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huán)系統(tǒng) 復習重點
《循環(huán)系統(tǒng) 復習重點》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循環(huán)系統(tǒng) 復習重點(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 l 循環(huán)系統(tǒng) 【冠狀動脈】冠狀動脈是供應心臟本身血液的血管,分為左、右冠狀動脈。 1.左冠狀動脈 (1)左主干: 起源于主動脈根部左冠竇,然后分為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 (2)左前降支: 沿肺動脈前行至前室間溝,下行至心尖或繞過心尖 (3)左回旋支:繞向后于左心耳下到達左房室溝 2.右冠狀動脈:主動脈根部右冠竇,下行至右房室溝,絕大多數(shù)延續(xù)至后室間溝 第2章 心力衰竭 【定義】心力衰竭是各種心臟結構和功能性疾病導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功能受損,心排血量不能滿足機體代謝的需要以體循環(huán)和(或)肺循環(huán)淤血,器官、組織血液灌注不足為臨床表現(xiàn)的一組綜合癥。臨床主要表現(xiàn)是呼吸困難、體力活動受限和體液潴留。 【類型】 (一)左心衰、右心衰和全心衰:左心衰由左心室代償功能不全所致,以肺循環(huán)淤血為特征。 (二)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臨床上以急性左心衰常見,表現(xiàn)為急性肺水腫或心源性休克, (三)收縮性心衰和舒張性心衰 【分期與分級】 分期 1 前心衰階段:有心力衰竭的高危因素,但沒有器質(zhì)性心臟病和心力衰竭的癥狀、體征。 2 前臨床心衰階段:有器質(zhì)性心臟病,但沒有心力衰竭的癥狀、體征。 3 臨床心衰階段:有器質(zhì)性心臟病且目前或以往有心衰癥狀、體征。 4 難治性終末期心衰階段:需要特殊干預治療的難治性心力衰竭。 分級: Ⅰ級:患者有心臟病,但活動量不受限制,平時一般活動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難。 Ⅱ級:心臟病患者的體力活動受到輕度限制,休息時無自覺癥狀,但平時一般活動下可出現(xiàn)上述癥狀。 Ⅲ級:心臟病患者體力活動明顯受限,小于平時一般活動即引起上述的癥狀。 Ⅳ級:心臟病患者不能從事任何體力勞動。休息狀態(tài)下也出現(xiàn)上述癥狀,體力活動后加重。 【病因】 (一)基本病因:原發(fā)性心肌損害 心臟負荷過重 (2) 誘因:感染; 心律失常; 血容量增加 過度體力消耗或情緒激動 治療不當 原有心臟病變加重或并發(fā)其它疾病 第1節(jié) 慢性心力衰竭 【定義】CHF是心血管疾病的終末期表現(xiàn)和最主要的死因,是21世紀心血管領域兩大挑戰(zhàn)之一。 【病因】冠心病、高血壓。 【臨床表現(xiàn)】 (一)左心衰竭 1. 癥狀: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 ; 咳嗽、咳痰、咯血; 乏力、疲倦 、頭昏 、心慌 ; 少尿及腎功能損害癥狀; 2 . 體征:肺部濕性羅音; 心臟體征:心臟擴大、二尖瓣關閉不全、心音亢進、奔馬律。 (2) 右心衰竭:體循環(huán)淤血 1. 癥狀:消化道癥狀-:消化道淤血、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脹、肝區(qū)脹痛 勞力性呼吸困難 2. 體征:水腫; 頸靜脈征; 肝臟腫大; 心臟體征:關閉不全,雜音。 (3) 全心衰竭 【治療】 目標:防止和延緩心力衰竭的發(fā)生發(fā)展; 緩解臨床癥狀,提高生活質(zhì)量; 改善長期預后,降低病死率與住院率。 原則:綜合治療。 n 一般治療 1、 生活方式管理:患者教育;體重管理;飲食管理。 