快,它在某些方面己取代了多種有色金屬、黑色金屬、水泥、橡膠、皮革、陶瓷、木材和玻璃等,成為各個工業(yè)部門不可缺少的材料 [2]。 目前在國民經濟的各個部門中都廣泛地使用著各式各樣的塑料制品。特別是在辦公設備、照相機 、汽車、儀器儀表、機械制造、交通、電信、輕工、建筑業(yè)產品、日用品以及家用電器行業(yè)中的電視機、收錄機、洗衣機、電冰箱和手表的殼體等零件,都已經向塑料化方向發(fā)展。近幾年來由于工程塑料制件的強度和精度等得到很大的提高,因而各種工程塑料零件的使用范圍正在不斷擴大,預計今后隨著微型電子計算機的普及和汽車的微型化,塑料制件的使用范圍將會越來越大,塑料工業(yè)的生產量也將迅速增長,塑料的應用將覆蓋國民經濟所有部門,尤其在國防和尖端科學技術領域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目前,世界的塑料產量已超過有色金屬產量的總和 [3]。 塑料模 具就是利用特定形狀去成型具有一定形狀和尺寸的塑料制品的工藝基礎裝備。用塑料模具生產的主要優(yōu)點是制造簡便、材料利用高、生產率高、產品的尺寸規(guī)格一致,特別是對大批量生產的機電產品,更能獲得價廉物美的經濟效果。塑料模具的現(xiàn)代設計與制造和現(xiàn)代塑料工業(yè)的發(fā)展有極密切的關系。隨著塑料工業(yè)的飛速發(fā)展,塑料模具工業(yè)也隨之迅速發(fā)展。 在我國,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fā)展,模具工業(yè)的發(fā)展也十分迅速。 2010年中國大陸 第 2 頁 共 38 頁 制造工業(yè)對模具的總市場需求量約為 1800億元,今后幾年仍將以每年 10%以上的速度增長。對于大型、精密、復雜、長壽命模具 需求的增長將遠超過每年 10%的增幅。汽車、建筑材料、家用電器行業(yè)的飛速發(fā)展使之對模具的需求量極大。到 2015年,在建筑與建材行業(yè)方面,塑料門窗的普及率為 40%,塑料管的普及率將達到 60%,這些都會大大增加對模具的需求量。其它發(fā)展較快的行業(yè),如電子、通訊和建筑材料等行業(yè)對模具的需求,都將對中國模具工業(yè)和技術的發(fā)展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1]。 國塑料模具工業(yè)和技術狀況及地區(qū)分布 在中國,人們已經越來越認識到模具在制造中的重要基礎地位,認識到模具技術水平的高低,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制造業(yè)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 ,并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產品質量、效益和新產品的開發(fā)能力。我國塑料模工業(yè)從起步到現(xiàn)在,歷經半個多世紀,有了很大發(fā)展,模具水平有了較大提高。在大型模具方面已能生產 6. 5密塑料模具方面,已能生產照相機塑料件模具、多型腔小模數(shù)齒輪模具及塑封模具。如天津榮天和機電有限公司和煙臺北極星 生產的這類齒輪塑件的尺寸精度、同軸度、跳動等要求都達到了國外同類產品的水平,而且還 采用最新的齒輪設計軟件,糾正了由于成型收縮造成的齒形誤差,達到了標準漸開線齒形要求。還能生產厚度僅為 0. 08塑模型腔制造精度可達 0. 02 ~ 0. 05面粗糙度2 u m,模具質量、壽命明顯提高了,非淬火鋼模壽命可達 10~30萬次,淬火鋼模達50 ~100萬次,交貨期較以前縮短,但和國外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成型工藝方面,多材質塑料成型模、高效多色注射模、鑲件互換結構和抽芯脫模機構的創(chuàng)新設計方面也取得較大進展。氣體輔助注射成型技 術的使用更趨成熟,如青島海信模具有限公司、天津通信廣播公司模具廠等廠家成功地在 29~34英寸電視機外殼以及一些厚壁零件的模具上運用氣輔技術,一些廠家還使用了 得較好的效果。如上海新普雷斯等公司就能為用戶提供氣輔成型設備及技術。熱流道模具開始推廣,有的廠采用率達 20%以上,一般采用內熱式或外熱式熱流道裝置,少數(shù)單位采用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高難度針閥式熱流道模具。但總體上熱流道的采用率不到 10%,與國外的 50~80%相比,差距較大。 在制造技術方面, 了一個新臺階,以生產家用電器的企業(yè)為代表,陸續(xù)引進了相當數(shù)量的 美國 G 國國 國 本 色列公司的 國 些系統(tǒng)和軟件的引進,雖花費了 第 3 頁 共 38 頁 大量資金,但在我國模具行業(yè)中,實現(xiàn)了 能支持 過程,如充模和冷卻等進行計算機模擬,取得了一定的技術經濟效益,促進和推動了我國模具 年來,我國自主開發(fā)的塑料模 要有北航華正軟件工程研究所開發(fā)的 中科技大學開發(fā)的注塑模 些軟件具有適應國內模具的具體情況、能在微機上應用且價格較低等特點為進一步普及模具 1]。 近年來,國內己較廣泛地采用一些新的塑料模具鋼,如 :3M I、模具 的質量和使用壽命有著直接的重大的影響,但總體使用量仍較少。塑料模標準模架、標準推桿和彈簧等越來越廣泛地得到應用,并且出現(xiàn)了一些國產的商品化的熱流道系統(tǒng)元件。但目前我國模具標準化程度和商品化程度一般在 30%以下,和國外先進工業(yè)國家已達到 70%比,仍有很大差距 [3]。技術比較見表 1 表 1國內外塑料模具技術比較表 項目 國外 國內 注塑模型腔精度 0. 005~0. 01腔表面粗糙度 . 05 淬火鋼模具壽命 1010~30萬次 淬火鋼模具壽命 160~300萬次 50~100萬次 熱流道模具使用率 80%以上 總體不足 10% 標準化程度 70~80% 小于 30% 中型塑料模生產周期 一個月左右 2~4個月 目前,全世界模具的年產值約為 650億美元,我國模具工業(yè)的產值在國際上排名位居第三位,僅次于日本和美國。雖然近幾年來,我國模具工業(yè)的技術水平己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總體上與工業(yè)發(fā)達的國家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 [2]。 我國模具工業(yè)起步晚,底子薄,與工業(yè)發(fā)達國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但在國家 產業(yè)政策和與之配套的一系列國家經濟政策的支持和引導下,我國模具工業(yè)發(fā)展迅速。據(jù)統(tǒng)計 2000 年總產值僅為 270 億元,占世界總量的 5%。 2010 年,我國模具產業(yè)的銷售總額超過 1200 億元,預計到“十二五”末我國模具產業(yè)的總產值將有望突破 2600 億元[5]。但我國模具行業(yè)還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目前自產自用占主導地位,商品化模具僅占一半左右,國內模具生產仍供不應求,特別是精密、大型、復雜、長壽命模具,仍主要依賴 進口。目前,就整個模具市場來看,進口模具約占市場總量的 20%左右,其中,中高檔模具進口比例達 40%以上。因此,近年來我國模具發(fā)展的重點放在精密、大型、復雜、長壽命模具上,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模具進口逐漸下降,模具技術和水平也有長足的進步 。近年來,模具行業(yè)結構調整和體制改革步伐加快,主要表現(xiàn)為:大型精密、 第 4 頁 共 38 頁 復雜、長壽命等中高檔模具及模具標準件發(fā)展速度快于一般模具產品;塑料模和壓鑄模比例增大;專業(yè)模具廠數(shù)量增加較快,其能力提高顯著;“三資”及私營企業(yè)發(fā)展迅速,尤其是“三資”企業(yè)目前已成為行業(yè)的主力軍;股份制改造步 伐加快,等等。從地區(qū)分布來說,以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為中心的東南沿海地區(qū)發(fā)展快于中西部地區(qū),南方的發(fā)展快于北方。目前發(fā)展最快、模具生產最為集中的省份是廣東和浙江,這 2個省的模具產值已占全國總量的六成以上。江蘇、上海、山東、安徽等地目前發(fā)展態(tài)勢也很好。我國模具年生產總量雖然已位居世界第三,但設計制造水平在總體上要比工業(yè)發(fā)達國家落后許多,其差距主要表現(xiàn)在下列六方面: (1)國內自配率不足 80%,中低檔模具供過于求,中高檔模具自配率不足 60%。 (2)企業(yè)組織結構、產品結構、技術結構和進出口結構都不夠合理。 (3)模具產品水平和生產工藝水平總體上比國際先進水平低許多,而模具生產周期卻要比國際先進水平長許多。 (4)開發(fā)能力弱,經濟效益欠佳。我國模具企業(yè)技術人員比例較低,水平也較低,不重視產品開發(fā),在市場中常處于被動地位。 (5)模具標準化水平和模具標準件使用覆蓋率低。 (6)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模具企業(yè)的管理落后更甚于技術落后 [1]。 縱觀發(fā)達國家對模具工業(yè)的認識與重視,我們感受到制造理念陳舊則是我國模具工業(yè)發(fā)展滯后的直接原因。模具技術水平的高低,決定著產品的質量、效益和新產品開發(fā)能力,它已成為衡量一個國 家制造業(yè)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因此,模具是國家重點鼓勵與支持發(fā)展的技術和產品,現(xiàn)代模具是多學科知識集聚的高新技術產業(yè)的一部分,是國民經濟的裝備產業(yè),其技術、資金與勞動相對密集。