2、 休息與活動 3、 病因治療 n 藥物治療: 1、 利尿劑 2、 RAAS抑制劑 3、 B受體拮抗劑 4、 正性肌力藥 5、 擴血管藥物 6、 抗心里衰竭藥物進展 n 非藥物治療 1、 心臟再同步化治療 2、 心室輔助裝置 3、 心臟移植 4、 細胞代替治療 n 舒張性心力衰竭治療 1、 積極尋找并治療基礎病因 2、 降低非靜脈壓 3、 B受體拮抗劑 4、 鈣通道阻斷劑、、、 第2節(jié) 急性心力衰竭 【定義】急性心力衰竭是指心力衰竭急性發(fā)作和(或)加重的一種臨床綜合征,可表現(xiàn)為急性新發(fā)或慢性心衰急性代償。 【類型】 (一) 急性左心衰竭 1、 臨床表現(xiàn):突發(fā)嚴重呼吸困難,R30~40次/分,強迫坐位,面色灰白,發(fā)紺,大汗,煩躁,頻繁咳嗽,咯粉紅色泡沫狀痰。極重者神志模糊,心源性休克。聽診時兩肺滿布濕羅音和哮鳴音,HR快、S1弱 、S3、P2 亢進。 2、 治療:體位:半臥位或端坐位 吸氧:高流量、高濃度酒精消泡沫吸氧 鎮(zhèn)靜:嗎啡 3-5 mg 靜注 快速利尿 + 強心劑 + 血管擴張劑 解除支氣管痙攣 氨茶堿 (二)急性右心衰竭 (三)非心源性急性心衰 第4章 動脈粥樣硬化和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第二節(jié) 冠心病 【定義】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指冠狀動脈發(fā)生粥樣硬化引起管腔狹窄或閉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而引起的心臟病,簡 稱冠心病/缺血性心臟病。 【病因】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吸煙、肥胖、遺傳和家族因素、年齡與性別。 【分型】 1、 按解剖生理分:隱匿型或無癥狀性心肌缺血型; 心絞痛; 心肌梗死; 缺血性心肌??; 猝死。 2、 發(fā)病和治療分:慢性冠脈病/慢性心肌缺血綜合征(CAD/CIS):穩(wěn)定型心絞痛、缺血性心肌病、隱匿型冠心病。 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ACS):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性冠脈綜合征(ACS):由于冠脈內(nèi)斑塊破裂、表面破損或出現(xiàn)裂紋,引起斑塊內(nèi)出血和血栓形成,并有痙攣因素參與,導致管腔完全或不完全阻塞所致,臨床表現(xiàn)為: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急性心肌梗塞(ST段抬高型和非ST段抬高型)或心源性猝死。 心肌梗死:指心肌的缺血性壞死。在冠脈病變的基礎上,發(fā)生冠脈血供急劇減少或中斷,使相應的心肌嚴重而持久的缺血所致。 心絞痛:穩(wěn)定型、不穩(wěn)定型。 第三節(jié) 穩(wěn)定型心絞痛 【概念】也稱勞力性心絞痛,是在冠脈固定性嚴重狹窄基礎上,由于心肌負荷的增加心肌急劇的,暫時的缺血缺氧的臨床綜合征。 【誘因】勞力、情緒激動、飽食、受寒。 【臨床表現(xiàn)】 1、癥狀:發(fā)作性胸痛,胸痛的特點: 1 部位:胸骨體上段或中段之后或心前區(qū),常向左臂內(nèi)側、左肩放射 2 性質(zhì):壓迫感、壓榨樣、緊縮性,偶伴恐懼、瀕死感 3 誘因:體力勞動、情緒激動、飽餐、寒冷、吸煙等 4 持續(xù)時間:多為3~5min,不少于1min、不超過15min 5 緩解方法: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1~2分鐘緩解 2、體征:平時一般無異常體征,心絞痛發(fā)作時可伴面色蒼白、出冷汗,血壓升高、心率增快 【心電圖檢查】心絞痛發(fā)作時心電圖:常見反應心內(nèi)膜下心肌缺血的ST段壓低,有時出現(xiàn)T波倒置。 【診斷與鑒別診斷】 1、診斷:根據(jù)典型的心絞痛發(fā)作特點,結合年齡和存在冠心病危險因素,一般即可建立診斷。心絞痛發(fā)作時心電圖檢查可見ST-T改變,癥狀消失后ST-T改變亦逐漸恢復,支持心絞痛診斷。未捕捉到發(fā)作時心電圖者可行心電圖負荷試驗。冠狀動脈造影可明確冠狀動脈病變的嚴重程度,有助于診斷和決定進一步治療。 2、心絞痛的鑒別診斷 1 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 2 其他疾病引起的心絞痛 3 肋間神經(jīng)痛和肋軟骨炎 4 心臟神經(jīng)癥 5 不典型痛 【治療】 (1) 發(fā)作時的治療:1、休息 2、藥物治療:硝酸甘油、硝酸異山梨酯。 (2) 緩解期的治療:1、生活方式的調(diào)整:避免誘因,調(diào)節(jié)飲食,戒煙限酒,調(diào)整作息,減輕精神負擔,適當體力活動。 2、藥物治療:B受體拮抗藥,硝酸酯類藥,鈣通道阻斷劑。 3、血管重建治療 第4節(jié) 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 【定義】ACS是一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臨床綜合征,主要包括UA、NSTEMI以及STEMI。病理機制核心——不穩(wěn)定斑塊 一、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 n 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UA):勞力性心絞痛以外的缺血性胸痛統(tǒng)稱為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 1、發(fā)病機制:斑塊不穩(wěn)定 破裂 白色血栓形成冠脈痙攣 冠脈不全閉塞 2、三種臨床表現(xiàn)的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 靜息型心絞痛: 初發(fā)型心絞痛: 惡化型心絞痛: n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 【臨床表現(xiàn)】 胸痛、伴隨癥狀 1、癥狀: 2、體征: 【心電圖】廣泛導聯(lián)ST段壓低、T波對稱型倒置(持續(xù)數(shù)天、數(shù)周)、無病理性Q波形成 【心臟標志物檢查】心肌肌鈣蛋白(cTn)、CK、CK-MB 【鑒別診斷】 【治療】1、穩(wěn)定斑塊 2、改善心肌缺血3、長期二級預防 二、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 【定義】是指急性心肌缺血性壞死,大多是在冠狀動脈病變的基礎上,發(fā)生冠脈血供應急劇減少或中斷,是相應的心肌嚴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 【病因】冠脈不穩(wěn)定斑塊破裂、糜爛基礎上繼發(fā)血栓形成導致冠狀動脈血管持續(xù)、完全閉塞。 【臨床表現(xiàn)】 1 疼痛:程度較重,持續(xù)時間較長,可達數(shù)小時或更長;休息和含用硝酸甘油多不能緩解;煩躁不安、出汗、恐懼,有瀕死感; 2 全身癥狀:發(fā)熱、心動過速、白細胞↑和血沉↑;一般在疼痛發(fā)生后24~48小時出現(xiàn);T 38度左右 1周; 3 胃腸道癥狀:常伴有頻繁的惡心、嘔吐和上腹脹痛 4 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縮 5 低血壓和休克 6 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 【心電圖】特征性改變:寬而深的Q波,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T波倒置。 