提高模具標準化水平和模具標準件的使用率。模具標準件是模具基礎,其大量應用可縮短模具設計制造周期,同時也顯著提高模具的制造精度和使用性能,大大地提高模具質量。 早在 1989年,在國務院頒布的《 關于當前產業(yè)政策要點的決定》中,模具被列為機械工業(yè)技術改造序列的首位。 1997年以來,又相繼把模具及其加工技術和設備列入《當前國家重點鼓勵發(fā)展的產業(yè)、產品和技術目錄》和《鼓勵外商投資產業(yè)目錄》。經國務院批準,從 1997年開始對部分模具企業(yè)實行了增值稅返還 70%的優(yōu)惠政策。所有這些國家對模具工業(yè)采取的優(yōu)惠政策也將對其發(fā)展提供有力支持 [1]。 在科技發(fā)展中,人是第一因素,因此我們要特別注重對知識的更新與學習,實現(xiàn)產、學、研相結合,培養(yǎng)更多的模具人才,搞好技術創(chuàng)新,提高模具設計制造水平。在制造中積極采用多媒體與虛 擬現(xiàn)實技術,逐步走向網絡化、智能化環(huán)境,實現(xiàn)模具企業(yè)的敏捷制造、動態(tài)聯(lián)盟與系統(tǒng)集成。我國模具工業(yè)一個完全信息化的、充滿著朝氣和希望而又實實在在的新時代即將到來。 第 5 頁 共 38 頁 國塑料模具工業(yè)和技術的今后的主要發(fā)展方向 在信息社會和經濟全球化不斷發(fā)展的進程中,模具行業(yè)發(fā)展趨勢主要是模具產品向著更大型、更精密、更復雜及更經濟快速方面發(fā)展,技術含量不斷提高,模具生產向著信息化、數(shù)字化、無圖化、精細化、自動化方面發(fā)展;模具企業(yè)向著技術集成化、設備精良化、產品品牌化、管理信息化、經營國際化方向發(fā)展。 模具技術的發(fā)展趨 勢主要是:① 體化、智能化;② 品數(shù)據(jù)管理 )、 算機輔助工藝設計管理 )、 于知識工程 )、 業(yè)資源管理 )、 具制造管理信息系統(tǒng) )及 高速、高精加工技術的發(fā)展與應用;④超精加工、復合加工、先進表面加工和處理技術的發(fā)展與應用;⑤快速成型與快速制模 (術的發(fā)展與應用;⑥熱流道技術、精密測量及高速掃描技術、逆向工程及并行 工程的發(fā)展與應用;⑦ 模具標準化及模具標準件的發(fā)展及進一步推廣應用;⑧優(yōu)質模具材料的研制及正確選用;⑨模具自動加工系統(tǒng)的研制與應用;⑩虛擬技術和納米技術等的逐步應用 [1]。 塑模具 展概況及趨勢 計算機輔助設計 (( 當代計算機應用的一個重要領域。隨著計算機硬件和軟件技術水平的迅速提高, 為 料模具計算機輔助設計、模擬分析與制造,即模具 三十多年來,國外注射模 70年代己開始應用計算機對熔融塑料在圓盤形、管形和長方形型腔內的流動情況進行分析。 80年代初,人們成功地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三維型腔內塑料熔體的流動過程,使設計人員可以依據(jù)理論分析并結合自身的經驗,在模具制造前對設計方案進行評價和修改,以減少試模時間,提高模具質量。近十年來,注射模 分注意向實用化階段發(fā)展,一些高水平的商品軟件逐步推出,并在推廣和實際使用中不斷改進、提高 和完善。比較有代表性的軟件系統(tǒng)有 : 澳大利亞 括繪制型腔圖形的線框造型軟件 限元網格生成軟件 動分析軟件 卻分析軟件 動、冷卻分析結果和模架應力場分布的可視化顯示軟件 美國 維注射流動分析軟件 維有限元流 動分析軟件 D,冷卻分析軟件 準模架 (美國 選擇軟件 第 6 頁 共 38 頁 美國和意大利的 系統(tǒng)包括材料選擇 射工藝條件和模具費用優(yōu)化 射流動分析 腔尺寸設計 德國 系統(tǒng)具有注射模流動分析、冷卻分析和力學性能校核等功能, 我國在注射模 用及研究方面起步較晚。從 80年代中期開始,國內部分大中型企業(yè)先后引進了一些國外知名度較高的注塑模 時,某些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也開始了注塑模 多年來,我國對注射模設計制造技術及其 “八五”期間,這方面安排了“大型薄壁深腔注射模具制造技術”、“多型腔小模數(shù)齒輪精密模具制造技術”和“實用 國家重點企業(yè)技術開發(fā) 項目,還安排了國家“八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塑料注射模 這些項目的成果對促進我國注射模 我國注射模 1]。 我國在注射模 華中理工大學是國內較早自行開發(fā)研究注射模 0年代中期開始,就在注塑模流動分析模擬和冷卻分析模擬方面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與開發(fā)工作,并推出了塑料注射模 系統(tǒng)包 括塑料制品三維形狀輸入、流動模擬、冷卻分析、型腔強度與剛度校核及模具圖設計與繪制等功能,在一些企業(yè)單位應用取得較好效果,現(xiàn)已實現(xiàn)商品化。 