【血清心肌壞死標記物】 心肌酶 起病 高峰 恢復 肌紅蛋白 2h 12h 24~48h 肌鈣蛋白I或T cTnI 3~4h 11~24h 7~10d cTnT 3~4h 24~48h 10~14d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4h 16~24h 3~4d 【并發(fā)癥】1. 乳頭肌功能斷裂或失調(diào); 2. 心臟破裂; 3. 栓塞; 4. 心室壁瘤; 5. 心肌梗死后綜合征:心梗后數(shù)周至數(shù)月出現(xiàn),表現(xiàn)為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有發(fā)熱、胸痛等癥狀,可能為機體對壞死—— 物質(zhì)的過敏反應 【診斷】臨床表現(xiàn),特征性的心電圖改變,實驗室檢查。 【鑒別診斷】心絞痛與心肌梗死的鑒別診斷要點P249 【治療】原則:1、時間性、綠色通道 2、溶栓治療 3、大小手術P251 第5章 高血壓 第一節(jié) 原高發(fā)性高血壓 【定義】高血壓定義為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診室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 原發(fā)性高血壓:是以原因不明的血壓升高為主要表現(xiàn)的心血管綜合征,通常簡稱高血壓。影響重要臟器,如心、腦、腎的結構和功能,最終導致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險因素,也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 【病因】(1)遺傳因素:高血壓有明顯的家族聚集性 (2)環(huán)境因素:a.飲食 b.精神應激 腦力勞動者發(fā)病率高于體力勞動者;精神緊張的職業(yè)發(fā)病率高;噪聲。 c.吸煙 d.其他因素:體重 、避孕藥、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 高血壓發(fā)病的危險因素: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年齡、性別、遺傳因素 可改變的危險因素:超重、肥胖,膳食高鹽、低鉀、低鈣,長期超量飲酒,長期精神緊張 【病理生理】心臟和血管是高血壓病理生理作用的主要靶器官。 1 心臟:左心室肥厚和擴大(高血壓心臟?。?,常合并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和微血管病變 2 腦:腦血管缺血和變性,易形成微動脈瘤,發(fā)生腦出血;腦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腦血栓形成; 腦小動脈閉塞性病變,引起腔隙性腦梗塞 3 腎臟:腎小球纖維化、萎縮,以及腎動脈硬化 4 視網(wǎng)膜:視網(wǎng)膜小動脈痙攣、硬化、滲出和出血 【臨床表現(xiàn)】1、癥狀:頭暈、頭痛、頸項板緊、疲勞、心悸;視力模糊、鼻出血;胸悶、氣短、心絞痛、多尿。 2、體征:周圍血管搏動、血管雜音、心臟雜音。 【并發(fā)癥】腦血管; 病心力衰竭和冠心病; 慢性腎衰竭; 主動脈夾層。 【診斷】 非同日測量三次血壓值收縮壓均≥140 mmHg和(或)舒張壓均≥90mmHg 可診斷為高血壓 我國高血壓水平的定義和分類 高血壓患者心血管危險分層標準 類別 收縮壓(mmHg) 舒張壓(mmHg) 其他危險因素和病史 高血壓 1級 2級 3級 正常血壓 <120 和 <80 無危險因素 低危 中危 高危 正常高值 120~139 和(或) 80~89 1~2個危險因素 中危 中危 極高危 高血壓 ≥140 和(或) ≥90 3個其他危險因素或靶器官損害 高危 高危 極高危 1級高血壓(輕度) 140~159 和(或) 90~99 臨床并發(fā)癥或合并糖尿病 極高危 極高危 極高危 2級高血壓(中度) 160~179 和(或) 100~109 3級高血壓(重度) ≥180 和(或) ≥110 單純收縮期高血壓 ≥140 和(或) <90 若患者的收縮壓與舒張壓分屬不同的級別時,則以較高的分級為準。 單純收縮期高血壓也可按照收縮壓水平分為1、2、3級 【治療】降壓的摸底時江邵高血壓患者心、腦血管病的發(fā)生率和死亡率。 1、降壓藥物應用基本原則:小劑量開始,優(yōu)先選擇長效制劑,聯(lián)合用藥及個體化。 2、五大類抗高血壓藥物: 利尿劑;β受體拮抗劑;鈣通道阻滯劑(CCB);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II受體拮抗劑(ARB) 3、各類降壓藥作用機制:P256 【特殊類高血壓的處理】老年、兒童、妊娠、頑固性高血壓癥和亞急癥。 高血壓急癥:是指原發(fā)性或繼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在某些誘因作用下,血壓突然和明顯升高(一般超過180/120mmHg),伴有進行性心、腦、腎等重要靶器官功能不全的表現(xiàn)。 第二節(jié) 繼發(fā)性高血壓 繼發(fā)性高血壓:是指由某些確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壓升高,約占所有高血壓的5%。 主要有腎實質(zhì)性高血壓、腎血管性高血壓、原發(fā)性醛固酮增多癥、嗜鉻細胞瘤、皮質(zhì)醇增度癥、主動脈縮窄。 主要疾病及病因:P269 1、腎臟疾病 2、內(nèi)分泌疾病 3、心血管病變 4、顱腦病變 5、其他 第3章 心律失常 【定義】是指心臟沖動的頻率、節(jié)律、起源部位、傳導速度與激動順序的異常。 【發(fā)生機制】沖動形成異常:1、自律性增高2、觸發(fā)活動 沖動傳導異常:1、傳導阻滯 2、折返 【分類】 n 按發(fā)生時心率快慢分類: (1) 快速心律失常:期前收縮、心動過速、撲動、顫動。 (2) 緩慢性心律失常:竇性緩慢性心律失常、傳導阻滯、逸搏心律。 n 按其發(fā)生原理可分為兩類: (1) 沖動形成異常:竇房結心律失常;異位心律失常:被動性異位心律、主動性異位心律。 (2) 沖動傳導異常:生理性、病理性 、房室間傳導途徑異常:預激綜合征(是指心電圖呈預激表現(xiàn),臨床上有心動過速發(fā)作。心電圖的預激是指心房沖動提前激動心室的一部分或全體。) 【原因】器質(zhì)性心臟病;電解質(zhì)紊亂;藥物中毒;心臟以外的疾??;自主神經(jīng)異常。 【診斷】病史、體格檢查、心電圖、動態(tài)心電圖、食道心房調(diào)搏、心內(nèi)電生理檢查。 【治療】病因、病理治療;藥物治療;電復律、除顫;手術;RFCA;起搏器。 抗心律失常藥物 Ⅰ類藥阻斷快速鈉通道——ⅠA類藥物、ⅠB類藥物、ⅠC類藥物 Ⅱ類藥阻斷β腎上腺素能受體 Ⅲ類藥阻斷鉀通道與延長復極 Ⅳ類藥阻斷慢鈣通道 【心房顫動】簡稱房顫,是一種常見的心律失常,是指規(guī)則有序的心房電活動喪失,代之以快速無序的顫動波,是嚴重的心房電活動紊亂。 【房顫治療】(一)抗凝治療 (二)轉復并維持竇性心律 (三)控制心室率 n 心臟驟停與心臟性猝死 【心臟驟?!渴侵感呐K射血功能突然終止。 心跳驟停:指原來并無嚴重器質(zhì)性病變的心臟因一過性的急性原因而突然中止博血而致的呼吸和循環(huán)停頓的臨床死亡狀態(tài)。 【心臟性猝死】是指急性癥狀發(fā)作后1小時內(nèi)發(fā)生的以意識突然喪失為特征的、由心臟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 心臟驟停搶救成功的關鍵是盡早進行心肺復蘇和盡早進行復律治療。 心肺復蘇又分為初級心肺復蘇和高級心肺復蘇。 初級心肺復蘇(BLS):1.胸外按壓和早期除顫;2.開通氣道;3.人工呼吸。 高級心肺復蘇(ALS):1.通氣與氧供;2.電除顫、與復律與起搏治療;3.藥物治療。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循環(huán)系統(tǒng) 復習重點 復習 重點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相關搜索
鏈接地址:http://m.jqnhouse.com/p-12928240.html