浙江大學基于工作站的 系統(tǒng)采用特征造型技術構造產品模型,使形狀特征表達與工藝信息描述統(tǒng)一,并利用特征反轉映射實現(xiàn)了型腔模型的快速生成。 上海交通大學從 1983年開始,對注射模 國內首次將人工智能技術引入注射模 于 1988年開發(fā)出集成化注射模智能 在在工作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正模具研究所開發(fā)的注射模 面造型、分析模擬和數(shù)控仿真與數(shù)控加工程序生成等功能,具有很高的技術水平與實用價值。 合肥工業(yè)大學在注射模結構 后研制出微機注塑模 得了較好的成績。體造型技術,使系統(tǒng)在設計效率和通用性 兩方面都得到較好的兼顧?,F(xiàn)在以 一步采用參數(shù)化特征模型、特征建模技術和裝配模型技術,研制出注射模 技術水平、實用性與通用性方面都達到較高水平 [4]。 第 7 頁 共 38 頁 究內容 本文主要是對支撐管彎頭的成型工藝、各構件及模具的研究和設計。 撐管彎頭外形設計 本課題利用 件對支撐管彎頭進行的實體建模, 圖形設計是基于三維的,它與傳統(tǒng)的二維繪圖有著本質的區(qū)別。生成的模型直觀,立 體感強,可以在任何角度進行觀察。使設計者很容易、很清楚地知道零件的特性。而且可由立體圖生成三視圖,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準確性。 析最佳成型工藝 工藝方案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到產品質量、生產成本以及生產效率。本文在對塑件進行分析的基礎上,確定并優(yōu)化了工藝方案。具體內容如下: (1)對塑件成型工藝性進行分析,對可能的工藝方案進行比較分析,初步得出可能的工藝方案以及其可行的條件。 (2)根據(jù)產品開發(fā)依據(jù)及成型要求,確定工藝方案。 具結構分析和確定 根據(jù)塑料制品的形狀、精度、大小、工藝要 求和生產批量,模具設計軟件會提供相應的設計步驟、參數(shù)選擇、計算公式以及標準模架等,最后給出全套的結構設計圖。 具開合模運動仿真 運用 術可對模具開模、合模以及制品被推出的全過程進行仿真,從而檢查出模具結構設計的不合理處,并及時更正,一減少修模時間。 第 8 頁 共 38 頁 品結構和形狀的設計 用 件進行空心球柄的三維建模,三維實體模型更加直觀的表現(xiàn)了產品造型 ,可以從各個角度對模型進行觀察,軟件可以測量并且可以根據(jù)三維模型數(shù)據(jù)使用 析模塊進行熔體的充模仿真,可以驗證模具結構的正確性,制品如圖所示: 圖 2撐管彎頭 第 9 頁 共 38 頁 品材料的選擇 通用塑料如聚丙烯 乙烯 氯乙烯 有應用范圍廣、加工性能良好,價格低廉的優(yōu)點,但由于其力學性能較差且成型收縮率較大不易成型尺寸穩(wěn)定的制品故不選用,以下拿三種常用典型材料比較選取。 烯腈 — 丁二烯 — 苯乙烯三元共聚物( 觀上是淡黃色非晶 態(tài)樹脂,不透明,密度與聚苯乙烯基本相同。 有良好的綜合物理力學性能,耐熱,耐腐,耐油,耐磨 、尺寸穩(wěn)定,加工性能優(yōu)良,它具有三種單體所賦予的優(yōu)點。其中丙烯腈賦予材料良好的剛性、硬度、耐油耐腐、良好的著色性和電鍍性;丁二烯賦予材料良好的韌性、耐寒性;苯乙烯賦予材料剛性、硬度、光澤性和良好的加工流動性。改變三組分的比例,可以調節(jié)材料性能。 無定形聚合物,無明顯熔點,熔融流動溫度不太高,隨所含三種單體比例不同,在 160~190℃ 范圍即具有充分的流動性,且熱穩(wěn)定性較好,在約高于 285℃時才出現(xiàn)分解 現(xiàn)象,因此加工溫度范圍較寬。 體具有明顯的非牛頓性,提高成型壓力可以使熔體粘度明顯減小,粘度隨溫度升高也會明顯下降。 水率約在 間,但由于熔體粘度不太高,故對于要求不高的制品,可以不經干燥,但干燥可使制品具有更好的表面光澤并可改善內在質量。在 80~90℃下干燥2~3h,可以滿足各種成型要求。 有較小的成型收縮率,在多數(shù)情況下,其變化小于該范圍。注塑是 料最重要的成型方法,可以采用柱塞式注塑機,但更長采 用螺桿式注塑機,后者更適于形狀復雜制品、大型制品成型 [5]。 苯乙烯( 聚苯乙烯是無色無臭的透明剛硬固體,制品擲地時有金屬般響鳴。聚苯乙烯透光率不低于 80%,霧度約為 3%,折射率較大,在 間,具有特殊光亮性,但儲存時易泛黃。泛黃原因之一是單體純度不夠,特別是在含有微量元素時;二是聚合物在空氣中緩慢老化引起發(fā)黃。聚苯乙烯較輕,密度在 間。 ( 1)力學性能 聚苯乙烯在熱塑性塑料中屬于典型的硬而脆塑料,拉伸、彎曲等常規(guī)力學性能皆高于聚烯烴,拉伸時無屈服現(xiàn)象 。 ( 2)熱學性能 聚苯乙烯分子鏈雖是剛性鏈,但由于是無定形結構,超過玻璃化溫度即開始軟化,軟化點僅 95℃左右,許多力學性能都受到溫度升高的明顯影響。最高連續(xù)使用溫度僅 第 10 頁 共 38 頁 60~80℃。 120℃開始成為熔體, 180℃后開始具有流動性,其熱穩(wěn)定性較好,超過 300℃才開始分解,因此聚苯乙烯具有較高的成型加工區(qū)間。 ( 3)電性能 聚苯乙烯是非極性聚合物,具有頗為優(yōu)異的介電、電絕緣性能,由于吸濕性很小,電性能也不受環(huán)境濕度改變的影響。 ( 4)加工工藝性 吸濕性很小,加工前一般不需要專門的干燥 工序,成型溫度范圍較寬,收縮率及其變化范圍都很小,一般在 利于成型出尺中期檢查表(指導教師) 指導教師姓名: 填表日期: 20 年 4 月 20 日 學生學號 學生姓名 題目名稱 支承管注射模具設計 已完成內容 開題并做調研,進行翻譯; 確定其方案設計; 完成結構設計; 繪制結構草圖; 完成相關計算; 完成英文翻譯; 繪制裝配圖; 繪制零件圖; 撰寫論文; 完成畢業(yè)設計。 檢查日期: 2014成情況 ? 全部完成 □按進度完成 □滯后進度安排 存在困難 解決辦法 查閱相關資料,并且與指導老師和同學們一起討論解決方案。 預期成績 □ 優(yōu) 秀 ? 良 好 □ 中 等 □ 及 格 □ 不及格 建 議 教師簽名: 教務處實踐教學科制表 說明: 1、 本表由檢查畢業(yè)設計的指導教師如實填寫; 2、 此表要放入畢業(yè)設計(論文)檔案袋中; 3、 各院 (系 )分類匯總后報教務處實踐教學科備案 一、 畢業(yè)設計(論文)的內容 1、 塑件的分析 2、 塑件材料的選用與性能分析(特性及成型工藝參數(shù)) 3、 擬定模具的結構形式塑(塑件要有側凹或側凸或螺紋) 4、 澆注系統(tǒng)的設計 5、 分流道的設計 6、 澆口的設計 7、 冷料穴和拉料桿的設計 8、 成型零件的設計 9、 導向機構的設計 10、 脫模推出機構的設計 11、 側向分型與抽心機構設計 12、 排氣系統(tǒng)的設計 13、 冷卻系統(tǒng)的設計 二、 畢業(yè)設計(論文)的要求與數(shù)據(jù) 1、 外型尺寸及精度 2、 使用環(huán)境 40℃ 3、 收縮率 4、 外觀要求 5、 塑料壁厚 6、 要技術指標及工藝參數(shù) 7、 設計中的計算 8、 安裝尺寸的校核 三、 畢業(yè)設計(論文)應完成的工作 1、完成二萬字左右的畢業(yè)設計說明書(論文);在畢業(yè)設計說明書(論文)中必須包括詳細的 300單詞的英文摘要; 2、獨立完成與課題相關,不少于四萬字符的指定英文資料翻譯(附英文原文); 3、對于純機械類課題,繪圖工作量折合 紙 3 張以上,其中必須包含兩張 上的計算機繪圖圖紙; 四、應收集的資料及主要參考文獻 [1] 李學峰 M]. 北京 :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2001. [2] 翁其金 M].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2002. [3] 錢泉森 M]. 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4] 《塑料模設計手冊》編著組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 社 ,2002. [5] 陳劍鶴 M].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2004. [6] 王文廣等 M]. 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4 [7] 章飛 M]. 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2003. [8] 譚雪松,林曉新,溫利編。新編塑料模設計手冊 [M]人民郵電出版社, [9] 朱光 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3,1. [10] 2006五、試驗、測試、試制加工所需主要儀器設備及條件 計算機 ( ,件 ) 任務下達時間: 2013 年 12 月 9 日 畢業(yè)設計開始與完成時間: 2013 年 12 月 17 日至 2014 年 05 月 8 日 組織實施單位: 教研室主任意見: 簽字: 2013 年 12 月 14 日 院領導小組意見: 簽字: 2013 年 12 月 16 日 2014年機電工程學院畢業(yè)設計 (論文 )進度計劃表 學生姓名: 學號: 序號 起止日期 計劃完成內容 實際完成內容 檢查日期 檢查人簽名 1 2 3 4 5 6 7 8 (本表同時作為指導教師對學生的 16次考勤記錄 ) 2014年機電工程學院畢業(yè)設計進度計劃表(續(xù)) 學生姓名: 學號: 序號 起止日期 計劃完成內容 實際完成內容 檢查日期 檢查人簽名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任務下達時間 : 2013 年 12 月 9 日 (本表同時作為指導教師對學生的 16次考勤記錄 ) - 1 - 1.畢業(yè)設計的主要內容、重點和難點等 注射成型的基本原理、冷流道注射模具澆注系統(tǒng)、凸模凹模以及成型零件的計算、排氣系統(tǒng)的設計、側向分型與抽芯機構的設計、溫度調節(jié)系統(tǒng)和頂出系統(tǒng)。并介紹應用以及對導柱和導套進行參數(shù)化設計。 1、 塑件的分析 2、 塑件材料的選用與性能分析(特性及成型工藝參數(shù)) 3、 擬定模具的結構形式塑(塑件要有側凹或側凸或螺紋) 4、 澆注系統(tǒng)的設計 5、 分流道的設計 6、 澆口的設計 7、 冷料穴和拉料桿的設計 8、 成型零件的設計 9、 導向機構的設計 10、 脫模推出機構的設計 11、 側向分型與抽心機構設計 12、 排氣系統(tǒng)的設計 13、 冷卻系統(tǒng)的設計 2.準備情況(查閱過的文獻資料及調研情況、現(xiàn)有設備、實驗條件等) 1、模具技術的現(xiàn)狀 模具是機械、汽車、電子、通訊、家電等工業(yè)產品的基礎工藝裝備之一。作為工業(yè)基礎,模具的質量、精度、壽命對其他工業(yè)的發(fā)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國際上被稱為“工業(yè)之母”,對國民經濟發(fā)展起著不容質疑的作用。 2、注塑模簡介 注塑成型 又稱注塑模具,是熱塑性塑料制件的一種主要成型方法,并且能夠成功地將某些熱固性塑料注塑成型。注塑成型可成型各種形狀的塑料制品,其優(yōu)點包括成型周期短,能一次成型外形復雜、尺寸精密、帶有嵌件的制品,且生產效率高易于實現(xiàn)自動化,因而廣泛應用在塑料制品生產當中。 3、注塑成型原理及特點 塑料的注塑成型過程,就是借助螺桿或柱塞的推力,將已塑化的塑料熔體以一定的壓力和速度注入模具型腔內,經過冷卻固化定型后開模而獲得制品。因此,可以說注塑成型在塑料裝配生產中具有重要地位。 4、注塑成型原理 - 2 - 注塑成型 所用的模具即為注塑模(也稱為注射模),注塑成型的原理(以螺桿式注射機為例)。首先將顆?;蚍蹱畹乃芰霞尤肓隙?,然后輸送到側裝有電加熱的料筒中塑化。螺桿在料筒前端原地轉動,使被加熱預塑的塑料在螺桿的轉動作用下通過螺旋槽輸送至料筒前端的噴嘴附近。螺桿的轉動使塑料進一步化,料溫在剪切摩擦熱的作用下進一步提高并得以均勻化。當料筒前端堆積的體對螺桿產生一定的壓力時(稱為螺桿的背壓),螺桿將轉動后退,直至整好的行程開關接觸,從而使螺母與螺桿鎖緊。具有模具一次注射量的塑料預塑和儲過程結束。這時,馬達帶動氣缸前進,與液壓缸活 塞相連接的螺桿以一定的速度和壓力將熔料通過料筒前端的噴嘴注入溫度較低的閉合模具型腔中。熔體通過噴嘴注入閉合模具腔后,必須經過一定時間的保壓,熔融塑料才能冷卻固化,保持模具型腔所賦予形狀和尺寸。當合模機構打開時,在推出機構的作用下,即可頂出注塑成型的塑料制品。 5、 支承管注射模具設計的流程: (1)思考與創(chuàng)新 :繪 制 草圖,確 定 晾衣叉的 外觀 形式; (2)實踐 操作 : 通過 件 畫出 晾衣叉外殼的 三維模型; (3)用 出內部的結構,實現(xiàn)外觀 要求; (4)將 的圖導入 ; (5)修改結構圖。 6、 注射模具的設計過程 (1)對塑料零件的材料、形狀和功能進行分析 (2)確定型腔的數(shù)目 確定型腔的數(shù)目條件有:最大注射量、鎖模力、產品的精度要求和經濟性等。 (3)選擇分型面 分型面的選擇應以模具結構簡單、分型容易,且不破壞已成型的塑件為原則。 (4)型腔的布置方案 型腔的布置應采用平衡式排列,以保證各型腔平衡進料。型腔的布置還要注意與冷卻管道、推桿布置的協(xié)調問題。 (5)確定澆注系統(tǒng) 澆注系統(tǒng)包括主流道、分流道、澆口和冷料穴。澆注系統(tǒng)的設計應根據(jù)模具的類型、型腔的數(shù)目及布置方式、塑件的原料及 尺寸等確定。 (6)確定脫模方式 脫模方式的設計應根據(jù)塑件留在模具的部分而同。由于注射機的推出頂桿在動模部分,所以,脫模推出機構一般都設計在模具的動模部分。因此,應設計成使塑件能留在動模部分。設計中,除了將較長的型芯安排在動模部分以外,還常設計拉料桿,強制塑件留在動模部分。但也有些塑件的結構要求塑件在分型時,留在定模部分,在定模一側設計出推出裝置。推出機構的設計也應根據(jù)塑件的不同結構設計出不同的形式,有推桿、推管和推板等結構。 - 3 - (7)確定調溫系統(tǒng)結構 模具的調溫系統(tǒng)主要由塑料種類決定。模具的大小、塑件的物理 性能、外觀和尺寸精度都對模具的調溫系統(tǒng)有影響。 (8)確定凹模和型心的固定方式 當凹?;蛐托牟捎描倝K結構時,應合理地劃分鐵塊并同時考慮鑲塊的強度、可加工性及安裝固定。 (9)確定排氣尺寸 一般注射模的排氣可以利用模具分型面和推桿與模具的間隙;而對于大型和高速成型的注射模,必須設計相應的排氣裝置。 (10)確定注射模的主要尺寸 根據(jù)相應的公式,計算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以及決定模具型腔的側壁厚度、動模板的厚度、拼塊式型腔的型腔板的厚度及注射模的閉合高度。 (11)選用標準模架 根據(jù)設計、計算的注射模的主要尺寸, 來選用注視模的標準模架,并盡量選擇標準模具零件。 (12)繪制模具的結構草圖 在以上工作的基礎上,繪制注射模的完整的結構草圖,繪制模具結構圖是模具設計十分重要的工作,其步驟為先畫俯視圖(順序為:畫模架、型腔、冷卻管道、支撐柱、推出機構),再畫出主視圖。 (13)校核模具與注射機有關尺寸 對所使用的注射機的參數(shù)進行校核:包括最大注射量、注射壓力、鎖模力及模具的安裝部分的尺寸、開模行程和推出機構的校核。 (14)注射模結構設計的審查 對根據(jù)上述有關注視模結構設計的各項要求設計出來的注射模,應進行注射模結構設計的 初步審查,同時,也有必要對提出的要求加以確認和修改。 (15)繪制模具的裝配圖 裝配圖是模具裝配的主要依據(jù),因此應清楚地表明注視模的各個零件的裝配關系、必要的尺寸(如外形尺寸、定位圈直徑、安裝尺寸、活動零件的極限尺寸等)、序號、明細表、標題欄及技術要求。 (16)繪制模具的零件圖 由模具裝配圖拆繪零件圖的順序為:先內后外,先復雜后簡單,先成型零件后結構零件。 (17)復核設計圖樣 注射模具設計的最后是審核所設計的注射模,應多關注零件的加工、性能。 已查閱的文獻資料 [1] 李學峰 M]. 北京 :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2001. - 4 - [2] 翁其金 術 [M].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2002. [3] 錢泉森 M]. 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4. [4] 《塑料模設計手冊》編著組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2002. [5] 陳劍鶴 M].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2004. [6] 王文廣等 M]. 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2004 [7] 章飛 M]. 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2003. [8] 譚雪松,林曉新,溫利編。新編塑料模設計手 冊 民郵電出版社,[9] 朱光 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3,1. [10] ,of 2002. 153(2現(xiàn)有設備及實驗條件:計算機一 臺,使用軟件為 上實驗條件可滿足本次畢業(yè)設計的要求 . 3、實施方案、進度實施計劃及預期提交的畢業(yè)設計資料 1、 2013 年 12 月 17 日至 2013 年 12 月 30 日,理解消化畢設任務書要求并收集、分析、消化資料文獻,根據(jù)畢設內容完成并交開題報告; 2、 2013 年 1 月 6 日至 2014 年 1 月 13 日,開展調研,了解塑件結構,對原材料進行分析,考慮塑件的成型工藝性、模具的總體結構的形式,并完成部分英文摘 要翻譯。 3、 2014 年 3 月 4 日至 2013 年 3 月 31 日,查閱資料,熟悉注射模的結構及有關計算,擬定模具的方案設計、總體設計及主要零件設計,擬定成型工藝過程,查閱有關手冊確定適宜的工藝參數(shù),注射機的選擇及確定注射設備及型號規(guī)格; 4、 2014 年 4 月 1 日至 2014 年 4 月 21 日,完成設計計算任務,總體結構的設計和完成總裝配圖及零件圖的設計; 5、 2014 年 4 月 22 日至 2014 年 5 月 1 日,完成設計,圖紙繪制任務,工藝規(guī)程說明書的編寫; 6、 2014 年 5 月 1 日至 2014 年 5 月 4 日,完善 設計并完成論文的撰寫; 7、 2014 年 5 月 4 日至 2014 年 5 月 8 日,修改并打印畢業(yè)論文及整理相關資料,交指導老師評閱,準備論文答辯。 - 5 - 指導教師意見 指導教師(簽字): 2013 年 12 月 日 開題小組意見 開題小組組長(簽字): 2014 年 1 月 日 院(系、部)意見 主管院長(系、部主任)簽字: 2014 年 1 月 日 0 (2008)of of In a is a to a is to a as a of in in or is an on by an to a of A is by to 2007 of an is of of of 1,2], AE 3] 4] in to a 5–8]. to by of Xu et [9] a et [10,11] of in is of in A in is of 1. It be of of as to be of to 007; of an is to to u [12] a of 0010 - c? 2007 by 007of of of to is a is to to a of a 2(a). 1 be is as is to is to a is is in 2(c). a a) 11 at c) C3 is 2 2. An a in of 16]. to in [17,18])(b) 1 is C2 is 3 0 (2008) 334–349as 2. of of is is to to a to it is As a is to 2(b). to O2,a an a of of of is of as in by 13,14], an of of a of of a of as to is no in 15] to e)a 3 an of of a of As 3, of 1 be 12 be 32 be is 13 be as 1 By to it be (a) i b) of by d) 4. in To , Oi is + M to is of a i in i to a 4. 4(a) i 3, i. 4(b) of i i is i. is no i of i i.(c) of i by (f) Ri 0 (2008) 334–3493. An of of a of 9–21])of 22,] in of a be to of a i,i = 1,2,...,is a in of a of on i be to in of of an i is it of 1 2 3 As in it to a 1, 3. in i is a i c ×?c ×?a i is by a to Ri of a or of an in 15].A is by a of i of To i is of is to in i to a at i. As 4(c), if i to i is Ri of i is as i is i as 4(d). Bi to of i of is by of of 4(e) f) Ri of to of RF in of of in a so to of of be in by to 3, 2 To of a of to of is be on of in an by of n = {.., Sm an by of m = {.., pn a n (x1,.., a on a n( Rn is a of of a pn n n) of a n n in a of in of of of 0 (2008) 334–349 337i. it is of F. it is of a pn n to a pm 5(a) of to i) ˉ ˉˉ ˉXn;ˉXm ˉXn ˉ ˉXm ?. i), is to a of pn is on of pn is a pm m, a of pm is to pn if is on a n of be of is as n m. As m a a pn n n. To m be pm m pn on be of pn m, of is of n n m of n m. 5(b) of is ( ˉis a (.., X j, xj i ∈[1,m]. To in is as a of = { ˉis a m ={= {. Xm ˉˉXn ˉˉXm ?, pn)m = {= , is ˉ ˉ ?,is n) is as m = {pm| As pF RF of of so of is In of i is in Ri of i. as (in of a {? i ∈ [1,i i is a of is to be by in to a of 21,24]. F is of of m 5. of n of of Ri of i To RF Ri,to of Ri F. of a to is to a by a of an on is by in Ri is by 0 (2008) 334–349RF of to An in i 6(b)1. a(a) A of b) Ri of in 6. A of a RF is by of be by In to RF on a on of 6. of is no as 6(a). i Ri a we 0 (2008) 334–349 339p1 be R1 so 1 is S1 is 1, ( an in a of a a of To is . a as a be 1, R3,1. of i an to 1), to be up in of of of of on is of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